車身前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不僅便宜而輕巧,而且具有較好沖擊吸收性能的車身前部結構。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中,第1負載傳遞部件(40)接合于前側車架(30)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側車架的車寬方向外表面側,在俯視情況下呈從前方向后方寬度變窄的大致三角形。第1負載傳遞部件(40)具有向前側車架(30)開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著該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41),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由第1負載傳遞部件(40)的底部(41)和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形成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閉狀的封閉截面結構。
【專利說明】
車身前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身前部結構的改良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關于車身前部結構的現有技術,已知有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技術。
[0003]專利文獻I所示的車身前部結構中,左右的前側車架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在這些前側車架的前端部且車寬方向外表面側設置有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這些前側車架的前端及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前端通過連接部件連接起來,保險杠支架從這些連接部件向前方延伸,保險杠架設于這些保險杠支架之間,同時,動力單元位于左右的前側車架之間。負載傳遞部件從前方向后方寬度變窄。
[0004]有時會有碰撞負載從車寬外側施加至上述車身。在發生所謂小面積偏置碰撞時,碰撞負載藉由負載傳遞部件傳遞至前側車架。傳遞至前側車架的碰撞負載藉由動力單元傳遞至相反側的前側車架。據此,能夠通過車身前部的整體來吸收碰撞負載。
[0005]但在上述車身前部結構中,為了切實傳遞碰撞負載,具有較高強度的負載傳遞部件必不可少。這是因為,若負載傳遞部件輕易地發生變形,則不能獲得所期望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通常情況下,為了增大負載傳遞部件的強度,必須使用高張力材料等特定的材料,或增大鋼板的板厚。若使用了特定的材料,會導致部件價格上漲,若增大了板厚,會導致部件重量增加。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3 — 212757號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便宜而輕巧,而且具有較好沖擊吸收性能的車身前部結構。
[0008]本發明的第I方案為,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具有:
位于左右的前側車架,其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
第I負載傳遞部件,其分別接合于該前側車架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側車架的車寬方向外表面側,在俯視情況下呈從前方向后方寬度變窄的大致三角形,以及
左右的連接部件,其安裝在該前側車架的前端及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前端,連接所述前側車架及第I負載傳遞部件;
該車身前部結構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具有向所述前側車架開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
沿著該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
在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形成有離開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第I槽部,以及/或者,在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離開所述底部的第2槽部,據此,由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和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形成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閉狀的封閉截面結構。
[0009]本發明的第2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所述前側車架。
[0010]本發明的第3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或第2方案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側車架的、比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更靠近后方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后端延伸至比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后端更靠近所述脆弱部的附近的位置。
[0011]本發明的第4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第3方案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所述連接部件。
[0012]本發明的第5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第4方案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彎折。
[0013]本發明的第6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在所述前側車架的車寬外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下構件,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前端且車寬外側的部位連接于所述下構件。
[0014]本發明的第7方案為,根據第I方案?第6方案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左右的保險杠支架,該左右的保險杠支架分別安裝于所述連接部件的前部,能夠在變形的同時吸收沖擊負載,所述保險杠支架從所述前側車架的前方延伸至所述下構件的前方。
