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系提供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屬于控制裝置領域。本實用新型中的線控選撥結構主要系與一自行車裝置及自行車把手間,以提供控制該自行車裝置的作動,其包含有:一夾持組,一旋撥組,一高度調整組;其中夾持組系以一定位栓共同穿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予以螺設固定;利用松開該定位栓后即可調整該旋撥組與把手上的位置,以及該旋撥組以斜向線性位移調整與把手間的高度,于旋緊該定位栓則同步使該旋撥組與把手間的位置及高度予以固定,而具有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調整設計,配合該高度調整組相關構件系以一體方式分別設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間,整體結構簡單且組設快速,同步完成定位與高度調整,于操作上容易又方便。
【專利說明】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為關于控制裝置,特別是指使用于自行車相關裝置且以線控方式利用旋撥動作予以驅動,并同時具有撥旋桿的高度以及鋼索松緊等雙重調整功效者。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發展已有200多年,人們對于自行車使用上的需求亦有所變化,從早期單純為交通工具、載運物品,到現今作為休閑運動運用途,因使用上消費者的需求不同,開始在自行車架上裝設各式各樣的組件或裝置;以目前大部份消費者而言,自行車架上常見組設組件或裝置,除煞車、曲柄踏板組、輪圈組、及變速系統等基本配備外,更進一步包括:燈具、貨架、菜籃、水壺架、手機架、避震器、座墊高度調整裝置、測速器或秒表、體適能相關裝置、GPS定位裝置、防盜裝置、鈴鐺、停車柱及各式收納包等等,提供騎乘者相當多的選擇。
[0003]前述組件或裝置,有一部分主要是作為置放物品用途,另一部份則為具有特殊功能的裝置,此類特殊功能的組件則更細分有需以手動或自動等方式使各該裝置或組件可受控制驅動并運作或偵測;例如,煞車、變速系統、緩沖器、座墊高度調整裝置等均屬需手動操作控制其運作;測速器或秒表、體適能相關裝置、GPS定位裝置、防盜裝置等則屬于組裝后即自動驅動進行運作或偵測者。
[0004]以手動控制自行車相關裝置的技術應用,大致上又可分為線控型、氣油壓型、電磁型及無線射頻型等三大類,其中線控型系指前述自行車相關裝置以鋼索拉引方式予以控制其運作的開啟及關閉,屬機械式的應用;氣油壓型則是將自行車相關裝置配合油路或氣路與相關壓力組件,進行開啟或關閉相關控制的應用;電磁型即利用電磁組件配合電路控制自行車相關裝置的技術應用;無線射頻型則是以紅外線或藍牙等無線射頻技術,將信號傳遞后驅動自行車相關裝置的啟動、關閉或偵測等的技術者。
[0005]進一步針對線控型的自行車相關裝置的控制結構,大致上均具可組設于車架上的夾持組,以及控制拉引鋼索的驅動組,然而各機構組于構件及其關聯性或空間型態,則有相當大的差異,于操作上的驅動動作為按壓或撥旋,以及于功能上的達成亦有所不同;線控型的自行車相關裝置的控制結構所應用的驅動組結構,多采用旋撥式的驅動方式以拉引鋼索,來達到切換或驅動自行車相關裝置的控制效果;而夾持組的作用主要在提供可固定于車架上的部位,讓其它組件可于車架預定部位進行作動;因此除了各組件的構成組件相關機構設計外,如添加手部按壓或旋撥該驅動組動作的人因設計考慮時,夾持車架管材中心軸線方向、驅動組及鋼索拉弓I的相對位置與相互間的作動方向則更是設計的重點。
[0006]按,習知屬旋撥式的線控型自行車裝置控制結構,如臺灣第096216981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自行車剎車把手鎖固裝置,是適用于該自行車的一把手桿,并包含:一固定座,包括一圍繞該把手桿的承靠部,該承靠部具有一與該把手桿相頂抵且呈曲面狀的第一承靠面,及一與該第一承靠面相背設置的第二承靠面;一握把,是樞設于該固定座;及一夾持單元,包括分別設置于該把手桿兩側的一第一環片與一第二環片,及一穿設于該固定座與該等環片的調整件,每一環片是和該第二承靠面與該把手桿相頂抵,且該第一環片是與該第二環片樞接,該等環片與該承靠部相配合界定出一供該把手桿穿設的固定孔。
[0007]第二種習知屬旋撥式的線控型自行車裝置控制結構,如臺灣第101215332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自行車避震器線控撥桿及裝置,包含:一內線;一線控撥桿,連接于該內線的一端且包括:一本體,該本體沿一軸線設置且具有一形成于表面的溝槽,且該溝槽具有一卡部;一主桿體,該主桿體能夠沿該軸線轉動且設置于該本體,且該主桿體供該內線的一端固定;一副桿體,該副桿體樞設于該主桿體,其樞接點與該軸線間隔設置,且該副桿體與該主桿體間具有一相斥力;一凸柱,該凸柱連接該副桿體并于該溝槽內移動,該凸柱相對于該溝槽在一導入該卡部的導入位置,及一遠離該卡部的導出位置間移動;及一導線座,該導線座連接于該內線的另一端,且包括一連接該內線且繞一中心軸旋轉的轉動件,及一套設于該內線且其兩端均被固定的彈性件,該彈性件的其中一端被固定于該轉動件,且該彈性件在該凸柱移動至該導入位置時會被壓縮,該彈性件在該凸柱移動至該導出位置時,因其彈性回復力自動回復并使該轉動件復位。
