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書包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書包架,用于自行車上。
目前,中小學生的課程較多,課本、作業、文具和其它物品,裝滿了書包,重量達二十多斤;由于學生都就近上學離校不遠,多以身自行車為交通工具,二十多斤的書包背在身上,會影響學生身體的發育,把書包放在(前)車筐里,會使車把不穩,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如夾在車的后衣架上,由于書包的高度,騎坐不便,所以設制一個適宜于學生在其乘坐的自行車上放置書包的裝置已成為急待解決的課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學生乘自行車上學攜帶書包而設計的一種由立架、底托和固定帶等主要件組成的折疊書包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合理的解決了學生騎車攜帶書包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內容一種折疊書包架,其特征在于該折疊書包架由立架,底托和固定帶組成,立架設為框形結構,立架的上端通過連接夾、緊固件裝于自行車后衣架上;底托為長方形框架,底托經合頁與立架連接,底托上設有角形的定位柱;固定帶軋制在底托的外桿上。
立架的下框桿上設有限制底托軸向位置的定位塊。該固定帶由尼龍帶、連接扣、調整夾、松緊帶和掛鉤組成,連接扣的一端軋制著固定在底托外桿上的尼龍帶,另一根尼龍帶的一端固定在調整夾的中板條上,該尼龍帶的另一端穿過連接扣的另一端并折返再穿過調整夾與連于掛鉤上的松緊帶軋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優點1.由于底托經合頁與立架連接,使用時,把底托放下,底托與立架處于垂直位置,并由角形的定位柱限位,可把書包穩妥的放在底托上,再經固定帶捆綁牢固,不用時,可把底托向上繞合頁轉動,底托與立架位置重疊,占用空間小,既使用方便,又解決了書包攜帶難題,利于青年學生的成長發育。
2.當書包放在底托上后,由固定帶繞書包外側并穿過自行車后衣架將掛鉤鉤于連接扣的中板條上,把書包緊緊地攔在書包架里,固定帶的長短可通過調整夾調節固定帶中的松緊帶方便掛鉤。
3.本實用新型經連接夾和緊固件固定在自行車后衣架上,自行車的結構沒有任何變動,不用折疊書包架時,取下連接夾即恢復了自行車原狀,十分便利。不僅適于學生,郵差攜帶信件、報紙也很方便,總之適于騎車攜帶物品。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圖2的側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底托折疊狀態示意圖(沿底托中部橫剖);圖6為固定帶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自行車上的位置示意圖;圖8為連接夾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請參看圖1、圖2、圖3、圖4、圖5,折疊書包架由立架1、底托2及固定帶組成,底托2為一長方形框架結構,框架里設有三條支承板條;立架由一個U形架和兩個長方形框組成,兩長方形框焊于U形架上,兩者保持適當距離,U形架端部設有通孔,以與連接夾6(見圖8)、緊固件配合把立架裝于自行車的后衣架上。底托3上焊有兩個角形的定位柱4,當底托放下時,角形的定位柱起定位作用;底托上還焊有兩個合頁2,以使底托圍繞立架的U形架橫桿旋轉,而獲得與立架重直放物狀態及折疊狀態;立架上焊有兩個定位塊5,用來限制底托的縱向位移。固定帶的尼龍帶7中間軋在連接扣8的一端,請參看圖6,尼龍帶7的兩端分別軋在底托外框桿的兩端處;尼龍帶9的一端軋制在調整夾10的中間板條上,尼龍帶9的另一端繞裝于連接扣的另一端,并經調整夾與松緊帶11軋在一起,松緊帶里套裝著掛鉤12;使用時,先把底托放下,使底托與立架為垂直狀態,請參看圖7,把書包放在底托上,再把固定帶由書包外側穿過自行車后衣架并返回,然后,使掛鉤鉤在連接扣的中間板條上,由于固定帶的長短可由調整夾調節,松緊帶又能保持適宜的力度,所以書包被可靠地捆綁著。
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書包架,其特征在于該折疊書包架由立架,底托和固定帶組成,立架設為框形結構,立架的上端通過連接夾、緊固件裝于自行車后衣架上;底托為長方形框架,底托經合頁與立架連接,底托上設有角形的定位柱;固定帶軋制在底托的外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書包架,其特征在于立架的下框桿上設有限制底托軸向位置的定位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書包架,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帶由尼龍帶、連接扣、調整夾、松緊帶和掛鉤組成,連接扣的一端軋制著固定在底托外桿上的尼龍帶,另一根尼龍帶的一端固定在調整夾的中板條上,該尼龍帶的另一端穿過連接扣的另一端并折返再穿過調整夾與連于掛鉤上的松緊帶軋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疊書包架,該折疊書包架由立架、底托和固定帶組成,立架設為框形結構,立架的上端通過連接夾、緊固件裝于自行車后衣架上;底托為長方形框架,底托經合頁與立架連接,底托上設有角形的定位柱,固定帶軋制在底托的外框上,書包放于本實用新型上并系上固定帶,安全可靠,解決了學生背負二十多斤的書包問題,利于青春發育、健康成長,底托還可折疊起,占用空間少,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B62J11/00GK2402583SQ9924916
公開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2日
發明者林支康 申請人:林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