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架,包括上管、下管及中管;下管的截面依次由上部管壁、左管壁、左下管壁、下部管壁、右下管壁及右管壁圍繞而成,其中,左管壁和右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和右下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的壁厚大于上部管壁的壁厚,上部管壁的壁厚大于下部管壁的壁厚,下部管壁的壁厚大于左管壁的壁厚。該結構不僅便于加工,而且強度高。
【專利說明】一種車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或電動車車架。
【背景技術】
[0002]車架是自行車或電動車的主要部分之一,其承載著主要的載荷,因此,車架的強度對于整個自行車或電動車來說非常重要,而現在的自行車或電動車又在向輕便的方向發展,其中,車架占據了整個車的主要重量,目前,減輕車架重量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改變車架的材料,但現有的如碳纖維材料雖然重量輕,但價格昂貴,一種是減小車架管材的壁厚,但如果壁厚減小,其強度又難以保證。
[0003]現有的車架主要由頭管、上管、下管、中管、上叉和下叉組成。根據測試,上管和下管承受的力較大,其中上管和下管的兩端受力為最大,因此,現有有將上管和下管兩端的管壁做成大于中部的管壁厚度,如在申請號為201220135013.4授權公告日為2012.11.21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自行車車架,其上管兩端的管壁厚度大于中間管壁厚度,下管兩端的管壁厚度大于中間管壁的厚度,該結構雖然既保證了車架的強度,也減輕了車架的重量,但上管和下管需要多次拉伸成型,因此,加工的難度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4]為了降低加工難度,降低成本,提高車架的強度,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架。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包括上管、下管及中管;下管的截面依次由上部管壁、左管壁、左下管壁、下部管壁、右下管壁及右管壁圍繞而成,其中,左管壁和右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和右下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的壁厚大于上部管壁的壁厚,上部管壁的壁厚大于下部管壁的壁厚,下部管壁的壁厚大于左管壁的壁厚。
[0006]上述結構,將上部管壁、左管壁、左下管壁、下部管壁、右下管壁及右管壁各部分的壁厚設置成不同,并根據下管的受力情況,將左下管壁和右下管壁的壁厚設置成最厚,將左管壁和右管壁的厚度設置成最薄,同時,在下管的長度方向,各部分的厚度都是一樣的,因此,在加工時,不需要經過多次拉伸成型,從而降低了加工難度,減少了耗材,降低了成本,同時又能保證車架的強度。
[0007]作為改進,中管的中部設有向前的弧形凹槽。對于自行車來說,踏板軸中心與后輪中心軸之間的距離越短,傳動速度越快,因此,在中管的中部設置弧形凹槽,后輪能向前安裝,使得踏板軸中心與后輪中心軸之間的距離短,從而提高了傳動速度。
[0008]作為改進,中管的中部向前彎曲形成弧形管。該結構能使后輪向前安裝,使得踏板軸中心與后輪中心軸之間的距離短,從而提高了傳動速度。
[0009]作為改進,下管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設置成該結構,自行車或電動車在運行過程中風阻小。
[0010]作為改進,上管截面從上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下逐漸變小。設置成該結構,自行車或電動車在運行過程中風阻小。[0011]作為改進,在中管的下端連接有五通,在中管上連接有上叉,在五通上連接有下叉,上叉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下叉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設置成該結構,自行車或電動車在運行過程中風阻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上管的截面圖。
[0014]圖3為下管的截面圖。
[0015]圖4為上叉的截面圖。
[0016]圖5為下叉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如圖1所示,自行車包括車架、前叉、前輪8及后輪9。
[0019]車架包括頭管1、上管2、下管3、中管4、五通5、上叉6及下叉7。上管2的前端連接在頭管I上,上管2的后端連接在中管4上;下管3的前端連接在頭管I上,下管3的后端連接在五通5上;中管4的下端連接在五通5上;上叉6的前端連接在中管4上;下叉7的前端連接在五通5上。
[0020]前叉連接在頭管I上。前輪8安裝在前叉上。后輪9安裝在上叉和下叉的后端。
[0021]如圖2所示,上管2截面從上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下逐漸變小,以減小風阻。
[0022]如圖3所示,下管3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以減小風阻;下管3的截面依次由上部管壁31、左管壁32、左下管壁33、下部管壁34、右下管壁35及右管壁36圍繞而成,其中,左管壁32和右管壁36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33和右下管壁35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33的壁厚大于上部管壁31的壁厚,上部管壁31的壁厚大于下部管壁34的壁厚,下部管壁34的壁厚大于左管壁32的壁厚,即左下管壁和右下管壁的厚度最厚,左管壁和右管壁的壁厚最薄。該管壁厚度是根據下管的受力情況設計的,使得在加工時,不需要經過多次拉伸成型,從而降低了加工難度,減少了耗材,降低了成本,同時又能保證車架的強度。
[0023]如圖4和圖5所示,上叉6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下叉7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以減小風阻。
[0024]如圖1所示,中管4的中部設有向前的弧形凹槽41。這樣,后輪9能向前安裝,使得踏板軸中心與后輪9中心軸之間的距離短,從而提高傳動速度。當然,也可以將中管設置成彎曲弧形管。
【權利要求】
1.一種車架,包括上管、下管及中管;其特征在于:下管的截面依次由上部管壁、左管壁、左下管壁、下部管壁、右下管壁及右管壁圍繞而成,其中,左管壁和右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和右下管壁的壁厚相等,左下管壁的壁厚大于上部管壁的壁厚,上部管壁的壁厚大于下部管壁的壁厚,下部管壁的壁厚大于左管壁的壁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中管的中部設有向前的弧形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中管的中部向前彎曲形成弧形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下管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上管截面從上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下逐漸變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在中管的下端連接有五通,在中管上連接有上叉,在五通上連接有下叉,上叉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下叉的截面從下自中部逐漸變大后自中部向上逐漸變小。
【文檔編號】B62K19/06GK203714096SQ201320849564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黃可儉 申請人:廣州市銀三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