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及其專用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用于制造摩托車鏈盒的滾鉚組合工藝及其設備,屬于摩托車鏈盒制造工藝及其設備和改造技術。
現有制造摩托車鏈盒的工藝是采用等距點焊的方法組合而成,其存在的缺點就是鏈盒接縫處的密封性差,焊點間的縫隙容易被雨水、泥漿等滲入,使鏈盒易于產生腐蝕,產品的壽命短。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使鏈盒接縫處密封性較好的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從而避免雨水、泥漿等參入鏈盒內,增強其抗腐蝕能力,使產品的壽命大大提高。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上述滾鉚組合工藝所用的專用設備,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率高,是一種方便實用的專用設備。
本發明的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按下列步驟進行(1) 以板材為原料,用沖壓設備將上鏈盒的外板(1)、內板(2)以及下鏈盒的外板(3)、內板(4)分別沖壓成形為呈
狀;(2) 沿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中部將其側邊滾壓成0°<α≤90°;(3) 將上述外板(1)(或外板(3))中的側邊進一步滾壓成90°<α<180°;(4) 將內板(2)(或內板(4))的側邊插入上述外板(1)(或外板(3))側邊中的α角溝槽中進行合拼,使β=0°;(5) 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0°<β≤90°;(6) 把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進一步滾壓牢固;(7) 將上半鏈盒與下半鏈盒插裝在一起。
上述步驟(2)可分兩步進行(2.1.) 先將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滾壓成0°<α≤45°;
(2.2) 再進一步將其側邊滾壓成45°<α≤90°。
上述步驟(3)中可將外板(1)(或外板(3)中側邊所呈的角度α滾壓成95°≤α≤175°。
上述步驟(5)可分兩步進行(5.1) 先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0°<β≤60°;(5.2) 再進一步將其接縫滾壓成60°<β≤90°。
上述步驟(2)所用的專用設備I包括有電機(11)、傳動機構、對滾輪(17、18)及機座(1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17、1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12)、減速機構(13)、齒輪傳動機構(1,4),驅動軸(15、16),帶傳動機構(12)的主動輪(121)與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22)與減速機構(1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14)的主動輪(141)與減速機構(1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42、1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19)上的驅動軸(15、16)連接,且齒輪(142)分別與齒輪(141)及齒輪(143)嚙合,對滾輪(17、18)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15、16)上。
上述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形狀與外板(1)(或外板(3))所需滾壓的形狀相對應,其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α1≤90°。
上述對滾輪(17、18)分別置于驅動軸(15、16)的一端,驅動軸(15、16)的另一端還分別固裝有對滾輪(20、20A),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α1≤45°,滾輪(20、20A)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45°<α2≤90°,且對滾輪(17、20)的最大滾壓直徑d1、d2與齒輪(1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18)與直徑d1相對的滾壓直徑d1′及對滾輪(20A)與直徑d2相對的滾壓直徑d2′與齒輪(1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上述步驟(3)所用的專用II設備包括有電機(21)、傳動機構、對滾輪(27、28)及機座(2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27、2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22)、減速機構(23)、齒輪傳動機構(24)、驅動軸(25、26),帶傳動機構(22)的主動輪(221)與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22)與減速機構(2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24)的主動輪(241)與減速機構(2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42、2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29)上的驅動軸(25、26)連接,且齒輪(242)分別與齒輪(241)及齒輪(243)嚙合,對滾輪(27、28)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25、26)上。
上述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形狀與外板(1)(或外板(3))所需滾壓的形狀相對應,其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90°<α3<180°。
上述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95°≤α3≤175°,且對滾輪(27)的最大滾壓直徑d3分別與齒輪(2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28)與直徑d3相對的滾壓直徑d3′與齒輪(2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上述步驟(4)及步驟(5.1)所用的專用設備III包括有電機(31)、傳動機構、對滾輪(39、40、41、42)及機座(43),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39、40、41、42)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39、40)及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32)、減速機構(33)、齒輪傳機構(34)、驅動軸(35、36、37、38),帶傳動機構(32)的主動輪(321)與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322)與減速機構(3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34)的主動輪(341)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連接,齒輪(341)固裝在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共軸的驅動軸(35)上,齒輪(342)與齒輪(341)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6)上,齒輪(343)與齒輪(342)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7)上,齒輪(344)固裝在驅動軸(37)上并與固裝在驅動軸(38)上的(345)嚙合,滾壓輪(39、40、41、42)分別固裝在驅動軸(35、36、37、38)上。
