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包括前輪轂加強梁、翼子板、位于前輪轂加強梁與翼子板之間的翼子板支架,該翼子板支架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前端部連接,用于支撐所述翼子板,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翼子板支架連接的大燈橫梁、與所述大燈橫梁的另一端連接的前上構件總成。一方面,其能夠在保證翼子板連接剛度的同時,保證一定的沖擊韌性,減輕行人被汽車撞到后的損傷,保護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夠減小豎直方向上的連接誤差,從而保證汽車的外觀間隙。
【專利說明】
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部件之間的連接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已進入普通家庭,人們對汽車的外觀、安全和性能等要求越來越高,翼子板是汽車的主要外觀構件之一,其與發動機前罩板、大燈橫梁和前輪轂加強梁均有連接關系,要求具有一定的剛度,但是為了滿足行人保護安全法規要求,翼子板及其連接部位不能太硬,還應具有一定的沖擊韌性;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連接配合精度直接影響汽車的外觀間隙。目前大燈橫梁主要通過焊接或者螺栓連接與前輪轂加強梁連接,而前罩緩沖墊直接設置在翼子板支架上,但是這種結構的翼子板支架連接剛度比較強,不利于行人保護。傳統的翼子板安裝結構,如圖1所示,一般是通過幾字形的原支架2的腳部與原前輪轂加強梁1的上面焊接,原支架2的上端與原翼子板3的翻邊連接,原前罩緩沖墊4設在原翼子板2的翻邊上。該結構由于連接后剛度較大不利于行人保護,同時,在豎直方向上的誤差加大,不利于外觀間隙的控制。
[0003]CN204659834U公開的“一種翼子板安裝支架、汽車翼子板安裝結構和車輛”,該翼子板安裝支架包括各自形成為獨立構件的第一安裝支架和第二安裝支架,所述第一安裝支架具有用于連接汽車車梁的車梁安裝部,所述第二安裝支架具有用于連接翼子板的翼子板安裝部,所述第二安裝支架能夠連接在所述第一安裝支架的不同位置,以改變所述車梁安裝部和所述翼子板安裝部之間的距離,該翼子板安裝支架夠提高翼子板的安裝精度,尤其能夠提高翼子板前端的安裝點的安裝精度。但不能解決翼子板對行人的保護問題。
[0004]CN201300895公開的“一種翼子板安裝支架”,包括至少一個連接汽車車身與翼子板的連接件,所述的連接件呈“C"字形,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和側面,所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別與所述的翼子板和上縱梁連接,所述的側面連接所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該安裝支架在承受垂直和平行方向的載荷時,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當行人頭部垂直撞擊到翼子板上方時,該安裝支架承受垂直沖擊載荷,很容易壓潰變形,吸收碰撞能量,同時使撞擊時間延長, 減小撞擊到行人身上的力;當該安裝支架承受平行的沖擊載荷時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可以承受較一般安支架較大的沖擊載荷,進而節約車輛在低速碰撞下的維修成本。但不能保證汽車的外觀間隙。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一方面,其能夠在保證翼子板連接剛度的同時,保證一定的沖擊韌性,減輕行人被汽車撞到后的損傷,保護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夠減小豎直方向上的連接誤差,從而保證汽車的外觀間隙。
[000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包括前輪轂加強梁、翼子板、位于前輪轂加強梁與翼子板之間的翼子板支架,該翼子板支架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前端部連接,用于支撐所述翼子板,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翼子板支架連接的大燈橫梁、與所述大燈橫梁的另一端連接的前上構件總成。
[0007]進一步,所述翼子板支架整體呈開口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支架中部和高于支架后部的支架前部,所述翼子板支架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向支架前部減小;所述支架后部的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前端部連接,所述支架前部與所述翼子板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左側設有第一翻邊,所述翼子板的上邊設有第二翻邊;所述支架后部的左部外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上的第一翻邊配合連接,所述支架后部的右部內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右面配合連接,所述支架前部的上面與所述翼子板上的第二翻邊連接。
[0009]進一步,所述大燈橫梁與所述支架中部連接,所述大燈橫梁的上部設有與其配合連接的前罩緩沖墊。
[0010]進一步,所述支架后部的左部外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上的第一翻邊的配合連接為焊接,所述支架后部的右部內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的右面的配合連接為焊接。
[0011]本發明有益的技術效果:由于采用將大燈橫梁的一端與翼子板支架連接,另一端與前上構件總成連接的連接方式,且將翼子板支架設計成整體呈開口向下的凹槽形,采用支架后部與前輪轂加強梁的前端部連接、支架前部與翼子板連接的連接方式,能夠保證翼子板連接剛度,同時保證一定的沖擊韌性,減輕了行人被汽車撞到后的損傷,保護了行人的生命安全;由于翼子板支架在安裝時采用側面連接,減小了豎直方向上的連接誤差,從而保證了汽車的外觀間隙。【附圖說明】
[0012]圖1是傳統的翼子板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不包括大燈橫梁、前上構件總成和前罩緩沖墊);圖4是翼子板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翼子板的右視圖;圖6是圖3的A-A剖視圖。