[0008]第三種習知屬旋撥式的線控型自行車裝置控制結構,如臺灣第098220956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改良型線控裝置,系包括:一定位環座,系一體成形的構件,該定位環座中形成一把手穿槽,該定位環座上形成一樞接部及位于該樞接部側邊的穿孔;一操作桿,該操作桿具有一樞結部以及位于該樞接部兩側的撥轉部以及連結部,該操作桿以該樞結部結合一樞接組件可轉動地樞接于該定位環座的樞接部處,使操作桿的樞結部可于定位環座樞接部的樞轉空間中轉動,該連結部中形成一穿線孔;以及一線控組件,系包括一操控線,該操控線一端穿過該定位環座的穿孔,且該操控線以其線芯再穿設于該操作桿的連結部的穿線孔連接操作桿。
實用新型內容
[0009]上述結構中,均為利用旋轉旋把拉引鋼索的操作方式,其中第一結構系作為自行車剎車裝置的線控組件,為平行式的線控技術應用,見其鋼索穿設于固定座內并與把手的管部中心軸線平行;第二結構則為避震裝置所使用的線控技術,該結構夾持車架管部的中心軸線與鋼索受拉引方向呈非平行狀態;第三結構則為通用型的線控驅動裝置,其鋼索末端可與任何其車架中心軸線與鋼索于座體內受驅動拉引的方向亦呈非平形狀態者。由于被夾持管材中心軸線與驅動組的固定座兩者間的相對位置,攸關手部撥旋的姿勢,而驅動組的撥桿與管材間的距離則涉及可旋撥角度范圍,以第一種習知結構而言,撥桿與管材間的距離更影響到旋撥時手指伸展的程度,故各線控裝置的技術應用,會因組設于車管的部位、鋼索拉引方向、旋撥控制角度范圍、手部動作及姿勢等考慮因素,而有不同的結構設計。
[0010]前述各該習知結構雖均可達到旋撥拉引鋼索以控制相關裝置驅動的效果,且同時均具備有鋼索松緊調整的裝置;惟,夾持組及驅動組間的相對位置為固定無法調整,使得被夾持管材的中心軸線與驅動組間的距離為固定的狀態,以致旋桿的高度與管材間的距離亦呈固定形式,無法因每個人手部大小不同而作調整,不符合人體工學;再者,前述習知結構的驅動組多為組設于另一基座組件,再將夾持組與基座接設,換言的,各該夾持組及驅動組兩者系藉由該基座為媒介而間接結合,此一結構設計對于高度要求輕量化的自行車產業而言,仍有進步的空間;故本案創作人提供一種具有旋撥高度調整、結構簡單而更具輕量的線控結構,以解決習知結構的問題。[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所揭露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主要設置于一自行車裝置及自行車把手間,以提供控制該自行車裝置的作動,其包含有:一夾持組,系以一定位栓共同穿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予以固定接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共同形成一把手夾持部;一旋撥組,其具有一旋撥座,及樞設于該旋撥座第一端的一旋撥件,提供手部施力的部位,該旋撥件可于該旋撥座上旋轉;一高度調整組,系設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之間,以一體方式形成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間呈中空狀的一旋撥夾部,其中心軸線系與該把手夾持部的中心軸線呈預設角度的一斜向角,于該旋撥座第二端以一體方式形成具預設高度柱狀的一調整夾柱,系可夾固于該旋撥夾部內,并可于其內作線性位移,該調整夾柱位移方向與旋撥夾部中心軸線平行;藉由上述構件,利用松開該定位栓后即可調整該旋撥組與把手上的位置,以及該旋撥組以斜向線性位移調整與把手間的高度,于旋緊該定位栓則同步使該旋撥組與把手間的位置及高度予以固定,而具有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調整設計,配合該高度調整組相關構件系以一體方式分別設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間,整體結構簡單且組設快速,同步完成定位與高度調整,于操作上容易又方便,亦可達到輕量化的效果,故極具實用性及高經濟價值者。