上述對滾輪(39、40)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1=0°,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β2≤60°,且對滾輪(39、40)的最大滾壓直徑d4、d5分別與齒輪(341、3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上述步驟(5.2)及步驟(6)所用的專用設備IV包括有電機(51)、傳動機構、對滾輪(57、58)及機座(5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57、5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57、5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52)、減速機構(53)、齒輪傳動機構(54)、驅動軸(55、56),,帶傳動機構(52)的主動輪(521)與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22)與減速機構(5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54)的主動輪(541)與減速機構(5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42、5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59)上的驅動軸(55、56)連接,且齒輪(542)分別與齒輪(541)及齒輪(543)嚙合,對滾輪(57、58)分別固裝在驅動軸(55、56)上。
上述對滾輪(57、5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60°<β3≤90°。
本發明的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由于采用滾壓的方法以實現鏈盒接縫處的密封,因此鏈盒接縫處的密封性較好,有效地避免了雨水、泥漿等滲入、鏈盒內,從而增強其抗腐蝕能力,使產品的壽命大大提高。且產品的外觀性能也明顯優于點焊工藝的產品。
本發明用于滾鉚組合工藝的專用設備,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率高,是一種方便實用的專用設備。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情況。
圖1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1)完成后外板(1、3)、內板(2、4)的成形圖;圖2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2、1)完成后外板(1)(或外板(3))的成形圖;圖3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2、2)完成后外板(1)(或外板(3))的成形圖;圖4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3)完成后外板(1)(或外板(3))的成形圖;圖5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4)完成后上(或下)半鏈盒的成形圖6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5、1)完成后上(或下)半鏈盒的成形圖;圖7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5、2)完成后上(或下)半鏈盒的成形圖;圖8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6)完成后上(或下)半鏈盒的成形圖;圖9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7)完成后鏈盒的成品圖;圖10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2)所用專用設備的主視圖;圖11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2)所用專用設備的側視圖;圖12為圖10中I處的放大圖;圖13為圖10中II處的放大圖;圖14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3)所用專用設備的主視圖;圖15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3)所用專用設備的側視圖;圖16為圖14中I處的放大圖;圖17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4)及步驟(5.1)所用專用設備的主視圖;圖18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4)及步驟(5.1)所用專用設備的側視圖;圖19為圖17中I處的放大圖;圖20為圖17中II處的放大圖;圖21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5.2)及步驟(6)所用專用設備的主視圖;圖22為滾鉚組合工藝步驟(5.2)及步驟(6)所用專用設備的側視圖;圖23為圖21中I處的放大圖;圖24為圖21中II處的放大圖;本發明的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接下列步驟進行(1) 以板材為原料,用沖壓設備將上鏈盒的外板(1)、內板(2)以及下鏈盒的外板(3)、內板(4)分別沖壓成形為呈
狀,如圖1所示;(2) 沿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中部將其側邊滾壓成α=90°,可分兩步進行;(2.1)、完將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滾壓成α=45°,如圖2所示;(2.2)、再進一步將上述側邊滾壓成α=90°,如圖3所示;
(3) 將上述外板(1)(或外板(3))中的側邊進一步滾壓成α=140°,如圖4所示;(4) 將內板(2)(或內板(4))的側邊插入上述外板(1)(或外板(3))側邊中的α角溝槽中進行合拼,使β=0°,如圖5所示;(5) 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β=90°,可分兩步進行;(5.1)、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β=60°,如圖6所示;(5.2)、進一步將上述接縫滾壓成β=90°,如圖7所示;(6) 把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進一步滾壓牢固,如圖8所示;(7) 將上半鏈盒與下半鏈盒插裝在一起,如圖9所示。
上述工藝步驟(2)所用的專用設備I包括有電機(11)、帶傳動機構(12)、減速機構(13)、齒輪傳動機構(14),驅動軸(15、16)、滾壓輪(17、18)及機座(19),帶傳動機構(12)的主動輪(121)與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22)與減速機構(1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14)的主動輪(141)與減速機構(1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42、1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19)上的驅動軸(15、16)連接,且齒輪(142)分別與齒輪(141)及齒輪(143)嚙合,對滾輪(17、13)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15、16)上,對滾輪(17、18)分別置于驅動軸(15、16)的一端,驅動軸(15、16)的另一端還分別固裝有對滾輪(20、20A),且對滾輪(17、20)的最大滾壓直徑d1、d2與齒輪(1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18)與直徑d1相對的滾壓直徑d1′及對滾輪(20A)與直徑d2相對的滾壓直徑d2′與齒輪(1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1=45°,滾輪(20、20A)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2=90°,如圖10、11、12、13所示。
上述工藝步驟(3)所用的專用設備II包括有電機(21)、帶傳動機構(22)、減速機構(23)、齒輪傳動機構(24),驅動軸(25、26)、滾壓輪(27、28)及機座(29),帶傳動機構(22)的主動輪(221)與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22)與減速機構(2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24)的主動輪(241)與減速機構(2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42、2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29)上的驅動軸(25、26)連接,且齒輪(242)分別與齒輪(241)及齒輪(243)嚙合,對滾輪(27、28)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25、26)上。且滾壓輪(27)的最大滾壓直徑d3與齒輪(2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28)與直徑d3相對的滾壓直徑d3′與齒輪(2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3=140°,如圖14、15、16所示。
