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
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在我國多年來一直未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自行車要求體積小、折疊方便且行駛速度不能低于普通26型或28型自行車速度。有的采用小車輪,達到體積小,但速度不能滿足要求;有的將自行車梁斷開用螺栓鎖緊,折疊時用工具松弛螺栓,達到折疊目的,但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它不用任何工具便可方便地實現折疊或展開,且該車的速度不低于普通26型自行車速度。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自行車架的鞍座支桿,輔助聯桿、主梁桿和后輪懸臂支架構成放射狀四連桿機構,當用手推動鞍座支桿時,后輪支桿受鞍座支桿作用自動折轉,實現后輪折疊。車把折疊通過萬向軸可以扭轉90度,該車把通過約束塊,由滑套被彈簧作用下套住后可有效控制前輪轉向。同時在中軸鏈盤與后輪飛輪之間增設一對不同直徑的鏈輪,該中間鏈輪軸與后輪懸臂與架鉸聯軸必須同軸裝配。
對附圖加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折疊后狀態示意圖3-該車架四連桿機構展開狀態示意圖;圖4-該車架四連桿機構折疊后狀態示意圖;圖5-該車把前叉架聯接結構示意圖及A-A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結構作具體說明。
由
圖1-5可知,該自行車由車把、前叉架、前、后車輪、車架等構成,該車架的鞍座支桿(2),輔助聯桿(3),主梁桿(4)和后輪懸臂支架(1)構成放射狀四連桿機構,鞍座支桿(2)與主梁桿(4)之間由輔助聯桿(3)鉸接連接,并由彈簧拉緊。主梁桿(4)與后輪懸臂支架(1)的鉸聯軸為傳動機構中間鏈輪軸,鞍座支桿(2)與后輪懸臂支架(1)的鉸聯位于中間鏈輪軸的前上方。當手握鞍座支桿(2)向前推倒與主梁桿(4)平行時,后輪懸臂支架(1)在鞍座桿(2)的作用下自動繞中間鏈輪軸轉向主梁桿(4)的下面,帶動后輪折疊。展開時,反向動作,即可恢復到自行車行駛狀態。
車把(9)的把桿(10)與前叉架(15)通過約束塊(13)連為一體,由把桿(10)上的滑套(12)在彈簧(11)作用下套住約束塊,控制前輪的轉向。約束塊(13)是由兩半園筒構成,前半園筒與把桿(10)焊為一體,后半園筒與前叉架(15)上端焊為一體。同時前叉管(15)上端還有萬向座(16)裝有把桿(10)下端的萬向軸。當折疊車把(9)時,用手上提滑套(12)、把桿(10)向前傾倒,約束塊(13)解體,車把(9)通過萬向軸可以扭轉90度向下放并與前輪同時向后轉靠到主梁桿(4)的一側,圖2給出了該自行車折疊后狀態。
該自行車的前后輪選用16-20型小車輪,為解決小輪增速問題,使它不低于普通26型自行車速,在車架中軸鏈盤(5)與后輪飛輪(8)之間增設一對不同直徑的中間鏈輪(6);(7),分別由兩個鏈條將鏈盤(5)與小鏈輪(6)連接,大鏈輪(7)與后輪飛輪(8)連接。為保證折疊鏈條有良好的張緊狀態,該中間鏈輪(6)(7)軸和后輪懸臂支架(1)與主梁桿(4)的鉸聯軸為同軸裝配。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小車輪折疊自行車,它以新穎結構使折疊自行車達到最簡單化程度,不用任何工具即可折疊或展開,使用、攜帶十分方便,車架若使用工程塑料制成,該自行車將十分輕巧。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a)該自行車架的鞍座支桿(2),輔助聯桿(3),主梁桿(5)與后輪懸臂支架(1)構成放射狀四連桿機構,鞍座支桿(2)與由輔助聯桿(3)鉸聯連接并由彈簧拉緊,主梁桿(4)與后輪懸臂支架(1)的鉸聯軸為中間鏈輪(6)(7)軸;b)車把(9)的把桿(10)與前叉架(15)通過約束塊(13)連為一體,把桿(10)上的滑套(12)在彈簧(11)作用下套住約束塊(13);c)在中軸鏈盤(5)和后輪飛輪(8)之間增設一對不同直徑鏈輪(6)(7),兩個鏈條將鏈盤(5)與小鏈輪(6),大鏈輪(7)與后輪飛輪(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中間鏈輪(6)(7)軸和后輪懸臂與架(1)與主梁桿(4)的鉸聯軸為同軸裝配。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該支架的鞍座支桿、輔助支桿、主梁桿與后輪懸臂支架構成放射狀四連桿機構,車把的把桿與前叉管由約束塊連為一體,它由滑套在彈簧的作用下套住約束塊,在中軸鏈盤與后輪飛輪之間有一對直徑不同的鏈輪由鏈條連接實現二級增速目的。該車結構新穎,不用任何工具即可實現折疊和展開,攜帶方便。
文檔編號B62K15/00GK2161547SQ9320829
公開日1994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9日
發明者張達匯 申請人:張達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