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合關節以及嬰兒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收合關節以及嬰兒車,涉及嬰兒車【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易傷害人手,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該收合關節包括第一關節、第二關節、齒合件、驅動體、牽引件以及復位機構,齒合件、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兩者的接合面內;第一關節設置有內齒與外齒兩者其中之一,齒合件設置有內齒與外齒兩者其中另一;牽引件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齒合件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移動至使內齒與外齒兩者從相嚙合移動至相脫開的位置。該嬰兒車包括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合關節。本實用新型用于提高嬰兒車收合關節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收合關節以及設置該收合關節的 嬰兒車。 收合關節以及嬰兒車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的嬰兒車收合關節包括上關節與下關節,上關節與手把管 固定連接,下關節與前腳管固定連接,上關節與下關節之間直接采用鉸接方式連接在一起, 鉸接連接部件暴露在上關節與下關節的接合面之外。
[0003] 本 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0004] 現有技術中,由于上關節與下關節之間直接采用鉸接方式連接在一起,且鉸接連 接部件暴露在上關節與下關節的接合面之外,故而上關節與下關節之間折合時暴露在上關 節與下關節的接合面之外的鉸接連接部件會直接繞鉸接點轉動,轉動過程中容易對操作人 員的手指產生夾手或剪手傷害,所以現有技術存在易傷害人手,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收合關節以及設置該收合關節的嬰兒車, 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易傷害人手,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優選技術方案所能 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7]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合關節,包括第一關節、第二關節、齒合件、驅動體、牽引件以 及復位機構,其中:
[0008] 所述齒合件、所述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所述第一關節與所述第二關節兩 者的接合面內;
[0009] 所述第一關節與所述第二關節通過連接軸形成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軸貫穿所述 齒合件上的連接孔,且所述第二關節能帶動所述齒合件繞所述連接軸轉動;
[0010] 所述第一關節設置有內齒與外齒兩者其中之一,所述齒合件設置有所述內齒與所 述外齒兩者其中另一;
[0011] 所述驅動體介于所述第一關節以及所述齒合件之間,且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牽引件 的其中一端相連接,所述牽引件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所述 牽引件能帶動所述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所述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 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齒合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移動至使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 兩者從相嚙合移動至相脫開的位置;
[0012] 所述復位機構設置在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所述復位機構還設置在所 述齒合件與所述第二關節之間或所述齒合件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且所述復位機構能驅動 所述驅動體從活動位置退回所述鎖定位置,所述復位機構還能驅動所述齒合件沿所述連接 軸的軸向方向移動至使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兩者從相脫開移動至相嚙合的位置。
[0013]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體包括第一驅動件以及第二驅動件,其 中:
[0014] 所述第一驅動件上設置有長槽孔,所述第二驅動件上設置有定位通孔,所述連接 軸貫穿所述長槽孔以及所述定位通孔;
[0015] 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牽引件的其中一端相連接,所述牽引件能帶動所述第一驅 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徑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且所述第一驅動件從鎖定位置 移動至活動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第二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 動至活動位置;
[0016] 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齒合件相抵接,所述復位機構能驅動所述齒合件并通過所 述齒合件推動所述第二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所述 第二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第 一驅動件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
[0017]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件上設置有斜面,所述第二驅動件 上設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至少部分側壁為坡面狀,所述斜面抵壓在所述斜槽上的坡面狀 側壁上。