[0012]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系利用與自行車管材中心軸線呈預設角度斜向設置的一高度調整組,設于夾持組及旋撥組之間,并以斜向線性位移方式達到旋撥組與自行車管材的距離,達到高度調整的功效,以因應不同使用者手部大小及姿勢,為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0014]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具有可調整高度的一高度調整組,其組成組件系以一體方式分別形成于夾持組及旋撥組間,而使夾持組及旋撥組兩者呈直接組設狀態,無需另一基座組件作為媒介,故整體結構簡單,且更具輕量化的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系于夾持組及旋撥組間設有一高度調整組,其可同時調整夾持于車架上的位置及旋撥組相對于車架的斜向延伸高度,故具有同步調整功效,同時調整的操作方式簡單、容易且快速。
[0016]本實用新型的更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系具有一松緊調整組設于高度調整組上,以提供鋼索穿設后,調節鋼索外露于該套件的長度,以產生線控的松緊狀態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設示意圖一。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設示意圖二。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設示意圖三。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高度調整作動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旋撥控制作動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松緊調整作動圖。[0025]圖9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自行車裝置組配圖。
[0026]圖10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設示意圖。
[0027]圖11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8]圖12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組設示意圖。
[0029]圖13為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30]其中,10夾持組,11第一夾座,12第二夾座,13把手夾持部,14定位栓,20旋撥組,21旋撥座,22旋撥件,221階狀凹槽,23樞接組件,231第一樞件,232第二樞件,30高度調整組,31旋撥夾部,32調整夾柱,40松緊調整組,41旋件,411凸緣,42旋鈕,421凹溝,43套件,44鋼索,441定位端,45彈性件,50自行車裝置,60把手,Θ斜向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2]首先請參照圖1至圖8,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主要系與一自行車裝置(50)及 一把手(60)間,以提供控制該自行車裝置(50)的作動,其包含有:一夾持組(10),以及設于該夾持組(10)上的一旋撥組(20)、一高度調整組(30)及一松緊調整組(40)。
[0033]該夾持組(10),具有相互對應的一第一夾座(11)及一第二夾座(12);并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12)間預設部位共同形成中空狀的一把手夾持部(13),提供夾持該把手(60)的部位;并配合一定位栓(14)共同穿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予以固定接設。
[0034]該旋撥組(20),其具有一旋撥座(21),及樞設于該旋撥座(21) —端的一旋撥件(22),提供手部施力的部位,該旋撥件(22)可于該旋撥座(21)上旋轉;各該旋撥座(21)及旋撥件(22)之間,系以一樞接組件(23)共同穿設于其中,該樞接組件(23)具有一第一樞件(231)及一第二樞件(232),兩者分別由各該旋撥座(21)及旋撥件(22)樞接的兩側穿設后,并使各該第一、第二樞件(231) (232)的穿設端則相互螺設定位。
[0035]該高度調整組(30),系設于各該夾持組(10)及旋撥組(20)之間,其具有呈預設曲面中空錐槽的一旋撥夾部(31),為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12)間于另一預設部位共同形成的中空狀,該旋撥夾部(31)中心軸線系與該把手夾持部(13)的中心軸線呈預設角度的一斜向角(Θ );于該旋撥座(21)另端形呈預設高度柱狀的一調整夾柱(32),呈可與該旋撥夾部(31)完整抵接配合的錐體狀,故可夾固于該旋撥夾部(31)內,并可于其內作線性位移;該調整夾柱(32)位移方向與旋撥夾部(31)中心軸線平行,并于松開該定位栓(14)后進行接設狀態的各該旋撥件(22)、旋撥座(21)及調整夾柱(32),與該把手(50)間的斜向高度調整位移至適當位置后,旋緊該定位栓(14)以迫緊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相抵接并共同夾持各該把手出0)及調整夾柱(32)固定定位。