[0015]根據第I方案的發明,第I負載傳遞部件具有向前側車架開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著該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而且,由底部和第2負載傳遞部件,構成沿前后方向連續的封閉截面。在小面積偏置碰撞中,當碰撞負載施加至車寬外側時,碰撞負載從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傳遞至前側車架。由于通過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形成了封閉截面的結構,能夠抑制上述部件因碰撞負載而發生變形。不必為了抑制變形而將昂貴的材料用于第I負載傳遞部件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而且,與使用板厚較厚的負載傳遞部件比較,僅需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接合于底部即可,因此還能抑制重量的增加。從而能夠提供一種不僅便宜而輕巧,而且具有較好沖擊吸收性能的車身前部結構。
[0016]根據第2方案的發明,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前側車架。在俯視情況下成為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頂點的部分易于從前側車架脫離。通過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延伸至前側車架,能夠由第2負載傳遞部件和前側車架夾持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后頂點部。據此,能夠抑制第I負載傳遞部件從前側車架脫離,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
[0017]根據第3方案的發明,第2負載傳遞部件延伸至形成于前側車架的脆弱部的附近。能夠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脆弱部的附近,使前側車架在脆弱部發生彎折。據此,能夠穩定地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若要利用動力單元吸收沖擊時,必須根據動力單元的不同種類變更配置。而在本發明中,由于是從脆弱部使前側車架發生變形,因此不必根據動力單元的不同種類變更配置。因此,通用性優良。
[0018]根據第4方案的發明,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連接部件。在俯視情況下成為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頂點的部分易于從連接部件脫離。通過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延伸至連接部件,能夠由第2負載傳遞部件和連接部件夾持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前外頂點部。據此,能夠抑制第I負載傳遞部件從連接部件脫離,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
[0019]根據第5方案的發明,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彎折。能夠加大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彎折剛度,抑制因碰撞負載而發生變形,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
[0020]根據第6方案的發明,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位于前端且車寬外側的部位連接于下構件。通過使下構件也與前側車架同時發生變形,能夠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0021]根據第7方案的發明,保險杠支架從前側車架的前方延伸至下構件的前方。通過在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前方配置保險杠支架,在發生小面積偏置碰撞時,能夠更加切實地將沖擊負載從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傳遞至前側車架。而且能夠將負載傳遞至下構件。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涉及的車身前部結構的俯視圖。
圖2為圖1的部位2的放大圖。
圖3為圖2所示的前側車架、第I負載傳遞部件、第2負載傳遞部件及連接部件的斜視圖。 圖4為沿圖2的4一4線的截面圖。
圖5為沿圖3的5 — 5線的截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車身;26:連接部件;27:保險杠支架;30:前側車架;30b:脆弱部;40:第I負載傳遞部件;41:底部;41a:第I槽部;50:第2負載傳遞部件;51a:第2槽部;52:下側的彎折部;53:上側的彎折部;60:下構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而且,說明中的左右,是指以車輛司乘人員為標準的左右,前后是指以車輛行進方向為標準的前后。此外,圖中的Fr表示前,Rr表示后,Le表示司乘人員所見的左,Ri表示司乘人員所見的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Ce表示車寬中央。
<實施例>
[0024]參照圖1。如圖1所示,在車身10的內側,形成有前部的引擎室12和位于該引擎室12的正后方的車廂13。車身10由單體殼車身構成,相對于穿過車寬方向的中心向車輛前后方向延伸的車寬中心線CL,呈大致左右對稱形狀。
[0025]引擎室12和車廂13被前圍板下板15分隔開來。前圍板下板15的左右兩端連接于左右的前柱16、16。
[0026]車身10具有左右的前側車架30、30,以及在俯視情況下位于左右的前側車架30、30的車外側的左右的下構件60、60。左右的前側車架30、30位于車身10的前部的左右兩側,沿車身10的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右的前側車架30、30之間,配置有動力單元19。
[0027]在左右的前側車架30、30以及左右的下構件60、60之間,分別架設有左右的減震器支架22、22。
[0028]在圖2?圖5中,示出了車身前部結構中的右前部。在左前部,也采用了與右前部相同的結構。對右前部進行說明,對左前部省略說明。可以適當地將對右前部的說明替換理解為對左前部的說明。
[0029]參照圖2及圖3。在前側車架30的前端部且車寬方向外表面側,接合有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40。沿著該第I負載傳遞部件40,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50。該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位于前端且車寬外側的部位連接于下構件60。上述前側車架30的前端、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前端、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前端、以及下構件60的前端接合于金屬板制的連接部件26。在連接部件26的前部,接合有能夠在發生變形的同時吸收沖擊負載的保險杠支架27。
[0030]回到圖1。在左右的保險杠支架27、27之間,架設有保險杠28。
