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玻璃鋼汽車車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鋼汽車車身,這種車身也有人稱之為全塑汽車車身,或稱為復合材料的汽車車身。
玻璃鋼是一種復合材料,其基體多采用不飽和樹酯,并加入玻璃纖維或其制品,以增加基體強度。這種復合材料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機械性能好,可與同體積的鋼材比美,質地輕,約為鋼材的 1/3 ~ 1/4 ,從而可大大減輕汽車的自重,以降低油耗,增加有效載荷;同時還具有耐腐蝕等優點,是制造汽車車身的一種理想的材料。
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廠家和研究機構都在試圖利用這種材料制作汽車車身。但由于汽車車身的結構和造型都比較復雜,而玻璃鋼的彈性模量低,生產工藝還存在某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在生產中,不僅效率低,而質量也難于保證,因此不適于工業化生產。
例如國內曾有一種技術(見專利CN85101504),利用聚苯乙烯或聚氨酯,制作泡沫內胎模型,然后在內胎模型上,分層糊制環氧樹酯玻璃纖維布(內層),及聚酯玻璃纖維布(外層),經固化及表面處理后,即可制成車身。這種工藝的生產周期較長,如僅環氧樹酯內層的固化需要36小時,而聚酯外層的固化又需46小時,因此一個車身的生產周期大約需要100~150小時左右,效率很低。而內胎模型是由聚苯乙烯或聚氨酯發泡制成,強度低易于變形,很難保證產品的尺寸精度,而手工糊制的車身的最后表面,是自然形成的表面,其平整度及光潔度都比較低,即使通過精細的表面處理,也難于達到理想的效果。
還有一種工藝是先行制作加工外表層及內表層的模具及框架模具,然后分別在各自的模具上分層糊制樹酯玻璃纖維布,以制成內表層、外表層及框架,待固化定型后,拆去模型,將外表層、內表層及骨架粘接組合成一體,即可制成車身。這種工藝的特點是解決了車身的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潔度,但由于是分別制作的,單個構件的強度不高,易于變形,而粘接的強度也較低,影響到車身整體的強度。另一個問題是固化后的內外表層及骨架間的配合尺寸難于得到保證。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玻璃鋼車身及生產該結構用的模具,生產這種結構的車身易于提高車身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光潔度和強度,可降低材料消耗,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使之適應工業化生產的要求。本汽車車身包括由玻璃鋼制成的外表層和內表層,二表層之間在受力部位裝有蜂窩結構,采用組合式模具來生產外表層及內表層,分別制作本身的外表層及內表層,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車身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潔度和平整度,采用特別的模具,制作蜂窩組織,該蜂窩組織作為承力部分的加強構件增強了車身的承載能力,內外表層制成后,即行組合,連同蜂窩組織構件及內外表層模具,同時送入加溫室,進行升溫定型固化后,即可成型為一整體結構的車身,使車身的整體強度得以提高。彌補了玻璃鋼本身彈性模量低,剛度不足的缺陷。
此外,車身內表層是在內表層模型上制成的,在模型的表面刻制適當的花紋,即可相應地翻制在車身內表層上,作為內飾,對于中、低檔轎車來講,可考慮減去內飾。由于車身外表層是在外表層模具內翻制成的,該外表層表面的光潔度及平整度,將相應于外表層模具的內表面質量,提高該模具內表面的質量,可使車身外表面出模后,不再進行表面處理。由于本發明所提供的車身結構在制造時,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從而可以改變生產汽車車身必須具備大型沖壓設備,費用昂貴的大型模具等傳統的生產格局。
為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以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汽車車身外形圖。
圖2為局部結構和模具圖。
圖3為汽車車身承力部位的結構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面圖。
如
圖1中所示為小轎車的車身圖,它是由外表層(1)和內表層(2)組成的,在內、外表層之間的局部承力部位裝有蜂窩組織構件(3)以增加其強度。
圖2中所示是車身局部和模具的剖面圖,外表層(1)在外表層模具(5)內,用分層糊制樹酯玻璃纖維布制成,而內表層(2)是在內表層模具(4)上用同樣方法糊制而成,在內表層(2)和外表層(1)之間需加強的部位,裝有由玻璃鋼制的蜂窩組織構件(3),圖示的剖面是在內、外表層中裝好蜂窩組織構件后,連模具一起送入爐中加熱固化的情形。
圖3所示蜂窩組織構件(3)與內、外表層之間的安裝位置,蜂窩組織構件是縱向安裝在內、外表層之間。圖4中所示為圖3中A-A剖視。
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該結構是由外表層、內表層和蜂窩組織構件所組成,并使該結構形成整體式箱形結構。
2.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構成該車身的內表層、外表層為承受應力的雙層薄殼應力蒙皮。
3.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在局部承力部位或裝置承力構件的部分,在內表層、外表層之間,設置有局部加強的蜂窩組織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玻璃鋼汽車車身,采用態體式箱型結構、雙層薄殼結構、局部增強蜂窩組織結構等。其優點為具有高強度、高剛度、高精度和節省材料等。
文檔編號B62D23/00GK2031373SQ8820202
公開日1989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1988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1988年3月14日
發明者于耀慶 申請人:于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