[0036]該松緊調整組(40),系設于該高度調整組(30)上,其具有穿設于該調整夾柱(32)內的一旋件(41),及套設于該旋件(41)外且位于該調整夾柱(32)端緣處的一旋鈕(42);配合內外相互套設的一套件(43)及一鋼索(44)共同穿設于各該旋件(41)及調整夾柱
(32)內,并定位于該旋撥件(22)上;該鋼索(44)另端則與該自行車裝置(50)相接;該旋撥件(22)與該鋼索(44)穿設的部位形呈具較大孔徑的一階狀凹槽(221);該鋼索(44)其一穿設端則呈較大外徑的一定位端(441),并設于該階狀凹槽(221)內;該旋鈕(42)內部形成有凹狀的四凹溝(421),可與該旋件(41)外徑緣形成有凸狀的四凸緣(411)相互配合,使該旋件(41)及旋鈕(42)間呈卡制狀態以產生同步旋轉,且該旋件(41)又可于該旋鈕(42)內作相對位置的線性位移,以與該調整夾柱(32)間產生相對位置的距離變化,而具有調節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的長度以產生線控的松緊調整;該旋撥件(22)于該旋撥座(21)旋轉時則同步拉引該鋼索(44);該旋件(41)其一端螺設于該調整夾柱(32)內,另端則外露于該調整夾柱(32)的端緣并與該旋鈕(42)相套設,且于該旋件(41)套接的端緣面凹設有一接槽(411);該套件(43)的一端系固設于該接槽(411)內;一彈性件(45),系設于各該旋鈕(42)內部及旋件(41)之間,提供該旋鈕(42)朝該調整夾柱(32)位移貼近的自動彈力。
[0037]藉由上述構件,利用松開該定位栓(14)后即可調整該旋撥組(20)與把手(60)上的位置,以及該旋撥件(22)以斜向線性位移調整與把手(60)間的高度,于旋緊該定位栓
(14)則同步使該旋撥組(20)與把手(60)間的位置及高度予以固定,而具有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調整設計,配合該高度調整組(30)相關構件系以一體方式分別設于各該夾持組(10)及旋撥組(20)間,整體結構簡單且組設快速,同步完成定位與高度調整,于操作上容易又方便,亦可達到輕量化的效果,故極具實用性及高經濟價值者。
[0038]為供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構造特征、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的功效,茲將本實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
[0039]本實用新型各該旋撥夾部(31)及調整夾柱(32)的中心軸線,系與各該把手(60)及把手夾持部(13)的中心軸線兩者間呈非平行斜置狀態,其相對斜置的角度Θ范圍為1-60度為最佳。
[0040]本實用新型的該高度調整組(30),于整體組設前,系預先將該調整夾柱(32)以一體方式形成于該旋撥座(21)預設部位;該旋撥夾部(31)以一體方式形成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間預設部位;故各該調整夾柱(32)與旋撥座(21)兩者系呈同步作動且相互間具力量傳導,各該旋撥夾部(31)分別與第一、第二夾座(11) (12)間呈同步作動且相互間具力量傳導。
[0041]本實用新型各組件間的組設,請參照圖2至圖6,首先將該旋撥件(22)以各該第一、第二樞件(231) (232)共同樞設于該旋撥座(21)預設部位,此時各該第一、第二樞件(231) (232)分別以各該旋撥件(22)及旋撥座(21)的兩側穿接樞接點處,并使各該第一、第二樞件(231) (232)于穿設其樞接點內的端緣相互螺鎖定位;將該套件(43)的一端設于該旋件(41) 一端緣處,該彈性件(45)則套設于該旋件(41)外徑緣預設部位,再共同將各該套件(43)、旋件(41)及彈性件(45)共同穿設于該旋鈕(42)內,此時各該凸緣(411)系嵌設于各該凹溝(421)內,且可使各該旋件(41)及套件(43)于該旋鈕(42)內作線性位移;接著將該鋼索(44)由該階狀凹槽(221)穿入,并依序穿設各該調整夾柱(32)內、旋鈕(42)、彈性件(45)、旋件(41)及套件(43)等構件,最后使該鋼索(44)穿設的末端則與該自行車裝置(50)相接設。
[0042]本實用新型組設于自行車架時,本實施例系以裝設于該把手(60)上的應用作為組設說明,將前述段落已相互組設的各該旋撥組(20)、高度調整組(30)及松緊調整組
