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由電機、箱體、箱蓋、自動變速器、齒輪組合件、制動盤、輸出軸組成,系箱體的支承塊穿孔和輸出軸與平叉進行連接,實現后輪組合,應用中,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置于電動車正前方左側;電機的主軸帶動自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的主動盤花鍵帶動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帶動過橋齒輪,過橋齒輪與過橋從動齒輪同心同軸,過橋從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從動齒輪的中心固聯輪出軸,輸出軸的第二花鍵連接輪轂的花鍵套,實現了本發明技術的驅動過程。
【專利說明】
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領域,尤其是涉及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
【背景技術】
[0002]AMT變速系統的特征和操作在本領域是公知的,例如AMT具有駕駛舒適、減少駕駛者疲勞的優點,裝有自動變速器的電動車可根據路面狀況自動變速變矩,駕駛者可以全神貫注地注視路面交通而不會因換擋搞得手忙腳亂,AMT自動變速可以使駕駛員在不切斷動力的情形下實現自動換檔。
[0003]電動車綠色、環保、行駛費用低,深受用戶喜歡,自2001年我國電動力用戶僅二萬人,在短短的十幾年里發展至今大于一億五千萬,由此可見市場前景非常廣大;無論是消費還是生產,我國居世界之首。
[0004]電動動力不但單位里程使用費低,而且符合低碳減排要求,是我國863和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項目,年需求量在不斷提升。
[0005]公知的電動車電機,有輪轂式、齒輪變速電機。輪轂式電機是一比一傳動、齒輪變速電機是直接電機帶動變速機構,例如:200630156566.X的專利技術,這種傳動模式存在著轉速和扭矩不可變的缺陷,用現有的電機裝配電動車,無法實現扭矩多倍增加的爬坡需求,特別是在一些山區的電動車應用,央視也對此曾經作出報道,在我愛發明“一路到頂”的節目中,我們都是清楚的看見,設計者最后采用了雙繞組驅動模式,旨在放大電機功率増加輸出力矩,這是我國在電動二輪車目前最先進的技術,但是,該技術方案在運行中,當用戶的車輛工作環境在單繞組運行時,另一組未運行的即產生磁阻,降低了電動車效率,在制造工藝上,毫無凝問的増加了用銅量和稀土,生產成本直接提高。
[0006]作為電動力,在運行中與燃油車輛相比,它的能源是無法得到補償,所以系統效率成為電動力的關鍵指標,無論是燃油還是電動,它有最高效率使用空間,設計者通常把最高效率段作為額定工作效率,只有在這種狀態下,它是最節能的,因此,在使用中采用機械換擋可改變電機效率曲線,不但滿足于運行需求,而且在啟動時釆用大傳動比,使較小的輸出功率獲得較大輸出力矩,有效保護了蓄電池。
[0007]電動力的AMT技術,所起到的直接效果就是讓傻瓜開車隨意換擋,無論極速還是爬坡,由于切換傳動比后改變電機運行曲線,系統均處于高效率段運行,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更低、自動化程度更高,它可以根據電動車輛速度由變速器作出減速運行,増加輸出轉矩。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旨在完善201110029055.1電動車后軸驅動變速電機的傳動機構制造工藝,提出一種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系統可隨負載與速度之需求自動切換傳動比,滿足用戶在不同路面運行,產品具有輕載速度快、負載出力大、啟動電流低、極速響應快、滑行能力強之優點。
[0009]本發明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如圖1、2所示,系箱體3的支承塊31穿孔311和輸出軸821與平叉6進行連接,實現后輪組合,應用中,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置于電動車正前方左側;在完善車輛必須配備的附件后,電機的電源接入控制器即可運行,本專利技術,無須對駕駛者設置任何要求或者指導和培訓,系統將根據電機速度自動切換傳動比。
[0010]參見圖1、3、4所示,本發明由電機1、箱體3、箱蓋2、自動變速器7、齒輪組合件、制動盤4、輸出軸821組成。
[0011]參見圖2、3、15所示,本發明由電機I作為動力,電機與變速器同軸,稱之為主軸17,電機I的主軸17帶動自動變速器7,自動變速器7的主動盤花鍵74帶動主動齒輪8,主動齒輪8帶動過橋齒輪81,過橋齒輪81與過橋從動齒輪811同心同軸,過橋從動齒輪811帶動從動齒輪82,從動齒輪82的中心固聯輪出軸821,輸出軸的第二花鍵8214連接輪轂5的花鍵套,實現了本專利技術的驅動過程。
