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履帶式車輛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履帶車輛的負重輪由內外兩片負重輪并列連接構成,對于位于車輛內側的負重輪片的維修更換一直是維修任務能否順利、可靠、安全完成的關鍵技術。
[0003]原車輛對負重輪的換裝沒有專用的工具工裝,換裝過程非常費時、費力,并存在安全隱患。對負重輪換裝時,需要操作者采用躺臥的方式進入車輛底部,并將千斤頂放置在需要換裝負重輪的底甲板下部,利用千斤頂將車輛緩慢抬起并使履帶與負重輪同時脫離地面;位于車外的另外操作者需要將更換負重輪部位的履帶進行斷開;同時位于車輛底部的人員利用工具對位于車輛內側的負重輪片的拆裝更換。由于車輛底部空間的高度為400_,操作空間非常狹小極其不利于操作者進行操作。由于履帶車輛的使用范圍為全境域內使用,如果處在沙漠及沼澤等惡劣地域情況下使用,該種方式不能夠解決負重輪更換問題,同時如果千斤頂出現脫落現象,對車底操作者就會造成生命安全危險。所以,一種安全、可靠、快速的負重輪拆卸工裝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并緊迫了。
【發明內容】
[0004](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實現負重輪安全、可靠、快速的拆裝。
[0006]( 二 )技術方案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其包括:托架1、架體2、底座3 ;架體2頂端設置托架I,底部設置底座3 ;托架1、架體2和底座3 —體成型;更換負重輪時,將托架I支撐在負重輪平衡肘肘彎處并依靠平衡肘軸頭限位,底座3傾斜狀放置在履帶板內側,車輛行駛過程中,履帶處于向后移動狀態,負重輪快換工裝在履帶向后移動過程中被帶動并豎立,直至將負重輪托起為直立狀態,此時操作者無需進入車輛底部即可對負重輪進行更換。
[0008]其中,所述托架I為弧形,弧形半徑比負重輪平衡肘的寬度大4_并小于平衡肘軸頭寬度,弧形深度高于平衡肘的中心高度。
[0009]其中,所述架體2與底座3的高度之和高于負重輪半徑,底座3的厚度小于履帶相鄰兩個導齒間距,底座3的寬度比履帶板的寬度小5mm。
[0010]其中,所述托架1、架體2、底座3均采用合金鋼材質制成。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負重輪快換工裝,充分利用車輛平衡肘本體的結構特征,車輛處于任何狀態下均能將平衡肘包裹不能脫離;充分利用車輛行駛過程中履帶向后移動的原理,將底座帶動,直至底座底部接觸面全部與履帶內部完全接觸并使負重輪快換工裝完全直立;充分利用車輛平衡肘本體的結構特征及車輛行駛原理,負重輪快換工裝底部支撐在履帶內表面上,不直接與地面接觸,可以適用于沙漠沼澤等惡劣的地域使用,完全可以輕松將需要維修部位的負重輪進行支撐并更換,操作快速便捷。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負重輪快換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負重輪快換工裝的使用狀態簡圖。
[0015]圖中,10-托架;20_架體;30_底座;1-履帶;2_負重輪;3_平衡肘;4_負重輪快換工裝;5-履帶導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發明的目的、內容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7]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頂”、“底”、“內”、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18]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連接,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19]此外,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0]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負重輪快換工裝包括:托架1、架體2、底座3 ;架體2頂端設置托架I,底部設置底座3 ;托架1、架體2和底座3 —體成型。
[0021]具體地,托架I為弧形,弧形半徑比負重輪平衡肘的寬度大4_并小于平衡肘軸頭寬度,弧形深度高于平衡肘的中心高度。托架1、架體2、底座3均采用合金鋼材質,能夠滿足車輛支撐過程中強度要求。架體2與底座3的高度之和高于負重輪半徑,可以確保負重輪能夠脫離履帶并處于不受力狀態。底座3的厚度小于履帶相鄰兩個導齒間距,底座3的寬度比履帶板的寬度小5mm,底座3的尺寸滿足使用要求的情況下面積設計足夠大,在履帶向后移動過程中能夠保證底座與履帶內表面有足夠的接觸面積,滿足支撐過程中的平穩及負重輪拆卸過程中安全性的支撐要求。
[0022]下面結合圖2對本發明的工作狀態做具體描述:
[0023]使用時,只需要將托架I支撐在平衡肘肘彎處并依靠平衡肘軸頭限位,底座3傾斜狀放置在履帶板內側,見狀態I ;車輛行駛過程中,履帶處于向后移動狀態,負重輪快換工裝在履帶向后移動過程中被慢慢帶動并豎立,直至將負重輪托起為狀態2的直立狀態情況為止。狀態2中負重輪與履帶脫離處于不受力狀態,此時操作者無需進入車輛底部即可對負重輪進行更換。
[0024]由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結構簡單,充分利用車輛平衡肘本體的結構特征及車輛行駛原理,負重輪快換工裝底部支撐在履帶內表面上,不直接與地面接觸,可以適用于沙漠沼澤等惡劣的地域使用,完全可以輕松將需要維修部位的負重輪進行支撐并更換;負重輪快換工裝的使用提高了操作安全性、節省了維修時間,提高維修效率。
[002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I)、架體⑵、底座(3);架體⑵頂端設置托架(I),底部設置底座(3);托架(1)、架體(2)和底座(3) —體成型;更換負重輪時,將托架(I)支撐在負重輪平衡肘肘彎處并依靠平衡肘軸頭限位,底座(3)傾斜狀放置在履帶板內側,車輛行駛過程中,履帶處于向后移動狀態,負重輪快換工裝在履帶向后移動過程中被帶動并豎立,直至將負重輪托起為直立狀態,此時操作者無需進入車輛底部即可對負重輪進行更換。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重輪快換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I)為弧形,弧形半徑比負重輪平衡肘的寬度大4mm并小于平衡肘軸頭寬度,弧形深度高于平衡肘的中心高度。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負重輪快換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2)與底座(3)的高度之和高于負重輪半徑,底座(3)的厚度小于履帶相鄰兩個導齒間距,底座(3)的寬度比履帶板的寬度小5mm。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負重輪快換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架體(2)、底座(3)均采用合金鋼材質制成。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履帶車輛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負重輪快換工裝,包括:托架、架體和底座為一體的支撐結構。本發明將托架、架體和底座三者為一,在不需要拆卸履帶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對負重輪進行拆卸更換;車輛無論在任何地域均可安全可靠對車輛負重輪處進行快速支撐,并將負重輪進行快速換裝;該工裝適合所有坦克裝甲車輛使用,結構簡潔,成本低,功能實用,使用便利,并可以快速解決全地域車輛負重輪的維修。
【IPC分類】B62D55/32
【公開號】CN104986236
【申請號】CN201510350353
【發明人】孫憲俊, 逯呈承, 甘林, 祝國榮, 湛宏杰, 代香, 趙志穎, 陳發偉, 孫立娟, 李萌, 郭卓萍, 杜曉艷
【申請人】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