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摩托車車架,特別涉及一種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
背景技術:
車架是摩托車的骨架,用來支承發動機、變速傳動系統、鞍座、油料箱以及摩托車騎乘人員,并為車輪提供安裝位置,從而使整個車輛支承在車輪上。由于摩托車車架是摩托車的主要支承部分,并且在摩托車行駛過程中還要受到沖擊和振動,因此其材料和結構必須有相當的強度和剛度,同時又要求質量輕,以便于高速行駛。傳統的摩托車車架結構通常采用結構簡單、工藝簡便、質量輕的板式車架,這種板式車架由兩組對稱的鋼板沖壓件焊接而成,并且沒有下梁管,車架亦可作為外觀件或其它功能件(如擋泥板)的一部分。但這種車架的不足之處在于1、車架因剛性不足易導致摩托車行駛過程中可操控性和安全性惡化,影響正常駕駛;2、車架因設計結構及焊接工藝不良會導致摩托車在行駛過程中整車振動大和騎乘舒適性差;3、由于車架的整體強度及剛度得不到有效保證和焊接不良,極易產生應力集中,由疲勞破壞而導致車架斷裂、破損,降低整車騎乘安全性;4、維修不方便,而且因受到板材穩定性的限制,強度和剛度不十分理想,僅適用于發動機功率不大的摩托車。因此,如何設計一種具有高強度、低振動特性,并能提高摩托車整車駕乘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穩定性的摩托車車架結構,是目前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它結構簡單,工藝簡易,具有高強度、低振動的特性,極大的提高了摩托車整車駕乘的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以及穩定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包括尾架、主支撐架、車頭管,所述尾架包括對稱的左、右縱尾架管和焊接固定在兩縱尾架管之間的橫尾架管,所述主支撐架包括對稱的左、右支撐板和左、右主梁管,各支撐板包括壓制成型有折轉邊的內、外側板,內、外側板的折轉邊相疊合焊接成有內空結構的支撐板,所述左、右主梁管的前端與車頭管焊接,左、右主梁管的后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安裝板、發動機上懸掛管、車體后承載橫管和發動機下懸掛管,所述上安裝板和發動機下懸掛管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板的內側板焊接固定,所述發動機上懸掛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和主梁管,且分別與內、外側板和主梁管焊接固定,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且與內、外側板焊接固定,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上焊接有兩個后斜撐管,兩后斜撐管的上端分別與尾架的左、右縱尾架管焊接固定,所述左、右縱尾架管的前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各主梁管包括與支撐板焊接且沿支撐板橫向外伸的水平延伸段,該水平延伸段的延伸端折彎后傾斜延伸與車頭管焊接,兩主梁管與車頭管連接的三角區域焊接有一前加強板。所述前加強板為V形加強板,該V形加強板的兩延伸端分別焊接固定在左、右主梁管的下端面,且兩延伸端分別延伸過左、右主梁管的折彎處。所述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內、外側分別設有翻邊,前加強板的下端面為平面,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下端面分別焊接固定有左、右下梁管。所述左、右下梁管上分別焊接有左、右加強管,左、右加強管的上端分別與左、右主梁管的水平延伸段焊接固定。兩個后斜撐管相平行,且兩個后斜撐管的軸心線分別與車體后承載橫管的軸心線
相垂直。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本發明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由于所述主支撐架包括對稱的左、右支撐板和左、右主梁管,各支撐板包括壓制成型有
折轉邊的內、外側板,內、外側板的折轉邊相疊合焊接成有內空結構的支撐板,這樣既保證了支撐板的強度和剛度,減輕了自重,又便于支撐板與主梁管和尾架連接固定。由于所述左、右主梁管的前端與車頭管焊接,左、右主梁管的后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保證了主梁管與車頭管和支撐板之間的連接強度,提高了摩托車車架的整體強度。由于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安裝板、發動機上懸掛管、車體后承載橫管和發動機下懸掛管,其中上安裝板和發動機下懸掛管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板的內側板焊接固定,所述發動機上懸掛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和主梁管,且分別與內、外側板和主梁管焊接固定,這樣提高了發動機上懸掛管的連接強度和剛度,使摩托車發動機能夠安裝在發動機上懸掛管與發動機下懸掛管之間,并通過發動機上懸掛管和發動機下懸掛管對發動機進行支撐和定位,保證了發動機的裝配,并且使摩托車的其它部件(如油箱等)能夠安裝固定在上安裝板上,更加便于裝配;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且與內、外側板焊接固定,提高了車體后承載橫管的連接強度和剛度,通過增加車體后承載橫管,進一步增加了對發動機的支撐效果。