[0018]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斜面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件寬度方向上的兩 邊沿處。
[0019]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復位機構包括第一彈性元件以及第二彈性元 件,其中:
[0020] 所述第一彈性元件介于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
[0021] 所述第二彈性元件介于所述齒合件與所述第二關節之間。
[0022]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均為棘齒,且所述內齒均勻 分布在所述第一關節上齒形槽的內壁上;所述驅動體嵌于所述第一關節上的驅動體容置槽 內,所述外齒均勻分布在所述齒合件上,且所述外齒朝接近所述第一關節的方向凸出,所述 齒合件背離所述外齒的部分嵌于所述第二關節上的齒合件容置槽內。
[0023]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齒合件的周向外表面設置有限位槽,所述第 二關節設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槽內且能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在 所述限位槽內滑動。
[0024]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牽引件為繩子或桿體,所述牽引件其中一端 掛接在所述驅動體上,所述牽引件的另一端掛接在滑動軸上,所述第一關節與管件(優選 為手把管)固定連接,所述管件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軸插接在所述滑動槽內且能沿 所述管件的軸向方向滑動,所述管件上套設有滑動套,所述滑動軸軸向方向上的兩端延伸 出所述滑動槽且與所述滑動套相連接。
[0025]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兒車,包括手把管、前腳管以及本實用新型任一技術方案提 供的收合關節,其中:
[0026] 所述第一關節為與所述手把管固定連接的上關節,所述第二關節為與所述前腳管 固定連接的下關節。
[0027]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嬰兒車還包括后腳管以及連接管,其中:
[0028] 所述后腳管其中一端與所述手把管可轉動連接;
[0029] 所述連接管其中一部分與所述前腳管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管其中另一部分與所 述后腳管可轉動連接。
[0030]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0031] 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合關節中,齒合件、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第一 關節與第二關節兩者的接合面內,進而形成了一種封閉的活動連接方式,該活動連接方式 采用的封閉的活動連接結構可以防止上關節、下關節之間折合形成夾手或剪手傷害。同時, 因為牽引件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操作人員手動拉動牽引件延伸 至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的一端以收合該收合關節或收合設置該收合關節的嬰兒車時, 手指距離上關節與下關節之間的間隙較遠,不易被夾到,故而安全性也更好,解決了現有技 術存在易傷害人手,安全性較差的技術問題,而且收合作業無需彎腰、操作更為方便、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 限定。在附圖中:
[0033]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收合關節各主要組成部分安裝前位置關系的一 張示意圖;
[0034]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的驅動體主要組成部分安裝前位置 關系的不意圖;
[0035] 圖3為設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的嬰兒車處于打開狀態時的立 體示意圖;
[0036] 圖4為設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的嬰兒車處于打開狀態時的平 面示意圖;
[0037] 圖5為設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的嬰兒車處于收合狀態時的平 面示意圖;
[0038]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收合關節各主要組成部分安裝前位置關系的又 一張不意圖;
[0039]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中下關節的示意圖;
[0040]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中齒合件的示意圖;
[0041] 附圖標記:
[0042] 1、手把管;11、滑動軸;12、滑動套;2、收合關節;21、上關節;211、內齒;212、驅 動體容置槽;22、第一驅動件;221、長槽孔;222、斜面;23、第一彈性元件;24、第二驅動件; 241、定位通孔;242、斜槽;25、齒合件;251、連接孔;252、外齒;253、限位槽;26、第二彈性 元件;27、下關節;271、限位凸起;3、前腳管;4、后腳管;5、前輪組;6、后輪組;7、牽引件;8、 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43] 下面可以參照附圖圖1?圖8以及文字內容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以及本實用新 型與現有技術之間的區別點。下文通過附圖以及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的方 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優選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 本實施例中的任何技術特征、任何技術方案均是多種可選的技術特征或可選的技術方案中 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描述簡潔的需要本文件中無法窮舉本實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術特 征以及可替代的技術方案,也不便于每個技術特征的實施方式均強調其為可選的多種實施 方式之一,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可以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術手段進行替 換或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特征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新 的技術方案。本實施例內的任何技術特征以及任何技術方案均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所能想到的任何替 代技術方案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 特征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術方案。