(40),藉由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兩相對應并同時對合,以分別組接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于各該把手夾持部(13)及旋撥夾部(31)內;以該定位栓(14)共同穿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于旋緊后同時迫緊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即同步使各該旋撥組(20)、高度調整組(30)及松緊調整組(40)可定位于該把手(60)上,以及各該旋撥組(20)及調整夾柱(32)同時可定位于該旋撥夾部(31)上,即組設完成。
[0043]本實用新型該旋撥件(22)于該把手(60)上進行位置或高度的調整時,請參照圖3至圖5即已定位于該把手(60)上的各該夾持組(10)、旋撥組(20)、高度調整組(30)及松緊調整組(40),無論是欲進行位置或高度調整時,均僅將該定位栓(14)調松但不脫離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此時各該把手夾持部(13)及旋撥夾部(31)系分別與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的外徑緣產生間隙,即可同步移動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各別于各該把手夾持部(13)及旋撥夾部(31)間的相對位置,此時各該夾持組(10)、旋撥組
(20)、高度調整組(30)及松緊調整組(40)可沿該把手(60)的管徑中心軸線方向進行線性位移,同時各該旋撥組(20)及松緊調整組(30)則可沿該調整夾柱(32)的中心軸線方向進行與該把手(60)呈預設角度Θ的斜向線性位移。
[0044]本實用新型于前述高度及位置線性位移調整于預設位置后,而欲進行定位鎖固時,即將該定位栓(14)旋緊以使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兩相對合并抵接,同時迫緊于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上,此時各該把手夾持部(13)及旋撥夾部(31)系分別與各該把手(60)及調整夾柱(32)的外徑緣未有間隙而完全相互抵接,即完成鎖固定位。
[0045]本實用新型于驅動該自行車裝置的作動,請參照圖6至圖7,當要驅動該自行車裝置(50)作動時,即旋撥該旋撥件(22)旋轉,此該鋼索(44)其靠近該定位端(441)部位亦同步朝旋轉方向拉引而產生彎曲,而該鋼索(44)其穿設于各該調整夾柱(32)、旋件(41)及套件(43)內的部位則受拉引亦朝向該旋撥件(22)方向產生線性位移,進而連動位該鋼索(44)連接該自行車裝置(50)的部位,即驅動該自行車裝置(50)。
[0046]本實用新型于解除驅動該自行車裝置(50)的作動,系將已撥旋的該旋撥件(22)解除施力,即手部放開對該旋撥件(22)的旋撥動作,該自行車裝置(50)即提供一復歸力將該鋼索(44)拉引而逐漸復歸,此時該鋼索(44)其穿設于各該調整夾柱(32)、旋件(41)及套件(42)內的部位則受拉引亦朝向該旋撥件(22)的反向產生線性位移,進而使該鋼索
(44)其靠近該定位端(441)部位亦同步拉引回復至未受旋撥力的狀態。
[0047]本實用新型于進行該鋼索(44)的松緊度調整時,請參照圖8,系旋轉該旋鈕(42)以調整該旋件(41)于該調整夾柱(32)內的相對位置,當該旋件(41)越往該調整夾柱(32)外露長度越長,則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的長度越長,此時該鋼索(44)的松緊度較偏緊,旋轉該旋撥件(22)以驅動該自行車裝置(50)的動作則越靈敏;當該旋件(41)調旋其外露于該調整夾柱(32)端緣的長度越短,則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的長度亦越短,此時該鋼索(44)的松緊度較偏松,旋轉該旋撥件(22)以驅動該自行車裝置(50)的動作則較不靈敏。
[0048]本實用新型的該高度調整組(30),系與受夾持定位的車架管材其中心軸線呈預定角度Θ角的斜向設置,并依斜向的中心軸線方向以線性位移方式,使位于末端的該旋撥件(22)的高度產生變化,以因應騎乘者的手部尺寸大小不同而作調整,解決習知結構驅動組與夾持管材間的高度無法依需求調節的問題,故本實用新型該高度調整組(30)系提供該旋撥組(20)具有高度調整的功能,為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0049]本實用新型的該高度調整組(30),其構成組件系以一體方式各別形成于各該夾持組(10)及旋撥組(20)上,因而無需另添一基座或組件作為接設媒介,而可使各該夾持組
(10)及旋撥組(20)等同兩相直接組設,解決習知需以基座為間接結合各該夾持組及驅動組,以致構件較多及重量較重的問題,故本實用新型該高度調整組(30)以一體方式形成于各該夾持組(10)及旋撥組(20),兩者直接夾持接設的結構設計,無需添設一基座,無需額外增添新構件,顯具較優的輕量化效果。