[0012]本發明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電機I可采用無刷電機或者開關磁阻電機。
[0013]參見圖1、3、4、5、7、8、9所示,一種形式中,電機I上配有電機驅動部件包括定子12、轉子、繞組、位置傳感裝置、端蓋15、連接蓋11、電機軸。
[0014]進一步,當電機I上安裝有位置傳感裝置時,電機I的端蓋15部位増加裝飾蓋16,方便維修時拆裝。
[0015]—種形式中,當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時,電機I與箱蓋2的連接采用加載連接蓋11與箱蓋2的電機連接端211配合連接。
[0016]進一步,當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時,忽略電機殼體配置,起到快速散熱和節約成本之效果。
[0017]進一步,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可増加定子截面,降低電機脈動,例如在開關磁阻的電機中。
[0018]一種形式中,當電機I采用無刷電機驅動時,電機殼內徑與箱蓋2的電機連接端211配合連接。
[0019]—種形式中,電機I經螺絲固聯箱蓋2的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20]參見圖1、2、4、11、12、13所示,所述的箱體3的變速器7安裝區域外部作向外延伸制作支承塊31,在支承塊31部位制作穿孔311,在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上方向上延伸制作減震連接部32,在減震連接部32區域制作橫孔321,在制動盤連接部34下方作向下延伸制有剎線固定位35,在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的箱體3沿邊制有凹口 33,在箱體3背部以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制有制動盤固定位36,箱體3的周邊制有若干個箱體螺絲孔37,在箱體3的內腔制有變速器安裝區域,變速器安裝區域中心制有主軸17固定位38,在內腔中部制有過橋齒輪軸固定位39,內腔的另一側制有內孔340,在內腔的凹口 33影射區域制有凸部331。
[0021]一種形式中,所述的支承塊31位于變速器安裝區域外部向外延伸,支承塊31的表截面與箱體3沿口對齊或者稍低于箱體3沿口,在支承塊31的正前方制有一個以上穿孔311,穿孔311的孔徑優選為10-12_,穿孔311固聯平叉6的左支桿61。
[0022]一種形式中,減震連接部32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上方的箱體3外部作向上延伸,減震連接部32區域制有橫孔321用于固聯減震。
[0023]所述的剎線固定位35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下方的箱體外部,殺Ij線固定位35表面制有幾何凹槽351,幾何凹槽351用于安裝剎線穿通路徑,剎線固定位35與剎線蓋片350配合固耳關。
[0024]所述的制動盤連接部34位于箱體3背部,制動盤連接部34中心通孔,制動盤連接部34在箱體3背部作凸出延伸,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制有輸出軸固定孔341,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徑向外部制有臺階,臺階與制動盤凹腔43配合。
[0025]進一步,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軸承內徑與輸出軸82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配合。
[0026]所述的凹口33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凹口 33所含蓋制動盤的剎桿活動范圍,凹口33的設置,有助于維修人員調質剎車。
[0027]進一步,凹口33向箱體3內腔延伸作直線影射,在箱體3內腔構成凸部331。
[0028]所述的制動盤固定位36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定點,制動盤固定位36在箱體3背表面呈凸出狀,中心制有螺紋孔,固定位36的螺紋孔與制動盤4的箱體連接塊41連接孔411配合固聯。
[0029]所述的主軸17固定位38安裝變速器軸承,變速器軸承與主軸17配合。
[0030]所述的過橋齒輪軸固定位39安裝過橋齒輪軸軸承,過橋齒輪軸軸承與過橋齒輪軸配合。
