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包括開設有安裝孔的儀表板本體,所述機蓋拉手穿過所述安裝孔,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儀表板本體固接,所述連接件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穿過所述安裝孔,并通過其一端設置的連接部與所述儀表板本體連接,所述機蓋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狀體的通孔內。此方案將連接件從儀表板本體的正面裝入安裝孔中并固定,機蓋拉手插接在圓筒狀結構的連接件內,改善了現有技術中塑料螺母只能從儀表板本體的后面裝入而造成的裝配困難的缺陷。
【專利說明】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具體涉及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
【背景技術】
[0002] 機蓋拉手一般安裝于汽車儀表板的左下部,用于控制發艙蓋的開啟和鎖止。現有 技術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結構如圖1所示。儀表板本體1上設有安裝孔,機蓋拉手3穿過儀 表板本體1的安裝孔,塑料螺母2從儀表板本體1的后面穿入機蓋拉手3,與機蓋拉手3螺 紋連接。
[0003] 現有技術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結構有如下缺陷:在安裝塑料螺母2時,需要將手伸 到儀表板本體1的后面,由于受到儀表板本體1的遮擋,無法觀察安裝過程,造成安裝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操作簡單且便于安裝。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0006] -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包括開設有安裝孔的儀表板本體,所述機蓋拉手穿過 所述安裝孔,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儀表板本體固接,所述連接件為筒狀體,所述筒狀體穿過 所述安裝孔,并通過其一端設置的連接部與所述儀表板本體連接,所述機蓋拉手插接在所 述筒狀體的通孔內。
[0007] 更優地,所述連接部包括外螺紋,所述儀表板本體設有與所述外螺紋匹配的內螺 紋。
[0008] 更優地,所述連接部包括設置于所述筒狀體外壁上的卡爪和翻邊,所述卡爪軸向 定位于所述儀表板本體,所述翻邊周向定位于所述儀表板本體。
[0009] 更優地,所述卡爪包括沿所述筒狀體徑向向外傾斜凸出的第一板,與所述第一板 連接并反向彎折的第二板以及連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與所述儀表板本體的 內側面抵靠,所述第三板與所述安裝孔的內壁抵靠。
[0010] 更優地,所述翻邊自所述筒狀體的外壁沿徑向向外凸出,所述儀表板本體設有定 位槽,所述翻邊與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
[0011] 更優地,所述卡爪至少為兩個,各所述卡爪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0012] 更優地,所述翻邊至少為兩個,各所述翻邊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0013] 更優地,所述機蓋拉手的圓柱端沿周向設有卡槽,所述筒狀體內沿周向設有卡接 片,所述卡接片與所述卡槽卡接。
[0014] 更優地,所述卡槽至少為兩個,各所述卡槽沿所述圓柱端的軸向均布。
[0015] 更優地,所述卡接片至少為兩個,各所述卡接片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0016] 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包括開設有安裝孔的儀表板本體, 機蓋拉手穿過安裝孔,并通過連接件與儀表板本體固接,連接件為筒狀體,筒狀體穿過安裝 孔,并通過其一端設置的連接部與儀表板本體連接,機蓋拉手插接在所述筒狀體的通孔內。 此方案將連接件從儀表板本體的正面裝入安裝孔中并固定,機蓋拉手插接在圓筒狀結構的 連接件內,改善了現有技術中塑料螺母只能從儀表板本體的后面裝入而造成的裝配困難的 缺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現有技術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裝配圖;
[0019]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裝配圖;
[0020]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爆炸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左視圖;
[0022]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剖視圖;
[0023]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的一個實施例的軸測圖;
[0024]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左視圖。
[0025] 附圖標記說明:
[0026] 1-儀表板本體;2-塑料螺母;3-機蓋拉手;
[0027] 4-儀表板本體;41-安裝孔;42-定位槽;
[0028] 5-連接件;51-卡爪;511-第一板;512-第二板;513-第三板;52-翻邊;
[0029] 6-機蓋拉手;61-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 本實用新型作詳細介紹。
[0031] 結合圖2-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包括儀表板本體 4,連接件5,儀表板本體4設有安裝孔41,機蓋拉手6穿過安裝孔41,并通過連接件5與儀 表板本體4固接,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機蓋拉手與儀表板本體安裝困難這一缺陷,本實用 新型對此做出如下技術改進:將連接件5設置為筒狀體,連接件5的一端設有連接部,筒狀 體穿過安裝孔41,通過連接部與儀表板本體4連接,機蓋拉手6插接在筒狀體的通孔內。此 方案將連接件5從儀表板本體4的正面裝入安裝孔41中并固定,機蓋拉手6插接在筒狀結 構的連接件5內,改善了現有技術中塑料螺母只能從儀表板本體的后面裝入而造成的裝配 困難的缺陷,且連接件5可先與儀表板本體4連接,再與機蓋拉手6連接,也可先于機蓋拉 手6連接,再與儀表板本體4連接,兩種連接順序均不影響安裝效果,操作更加靈活,安裝更 加方便。