上述工藝步驟(4)及步驟(5.1)所用的專用設備III包括有電機(31)、帶傳動機構(32)、減速機構(33)、齒輪傳機構(34)、驅動軸(35、36、37、38)、對滾輪(39、40、41、42)及機座(43),帶傳動機構(32)的主動輪(321)與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322)與減速機構(3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34)的主動輪(341)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連接,齒輪(341)固裝在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共軸的驅動軸(35)上,齒輪(342)與齒輪(341)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6)上,齒輪(343)與齒輪(342)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7)上,齒輪(344)固裝在驅動軸(37)上并與固裝在驅動軸(38)上的(345)嚙合,對滾輪(39、40、41、42)分別固裝在驅動軸(35、36、37、38)上。其中對滾輪(39、40)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1=0°,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為β=60°,且對滾輪(39、40)的最大滾壓直徑d4、d5分別與齒輪(341、3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此外對滾輪(39、40)間縫的上方及對滾輪(41、42)間縫的上方分別設置有壓緊輪(44、45),壓緊輪(44、45)分別固裝于支承在支架(46、47)的軸(48、49)上,如圖17、18、19、20所示。
上述工藝步驟(5.2)及步驟(6)所用的專用設備IV包括有電機(51)、帶傳動機構(52)、減速機構(53)、齒輪傳機構(54)、驅動軸(55、56)、對滾輪(57、58)及機座(59),帶傳動機構(52)的主動輪(521)與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22)與減速機構(5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54)的主動輪(541)與減速機構(5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42、5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59)上的驅動軸(55、56)連接,且齒輪(542)分別與齒輪(541)及齒輪(543)嚙合,對滾輪(57、58)分別固裝在驅動軸(55、56)上的一端,驅動軸(55、56)的另一端還分別固裝有對滾輪(60、61),對滾輪(57、58、60、61)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3=90°,且對滾輪(57、60)的最大滾壓直徑d6、d7分別與齒輪(5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如圖21、22、23、24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1) 以板材為原料,用沖壓設備將上鏈盒的外板(1)、內板(2)以及下鏈盒的外板(3)、內板(4)分別沖壓成形為呈
狀;(2) 沿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中部將其側邊滾壓成0°<α≤90°;(3) 將上述外板(1)(或外板(3))中的側邊進一步滾壓成90°<α<180°;(4) 將內板(2)(或內板(4))的側邊插入上述外板(1)(或外板(3))側邊中的α角溝槽中進行合拼,使β=0°;(5) 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0°<β≤90°;(6) 把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進一步滾壓牢固;(7) 將上半鏈盒與下半鏈盒插裝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2)可分兩步進行(2.1) 先將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滾壓成0°<α≤45°;(2.2) 再進一步將其側邊滾壓成45°<α≤9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2)可分兩步進行(2.1) 先將外板(1)(或外板(3))的側邊滾壓成α=45°;(2.2) 再進一步將上述側邊滾壓成α=9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3)中可將外板(1)(或外板(3))中側邊所呈的角度α滾壓成95°≤α≤17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可將外板(1)(或外板(3))中側邊所呈的角度α滾壓成α=14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5)可分兩步進行(5.1) 先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0°<β≤60°;(5.2) 再進一步將其接縫滾壓成60°<β≤9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5)可分兩步進行(5.1) 將合拼后的上(或下)半鏈盒的接縫滾壓成β=60°;(5.2) 進一步將上述接縫滾壓成β=9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工藝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用的專用設備I包括有電機(11)、傳動機構、對滾輪(17、18)及機座(1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1D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17、1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專用設備I,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12)、減速機構(13)、齒輪傳動機構(14),驅動軸(15、16),帶傳動機構(12)的主動輪(121)與電機(1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22)與減速機構(1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14)的主動輪(141)與減速機構(1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142、1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19)上的驅動軸(15、16)連接,且齒輪(142)分別與齒輪(141)及齒輪(143)嚙合,對滾輪(17、18)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15、16)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專用設備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形狀與外板(1)(或外板(3))所需滾壓的形狀相對應,其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α1≤90°。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專用設備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17、18)分別置于驅動軸(15、16)的一端,驅動軸(15、16)的另一端還分別固裝有對滾輪(20、20A),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α1≤45°,對滾輪(20、20A)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45°<α2≤90°,且對滾輪(17、20)的最大滾壓直徑d1、d2與齒輪(1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18)與直徑d1相對的滾壓直徑d1′及對滾輪(20A)與直徑d2相對的滾壓直徑d2′與齒輪(1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專用設備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17、1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1=45°,對滾輪(20、20A)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2=90°。