[0031]所述的內孔340位于箱體內腔,與制動盤連接部34徑向同心,內孔的距離至輸出軸固定孔341余留必要的壁厚,或者離輸出軸固定孔341的底面5mm為優選特征。
[0032]所述的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軸承與輸出軸821的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密切配合。
[0033]所述的箱蓋2,參圖1、2、4、5、6、7所示,箱蓋2與箱體3密切配合,箱蓋2的沿邊外圍制有箱體2連接直孔20,直孔20經螺絲固聯箱體3的箱體螺絲孔37。
[0034]一種形式中,箱蓋2的內腔制有A軸承孔24、B軸承孔25、C軸承孔26,在A軸承孔二側壁制作單向板固定螺孔23,在C軸承孔26相鄰的外周壁制有加油口 22;A軸承孔24中心制有穿孔,以A軸承孔24為中心作直向影射于箱蓋背部制作電機連接室,在電機連接室中心制有油封固定孔21,在電機連接室的圓周壁端部制有電機連接端211,在電機連接端211徑向外部制有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35]一種形式中,A軸承孔24安裝A軸承,A軸承與主軸密切配合。
[0036]—種形式中,B軸承孔25安裝B軸承,B軸承與過橋齒輪軸密切配合。
[0037]一種形式中,C軸承孔26安裝C軸承,C軸承與輸出軸821密切配合。
[0038]一種形式中,單向板固定螺孔23位于A軸承孔24二側,單向板固定螺孔23與單向板78的小洞782配合固聯。
[0039]—種形式中,加油口22位于C軸承孔26外周壁,加油口22與油蓋221密切配合。
[0040]—種形式中,A軸承孔24中心穿孔作用于主軸17與電機I軸子的固聯路徑。
[0041]一種形式中,電機連接室位于箱蓋2的A軸承孔24背部,電機連接室與A軸承孔24徑向同心,電機連接室以A軸承孔24為圓心向外部延伸制作直向圓周筋,在圓周筋的端部制有電機連接端211,電機連接端211與連接蓋11的內壁112配合。
[0042]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電機連接端211與電機殼內徑密切配合。
[0043]一種形式中,電機連接端211徑向外部制作電機連接螺孔2111,電機連接螺孔2111與連接蓋11邊孔111配合。
[0044]進一步,電機I上的引孔經邊孔111由螺絲固聯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45]所述的自動變速器7,參見3、4、15、16、17、18、20所示,自動變速器有罩殼71、連接板70、行星輪72、主動盤79、主動盤花鍵74、太陽輪73、離心塊75、拉簧76、單向板78、驅動盤77組成。
[0046]—種形式中,罩殼71沿口制有缺口 711,缺口 711與連接板凸部701配合。
[0047]—種形式中,罩殼71上方制有齒圈712,齒圈712與行星輪72和太陽輪73構成行星齒輪減速機構。
[0048]—種形式中,主動盤79上方制有主動盤花鍵74,主動盤花鍵74徑向外部套有太陽輪73,太陽輪73的內花鍵套731與驅動盤77的花鍵772配合連接。
[0049]—種形式中,主動盤79下方罩殼內部安裝離心塊75,在二離心塊75相鄰的小孔安裝拉簧76,離心塊75的外弧與罩殼內徑713配合。
[0050]一種形式中,單向板78的二側穿孔782固聯箱蓋2的單向板固定螺孔23,單向板78中心制有單向齒圈781,單向齒圈781與驅動盤的棘爪773配合構成單向驅動。
[0051]進一步,本專利設置單向驅動在斷電時可脫離電機傳動,有利于増加車輛滑行能力。
[0052]一種形式中,驅動盤77有驅動盤底板771、棘爪773、扭簧、棘爪固定柱、限位軸774、驅動盤花鍵772組成,棘爪773通過棘爪固定柱固聯驅動盤底板771,扭簧一頭扎在小孔里然后繞棘爪固定柱二至三圈,另一頭穿過棘爪773上的小孔打彎扎住,構成了棘爪773的自由彈轉,當棘爪773轉到一定角度時,限位軸774給于限位,驅動盤花鍵772內孔與主動盤花74鍵密切配合,驅動盤花鍵772與太陽輪73內花鍵套731配合。
[0053]一種形式中,棘爪773與單向板78平衡安裝,棘爪773與單向板78的單向齒圈781構成單向驅動。
[0054]所述的自動變速器7,由電機I作為動力,通過主軸17帶動連接板70,連接板凸部701帶動罩殼71,低速時,罩殼71的齒圈712帶動行星齒輪減速機構,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帶動主動盤79,主動盤花鍵74帶動主動齒輪8,高速時,離心塊75與罩殼內徑713嚙合,速度由罩殼71直接帶動主動盤79。
[°°55]所述的齒輪組合件由主動齒輪8、過橋齒輪81、從動齒輪82組成。
[0056]—種形式中,主動齒輪8有內花鍵套,主動齒輪8的內花鍵套與主動盤花鍵74配合,主動齒輪8與過橋齒輪81嚙合,主動齒輪8帶動過橋齒輪81。
[0057]一種形式中,過橋齒輪81與過橋從動齒輪811同軸同心,過橋從動齒輪811與從動齒輪82嚙合,過橋從動齒輪811帶動從動齒輪82。
