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該轉向盤骨架包括環形的輪緣(11)和設置在環形輪緣(11)內部的多根輪輻,輪緣(11)上形成有多處吸能區(111),輪緣(11)上吸能區(111)處的直徑小于輪緣(11)上其他位置處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中的輪緣具有很好的吸能性能,降低了碰撞時對人員的傷害。
【專利說明】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向盤骨架,尤其涉及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
【背景技術】
[0002]轉向盤是駕駛員直接操縱的部件,用以傳遞駕駛員的轉向力矩;轉向盤骨架則是轉向盤的主要支撐結構。由于轉向盤需承受轉向盤矩,因此轉向盤骨架的強度需要足夠大。此外,由于轉向盤布置在駕駛員前方較近處,在碰撞時轉向盤骨架要具有一定的吸能性能,不能對駕駛員造成傷害。另外考慮到整車的輕量化,轉向盤骨架的質量要盡量低。
[0003]因輕型卡車工況復雜,轉動力矩大,對轉向盤的強度要求較高。參見圖1所示,現有的轉向盤骨架主要由輪緣1、輪輻2-5、底座7和固定板6焊接組成。其中,輪緣1、輪輻2-5和固定板6的材料都為Q235,底座7的材料為20#鋼。上述構件的質量都比較大,而且上述轉向盤骨架的吸能性能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度高、吸能效果好,且質量輕的卡車轉向盤骨架。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的具體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包括環形的輪緣和設置在環形輪緣內部的多根輪輻,輪緣上形成有多處吸能區,輪緣上吸能區處的直徑小于輪緣(11)上其他位置處的直徑。
[0007]進一步,環形輪緣的內部沿順時針布置有四根輪輻,分別為第一輪輻、第二輪輻、第三輪輻和第四輪輻,且四根輪輻分布在輪緣內部的半圓形區域內。
[0008]進一步,四根輪輻分布在輪緣內部靠近駕駛員一側的半圓形區域內。
[0009]進一步,輪緣上形成有三處吸能區,三處吸能區分別位于第一輪輻和第四輪輻之間、第四輪輻和第三輪輻之間、第三輪輻和第二輪輻之間。
[0010]進一步,第一輪輻和第二輪輻的寬度相同,第三輪輻和第四輪輻的寬度相同,且第一輪輻和第二輪輻的寬度大于第三輪輻和第四輪輻的寬度。
[0011]進一步,輪緣與多根輪輻通過壓鑄連接在一起,且在輪緣與多根輪輻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彈性的吸能部件。
[0012]與現有轉向盤骨架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具有以下優點:
[0013]1、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中的輪緣具有很好的吸能性能,降低了碰撞時對人員的傷害;
[0014]2、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中的輪輻采用ZL材料能夠有效的降低整車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現有轉向盤骨架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更好的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結構及功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18]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包括環形的輪緣11和設置在環形輪緣11內部的多根輪輻,其中,本實施例的輪緣11內的輪輻為四根,分別為第一輪輻12、第二輪輻13、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且四根輪輻基本分布在環形輪緣11的一個半圓形區域內,優選的是,四根輪輻分布在靠近駕駛員一側的半圓形區域內。
[0019]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的輪緣11采用Q235材料,通過彎曲成型、焊接制造,從而可以有效的保證輪緣11的旋轉強度和剛度。此外,本實用新型中的輪緣11上還形成有多處吸能區111,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設置有三處,且該三處吸能區111優選位于輪緣11上靠近駕駛員的一側。本實施例中,輪緣11在吸能區111處的直徑小于輪緣11在其他位置處正常的直徑,也即輪緣11上的吸能區111可通過擠壓形成,使吸能區111處的輪緣截面發生改變,由此,當碰撞時輪緣11能夠在吸能區111處產生變形,以起到吸能作用,從而保護駕駛員。
[0020]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的多根輪輻12-15采用ZL102材料制造,能夠有效的降低轉向盤的質量,以降低整車油耗。此外,本實施例中輪緣11與多根輪輻12-15通過壓鑄連接在一起,并且在輪緣11與多根輪輻12-15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吸能部件112,本實用新型中的吸能部件112為彈性材料制成,優選為發泡聚氨酯材料。
[0021]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的多根輪輻12-15在輪緣11內部為順時針布置,且輪輻12-15的寬度各不相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輪輻12和第二輪輻13的寬度基本相同,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的寬度基本相同,且第一輪輻12和第二輪輻13的寬度大于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的寬度。此外,本實施例中輪緣11上的三處吸能區111分別位于四根輪輻12-15之間,也即分別位于第一輪輻12和第四輪輻15之間、第四輪輻15和第三輪輻14之間、第三輪輻14和第二輪輻13之間。
[0022]以上借助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了進一步描述,但是應該理解的是,這里具體的描述,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范圍的限定,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本說明書后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的各種修改,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卡車轉向盤骨架,包括環形的輪緣(11)和設置在環形輪緣(11)內部的多根輪輻,其特征在于,輪緣(11)上形成有多處吸能區(111),輪緣(11)上吸能區(111)處的直徑小于輪緣(11)上其他位置處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其特征在于,環形輪緣(11)的內部沿順時針布置有四根輪輻,分別為第一輪輻(12)、第二輪輻(13)、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且四根輪輻分布在輪緣(11)內部的半圓形區域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其特征在于,四根輪輻分布在輪緣(11)內部靠近駕駛員一側的半圓形區域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其特征在于,輪緣(11)上形成有三處吸能區(111),三處吸能區(111)分別位于第一輪輻(12)和第四輪輻(15)之間、第四輪輻(15)和第三輪輻(14)之間、第三輪輻(14)和第二輪輻(13)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輪輻(12)和第二輪輻(13)的寬度相同,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的寬度相同,且第一輪輻(12)和第二輪輻(13)的寬度大于第三輪輻(14)和第四輪輻(15)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車轉向盤骨架,其特征在于,輪緣(11)與多根輪輻通過壓鑄連接在一起,且在輪緣(11)與多根輪輻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彈性的吸能部件(112)。
【文檔編號】B62D1/11GK203485974SQ201320626960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賈偉偉, 袁智明, 唐賡, 鄢華平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