[0044]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不易夾手、操作方便、結構簡單的收合關節以及設 置該收合關節的嬰兒車。
[0045] 下面結合圖1?圖8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更為詳細的闡述。
[0046] 如圖1?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收合關節2包括第一關節(優選 為上關節21,上關節也稱為上關節蓋)、第二關節(優選為下關節27,下關節也稱為下關節 蓋)、齒合件25、驅動體(優選為包括第一驅動件22以及第二驅動件24)、牽引件7以及復 位機構(優選為包括第一彈性元件23以及第二彈性元件26),其中:
[0047] 齒合件25、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兩者的接合面內。
[0048] 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通過連接軸形成可轉動連接,連接軸貫穿齒合件25上的連 接孔251,且第二關節能帶動齒合件25繞連接軸轉動。
[0049] 第一關節設置有內齒211與外齒252兩者其中之一,優選為設置有內齒211,齒合 件25設置有內齒211與外齒252兩者其中另一,優選為設置有外齒252。
[0050] 驅動體(優選為包括第一驅動件22以及第二驅動件24)介于第一關節以及齒合 件25之間,且驅動體與牽引件7的其中一端相連接,牽引件7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關 節與第二關節之外,牽引件7能帶動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
[0051] 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齒合件25沿連接軸的軸向方 向移動至使內齒211與外齒252兩者從相嚙合移動至相脫開的位置。
[0052] 復位機構(優選為包括第一彈性元件23以及第二彈性元件26)設置在驅動體與 第一關節之間以及齒合件25與第二關節或第一關節之間,且復位機構能帶動驅動體從活 動位置退回鎖定位置,復位機構還能驅動齒合件25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移動至使內齒211 與外齒252兩者從相脫開移動至相嚙合的位置。
[0053] 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合關節2中,齒合件25、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 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兩者的接合面內,進而形成了一種封閉的活動連接方式,該封閉的活 動連接結構可以防止上關節21、下關節27之間折合形成夾手或剪手傷害。同時,因為牽引 件7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操作人員手動拉動牽引件7延伸至第 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的一端以收合該收合關節2或收合設置該收合關節2的嬰兒車時, 手指距離上關節21與下關節27之間的間隙較遠,不易被夾到,故而安全性也更好,而且收 合作業無需彎腰、操作更為方便、省力。
[0054] 本實施例中驅動體可以包括第一驅動件22以及第二驅動件24,其中:第一驅動件 22上設置有長槽孔221,第二驅動件24上設置有定位通孔241,連接軸貫穿長槽孔221以及 定位通孔241。
[0055] 第一驅動件22與牽引件7的其中一端相連接,牽引件7能帶動第一驅動件22沿 連接軸的徑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且第一驅動件22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 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第二驅動件24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
[0056] 第二驅動件24與齒合件25相抵接,復位機構能驅動齒合件25并通過齒合件25 推動第二驅動件24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第二驅動件24沿連 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第一驅動件22從活動位置移 動至鎖定位置。
[0057] 第一驅動件22以及第二驅動件24兩者相互配合、相互抵接,可以將牽引件7施加 的牽引力轉移至齒合件25上,進而可以控制內齒211與外齒252兩者是否從相嚙合移動至 相脫開的位置。
[0058] 當然,驅動體也可以為單獨的一個零部件,該零部件可以設置為不同區域厚度不 同的結構形式,例如:楔形件或凸輪。
[0059] 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22上設置有斜面222,第二驅動件24上設置有斜槽242, 斜槽242的至少部分側壁可以為坡面狀,斜面222抵壓在斜槽242上的坡面狀側壁上。斜 面222優選為設置在第一驅動件22寬度方向上的兩邊沿處。
[0060] 第一驅動件22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的過程中斜面222抵壓在第二驅動件 24的斜槽242的坡面狀側壁上以推動第二驅動件24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 至活動位置。
[0061] 第二驅動件24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的過程中第二驅動件24的斜槽242的 坡面狀側壁抵壓在斜面222上以與第一彈性元件23共同推動第一驅動件22沿連接軸的徑 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
[0062] 斜面222與斜槽242形成的配合結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安裝、結構緊湊的優點。
