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的叉端結合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的結合裝置。
一般習用的自行車叉端的結合裝置如
圖1、圖2所示,是將叉端1焊設于下叉管2的底端,其焊接的人工成本昂貴,組裝費時不便,強度不高,且留下的焊疤11亦不美觀。
本設計人有鑒于上述的缺陷,積多年產銷的經驗,經過精心研制與創造改良,終于研創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其可有效地克服已有技術的弊端,使其可達到組裝便利、節約成本及可獲得較佳的強度和外形美觀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包括下叉管與叉端,其特征在于其將自行車前叉的下叉管與叉端用螺紋結構方式結合,并在結合處涂以目前應用于“粘合飛機組件”的金屬粘接劑以粘固之,其中包括一下叉管,為距底端適當距離處開設具有內螺紋的管體,其內裝設有一避震裝置;一叉端,其上端開設有一預定長度的外螺紋及環座,藉以和下叉管相結合,外螺紋的外圍設有一高度低于外螺紋端的環座,環座和外螺紋間設有一間隙,恰使下叉管可嵌固于該間隙之內,其頂端開設有一螺孔,以螺固下叉管避震裝置的心軸,底端則另開設有以供裝設一墊圈和一螺帽的一孔,將三者鎖固成一體;上述構件結合之時,在叉端的外螺紋部位和下叉管的內螺紋處以及下叉管和環座接觸的部位均涂以金屬粘接劑而將各構件粘固成為一體。以使組裝更為便利,強度更佳更美觀,且更節省成本。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于其主要是在自行車前叉的下叉管與叉端采用螺紋結構方式結合,并在結合處涂以金屬粘接劑以粘固成整體,因而具有結構牢固、組裝便利、節省成本及可獲得較高強度和外形美觀的優點,確為一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及實用性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習用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習用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叉端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的具體結構、特征及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其主要是在自行車前叉的下叉管3與叉端4用螺紋結構方式結合,并在結合處涂以目前應用于“粘合飛機組件”的金屬粘接劑(圖中未示)以粘固成為一整體,其中包括一下叉管3,是在距底端適當距離處開設具有內螺紋32的管體,其內裝設有一避震裝置33。
一叉端4,其上端開設有一預定長度的外螺紋41及環座43,藉以和下叉管3相結合,外螺紋41的外圍設有一高底低于外螺紋端面42的環座43,環座43和外螺紋41間設有一間隙44,恰使下叉管3可嵌固于間隙44之內,其頂端開設有一螺孔45,以螺固下叉管3避震裝置33的心軸331,底端則另開設一孔,以供裝設一墊圈3311和一螺帽3312,以便將三者鎖固成一體。
藉上述構件結合之時,叉端4的外螺紋41部位和下叉管3的內螺紋32處以及下叉管3和環座43相接觸的部位31均涂以金屬粘接劑(圖中未示)而將各構件粘固成一體,使其組裝更為便利,強度更佳更美觀,且更節省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包括下叉管與叉端,其特征在于其將自行車前叉的下叉管與叉端用螺紋結構方式結合,并在結合處涂以目前應用于粘合飛機組件的金屬粘接劑以粘固之,其中包括一下叉管,為距底端適當距離處開設具有內螺紋的管體,其內裝設有一避震裝置;一叉端,其上端開設有一預定長度的外螺紋及環座,藉以和下叉管相結合,外螺紋的外圍設有一高度低于外螺紋端的環座,環座和外螺紋間設有一間隙,恰使下叉管可嵌固于該間隙之內,其頂端開設有一螺孔,以螺固下叉管避震裝置的心軸,底端則另開設有以供裝設一墊圈和一螺帽的一孔,將三者鎖固成一體;上述構件結合之時,在叉端的外螺紋部位和下叉管的內螺紋處以及下叉管和環座接觸的部位均涂以金屬粘接劑而將各構件粘固成為一體。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自行車叉端結合裝置,其包括下叉管,內設螺紋并設有避震裝置;一叉端,上端設有外螺紋及環座,以和下叉管結合,環座與外螺紋間設有間隙,恰使下叉管嵌固于間隙內,頂端設有螺孔,以螺固避震裝置的心軸,底端另設一孔供裝設墊圈與螺帽,將三者鎖固成一體;下叉管與叉端螺紋方式結合時,在叉端外螺紋部位、下叉管內螺紋處及下叉管與環座接觸部位均涂以金屬粘接劑而將各構件粘固為一整體,而可達到組裝便利,節省成本及可獲得較佳強度和美觀的功效。
文檔編號B62K21/00GK2190605SQ93243689
公開日1995年3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5日
發明者張武松 申請人:申劦金屬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張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