并且由于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上焊接有兩個后斜撐管,兩后斜撐管的上端分別與尾架的左、右縱尾架管焊接固定,通過設置兩個后斜撐管,不僅提高了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剛度和支撐效果,也進一步提高了摩托車車架的整體強度。由于所述左、右縱尾架管的前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這樣既提高了尾架與主支撐架之間的連接強度,使兩者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可靠,也更加便于裝配。由于兩主梁管與車頭管連接的三角區域焊接有一前加強板,前加強板為V形加強板,該V形加強板的兩延伸端分別焊接固定在左、右主梁管的下端面,且兩延伸端分別延伸過左、右主梁管的折彎處,兩延伸端的內、外側分別設有翻邊,這樣不僅增加了前加強板與各主梁管的焊接面積,保證了連接的牢靠性,而且也提高了前加強板的剛度。同時由于前加強板的下端面為平面,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下端面分別焊接固定有左、右下梁管,左、右下梁管上分別焊接有左、右加強管,左、右加強管的上端分別與左、右主梁管的水平延伸段焊接固定,更進一步提高了摩托車車架的整體強度。本發明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不僅結構簡單,工藝簡易,易于快速實現批量生產規模化,而且能夠在降低自重的情況下仍具有高強度、低振動的特性,極大的提高了摩托車整車駕乘的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以及穩定性。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A-A向示意 圖3為圖1的B向示意 圖4為圖3的D-D向示意 圖5為圖1的C-C向示意 圖6為本發明的前加強板的結構示意 圖7為本發明的前加強板的立體示意 圖8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附圖中,I為車頭管,2為左縱尾架管,3為右縱尾架管,4為橫尾架管,5為左支撐板,5a為左支撐板的內側板,5b為左支撐板的外側板,6為右支撐板,6a為右支撐板的內側板,6b為右支撐板的外側板,7為左主梁管,8為右主梁管,9為上安裝板,10為發動機上懸掛管,11為發動機下懸掛管,12為車體后承載橫管,13、14為后斜撐管,15為前加強板,15a為翻邊,16為左下梁管,17為右下梁管,18為左加強管,19為右加強管,20為后減震支撐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至圖8,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的一種實施例,該車架結構包括尾架、主支撐架、車頭管I。所述尾架包括對稱的左、右縱尾架管2、3和焊接固定在兩縱尾架管之間的橫尾架管4,本實施例中左縱尾架管2和右縱尾架管3之間焊接固定有后減震支撐座20,用于安裝后減震。所述主支撐架包括對稱的左、右支撐板5、6和左、右主梁管7、8,各支撐板包括壓制成型有折轉邊的內、外側板,內、外側板的折轉邊相疊合焊接成有內空結構的支撐板,本實施例中左支撐板5的內、外側板5a、5b和右支撐板6的內、外側板6a、6b均采用厚度較薄的板材制成,這樣既能減輕各支撐板的重量,又能保證各支撐板的強度和剛度,同時由于各支撐板具有內空結構,也便于安裝和提高連接強度。所述左、右主梁管7、8的前端與車頭管I焊接,左、右主梁管7、8的后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5、6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保證了左、右主梁管7、8與左、右支撐板5、6支撐板的連接強度。各主梁管包括與支撐板焊接且沿支撐板橫向外伸的水平延伸段,該水平延伸段的延伸端折彎后傾斜延伸與車頭管I焊接,兩主梁管與車頭管連接的三角區域焊接有一前加強板15,所述前加強板15為V形加強板,該V形加強板的兩延伸端分別焊接固定在左、右主梁管的下端面,且兩延伸端分別延伸過左、右主梁管的折彎處,這樣增加了前加強板與各主梁管的焊接面積,提高了連接強度,并且所述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內、外側分別設有翻邊15a,使兩延伸端的內、外側能夠分別通過翻邊15a與各主梁管下端的兩側焊接固定,進一步提高了連接強度。所述前加強板的下端面為平面,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下端面分別焊接固定有左、右下梁管16、17,所述左、右下梁管16、17上分別焊接有左、右加強管18、19,左、右加強管18、19的上端分別與左、右主梁管的水平延伸段焊接固定,提高了左、右主梁管7、8的強度和剛度。所述左支撐板5和右支撐板6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安裝板9、發動機上懸掛管10、車體后承載橫管12和發動機下懸掛管11,所述上安裝板9和發動機下懸掛管11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板的內側板焊接固定,其中上安裝板9用于安裝油箱等部件,發動機下懸掛管11用于支撐發動機;所述發動機上懸掛管10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和主梁管,且分別與內、夕卜側板和主梁管焊接固定,本實施例中發動機上懸掛管10的兩端與內、外側板采用全焊接固定,支撐板的一側設有焊接讓位口,發動機上懸掛管10的兩端與主梁管采用半焊接固定,這樣提高了發動機上懸掛管10的連接強度和剛度。