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工藝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用的專用設備II包括有電機(21)、傳動機構、對滾輪(27、28)及機座(2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27、2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專用設備II,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22)、減速機構(23)、齒輪傳動機構(24),驅動軸(25、26)、滾壓輪(27、28)及機座(29),帶傳動機構(22)的主動輪(221)與電機(2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22)與減速機構(2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24)的主動輪(241)與減速機構(2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242、2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29)上的驅動軸(25、26)連接,且齒輪(242)分別與齒輪(241)及齒輪(243)嚙合,對滾輪(27、28)分別相對固裝在驅動軸(25、26)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專用設備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形狀與外板(1)(或外板(3))所需滾壓的形狀相對應,其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90°<α3<18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專用設備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95°≤α3≤175°,且對滾輪(27)的最大滾壓直徑d3與齒輪(2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對滾輪(28)與直徑d3相對的滾壓直徑d3′與齒輪(243)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專用設備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27、2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α3=140°。
1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工藝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步驟(4)及步驟(5.1)所用的專用設備III包括有電機(31)、傳動機構、對滾輪(39、40、41、42)及機座(43),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39、40、41、42)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39、40)及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19.根據權利要求的專用設備III,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32)、減速機構(33)、齒輪傳機構(34)、驅動軸(35、36、37、38),帶傳動機構(32)的主動輪(321)與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322)與減速機構(3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34)的主動輪(341)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連接,齒輪(341)固裝在與減速機構(33)的輸出軸共軸的驅動軸(35)上,齒輪(342)與齒輪(341)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6)上,齒輪(343)與齒輪(342)嚙合并固裝在驅動軸(37)上,齒輪(344)固裝在驅動軸(37)上并與固裝在驅動軸(38)上的(345)嚙合,對滾輪(39、40、41、42)分別固裝在驅動軸(35、36、37、38)上。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專用設備I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39、40)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1=0°,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0°<β2≤60°,且對滾輪(39、40)的最大滾壓直徑d4、d5分別與齒輪(341、3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專用設備I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39、40)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1=0°,對滾輪(41、42)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2=60°。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專用設備III,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39、40)間縫的上方及對滾輪(41、42)間縫的上方分別設置有壓緊輪(44、45),壓緊輪(44、45)分別固裝于支承在支架(46、47)的軸(48、49)上。
23.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工藝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步驟(5、2)及步驟(6)所用的專用設備IV包括有電機(51)、傳動機構、對滾輪(57、58)及機座(59),傳動機構的輸入軸與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對滾輪(57、58)分別相對設置在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對滾輪(57、58)的滾壓外緣形狀彼此相對應。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專用設備IV,其特征在于上述傳動機構包括有帶傳動機構(52)、減速機構(53)、齒輪傳動機構(54)、驅動軸(55、56),帶傳動機構(52)的主動輪(521)與電機(51)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22)與減速機構(53)的輸入軸連接,齒輪傳動機構(54)的主動輪(541)與減速機構(53)的輸出軸連接,從動輪(542、543)分別與支承在機座(59)上的驅動軸(55、56)連接,且齒輪(542)分別與齒輪(541)及齒輪(543)嚙合,對滾輪(57、58)分別固裝在驅動軸(55、56)上。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57、58)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60°<β3≤90°。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對滾輪(57、58)分別置于驅動軸(55、56)的一端,驅動軸(55、56)的另一端還分別固裝有對滾輪(60、61),對滾輪(57、58、60、61)的滾壓外緣所呈的角度為β3=90°,且對滾輪(57、60)的最大滾壓直徑d6、d7與齒輪(542)的分度圓直徑相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用于制造摩托車鏈盒的滾鉚組合工藝及其專用設備。本發明的摩托車鏈盒滾鉚組合工藝由于采用滾壓的方法以實現鏈盒接縫處的密封,因此其密封性好,有效地避免了雨水、泥漿等滲入鏈盒內,從而增強其抗腐蝕能力,使產品的壽命大大提高,且產品的外觀性能也明顯優于點焊工藝的產品。本發明滾鉚組合工藝所用的專用設備,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率高,是一種方便實用的專用設備。
文檔編號B62J13/00GK1156674SQ9611255
公開日1997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12日
發明者郭耀輝 申請人:南海市顏峰圃中摩托車零配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