[0063] 本實施例中復位機構可以包括第一彈性元件23以及第二彈性元件26,其中:第一 彈性元件23以及第二彈性元件26優選均為彈簧。第一彈性元件23介于驅動體與第一關 節之間。第二彈性元件26介于齒合件25與第二關節之間。使用彈性元件便于拆裝,且結 構簡單、成本低廉。
[0064] 本實施例中內齒211與外齒252均可以為棘齒,且內齒211均勻分布在第一關節 上齒形槽的內壁上;驅動體嵌于第一關節上的驅動體容置槽212內,外齒252均勻分布在齒 合件25上,且外齒252朝接近第一關節的方向凸出,齒合件25嵌于第二關節上的齒合件容 置槽內。
[0065] 棘齒具有較好的防倒退、鎖定功能。外齒252朝接近第一關節的方向凸出時,齒合 件25與第一關節之間空間較大,便于驅動體的設置。
[0066] 驅動體容置槽212以及齒合件容置槽的設置可以使收合關節結構上更為緊湊,更 便于快速安裝。
[0067] 本實施例中如圖6和圖8所不齒合件25的周向外表面設置有限位槽253,第二關 節的齒合件容置槽內設置有如圖7所示限位凸起271,限位凸起271嵌于限位槽253內且能 沿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在限位槽253內滑動。
[0068] 限位凸起271與限位槽253兩者相配合時(此時嬰兒車處于非打開狀態),第二關 節可以通過限位凸起271帶動齒合件25繞連接軸轉動。當齒合件25被鎖定時(此時嬰兒 車處于打開狀態),限位凸起271以及第二關節也被鎖定住了。
[0069] 本實施例中牽引件7可以為繩子或桿體,例如:可以為鋼絲繩、鐵絲等。牽引件7 其中一端掛接在驅動體上,牽引件7的另一端掛接在滑動軸11上,第一關節與管件(優選 可以為手把管1)固定連接,管件上設置有滑動槽,滑動軸11插接在滑動槽內且能沿管件的 軸向方向滑動,管件上套設有滑動套12,滑動軸11軸向方向上的兩端延伸出滑動槽且與滑 動套12相連接。
[0070] 通過拉動滑動套12的方式可以帶動滑動軸11,并通過滑動軸11帶動牽引件7以 及驅動體。
[0071]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兒車,包括手把管1、前腳管3以及本實用新型任一技術方案 提供的收合關節2,其中:
[0072] 第一關節可以為與手把管1固定連接的上關節21,第二關節可以為與前腳管3固 定連接的下關節27。
[0073] 手把管1與前腳管3兩者相對運動至打開狀態時,嬰兒車也處于打開狀態,此時, 內齒211與外齒252相嚙合,反之,當拉動牽引件7時,內齒211與外齒252相脫離,齒合件 25以及后腳管4解除鎖定,手把管1與前腳管3兩者可以相對運動至收合狀態,當手把管1 與前腳管3兩者相對運動至收合狀態時,嬰兒車也處于收合狀態。
[0074] 本實施例中嬰兒車還可以包括后腳管4以及連接管8,其中:
[0075] 后腳管4其中一端與手把管1可轉動連接(優選為鉸接)。
[0076] 連接管8其中一部分與前腳管3可轉動連接(優選為鉸接),連接管8其中另一部 分與后腳管4可轉動連接(優選為鉸接)。
[0077] 連接管8可以限制嬰兒車處于打開狀態時后腳管4的位置。
[0078] 下文集中說明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優選技術方案:
[0079]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合關節2,優選為應用在嬰兒車上,該收合關節2包括連接手 把管1的上關節21、第一驅動件22、第二驅動件24、齒合件25、第一彈性元件23、第二彈性 元件26和連接前腳管3的下關節27。
[0080] 在上關節21與下關節27的接合面內開設與第一驅動件22和第二驅動件24配合 的容置槽以及與齒合件25嚙合的齒形槽。
[0081] 在下關節27與上關節21的接合面內開設與齒合件25配合的容置定位槽。
[0082] 第一驅動件22與第二驅動件24配合面為斜面222和斜槽242,第一驅動件22上 開設長槽孔221,上關節21上、第二驅動件24上、齒合件25上、下關節27上分別開設通孔, 第一彈性元件23安設的上關節21的容置槽內抵頂第一驅動件22的一個端面,第一驅動件 22與第二驅動件24的斜面222和斜槽242配合,齒合件25與下關節27的容置定位槽配合 定位在一起,齒合件25上的外齒與上關節21的齒形槽的內齒嚙合,第一彈性元件23和第 二彈性元件26均封閉在上關節21和下關節27的接合面的容置槽內。一樞軸即上文所述 連接軸依次穿過上關節21上的通孔、第一驅動件22的長槽孔221、第二驅動件24上的通孔 即定位通孔241、連接孔251、第二彈性元件26和下關節27上的通孔并樞接在一起。
[0083] 克服第一彈性元件23阻力沿第一驅動件22長槽孔221方向牽引第一驅動件22、 使斜面222擠壓與之配合的第二驅動件24上的斜槽242,進一步驅動齒合件25沿樞軸軸向 方向克服第二彈性元件26阻力發生位移,上關節21與齒合件25解除嚙合關系,使上關節 21與下關節27之間可以繞樞軸轉動收合連接的手把管1和前腳管3。
[0084] 釋放對第一驅動件22的牽引,第一驅動件22在第一彈性元件23的推動下釋放第 二驅動件24回位,齒合件25上的外齒在第二彈性元件26的推動下與上關節21的齒形槽 的內齒嚙合,使上關節21與下關節27之間不能繞樞軸轉動。
[0085] 上述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任一技術方案除另有聲明外,如果其公開了數值范圍, 那么公開的數值范圍均為優選的數值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優選的數值 范圍僅僅是諸多可實施的數值中技術效果比較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數值。由于數值較多, 無法窮舉,所以本實用新型才公開部分數值以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且,上述 列舉的數值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創造保護范圍的限制。
[0086]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的話,本領域技術人員應 該知曉:"第一"、"第二"的使用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上對零部件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 夕卜,上述詞語并沒有特殊的含義。
[0087] 同時,上述本實用新型如果公開或涉及了互相固定連接的零部件或結構件,那么, 除另有聲明外,固定連接可以理解為:能夠拆卸地固定連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釘連接), 也可以理解為:不可拆卸的固定連接(例如鉚接、焊接),當然,互相固定連接也可以為一體 式結構(例如使用鑄造工藝一體成形制造出來)所取代(明顯無法采用一體成形工藝除 外)。
[0088] 另外,上述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任一技術方案中所應用的用于表示位置關系或形狀 的術語除另有聲明外其含義包括與其近似、類似或接近的狀態或形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 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個單獨的組成部分組裝而成,也可以為一體成形工藝制造出來的單 獨部件。