[0058]一種形式中,從動齒輪82中心制有內花鍵套,從動齒輪82的花鍵套與輸出軸821第一花鍵8212配合,從動齒輪82帶動輸出軸821。
[0059]一種形式中,參見圖21所示,輸出軸821下端制有螺紋8215,輸出軸821下端的螺紋8215與平叉6的右支桿63配合固聯,輸出軸821上方端部與安裝在C軸承孔26的C軸承配合,輸出軸821的第一花鍵8212與從動齒輪82的內花鍵套配合,由卡簧鎖死卡槽8211,在輸出軸821中部制有第二花鍵8214和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與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的軸承密切配合。
[0060]一種形式中,參見圖1、2、4、13、14所示,由螺絲經制動盤4的箱體連接塊41的連接孔411固聯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的制動盤固定位36,制動盤上制有對稱的剎車裝置孔42,制動盤凹腔43和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的臺階配合定中。
[0061]所述的剎車裝置包括剎車片的技術在摩托車領域是公知的,可以直接引用,本專利技術不作介紹。
【附圖說明】
[0062]圖1是本專利不意圖;
圖2是本專利與平叉組裝圖;
圖3是本專利傳動立體圖;
圖4是本專利組裝剖示圖;
圖5是箱蓋外部立體圖;
圖6是箱蓋內腔立體圖;
圖7是箱蓋與連接蓋配合關系圖;
圖8是連接蓋外立體圖;
圖9是連接蓋內立體圖;
圖10是油蓋立體圖;
圖11是箱體外立體圖;
圖12是箱體內立體圖圖13是箱體和制動盤配合不意圖;
圖14是制動盤不意圖;
圖15是變速器立體圖;
圖16是變速器罩殼內部示意圖;
圖17是驅動盤不意圖;
圖18是單向板示意圖;
圖19是蓋片不意圖;
圖20是變速器裝機不意圖;
圖21是輸出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3]本發明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如圖1、2所示,系箱體3的支承塊31穿孔311和輸出軸821與平叉6進行連接,實現后輪組合,應用中,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置于電動車正前方左側;在完善車輛必須配備的附件后,電機的電源接入控制器即可運行,本專利技術,無須對駕駛者設置任何要求或者指導和培訓,系統將根據電機速度自動切換傳動比。
[0064]參見圖1、3、4所示,本發明由電機1、箱體3、箱蓋2、自動變速器7、齒輪組合件、制動盤4、輸出軸821組成。
[0065]參見圖2、3、15所示,本發明由電機I作為動力,電機與變速器同軸,稱之為主軸17,電機I的主軸17帶動自動變速器7,自動變速器7的主動盤花鍵74帶動主動齒輪8,主動齒輪8帶動過橋齒輪81,過橋齒輪81與過橋從動齒輪811同心同軸,過橋從動齒輪811帶動從動齒輪82,從動齒輪82的中心固聯輪出軸821,輸出軸的第二花鍵8214連接輪轂5的花鍵套,實現了本專利技術的驅動過程。
[0066]本發明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電機I可采用無刷電機或者開關磁阻電機。
[0067]參見圖1、3、4、5、7、8、9所示,一種形式中,電機I上配有電機驅動部件包括定子12、轉子、繞組、位置傳感裝置、端蓋15、連接蓋11、電機軸。
[0068]進一步,當電機I上安裝有位置傳感裝置時,電機I的端蓋15部位増加裝飾蓋16,方便維修時拆裝。
[0069]—種形式中,當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時,電機I與箱蓋2的連接采用加載連接蓋11與箱蓋2的電機連接端211配合連接。
[0070]進一步,當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時,忽略電機殼體配置,起到快速散熱和節約成本之效果。
[0071 ]進一步,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可増加定子截面,降低電機脈動,例如在開關磁阻的電機中。
[0072]—種形式中,當電機I采用無刷電機驅動時,電機殼內徑與箱蓋2的電機連接端211配合連接。