[0013]圖中:1-原前輪轂加強梁,2-原支架,3-原翼子板,4-原前罩緩沖墊;5_前輪轂加強梁,6-翼子板,7-翼子板支架,8-大燈橫梁,9-前上構件總成,10-前罩緩沖墊;51-第一翻邊,61-第二翻邊;71-支架后部,72-支架中部,73-支架前部,74-左部外側面,75-右部內側面; b_支架中部與第二翻邊之間的距離。【具體實施方式】[〇〇14]以下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0015]參見圖2或圖3,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包括前輪轂加強梁5、翼子板6、位于前輪轂加強梁5與翼子板6之間的翼子板支架7,該翼子板支架7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前端部連接,用于支撐所述翼子板6,其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翼子板支架7連接的大燈橫梁8、與所述大燈橫梁8的另一端連接的前上構件總成9。由于將大燈橫梁8的一端與翼子板支架7連接,另一端與前上構件總成9連接,能夠保證連接剛度,同時又能保證一定的沖擊韌性。
[0016]參見圖4或圖5,所述翼子板支架7整體呈開口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71、支架中部72和高于支架后部71的支架前部73,所述翼子板支架7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 71向支架前部73減小;所述支架后部71的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前端部連接,所述支架前部73與所述翼子板6連接。翼子板支架7設計成前高后低,將支架后部71的側面與前輪轂加強梁5的前端部連接,能夠保證翼子板支架7的連接剛度;將支架前部73與所述翼子板6 連接,能夠減小翼子板6的支撐剛度,當行人撞擊時,使得翼子板6容易變形,減輕行人被汽車撞到后的損傷,有利于對行人生命安全的保護。
[0017]參見圖6,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左側設有第一翻邊51,所述翼子板6的上邊設有第二翻邊;所述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側面74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上的第一翻邊51焊接,所述支架后部71的右部內側面75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右面焊接,所述支架前部73的上面與所述翼子板6上的第二翻邊連接。相對于現有技術中采用在豎直方向上的焊接方式,本發明采用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側面74與前輪轂加強梁5上的第一翻邊焊接,支架后部71的右部內側面75與前輪轂加強梁5的右面焊接,有利于控制翼子板6與前罩、前大燈等的間隙段差, 能夠減小豎直方向上的連接誤差,從而保證汽車的外觀間隙。
[0018]參見圖2,所述大燈橫梁8與所述支架中部72連接,所述大燈橫梁8的上部設有與其配合連接的前罩緩沖墊10。將大燈橫梁8與支架中部72連接,能夠使大燈橫梁8連接可靠、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來滿足前罩緩沖墊10的安裝。支架中部72與支架中部72與第二翻邊之間的距離b約為30mm,當行人撞擊到翼子板6時,在豎直方向上有一定的緩沖變形空間,有利于減輕對行人的傷害。將前罩緩沖墊10設在大燈橫梁8上,能夠在發動機前罩板關閉時起緩沖限位的作用,避免發動機前罩板關閉時變形,損壞前大燈。[〇〇19]安裝時,先將翼子板支架7與前輪轂加強梁5焊接固定,然后將大燈橫梁8的一端與支架中部72連接固定,另一端與前上構件總成9連接固定,再將翼子板6上的第二翻邊與支架前部73連接固定,最后將前罩緩沖墊10與大燈橫梁8的上部連接固定。
【主權項】
1.一種翼子板安裝結構,包括前輪轂加強梁(5)、翼子板(6)、位于前輪轂加強梁(5)與 翼子板(6)之間的翼子板支架(7),該翼子板支架(7)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前端部連 接,用于支撐所述翼子板(6),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翼子板支架(7)連接的大燈橫梁 (8)、與所述大燈橫梁(8)的另一端連接的前上構件總成(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翼子板支架(7)整體呈開口 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71)、支架中部(72)和高于支架后部(71)的支架前部(73),所 述翼子板支架(7)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71)向支架前部(73)減小;所述支架后部 (71)的側面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前端部連接,所述支架前部(73)與所述翼子板(6)連 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翼子板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左側 設有第一翻邊(51),所述翼子板(6)的上邊設有第二翻邊(61);所述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 側面(74)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上的第一翻邊(51)配合連接,所述支架后部(71)的右部 內側面(75)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右面配合連接,所述支架前部(73)的上面與所述翼 子板(6)上的第二翻邊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大燈橫梁(8)與所述支架中 部(72 )連接,所述大燈橫梁(8 )的上部設有與其配合連接的前罩緩沖墊(1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側面 (74)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上的第一翻邊(51)的配合連接為焊接,所述支架后部(71)的 右部內側面(75)與所述前輪轂加強梁(5)的右面的配合連接為焊接。
【文檔編號】B62D25/18GK105946983SQ201610432443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明人】王平, 牛偉, 戴路, 吳顯誠, 吳錦剛, 陳波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