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其中,輪罩飾板具有平面延伸本體和從該平面延伸本體延伸的彎折的飾板安裝部,該平面延伸本體和飾板安裝部形成U形凹槽,該飾板安裝部具有飾板裝配孔;蒙皮的兩端具有翻邊和從該翻邊延伸的卡扣和調整筋;當該翻邊卡入輪罩飾板的U形凹槽時,卡扣伸入飾板安裝部的飾板裝配孔內,而調整筋抵靠U形凹槽的側壁。本實用新型通過卡扣與飾板裝配孔的連接來實現輪罩飾板與蒙皮的固定,通過調整筋與輪罩飾板的配合來實現輪罩飾板與蒙皮之間的間隙控制,并且確保在裝配后,輪罩飾板不會松動或配合間隙不良。
【專利說明】_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使用寬輪胎的部分地區,為滿足汽車輪護板法規,主機廠會在后保險杠蒙皮上增加一個零件一一輪罩飾板,以增加后保險杠的輪罩處的整車橫向寬度。
[0003]在現有技術中,輪罩飾板或者通過膠帶粘接于蒙皮上,或者通過螺栓連接于蒙皮上。如果通過膠帶粘接,一般需要對粘接處進行預處理,且粘接強度不足,在特殊情況下(如洗車、碰撞、低溫等)易造成輪罩飾板的脫落,另外,輪罩飾板與蒙皮的外觀間隙較難控制,易出現裝配后,外觀間隙擴大的缺陷。如果通過螺栓連接,同樣難以控制輪罩飾板與蒙皮的外觀間隙,在裝配后,該外觀間隙容易擴大,而且該增加的緊固件導致成本和裝配工時的提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安裝強度不夠或者難以控制外觀間隙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其中,該輪罩飾板具有平面延伸本體和從該平面延伸本體延伸的彎折的飾板安裝部,該平面延伸本體和飾板安裝部形成U形凹槽,該飾板安裝部具有飾板裝配孔;該蒙皮的兩端具有翻邊和從該翻邊延伸的卡扣和調整筋;當該翻邊卡入輪罩飾板的U形凹槽時,卡扣伸入飾板安裝部的飾板裝配孔內,而調整筋抵靠U形凹槽的側壁。
[0006]所述飾板安裝部的與所述飾板裝配孔對齊的部分為飾板卡接部,所述飾板卡接部的圍繞所述飾板裝配孔的平面為飾板卡接面;所述卡扣具有從所述翻邊延伸的卡扣卡接面;所述飾板卡接面與所述卡扣卡接面配合。
[0007]所述卡扣卡接面與所述翻邊呈銳角設置。
[0008]所述飾板卡接面與所述卡扣卡接面之間的角度為5°。
[0009]所述飾板安裝部的位于所述飾板裝配孔兩側的部分為飾板配合部,所述飾板配合部的面對所述平面延伸本體的平面為飾板配合面;所述調整筋具有從所述翻邊延伸的突起,該突起的頂表面形成調整筋配合面;所述飾板配合面與所述調整筋配合面過盈配合。
[0010]所述過盈配合的過盈量為0.2mm?0.5mm。
[0011]所述飾板配合面的前端形成飾板導向面而具有增大的斜率。
[0012]所述卡扣為中部掏空的卡扣。
[0013]所述卡扣的兩端與所述飾板配合部保持間隔開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卡扣與飾板裝配孔的連接來實現輪罩飾板與蒙皮的固定,通過調整筋與輪罩飾板的配合來實現輪罩飾板與蒙皮之間的間隙控制,并且確保在裝配后,輪罩飾板不會松動或配合間隙不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輪罩飾板的立體圖;
[0016]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蒙皮的立體圖及其局部放大圖;
[0017]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輪罩飾板與蒙皮在裝配前的局部示意圖;
[0018]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輪罩飾板與蒙皮在裝配后的局部示意圖;
[0019]圖5是沿著圖4中的A-A線的截面視圖,示出了卡扣與飾板安裝部的配合關系;
[0020]圖6是沿著圖4中的B-B線的截面視圖,示出了調整筋與飾板安裝部的配合關系。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予以詳細描述。
[002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輪罩飾板如圖1所示,該輪罩飾板I具有平面延伸本體11和從該平面延伸本體11延伸的彎折的飾板安裝部12,該平面延伸本體11和飾板安裝部12形成U形凹槽13。飾板安裝部12在本實施例中具有三個彼此間隔開的飾板裝配孔121。飾板安裝部12的與飾板裝配孔121對齊的部分為飾板卡接部122。飾板安裝部12的位于飾板裝配孔121兩側的部分為飾板配合部123。
[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蒙皮如圖2所示,該蒙皮2的兩端具有翻邊21和從該翻邊21延伸的卡扣22和調整筋23,當該翻邊21卡入輪罩飾板I的U形凹槽13時,卡扣22伸入飾板安裝部12的飾板裝配孔121內,而調整筋23抵靠U形凹槽13的側壁。其中,該卡扣22為中部掏空的卡扣以減薄卡扣的料厚,從而防止蒙皮外觀面的縮印缺陷。
