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半掛后輪隨動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用于汽車半掛的后輪,當機車轉向時,后輪也作出反映,配合機車來完成個個角度的轉彎。
現半掛車的后輪為不能轉向的死輪。當汽車機車轉向時,后輪在機車牽引下運動,使后輪運動的軌跡與中輪軌跡差距很大(圖5)。這樣,半掛與機車間的力又加上了一個側向力(回轉半徑越小,側向力越大)。這個側向力不但影響機車和半掛的穩定性,同時還加大了運動范圍,增加了道路寬度條件的要求。另外,還加大了離心力,增加了駕駛難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改變上述這種狀況,提供一種新型的半掛后輪轉向裝置。它能使后輪的軌跡與中輪相同(圖4)它能有效地改變在彎道行駛時,機車和半掛的動力學結構及運動狀態(圖6)。從而改善了司機和車輛的行駛環境。降低了行駛對道路的要求。尤其適用于林區、山路、碼頭、貨場等。減少車輛磨損,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對節能和交通安全均有明顯的效益。
本實用新型主要有氣動銷子、前轉盤組(包括上、下固定盤各一個,上、下活動盤各一個),兩根交叉拉桿和后轉盤組(固定盤、活動盤各一個)組成,此外,還有與拉桿相連的拉桿臂。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當機車前進轉彎時,前下轉盤固定。前上轉盤組轉動,(因拉桿臂固定在兩個活動盤之間)。通過拉桿臂及拉桿帶動后轉盤組向相反方向轉動,從而使掛斗車后輪與中輪在同一個軌跡中運動。在整個行駛中,機車與掛斗間的作用力始終接近于機車掛斗的縱軸線方向。這樣,就減少了轉彎的阻力,增加了行駛的機動性和穩定性。因為后輪和中輪的運動軌跡相同(圖4),而中輪方向又由機車車身控制,故使后輪在行駛中能準確地按合理的方向運動。這樣還使半掛汽車的倒車變得十分簡單易行。本裝置也適用于雙排輪可調性半掛車輛,還可用于類似的運輸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附圖給出。
圖1是該裝置安在半掛車上后的主視圖。
圖2是俯視圖。
圖3是左視圖。
下面結合
圖1、圖2和圖3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
該裝置包括前轉盤組(前上固定盤(4),前下固定盤(6),前上活動盤(7)和前下活動盤(5));后轉盤組(后輪固定盤(8),后輪活動盤(9);兩個后輪轉向拉桿(3);拉桿臂(10);氣動活動銷(1)。
圖4改進后的軌跡;圖5改進前的軌跡;圖6改進后的轉向工作視意前下固定盤(6)與機車大梁連接,該固定盤與前下活動盤(5)通過中心銷柱活動地連接在一起(連接方式與現在實用半掛相同)。
前上固定盤(4)固定在斗車大梁前部,該盤中心有固定銷柱,與前上活動盤(7)中心孔相配并連接。
后固定盤(8)和斗車大梁后部連接,該盤中心帶固定銷柱,并與后活動盤中心孔相配連接。
在前下活動盤與后活動盤外側,沿前后軸線方向各固定伸出有拉桿臂,拉桿臂外端通過鉸接分別與交叉拉桿(3)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半掛后輪隨動轉向裝置,包括前轉盤組、氣動活動銷、后轉盤組、拉桿臂以及拉桿,其特征在于前轉盤組與后轉盤組通過拉桿臂與兩根交叉的拉桿相連接。
專利摘要這種半掛后輪隨動轉向裝置,包括氣動銷子、前轉盤組、后轉盤組,拉桿臂及兩個交叉的拉桿。它是安裝在半掛車上,實現汽車轉彎時,半掛的后輪與前輪的同步轉向,即走同一軌跡。從而使半掛汽車適應較復雜的路面,尤其是狹窄的路面與山道,同時又不影響車的原有性能。
文檔編號B62D13/00GK2036133SQ8820148
公開日1989年4月19日 申請日期1988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1988年3月12日
發明者劉保利 申請人:劉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