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步行式健身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步行式健身自行車是一種以腰腹部鍛煉為主的全身性運動器械,現(xiàn)有的自行車主要用做交通工具使用。它是由一固定的車架、前后車輪、車把、腳踏、車座等組成,以腳踏驅(qū)動鏈盤旋轉(zhuǎn)通過鏈條傳遞帶動車輪連續(xù)向前運動。作為健身用的運動器械,自行車缺乏趣味性,而且僅限于有一定駕駛技術的人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較為方便的全身運動器械——步行式健身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是由車架、叉桿、前后車輪、鞍座及其支撐架,導桿,導向套、車把、腳蹬等部分組成。該車架是由兩個主桿和兩個付桿相互鉸接而成的四連桿機構,車輪上設有防倒裝置,使車輪只能向前轉(zhuǎn)動不能向后轉(zhuǎn)動,四連桿的上部分別為前主桿和后主桿,下部分別為前付桿和后付桿,前后主桿通過叉桿分別和前后車輪相接。操作時,利用人體的重力,操縱手把和腳踏,使前后主桿作開合運動,由于車輪上設有防倒裝置,當主桿張開時,后輪不動,前輪向前,主桿合攏時,前輪不動、后輪向前,如此往復地隨主桿的開合,前后車輪輪交替向前滾動,從而實現(xiàn)步行式的運動。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使用方便,運動的趣味感強并適合各年齡組的人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平面圖。
圖2是圖1中防倒機構的剖面圖。
如圖1,前主桿〔6〕,后主桿〔9〕,前付桿〔5〕,后付桿〔13〕通過銷軸鉸接成一四連桿機構,相互之間可以相對轉(zhuǎn)動。為了控制兩主桿〔6〕〔9〕的張開角度,兩付桿〔5〕〔13〕的長度之和小于兩主桿〔6〕〔9〕的長度之和。前主桿〔6〕與前叉桿〔2〕平行連接,前叉桿〔2〕的上端接車把〔1〕,下端接前輪〔3〕,前輪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用車把控制前輪的行走方向。前付桿〔5〕的下端固定一對腳蹬〔4〕。后主桿〔9〕延伸為后叉桿〔14〕并與后輪〔10〕相接,后輪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前后車輪均設有防倒裝置〔15〕,鞍座支撐架〔8〕與后主桿〔9〕鉸接,支撐架的一端與鞍座〔7〕連接,另一端與導桿〔11〕連接,導桿插入導向套〔12〕中并可上下運動,導向套鉸接在后付桿〔13〕上。本實施例中的防倒裝置、由普通的棘輪離合器(自行車飛輪)和止轉(zhuǎn)板組成,參見圖2,棘輪離合器〔16〕裝在車輪軸〔18〕上,止轉(zhuǎn)板〔17〕固定在叉桿〔2〕上,止轉(zhuǎn)板另一端卡在棘輪離合器的外齒輪的齒中,用來防止車輪的倒轉(zhuǎn)。
使用時,人坐在鞍座〔7〕上,以人的重力配合手臂對車把〔1〕的推力使兩主桿張開,由于車輪有防倒裝置,后輪〔10〕不能倒轉(zhuǎn),前主桿〔6〕通過前叉桿〔2〕使前輪〔3〕受力向前移動,接著雙手用力向后拉車把〔1〕,雙腳用力踩腳蹬〔4〕,重心前移使兩主桿合攏,前輪〔3〕同樣不能倒轉(zhuǎn),迫使后輪〔10〕向前移動。如此往復的使主桿張開合攏,即可帶動兩車輪不斷地交替向前滾動,人在鞍座上便得到一種起伏的連續(xù)運動,以達到健身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健身自行車由車架,前后叉桿[2][14],前后車輪[3][10],鞍座[7]及其支撐架[8]、車把[1]和腳蹬[4]組成,其特征在于車架是由兩根主桿[6][9]和兩根付桿[5][13]相互鉸接的四連桿機構,車輪[3][10]上設有防倒裝置[15],車架通過叉桿與車輪相接。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兩根付桿〔5〕〔13〕的長度之和小于兩根主桿〔6〕〔9〕的長度之和。
3.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自行車,其特征在于鞍座支撐架〔8〕的一端設有鞍座〔7〕,另一端設有一個導桿〔11〕,導桿插入導向套〔12〕中,,支撐架和導向套分別鉸接在后主桿〔9〕和后付桿〔13〕上。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較為方便的能引起鍛煉情趣的、適宜各年齡組的人使用的全身性運動器械——步行式健身自行車。該步行車是由車架、叉桿、車輪、鞍座及其支撐架、導桿、導向套、車把、腳蹬組成。車架為一相互鉸接的四連桿機構,它通過叉桿和車輪相接。車輪設有防倒裝置,在人體的重力、車把操縱力和腳踏力的作用下主桿做開合運動,通過叉桿帶動前后車輪交替向前滾動,人在鞍座上便得到一種起伏的連續(xù)運動。
文檔編號B62K17/00GK86206847SQ86206847
公開日1987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1986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徐福午 申請人:徐福午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