[0024]圖3是輪罩飾板與蒙皮在裝配前的示意圖。其中,飾板卡接部122的圍繞飾板裝配孔121的平面為飾板卡接面122a。飾板配合部123的面對平面延伸本體11的平面為飾板配合面123a。相對應地,卡扣22具有從翻邊21延伸的卡扣卡接面22a和從該卡扣卡接面22a的頂端傾斜向下朝著翻邊21延伸的卡扣導向面22b ;調整筋23具有從翻邊21延伸的突起23a,該突起23a的頂表面形成調整筋配合面23b。圖4是輪罩飾板與蒙皮在裝配后的示意圖,此時,蒙皮的翻邊21卡入輪罩飾板的U形凹槽13內,卡扣22伸入飾板安裝部12的飾板裝配孔121內,卡扣22的兩端與飾板配合部123保持間隔開,以避免磨損或破壞卡扣22,該距離又稱為安全距離,最小通常為2mm。
[0025]圖5是沿著圖4中的A-A線的截面視圖,示出了卡扣與飾板安裝部的配合關系。其中,卡扣的卡扣卡接面22a與飾板卡接面122a配合。卡扣卡接面22a在圖中略傾斜向上延伸,示出為與翻邊21呈銳角設置,其中一個原因是模具出模的要求,另一個原因在于:該卡扣卡接面22a與飾板卡接面122a的夾角稱為卡扣保持角,該角度越小,則輪罩飾板裝配后越難脫出,即拆卸力就越大;反之,若該角度偏大,則飾板拆卸力就越小。該角度一般選擇為5°,若想輪罩飾板更難脫出,則角度調整為<5°,根據需要可以對該角度進行調整以滿足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要求。另外,卡扣導向面22b從卡扣卡接面22a的頂端傾斜向下朝著翻邊21延伸,其作用是:在飾板裝配過程中,為飾板安裝部提供導向,使輪罩飾板更容易“滑入”卡扣結構,從而完成裝配。該卡扣導向面22b的角度越大(越陡),裝配力就越大。同樣根據需要可以對該角度進行調整以滿足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要求。
[0026]圖6是沿著圖4中的B-B線的截面視圖,示出了調整筋與飾板安裝部的配合關系。其中,調整筋23的調整筋配合面23b與飾板配合面123a配合。在本實施例中,該飾板配合部123的自由端形成導向部,即飾板配合面123a的前端形成飾板導向面12a而具有增大的斜率。在裝配過程中,飾板導向面12a與調整筋配合面23b首先接觸并相對滑動,然后飾板配合面123a再與調整筋配合面23b過盈配合,從而便于輪罩飾板的滑入。其中,該過盈量為 0.2mm ?0.5mmο
[0027]如此,本實用新型通過卡扣22與飾板裝配孔121的連接來實現輪罩飾板I與蒙皮2的固定,通過調整筋23與輪罩飾板I的過盈配合來實現輪罩飾板I與蒙皮2之間的間隙控制,并且確保在裝配后,輪罩飾板I不會松動或配合間隙不良。
[0028]應該理解,上述實施例中示出的三個卡扣和三個飾板裝配孔僅作為示例而非限制,具體的卡扣數量應根據輪罩飾板的長度決定。輪罩飾板越長,為確保裝配牢固,卡扣應布置的越多。
[0029]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即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的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皆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均為常規技術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蒙皮和輪罩飾板的安裝結構,其中,該輪罩飾板具有平面延伸本體,其特征在于,該輪罩飾板還具有從該平面延伸本體延伸的彎折的飾板安裝部,該平面延伸本體和飾板安裝部形成U形凹槽,該飾板安裝部具有飾板裝配孔;該蒙皮的兩端具有翻邊和從該翻邊延伸的卡扣和調整筋;當該翻邊卡入輪罩飾板的U形凹槽時,卡扣伸入飾板安裝部的飾板裝配孔內,而調整筋抵靠U形凹槽的側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飾板安裝部的與所述飾板裝配孔對齊的部分為飾板卡接部,所述飾板卡接部的圍繞所述飾板裝配孔的平面為飾板卡接面;所述卡扣具有從所述翻邊延伸的卡扣卡接面;所述飾板卡接面與所述卡扣卡接面配入口 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卡接面與所述翻邊呈銳角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飾板卡接面與所述卡扣卡接面之間的角度為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飾板安裝部的位于所述飾板裝配孔兩側的部分為飾板配合部,所述飾板配合部的面對所述平面延伸本體的平面為飾板配合面;所述調整筋具有從所述翻邊延伸的突起,該突起的頂表面形成調整筋配合面;所述飾板配合面與所述調整筋配合面過盈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盈配合的過盈量為0.2mm?0.5mmο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飾板配合面的前端形成飾板導向面而具有增大的斜率。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為中部掏空的卡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兩端與所述飾板配合部保持間隔開。
【文檔編號】B62D25/18GK204250181SQ20142073138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張文韜, 許易 申請人:延鋒彼歐(上海)汽車外飾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