[0073]一種形式中,電機I經螺絲固聯箱蓋2的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74]參見圖1、2、4、11、12、13所示,所述的箱體3的變速器7安裝區域外部作向外延伸制作支承塊31,在支承塊31部位制作穿孔311,在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上方向上延伸制作減震連接部32,在減震連接部32區域制作橫孔321,在制動盤連接部34下方作向下延伸制有剎線固定位35,在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的箱體3沿邊制有凹口 33,在箱體3背部以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制有制動盤固定位36,箱體3的周邊制有若干個箱體螺絲孔37,在箱體3的內腔制有變速器安裝區域,變速器安裝區域中心制有主軸17固定位38,在內腔中部制有過橋齒輪軸固定位39,內腔的另一側制有內孔340,在內腔的凹口 33影射區域制有凸部331。
[0075]—種形式中,所述的支承塊31位于變速器安裝區域外部向外延伸,支承塊31的表截面與箱體3沿口對齊或者稍低于箱體3沿口,在支承塊31的正前方制有一個以上穿孔311,穿孔311的孔徑優選為10-12_,穿孔311固聯平叉6的左支桿61。
[0076]一種形式中,減震連接部32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上方的箱體3外部作向上延伸,減震連接部32區域制有橫孔321用于固聯減震。
[0077]所述的剎線固定位35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下方的箱體外部,剎線固定位35表面制有幾何凹槽351,幾何凹槽351用于安裝剎線穿通路徑,剎線固定位35與剎線蓋片350配合固耳關。
[0078]所述的制動盤連接部34位于箱體3背部,制動盤連接部34中心通孔,制動盤連接部34在箱體3背部作凸出延伸,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制有輸出軸固定孔341,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徑向外部制有臺階,臺階與制動盤凹腔43配合。
[0079]進一步,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軸承內徑與輸出軸82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配合。
[0080]所述的凹口 33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凹口 33所含蓋制動盤的剎桿活動范圍,凹口33的設置,有助于維修人員調質剎車。
[0081 ]進一步,凹口 33向箱體3內腔延伸作直線影射,在箱體3內腔構成凸部331。
[0082]所述的制動盤固定位36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定點,制動盤固定位36在箱體3背表面呈凸出狀,中心制有螺紋孔,固定位36的螺紋孔與制動盤4的箱體連接塊41連接孔411配合固聯。
[0083]所述的主軸17固定位38安裝變速器軸承,變速器軸承與主軸17配合。
[0084]所述的過橋齒輪軸固定位39安裝過橋齒輪軸軸承,過橋齒輪軸軸承與過橋齒輪軸配合。
[0085]所述的內孔340位于箱體內腔,與制動盤連接部34徑向同心,內孔的距離至輸出軸固定孔341余留必要的壁厚,或者離輸出軸固定孔341的底面5mm為優選特征。
[0086]所述的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軸承與輸出軸821的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密切配合。
[0087]所述的箱蓋2,參圖1、2、4、5、6、7所示,箱蓋2與箱體3密切配合,箱蓋2的沿邊外圍制有箱體2連接直孔20,直孔20經螺絲固聯箱體3的箱體螺絲孔37。
[0088]一種形式中,箱蓋2的內腔制有A軸承孔24、B軸承孔25、C軸承孔26,在A軸承孔二側壁制作單向板固定螺孔23,在C軸承孔26相鄰的外周壁制有加油口 22;A軸承孔24中心制有穿孔,以A軸承孔24為中心作直向影射于箱蓋背部制作電機連接室,在電機連接室中心制有油封固定孔21,在電機連接室的圓周壁端部制有電機連接端211,在電機連接端211徑向外部制有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89]一種形式中,A軸承孔24安裝A軸承,A軸承與主軸密切配合。
[0090]一種形式中,B軸承孔25安裝B軸承,B軸承與過橋齒輪軸密切配合。
[0091]一種形式中,C軸承孔26安裝C軸承,C軸承與輸出軸821密切配合。
[0092]一種形式中,單向板固定螺孔23位于A軸承孔24二側,單向板固定螺孔23與單向板78的小洞782配合固聯。
[0093]—種形式中,加油口22位于C軸承孔26外周壁,加油口22與油蓋221密切配合。
[0094]一種形式中,A軸承孔24中心穿孔作用于主軸17與電機I軸子的固聯路徑。
[0095]一種形式中,電機連接室位于箱蓋2的A軸承孔24背部,電機連接室與A軸承孔24徑向同心,電機連接室以A軸承孔24為圓心向外部延伸制作直向圓周筋,在圓周筋的端部制有電機連接端211,電機連接端211與連接蓋11的內壁112配合。
