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限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限位裝置,包括限位裝置本體,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上的旋桿,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上的限位桿,所述限位裝置本體內貫穿有一通孔,所述限位裝置本體上設有凹槽和圓槽,所述圓槽與凹槽相通,所述凹槽和圓槽均與通孔相連,所述旋桿可移動的設置在通孔內,所述限位桿安裝在旋桿上,所述限位桿由桿頸和桿身組成。其結構簡單,實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省力,可以快速限定或釋放所限定對象,保證安全而且操作簡單、便捷,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在周轉車移動過程,限定產品不移動,同時在產品需要 進入或移除周轉車時,解除對產品的限定,具體涉及一種限位裝置。 -種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精益生產理念的植入,工廠產品的作業模式和周轉工具趨于多樣化,在一些 為了便于產品快速周轉、移動的場景,出現一些周轉工具通過滾輪承載產品,周轉過程產品 容易在滾輪上滑動,有掉落的風險。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省力,可以快速限定或釋放所限定對象,保證安全而且操作簡單、便捷,適用范圍廣,使用壽 命長,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限位裝置。
[0004]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 -種限位裝置,包括限位裝置本體,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上的旋桿,及設置在限 位裝置本體上的限位桿,所述限位裝置本體內貫穿有一通孔,所述限位裝置本體上設有凹 槽和圓槽,所述圓槽與凹槽相通,所述凹槽和圓槽均與通孔相連,所述旋桿可移動的設置在 通孔內,所述限位桿安裝在旋桿上,所述限位桿由桿頸和桿身組成。
[0006]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凹槽的寬度大于桿頸的直徑,所述凹槽的寬度小于桿 身的直徑。
[0007]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圓槽的直徑大于桿身的直徑。
[0008] 本實用新型一種限位裝置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簡單,實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省力,可以快速限定或釋放所限定對象,保證安全而且操作簡單、便捷,適用范圍廣,使用壽 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限位裝置的裝置釋放狀態結構圖;
[0010]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限位裝置的裝置限位狀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參閱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限位裝置,包括限位裝置本體1,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 體1上的旋桿2,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1上的限位桿3,所述限位裝置本體1內貫穿有一 通孔4,所述限位裝置本體1上設有凹槽5和圓槽6,所述圓槽6與凹槽5想通,所述凹槽5 和圓槽6均與通孔4相連,所述旋桿2可移動的設置在通孔4內,所述限位桿3安裝在旋桿 2上,所述限位桿3由桿頸7和桿身8組成。
[0012] 所述凹槽5的寬度大于桿頸7的直徑,所述凹槽5的寬度小于桿身8的直徑。
[0013] 所述圓槽6的直徑大于桿身8的直徑。
[0014] 進一步的,當整體裝置處于圖1所示狀態時,整體裝置處于釋放狀態,所限定對象 可以自由移動;當整體裝置處于圖2所示狀態時,整體裝置處于限位狀態,通過限位桿的桿 身限定對象無法自由移動。
[0015]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
[0016]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所限定對象的特性,實用不同的材質制作;
[0017]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圓槽和凹槽加工為圓槽或方槽;本實用新 [0018] 型可根據所限定對象的大小設定桿身的長度。
[0019] 本實用新型一種限位裝置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簡單,實用、安裝方便,操作簡單, 省力,可以快速限定或釋放所限定對象,保證安全而且操作簡單、便捷,適用范圍廣,使用壽 命長,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002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裝置本體,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上的旋桿, 及設置在限位裝置本體上的限位桿,所述限位裝置本體內貫穿有一通孔,所述限位裝置本 體上設有凹槽和圓槽,所述圓槽與凹槽相通,所述凹槽和圓槽均與通孔相連,所述旋桿可移 動的設置在通孔內,所述限位桿安裝在旋桿上,所述限位桿由桿頸和桿身組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寬度大于桿頸的直徑,所 述凹槽的寬度小于桿身的直徑。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槽的直徑大于桿身的直徑。
【文檔編號】B62B3/04GK203844789SQ201420288805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1日
【發明者】段安軍 申請人:深圳市華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