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艙左縱梁及發動機艙前圍總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其左前輪罩和左縱梁前段之間設置有立梁,該立梁位于左前輪罩的中部,立梁的一端與左前輪罩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左縱梁前段相連接。立梁的設置可加強發動機艙左縱梁的連接強度,優化了發動機艙左縱梁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力的傳導路徑,限制了左縱梁的變形后移量。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其前圍板上安裝有上述發動機艙左縱梁,由于左縱梁變形后移量的減少,從而使得安裝有該左縱梁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前圍板的變形侵入量減少,不會對乘員艙造成擠壓,進而確保了乘員的生命安全。
【專利說明】發動機艙左縱梁及發動機艙前圍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身領域,特別是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以及一種發動機艙前圍總成。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汽車的安全性比以往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因而也成為企業研究開發的重點。碰撞安全作為汽車安全性能的重中之重,一直受到汽車制造廠的特別關注。而白車身在受到撞擊時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其變形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乘員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設計車體結構時,要盡可能的使乘員艙周圍的鈑件不發生變形,以免擠壓乘員造成傷害。
[0003]如圖1所示,現有轎車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包括前圍板101 (如圖2所示)、左縱梁102 (如圖3所示)和右縱梁103 (如圖4所示),左縱梁102垂直焊接在前圍板101前側的一端,右縱梁103垂直焊接在前圍板101前側的另一端。這一結構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在100%正面碰撞時,前圍入侵量一般在可接受范圍內。但在40%偏置碰撞時(圖1中箭頭方向為碰撞方向),左縱梁102在受到撞擊變形后,會頂在前圍板101上,造成前圍板101向乘員艙擠壓,從而對車中乘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強度更強,可減小40%偏置碰撞后變形后移量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以及一種可減小碰撞后變形入侵量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包括左前輪罩和左縱梁前段,所述左縱梁前段設置在所述左前輪罩的下部,所述左前輪罩和所述左縱梁前段之間設置有立梁,該立梁位于所述左前輪罩的中部;所述立梁的一端與所述左前輪罩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左縱梁前段相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立梁包括立梁上段和立梁下段,所述立梁上段設置在所述左前輪罩的中部,所述立梁下段設置在所述左縱梁前段上;所述立梁上段的一端與所述左前輪罩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立梁下段的一端相連接,該立梁下段的另一端與所述左縱梁前段相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立梁上段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
[0009]優選地,所述立梁下段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
[0010]優選地,所述立梁上段與所述左前輪罩的上部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翻邊,該翻邊與所述左前輪罩的上部相貼合。
[0011]優選地,所述立梁上段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上開設有第一孔。
[0012]優選地,所述立梁下段上設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凹腔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孔。
[0013]一種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包括前圍板,該前圍板上安裝有上述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
[0014]本實用新型發動機艙左縱梁,左前輪罩和左縱梁前段之間設置有立梁,該立梁位于左前輪罩的中部,立梁的一端與左前輪罩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左縱梁前段相連接。立梁的設置可加強發動機艙左縱梁的連接強度,優化了發動機艙左縱梁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力的傳導路徑,限制了左縱梁的變形后移量。安裝了上述發動機艙左縱梁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由于左縱梁變形后移量的減少,從而使得該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前圍板的變形侵入量減少,不會對乘員艙造成擠壓,進而確保了乘員的生命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現有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的立體圖;
[0016]圖2為現有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中前圍板的主視圖;
[0017]圖3為現有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中左縱梁的主視圖;
[0018]圖4為現有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中左縱梁的主視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的主視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中左前輪罩和立梁上段裝配圖;
[0021]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中左前輪罩的主視圖;