[0096]在另一種技術方案中,電機連接端211與電機殼內徑密切配合。
[0097]—種形式中,電機連接端211徑向外部制作電機連接螺孔2111,電機連接螺孔2111與連接蓋11邊孔111配合。
[0098]進一步,電機I上的引孔經邊孔111由螺絲固聯電機連接螺孔2111。
[0099]所述的自動變速器7,參見3、4、15、16、17、18、20所示,自動變速器有罩殼71、連接板70、行星輪72、主動盤79、主動盤花鍵74、太陽輪73、離心塊75、拉簧76、單向板78、驅動盤77組成。
[0100]—種形式中,罩殼71沿口制有缺口 711,缺口 711與連接板凸部701配合。
[0101]—種形式中,罩殼71上方制有齒圈712,齒圈712與行星輪72和太陽輪73構成行星齒輪減速機構。
[0102]—種形式中,主動盤79上方制有主動盤花鍵74,主動盤花鍵74徑向外部套有太陽輪73,太陽輪73的內花鍵套731與驅動盤77的花鍵772配合連接。
[0103]一種形式中,主動盤79下方罩殼內部安裝離心塊75,在二離心塊75相鄰的小孔安裝拉簧76,離心塊75的外弧與罩殼內徑713配合。
[0104]—種形式中,單向板78的二側穿孔782固聯箱蓋2的單向板固定螺孔23,單向板78中心制有單向齒圈781,單向齒圈781與驅動盤的棘爪773配合構成單向驅動。
[0105]進一步,本專利設置單向驅動在斷電時可脫離電機傳動,有利于増加車輛滑行能力。
[0106]一種形式中,驅動盤77有驅動盤底板771、棘爪773、扭簧、棘爪固定柱、限位軸774、驅動盤花鍵772組成,棘爪773通過棘爪固定柱固聯驅動盤底板771,扭簧一頭扎在小孔里然后繞棘爪固定柱二至三圈,另一頭穿過棘爪773上的小孔打彎扎住,構成了棘爪773的自由彈轉,當棘爪773轉到一定角度時,限位軸774給于限位,驅動盤花鍵772內孔與主動盤花74鍵密切配合,驅動盤花鍵772與太陽輪73內花鍵套731配合。
[0107]一種形式中,棘爪773與單向板78平衡安裝,棘爪773與單向板78的單向齒圈781構成單向驅動。
[0108]所述的自動變速器7,由電機I作為動力,通過主軸17帶動連接板70,連接板凸部701帶動罩殼71,低速時,罩殼71的齒圈712帶動行星齒輪減速機構,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帶動主動盤79,主動盤花鍵74帶動主動齒輪8,高速時,離心塊75與罩殼內徑713嚙合,速度由罩殼71直接帶動主動盤79。
[0109]所述的齒輪組合件由主動齒輪8、過橋齒輪81、從動齒輪82組成。
[0110]一種形式中,主動齒輪8有內花鍵套,主動齒輪8的內花鍵套與主動盤花鍵74配合,主動齒輪8與過橋齒輪81嚙合,主動齒輪8帶動過橋齒輪81。
[0111]一種形式中,過橋齒輪81與過橋從動齒輪811同軸同心,過橋從動齒輪811與從動齒輪82嚙合,過橋從動齒輪811帶動從動齒輪82。
[0112]—種形式中,從動齒輪82中心制有內花鍵套,從動齒輪82的花鍵套與輸出軸821第一花鍵8212配合,從動齒輪82帶動輸出軸821。
[0113]一種形式中,參見圖21所示,輸出軸821下端制有螺紋8215,輸出軸821下端的螺紋8215與平叉6的右支桿63配合固聯,輸出軸821上方端部與安裝在C軸承孔26的C軸承配合,輸出軸821的第一花鍵8212與從動齒輪82的內花鍵套配合,由卡簧鎖死卡槽8211,在輸出軸821中部制有第二花鍵8214和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與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的軸承密切配合。
[0114]一種形式中,參見圖1、2、4、13、14所示,由螺絲經制動盤4的箱體連接塊41的連接孔411固聯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的制動盤固定位36,制動盤上制有對稱的剎車裝置孔42,制動盤凹腔43和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的臺階配合定中。
[0115]所述的剎車裝置包括剎車片的技術在摩托車領域是公知的,可以直接引用,本專利技術不作介紹。
[0116]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情況下,可以對公開的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如上描述的實例僅用于示例而不是限制之目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清楚的認識到在不明顯改變上述操作情況下可以對配置或者制作工藝進行小的修改達到相同之目的,本發明由權利要求書作出限制。
【主權項】