[0031]在前側車架30上形成有用于緊固動力單元19的安裝緊固部30a,以及比該安裝緊固部30a更靠近前方且比第I負載傳遞部件更靠近后方的脆弱部30b。
[0032]脆弱部30b為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形成為與其前后的部位相比寬度較窄。脆弱部30b與前側車架30的其他部位相比截面面積較小,彎折剛度降低。
[0033]參照圖4ο前側車架30由配置于車寬中心側的內框31以及重疊于該內框31的車外側的外框32構成。前側車架30由內框31以及外框32構成為具有大致矩形的封閉截面(截面呈封閉狀)的結構。
[0034]內框31呈向外框32開口的大致U字形,由位于車寬中心側的內框底部3Ia,從該內框底部31a的兩端分別向車寬外側延伸的框內壁部31b、31c,從下側的框內壁部31b的頂端向下方延伸的內框下凸緣31d,以及從上側的框內壁部31 c的頂端向上方延伸的內框上凸緣31e構成。下側的框內壁部31b和上側的框內壁部31c中,上側的框內壁部31c較長。
[0035]外框32呈大致L字形,由與內框底部31a相向的外框豎壁部32a,從該外框豎壁部32a的下端向下側的框內壁部31b延伸的外框橫壁部32b,以及從外框橫壁部32b的頂端向下方延伸并焊接于內框下凸緣31d的外框下凸緣32d構成。外框豎壁部32a的上端焊接于內框上凸緣31e。
[0036]第I負載傳遞部件40在沿車寬方向剖視的情況下呈大致U字形,向前側車架30開口。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由位于車寬外側并與外框豎壁部32a相向的底部41,從該底部41的兩端分別向車寬中心延伸的壁部42、43,以及從上側的壁部43的頂端向上方且沿著外框豎壁部32a延伸的第I凸緣45構成。
[0037]在底部4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形成有離開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第I槽部41a。第I槽部41a以沿前后方向連續(延伸)的方式形成。
[0038]同時參照圖3。上側的壁部43在俯視情況下呈從前方向后方寬度變窄的大致三角形。下側的壁部42也是如此。
[0039]第2負載傳遞部件50沿著底部41接合,由接合于底部41的加強部51,從該加強部51的上下的端部分別向車外側彎折的彎折部52、53,以及從上側的彎折部53向上方彎折并接合于下構件60的第2凸緣55構成。
[0040]在加強部51形成有離開底部41的第2槽部51a。第2槽部51a以沿前后方向連續(延伸)的方式形成。
[0041 ]參照圖5。圖5示出了從前方觀察前側車架30、第I負載傳遞部件40、以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狀態。因此,其相對于圖2?圖4,左右相反。
[0042]第I槽部41a和第2槽部51a相向,而形成呈大致六角形的封閉截面。第I槽部41a及第2槽部51a均沿車身前后方向連續(延伸)形成。據此,封閉截面也沿車身前后方向連續(沿車身前后方向各個部分都呈封閉截面)。
[0043]回到圖3及圖4。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前端接合于連接部件26及下構件60,后端接合于前側車架30。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后端比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后端更靠近后方,且位于脆弱部30b (參照圖1)的附近。
[0044]參照圖4。下構件60由配置于車寬中心側的內下構件61以及重疊于該內下構件61的車外側的外下構件62構成。下構件60通過內下構件61及外下構件62,形成為具有呈大致矩形的封閉截面。
[0045]內下構件61呈大致L字形,由與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加強部51相向的內豎壁部61a以及從該內豎壁部61a的下端向車寬外側延伸的內橫壁部61b構成。
[0046]外下構件62呈大致L字形,由與內豎壁部6Ia相向的外豎壁部62a,從該外豎壁部62a的上端向內豎壁部6 Ia延伸的外橫壁部62b,從外橫壁部62b的頂端向上方延伸且焊接于內豎壁部61a的頂端的下構件上部凸緣部62c,以及從外豎壁部62a的頂端向車寬外側延伸且焊接于內橫壁部61b的頂端的下構件下部凸緣部62d構成。
[0047]根據具有以上結構的本發明,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0048]參照圖5。第I負載傳遞部件40具有向前側車架30開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著該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41,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50。而且,通過底部41和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連續的封閉截面。
[0049]同時參照圖3。在小面積偏置碰撞中,當碰撞負載施加至車寬外側時,碰撞負載從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底部41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傳遞至前側車架30。由于通過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底部41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形成了封閉截面,能夠抑制這些部位因碰撞負載而發生變形。不必為了抑制變形而將昂貴的材料用于第I負載傳遞部件40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50。而且,與使用了板厚較厚的負載傳遞部件的情形比較,僅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50接合于底部41即可,故可抑制重量的增加。從而能夠提供一種不僅便宜而輕巧,而且具有較好沖擊吸收性能的車身前部結構。
[0050]尤其優選在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40、50的雙方形成槽部41a、51a,并使其彼此相向而形成封閉截面。據此,不必加大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40、50,即可確保具有較大的封閉截面。
[0051]另外,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上下的端部被彎折。能夠加大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彎折剛度,抑制碰撞負載導致的變形,從而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30。
[0052]參照圖2。第2負載傳遞部件50與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40連接,并接合于前側車架30。在俯視情況下成為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頂點的部分,易于脫離前側車架30。通過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延伸至前側車架30,能夠由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和前側車架30夾持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后頂點部P1。據此,能夠抑制第I負載傳遞部件40脫離前側車架30,從而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30。