[0050]本實用新型該高度調整組(30)其構件簡單,組設容易且快速,系可有效降低制造及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該高度調整組(30)于高度調整操作時,系以簡單調旋該定位栓(14)即可進行,不必將該定位栓(14)整個脫離該夾持組(10),緊稍為調松使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產生間隙,即可同步進行兩種調整功能,其一為各該夾持組(10)、旋撥組(20)、高度調整組(30)及松緊調整組(40)于該把手(60)上的位置調整,其二為各該旋撥組(20)及松緊調整組(40)于各該夾持組(10)與把手(60)相對位置的斜向高度調整,調整確定后即旋緊該定位栓(14)即可,故本實用新型的調整操作相當簡便、快速且容易,亦不用擔心該定位栓(14)因完全松脫而發生遺失或遍尋不找的情形,同時又具有位置及高度的同步調整功效。
[0051]本實用新型的該松緊調整組(40),系提供該鋼索(44) 一可調整其線材松緊度的功能,其主要利用旋調該旋鈕(42)使其內的該旋件(41)產生線性位移,依其外露與于該調整夾柱(32)的長度,可使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的長度亦產生變化,進而使該鋼索(44)具有松緊調整的效果,當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外部的長度越長,其松緊度越緊,控制該自行車裝置(60)的驅動則更為敏感;當該鋼索(44)外露于該套件(43)外部的長度越短,其松緊度越松,控制該自行車裝置(50)的驅動則較不敏感,使用者可依喜好調整該鋼索(44)的松緊手感。
[0052]請參照圖9,系為本實用新型該自行車裝置的應用實施態樣,其中該自行車裝置(50)可為前叉緩沖裝置、煞車裝置或座墊高度調整裝置等的應用,同樣可配合本實用新型的線控旋撥結構,系將該鋼索(44)的另端與該自行車裝置(50)接設,即能控制前叉緩沖裝置、煞車裝置或座墊高度調整裝置等裝置的作動。另一方面,除組設于該把手(60)部位外,本實用新型的線控旋撥結構亦可組設于自行車車架的任何管材部位,如上管、下管、后上叉管、后下叉管、前叉管等等部位,均可適用。
[0053]請參照圖10及圖11,系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其中該旋撥夾部(31)系呈預設斜度的四邊形中空斜槽;該調整夾柱(32)則呈可與該旋撥夾部(31)完整抵接配合的四邊形柱狀。此一實施例主要系提供呈四邊柱狀的該調整夾柱(32),對應該旋撥夾部(31)以兩斜面鄰接的凹槽以配合夾持者。
[0054]此一四邊形夾持關系使該高度調整組(30)具有與前述較佳實施例相同的斜向位移的調整功能外,其進一步使得于各該旋撥組(20)及松緊調整組(30)于進行斜向線性位移時,不會產 生徑向旋轉,可確保該旋撥件(22)不換產生偏旋,以致發生該把手(60)徑向逆時針或順時針翻轉,亦可達到調整位移作業時的穩固性功效。其它結構組設上、使用上、及功效上,均與前述實施例完全相同。
[0055]請參照圖12至圖13,系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其中該旋撥夾部(31)系呈預設斜度Θ的波浪形中空斜槽;該調整夾柱(32)則呈可與該旋撥夾部(31)完整抵接配合的波浪形柱狀。此一實施例主要提供呈若干凸緣環設狀的該調整夾柱(32),該旋撥夾部
(31)則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11) (12)上形成如波浪狀的凹槽以與該調整夾柱(32)相配合并穩固夾持。
[0056]此一實施例主要系提供該高度調整組(30)具有與前述較佳實施例相同的斜向位移的調整功能外,其進一步使得于各該旋撥組(20)及松緊調整(40)組于進行斜向線性位移時,同樣不會產生徑向旋轉;另一方面,對于該旋撥件(22)沿該調整夾柱(32)的中心軸線可產生具段數的旋轉調整,即指該旋撥件(22)可因使用者需求而使其施力面朝該把手(60)徑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傾斜,而具有第三種調整功能。其它結構組設上、使用上、及功效上,均與前述實施例完全相同。
[0057]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系提供一種于自行車管材上可使各該旋撥組及松緊調整組兩者同步進行位置及高度兩種調整功能的線控旋撥結構,其利用該高度調整組設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間,設置各該旋撥夾部及調整夾柱以一體方式分別形成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之間,并使各構件以預設角度的斜向位移方式予以達成高度調整的結構設計,其構件簡單、組設快速且容易,無需添設基座作為各組件的結合媒介,故具有較佳的輕量化效果,且于調整操作上簡易又方面,同時于該高度調整組上亦設置有該松緊調整組,以達到鋼索的松緊調整功效,而獲致一實用性高的線控旋撥結構,俾使整體確具產業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且其構成結構又未曾見于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鈞局明鑒,早日準予專利,至為感禱。