[0089]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 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 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 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關節、第二關節、齒合件、驅動體、牽引件以及 復位機構,其中: 所述齒合件、所述驅動體以及復位機構均設置在所述第一關節與所述第二關節兩者的 接合面內; 所述第一關節與所述第二關節通過連接軸形成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軸貫穿所述齒合 件上的連接孔,且所述第二關節能帶動所述齒合件繞所述連接軸轉動; 所述第一關節設置有內齒與外齒兩者其中之一,所述齒合件設置有所述內齒與所述外 齒兩者其中另一; 所述驅動體介于所述第一關節以及所述齒合件之間,且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牽引件的其 中一端相連接,所述牽引件的其中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外,所述牽引 件能帶動所述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所述驅動體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 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齒合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移動至使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兩者 從相嚙合移動至相脫開的位置; 所述復位機構設置在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所述復位機構還設置在所述齒 合件與所述第二關節之間或所述齒合件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且所述復位機構能驅動所述 驅動體從活動位置退回所述鎖定位置,所述復位機構還能驅動所述齒合件沿所述連接軸的 軸向方向移動至使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兩者從相脫開移動至相嚙合的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體包括第一驅動件以及第 二驅動件,其中: 所述第一驅動件上設置有長槽孔,所述第二驅動件上設置有定位通孔,所述連接軸貫 穿所述長槽孔以及所述定位通孔; 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牽引件的其中一端相連接,所述牽引件能帶動所述第一驅動件 沿所述連接軸的徑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至活動位置,且所述第一驅動件從鎖定位置移動 至活動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第二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鎖定位置移動至 活動位置; 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齒合件相抵接,所述復位機構能驅動所述齒合件并通過所述齒 合件推動所述第二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所述第二 驅動件沿所述連接軸的軸向方向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的過程中能推動所述第一驅 動件從活動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件上設置有斜面,所述 第二驅動件上設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至少部分側壁為坡面狀,所述斜面抵壓在所述斜槽 上的坡面狀側壁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設置在所述第一驅動件寬 度方向上的兩邊沿處。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機構包括第一彈性元件以 及第二彈性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彈性元件介于所述驅動體與所述第一關節之間; 所述第二彈性元件介于所述齒合件與所述第二關節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齒與所述外齒均為棘齒,且所 述內齒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關節上齒形槽的內壁上;所述驅動體嵌于所述第一關節上的驅 動體容置槽內,所述外齒均勻分布在所述齒合件上,且所述外齒朝接近所述第一關節的方 向凸出,所述齒合件背離所述外齒的部分嵌于所述第二關節上的齒合件容置槽內。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齒合件的周向外表面設置有限 位槽,所述第二關節設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槽內且能沿所述連接軸 的軸向方向在所述限位槽內滑動。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件為繩子或桿體,所述牽引 件其中一端掛接在所述驅動體上,所述牽引件的另一端掛接在滑動軸上,所述第一關節與 管件固定連接,所述管件上設置有滑動槽,所述滑動軸插接在所述滑動槽內且能沿所述管 件的軸向方向滑動,所述管件上套設有滑動套,所述滑動軸軸向方向上的兩端延伸出所述 滑動槽且與所述滑動套相連接。
9. 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把管、前腳管以及權利要求1 一 8任一所述的收合 關節,其中: 所述第一關節為與所述手把管固定連接的上關節,所述第二關節為與所述前腳管固定 連接的下關節。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嬰兒車還包括后腳管以及連接 管,其中: 所述后腳管其中一端與所述手把管可轉動連接; 所述連接管其中一部分與所述前腳管可轉動連接,所述連接管其中另一部分與所述后 腳管可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B62B7/06GK203902621SQ20142022341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劉修平 申請人:珠海優力創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