[0032] 上述技術方案中,連接件5優選圓筒形,其一端的連接部也有多種設置方案,本實 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定。如方案I:連接部包括外螺紋,儀表板本體4設有與外螺紋匹配的內 螺紋,連接部與儀表板本體4螺紋連接。方案II:連接部包括凸緣,凸緣設于筒狀體的外壁 并沿徑向向外凸出,凸緣與儀表板本體4粘接。以上兩方案均可實現連接部與儀表板本體 4的連接,但考慮連接件5的自身強度和安裝的簡便性,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如下方案III:連 接部包括設置于筒狀體外壁上的卡爪51和翻邊52,卡爪51軸向定位于儀表板本體4,翻邊 52周向定位于儀表板本體4,以此實現兩者之間的固接。
[0033]具體地,卡爪51包括沿筒狀體的徑向向外傾斜凸出的第一板511,與第一板511連 接并反向彎折的第二板512以及連接第二板512的第三板513,此處為了便于實現第一板 511與第二板512之間的折彎,在折彎處設置了通孔514,此結構通過減少材料實現便于成 型。第二板512與儀表板本體4的內側面抵靠,第三板513與安裝孔41的內壁抵靠。此方 案通過卡爪51實現與儀表板本體4的軸向定位,安裝時,連接件5裝入安裝孔41的方向與 第一板511徑向距離由小逐漸變大的變化方向一致,隨著安裝深度的增加,第一板511受安 裝孔41的內壁的擠壓力越來越大,卡爪51逐漸變形并向內收縮,當第一板511穿過安裝孔 41時,與第一板511反向彎折的第二板512卡于儀表板本體4的內側面,而第三板513則與 安裝孔41的內壁抵靠,從而實現了連接件5與儀表板本體4的軸向定位。
[0034] 進一步地,優選卡爪51至少為兩個,且將各卡爪沿筒狀體的周向均布,此方案可 實現卡接力均衡的作用于儀表板本體4,避免由于卡接力的不均造成連接件5歪斜,卡接可 靠性差等缺陷。當卡爪51設置為三個時,此卡接結構最為穩定,且卡爪51數量相對較少, 加工簡單方便。
[0035] 連接件5與儀表板本體4的周向定位優選采用翻邊52實現,翻邊52自筒狀體的 外壁沿徑向向外凸出,儀表板本體4設有定位槽42,翻邊52與定位槽42配合定位,定位槽 42優選與安裝孔41連通,加工工藝簡單且安裝方便。
[0036] 進一步地,優選翻邊52至少為兩個,各翻邊沿筒狀體的周向均布,此方案可進一 步提高翻邊52與定位槽42定位的可靠性,避免單個翻邊52承受較大的剪切力變形或折 斷,造成周向定位失效。在本實施例中,考慮到機蓋拉手組件的安裝結構中翻邊52承受的 剪切力較小,設置兩個翻邊已經滿足使用要求,優選設置翻邊52的數量為兩個,此方案一 方面簡化加工工藝,另一方面剪切力也相應減小了一倍,較設置多個翻邊相比更優。
[0037] 機蓋拉手6與連接件5的插接方式也有多種設置方案,如在機蓋拉手6上設置楔 形卡腳,機蓋拉手6插入連接件5內并通過楔形卡腳卡在連接件5的環形端面上;再如機蓋 拉手6與連接件5之間通過過盈配合插接固定。以上方案均可實現兩者連接,本實用新型 對此不做限定。在本實施例中,優選機蓋拉手6與連接件5卡接固定。具體地,機蓋拉手6 的圓柱端沿周向設有卡槽61,筒狀體的內壁沿周向設有卡接片53,卡接片53沿筒狀體的徑 向向筒狀體內伸出,卡接片53與卡槽61配合以實現卡接。
[0038]進一步地,優選卡槽61至少為兩個,多個卡槽61沿圓柱端的軸向均布,此方案可 方便卡接片53的卡入,避免連接件5與機蓋拉手6的安裝位置的偏差造成卡接片53與卡 槽61無法卡接、或造成卡槽61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等缺陷。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卡槽61 形成機蓋拉手6的齒形端,且齒形端具有方便卡接片53卡入的導向面,導向面的設置進一 步方便了卡接片53與卡槽61的卡接。
[0039]同上所述,卡接片53也可優選設置至少兩個,且各卡接片53沿筒狀體的周向均 布,其中卡接片53設置數量為三個時卡接結構更加穩定,卡接更加可靠。
[0040]雖然本實用新型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實 施例,而只是受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遍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 并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構思和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包括開設有安裝孔的儀表板本體,所述機蓋拉手穿過所 述安裝孔,并通過連接件與所述儀表板本體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筒狀體,所述 筒狀體穿過所述安裝孔,并通過其一端設置的連接部與所述儀表板本體連接,所述機蓋拉 手插接在所述筒狀體的通孔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包括外螺紋, 所述儀表板本體設有與所述外螺紋匹配的內螺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包括設置于 所述筒狀體外壁上的卡爪和翻邊,所述卡爪軸向定位于所述儀表板本體,所述翻邊周向定 位于所述儀表板本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沿所述筒 狀體徑向向外傾斜凸出的第一板,與所述第一板連接并反向彎折的第二板以及連接所述第 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與所述儀表板本體的內側面抵靠,所述第三板與所述安裝孔的 內壁抵靠。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自所述筒狀體 的外壁沿徑向向外凸出,所述儀表板本體設有定位槽,所述翻邊與所述定位槽配合定位。
6. 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至少為兩 個,各所述卡爪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7. 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至少為兩 個,各所述翻邊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8. 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蓋拉手 的圓柱端沿周向設有卡槽,所述筒狀體內沿周向設有卡接片,所述卡接片與所述卡槽卡接。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至少為兩個,各 所述卡槽沿所述圓柱端的軸向均布。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蓋拉手的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片至少為兩 個,各所述卡接片沿所述筒狀體的周向均布。
【文檔編號】B62D25/12GK203864814SQ20142028873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霍長宏, 徐迎晨, 秦昀, 祝慧, 侯守欽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