[0058]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若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合予陳明。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主要設置于一自行車裝置及自行車把手間,以提供控制該自行車裝置的動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夾持組,具有相互對應的一第一夾座及一第二夾座,并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間預設部位共同形成中空狀的一把手夾持部,提供夾持該把手的部位,配合一定位栓共同穿設各該第一、第二夾座予以螺設固定;一旋撥組,其具有一旋撥座,及樞設于該旋撥座第一端的一旋撥件,提供手部施力的部位,該旋撥件可于該旋撥座上旋轉;一高度調整組,系設于各該夾持組及旋撥組之間,其具有以一體方式形成于各該第一、第二夾座間呈中空狀的一旋撥夾部,其中心軸線系與該把手夾持部的中心軸線呈預設角度的一斜向角,于該旋撥座第二端以一體方式形成具預設高度柱狀的一調整夾柱,系可夾固于該旋撥夾部內,并可于其內作以該旋撥夾部中心軸線方向作線性位移,并由該定位栓的旋松及旋緊而使該高度調整組產生可位移及定位的狀態變換;一松緊調整組,系設于該高度調整組上,其具有穿設于該調整夾柱內的一旋件,及套設于該旋件外且位于該調整夾柱端緣處的一旋鈕,配合內外相互套設的一套件及一鋼索共同穿設于各該旋件及調整夾柱內,并定位于該旋撥件上,該鋼索另端則與該自行車裝置相接,該旋撥件于該旋撥座旋轉時則同步拉引該鋼索,各該旋件及旋鈕可同步旋轉以使各該調整夾柱及旋件間相對位置的長短距離變化,而可調節該鋼索外露于該套件的長度以產生線控的松緊調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夾部及調整夾柱的中心軸線,系與各該把手及把手夾持部的中心軸線兩者間呈非平行斜置狀態,其相對斜置的角度范圍為1-6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座及旋撥件之間,系以一樞接組件共同穿設于其中,該樞接組件具有一第一樞件及一第二樞件,兩者分別由各該旋撥座及旋撥件樞接的兩側穿設后,各該第一、第二樞件的穿設端則相互螺設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夾部系呈預設曲面的中空錐槽;該調整夾柱則呈可與該旋撥夾部完整抵接配合的錐體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夾部系呈預設斜度的四邊形中空斜槽;該調整夾柱則呈可與該旋撥夾部完整抵接配合的四邊形柱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夾部系呈預設斜度的波浪形中空斜槽;該調整夾柱則呈可與該旋撥夾部完整抵接配合的波浪形柱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撥件與該鋼索穿設的部位形呈具較大孔徑的一階狀凹槽;該鋼索其一穿設端則呈較大外徑的一定位端,并設于該階狀凹槽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件其一端螺設于該調整夾柱內,另端則外露于該調整夾柱的端緣并與該旋鈕相套設,且于該旋件套接的端緣面凹設有一接槽;該套件的一端系固設于該接槽內;一彈性件,系設于各該旋鈕內部及旋件之間,提供該旋鈕朝該調整夾柱位移貼近的自動彈力。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旋鈕內部形成有凹狀的至少一凹溝,可與該旋件外徑緣形成有凸狀的至少一凸緣相互配合,使該旋件及旋鈕間呈卡制狀態以產生同步旋轉,且該旋件又可于該旋鈕內作相對位置的線性位移,以與該調整夾柱間產生相對位置的距離變化。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線控旋撥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自行車裝置為自行車的前叉緩沖裝置 、煞車裝置或座墊高度調整裝置中的至少一種。
【文檔編號】B62L3/02GK203793538SQ201420074536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許榮裕 申請人:元渝機械(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