[0053]另外,第2負載傳遞部件50與在俯視情況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I負載傳遞部件40連接,并接合于連接部件26。在俯視情況下成為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頂點的部分,易于脫離連接部件26。通過使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延伸至連接部件26,能夠由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和連接部件26夾持第I負載傳遞部件40的前外頂點部P2。據此,能夠抑制第I負載傳遞部件40脫離連接部件26,從而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前側車架30。
[0054]另外,第2負載傳遞部件50延伸至形成于前側車架30的脆弱部30b的附近。能夠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脆弱部30b的附近,使前側車架30在脆弱部30b發生彎折。據此,能夠穩定地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若要利用動力單元19(參照圖1)吸收沖擊時,必須根據動力單元19的不同種類變更配置。而在本發明中,由于是從脆弱部30b使前側車架30發生變形,不必根據動力單元19的不同種類變更配置。因此,通用性優良。
[0055]另外,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位于前端且車寬外側的部位連接于下構件60。通過使下構件60也與前側車架30同時發生變形,能夠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0056]另外,保險杠支架27從前側車架30的前方延伸至下構件60的前方。通過在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40、50的前方配置保險杠支架27,在發生小面積偏置碰撞時,能夠更加切實地將沖擊負載從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40、50傳遞至前側車架30及下構件60。
[0057]另外,保險杠支架27的前表面在俯視情況下,車寬外側比車寬中央更靠近后方。在發生小面積偏置碰撞時,能夠更加切實地將沖擊負載從第I及第2負載傳遞部件40、50傳遞至前側車架30。
[0058]同時參照圖3。由于第2槽部51a形成為直至連接部件26的后表面,藉由第2槽部51a和連接部件26的后表面形成封閉截面。能夠抑制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發生變形,從而更加切實地將沖擊負載從連接部件26向后方傳遞。
[0059]另外,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彎折的上下的端部的寬度形成為,在第2負載傳遞部件50的前端最大。連接于下構件60的部位的寬度最大。據此,能夠更加切實地將碰撞負載傳遞至下構件60。
[0060]只要能實現本發明的作用及效果,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061]本發明的車身前部結構適用于乘用車的車身。
【主權項】
1.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具有: 位于左右的前側車架,其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 第I負載傳遞部件,其分別接合于前側車架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側車架的車寬方向外表面側,在俯視情況下呈從前方向后方寬度變窄的大致三角形,以及 左右的連接部件,其安裝在前側車架的前端及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前端,連接所述前側車架及第I負載傳遞部件; 該車身前部結構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具有向所述前側車架開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 沿著該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豎板狀的第2負載傳遞部件, 在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形成有離開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第I槽部,以及/或者,在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離開所述底部的第2槽部,據此,由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底部和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形成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閉狀的封閉截面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所述前側車架。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側車架的、比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更靠近后方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 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后端延伸至比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的后端更靠近所述脆弱部的附近的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與所述第I負載傳遞部件連接,并接合于所述連接部件。5.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彎折。6.根據權利要求1?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在所述前側車架的車寬外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下構件, 所述第2負載傳遞部件的位于前端且車寬外側的部位連接于所述下構件。7.根據權利要求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左右的保險杠支架,該左右的保險杠支架分別安裝于所述連接部件的前部,能夠在變形的同時吸收沖擊負載, 所述保險杠支架從所述前側車架的前方延伸至所述下構件的前方。
【文檔編號】B62D21/15GK106005018SQ201610131399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9日
【發明人】芳賀輝, 鐮田知仁, 近藤武宏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