[0022]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中立梁上段的主視圖;
[0023]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中立梁下段的主視圖;
[0024]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發動機艙左縱梁中左縱梁前段的主視圖。
[0025]圖1至圖4中附圖標記為:101前圍板、102左縱梁、103右縱梁。
[0026]圖5至圖10中附圖標記為:1左前輪罩、2左縱梁前段、3立梁、3a立梁上段、3b立梁下段、4第一凹腔、5第一孔、6第二凹腔、7第二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如圖5所示,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包括左前輪罩1(圖7所示)和左縱梁前段2(圖10所示),左縱梁前段2設置在左前輪罩1的下部,左前輪罩1和左縱梁前段2之間設置有立梁3,該立梁3位于左前輪罩1的中部;立梁3的一端與左前輪罩1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左縱梁前段2相連接。立梁的設置可加強發動機艙左縱梁的連接強度,優化了發動機艙左縱梁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力的傳導路徑,限制了左縱梁的變形后移量。由于左縱梁變形后移量的減少,從而使得安裝有該左縱梁的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在受到40%偏置碰撞時,前圍板的變形侵入量減少,不會對乘員艙造成擠壓,進而確保了乘員的生命安全。
[0029]一種實施例,為了便于焊接和裝配,優選地將立梁3分為兩段,該立梁3包括立梁上段3a (圖8所示)和立梁下段3b (圖9所示)。如圖6所示,立梁上段3a焊接在左前輪罩1的中部,為了便于焊接,優選地,在立梁上段3a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立梁下段3b焊接在左縱梁前段2上,為了便于焊接,同樣優選地,在立梁下段3b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立梁上段3a的一端與左前輪罩1的上部焊接,該立梁上段3a與左前輪罩1的上部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翻邊,這一翻邊與左前輪罩1的上部相貼合焊接,確保立梁上段3a的端部與左前輪罩1的上部連接緊固,提升二者的連接強度。立梁上段3a的另一端與立梁下段3b的一端相焊接,該立梁下段3b的另一端與左縱梁前段2相連接。
[0030]為了進一步提升立梁上段3a和左前輪罩1之間的連接強度,優選地,如圖8所示,立梁上段3a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凹腔4,第一凹腔4上開設有第一孔5,螺釘或鉚釘可穿過第一孔5將立梁上段3a和左前輪罩1緊固聯接。
[0031]同樣的,為了進一步提升立梁下段3b和左縱梁前段2的連接強度,優選地,如圖9所示,立梁下段3b上設置有第二凹腔6,第二凹腔6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孔7,螺釘或鉚釘可穿過第二孔7將立梁下段3b和左縱梁前段2緊固聯接。
[0032]如圖5所示,當左縱梁受到撞擊時(圖中單箭頭的方向為撞擊方向),碰撞力向后端傳遞時,一部分力向沿著左縱梁前段2向乘員艙傳遞,另一部分力沿著立柱3向左前輪罩1傳遞,圖中雙箭頭的方向為力的分解方向。由于增加了立柱3,可將一部分撞擊力分解到左前輪罩1上。
[0033]一種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包括前圍板,前圍板上安裝有上述任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由于碰撞力的作用,當左縱梁前段2向乘員艙變形移動時,立柱3對左縱梁前段2有一個向上的拉扯力,阻止了左縱梁對前圍板的進一步擠壓,從而有效控制前圍板的變形入侵量,使得乘員艙不會被過分擠壓,進而確保了乘員的生命安全。
[003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實施例中,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指導思想輕易提出其它實施方式,這些實施方式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艙左縱梁,包括左前輪罩(I)和左縱梁前段(2),所述左縱梁前段(2)設置在所述左前輪罩(I)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輪罩(I)和所述左縱梁前段(2)之間設置有立梁(3),該立梁(3)位于所述左前輪罩(I)的中部;所述立梁(3)的一端與所述左前輪罩(I)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左縱梁前段(2)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3)包括立梁上段(3a)和立梁下段(3b),所述立梁上段(3a)設置在所述左前輪罩(I)的中部,所述立梁下段(3b)設置在所述左縱梁前段(2)上;所述立梁上段(3a)的一端與所述左前輪罩(I)的上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立梁下段(3b)的一端相連接,該立梁下段(3b)的另一端與所述左縱梁前段(2)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上段(3a)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下段(3b)的兩側設置有焊接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上段(3a)與所述左前輪罩(I)的上部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翻邊,該翻邊與所述左前輪罩(I)的上部相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上段(3a)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凹腔(4),所述第一凹腔(4)上開設有第一孔(5)。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下段(3b)上設置有第二凹腔(6),所述第二凹腔(6)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孔(7)。
8.一種發動機艙前圍總成,包括前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圍板上安裝有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艙左縱梁。
【文檔編號】B62D25/14GK204077819SQ20142050374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明者】張焜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