1.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由電機(I)、箱體(3 )、箱蓋(2 )、自動變速器(7 )、齒輪組合件、制動盤(4 )、輸出軸(821)組成,其特征在于箱體(3 )的變速器(7 )安裝區域外部作向外延伸制作支承塊(31),在支承塊(31)部位制作穿孔(311),在箱體(3)的制動盤連接部(34)上方向上延伸制作減震連接部32,在減震連接部32區域制作橫孔321,在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的箱體(3)沿邊制有凹口(33),在箱體(3)背部以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制有制動盤固定位(36),固定位(36)的螺紋孔與制動盤(4)的箱體連接塊(41)連接孔(411)配合固聯,在箱體(3)的內腔制有變速器安裝區域,變速器安裝區域中心制有主軸(17)固定位(38),在內腔中部制有過橋齒輪軸固定位(39),箱體(3)的支承塊(31)穿孔(311)和輸出軸(821)與平叉(6)進行連接,實現后輪組合;電機(I)的主軸(17)帶動自動變速器(7),自動變速器(7)的主動盤花鍵(74)帶動主動齒輪(8),主動齒輪(8)帶動過橋齒輪(81),過橋齒輪(81)與過橋從動齒輪(811)同心同軸,過橋從動齒輪(811)帶動從動齒輪(82),從動齒輪(82)的中心固聯輪出軸(821),輸出軸的第二花鍵(8214)連接輪轂(5)的花鍵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應用中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置于電動車正前方左側。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當電機(I)上安裝有位置傳感裝置時,電機(I)的端蓋(15)部位増加裝飾蓋(16),方便維修時拆裝。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當電機(I)采用方型定子結構時,電機(I)與箱蓋(2 )的連接采用加載連接蓋(11)與箱蓋(2 )的電機連接端(211)配合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剎線固定位(35)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下方的箱體外部,剎線固定位(35)表面制有幾何凹槽(351),幾何凹槽(351)用于安裝剎線穿通路徑,剎線固定位(35)與剎線蓋片(350)配合固聯。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制動盤連接部(34)位于箱體(3)背部,制動盤連接部(34)中心通孔,制動盤連接部(34)在箱體(3)背部作凸出延伸,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制有輸出軸固定孔(341),制動盤連接部(34)表端面徑向外部制有臺階,臺階與制動盤凹腔(43)配合,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軸承內徑與輸出軸(82)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配合。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凹口(33)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的外部下方,凹口(33)所含蓋制動盤的剎桿活動范圍,凹口(33)的設置,有助于維修人員調質剎車。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制動盤固定位(36)位于制動盤連接部(34)為中心作徑向延伸定點,制動盤固定位(36)在箱體(3)背表面呈凸出狀,中心制有螺紋孔。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AMT側掛式自動變速電機,其特征在于輸出軸(821)下端制有螺紋(8215),輸出軸(821)下端的螺紋(8215)與平叉(6)的右支桿(63)配合固聯,輸出軸(821)上方端部與安裝在C軸承孔(26)的C軸承配合,輸出軸(821)的第一花鍵(8212)與從動齒輪(82)的內花鍵套配合,在輸出軸(821)中部制有第二花鍵(8214)和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第二軸承固定位(8213)與輸出軸固定孔(341)內安裝軸承的軸承密切配合。
【文檔編號】H02K7/116GK105882881SQ20161019784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陳妙青
【申請人】武夷山市皓仔邦工業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