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且與內、外側板焊接固定,提高了車體后承載橫管的連接強度和剛度,通過增加車體后承載橫管,進一步增加了對發動機的支撐效果。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12上焊接有兩個后斜撐管13、14,兩后斜撐管13、14的上端分別與尾架的左、右縱尾架管2、3焊接固定,兩個后斜撐管13、14相平行,且兩個后斜撐管13、14的軸心線分別與車體后承載橫管12的軸心線相垂直,通過設置兩個后斜撐管13、14,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車體后承載橫管12的剛度和支撐效果,也提高了摩托車車架的整體強度,還能夠降低震動。所述左、右縱尾架管2、3的前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5、6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提高了左、右縱尾架管
2、3與左、右支撐板5、6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了本車架結構的整體強度。本發明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不僅結構簡單,工藝簡易,易于快速實現批量生產規模化,而且能夠在降低自重的情況下仍具有高強度、低振動的特性,極大的提高了摩托車整車駕乘的舒適性、安全性、操控性以及穩定性。以上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包括尾架、主支撐架、車頭管(1),所述尾架包括對稱的左、右縱尾架管(2、3)和焊接固定在兩縱尾架管之間的橫尾架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撐架包括對稱的左、右支撐板(5、6)和左、右主梁管(7、8),各支撐板包括壓制成型有折轉邊的內、外側板,內、外側板的折轉邊相疊合焊接成有內空結構的支撐板,所述左、右主梁管(7、8)的前端與車頭管(I)焊接,左、右主梁管(7、8)的后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5、6)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所述左支撐板(5)和右支撐板(6)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上安裝板(9)、發動機上懸掛管(10)、車體后承載橫管(12)和發動機下懸掛管(11),所述上安裝板(9)和發動機下懸掛管(11)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板的內側板焊接固定,所述發動機上懸掛管(10)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和主梁管,且分別與內、外側板和主梁管焊接固定,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且與內、外側板焊接固定,所述車體后承載橫管(12)上焊接有兩個后斜撐管(13、14),兩后斜撐管(13、14)的上端分別與尾架的左、右縱尾架管(2、3)焊接固定,所述左、右縱尾架管(2、3)的前端分別插入左、右支撐板(5、6)的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各主梁管包括與支撐板焊接且沿支撐板橫向外伸的水平延伸段,該水平延伸段的延伸端折彎后傾斜延伸與車頭管(I)焊接,兩主梁管與車頭管連接的三角區域焊接有一前加強板(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強板(15)為V形加強板,該V形加強板的兩延伸端分別焊接固定在左、右主梁管的下端面,且兩延伸端分別延伸過左、右主梁管的折彎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內、外側分別設有翻邊(15a),前加強板的下端面為平面,前加強板兩延伸端的下端面分別焊接固定有左、右下梁管(16、17)。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下梁管(16、17)上分別焊接有左、右加強管(18、19),左、右加強管(18、19)的上端分別與左、右主梁管的水平延伸段焊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后斜撐管(13、14)相平行,且兩個后斜撐管(13、14)的軸心線分別與車體后承載橫管(12)的軸心線相垂直。
全文摘要
一種管板組合式摩托車車架結構,包括尾架、主支撐架、車頭管,主支撐架包括兩支撐板和兩主梁管,各支撐板包括壓制成型有折轉邊的內、外側板,內、外側板的折轉邊相疊合焊接成有內空結構的支撐板,各主梁管前端與車頭管焊接,各主梁管后端分別插入各支撐板內空中與支撐板焊接,上安裝板和發動機下懸掛管的兩端分別與各支撐板的內側板焊接,發動機上懸掛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和主梁管,且分別與內、外側板和主梁管焊接,車體后承載橫管的兩端分別穿過支撐板的內、外側板,且與內、外側板焊接,車體后承載橫管上焊接有兩后斜撐管,兩后斜撐管上端分別與尾架的兩縱尾架管焊接固定。它結構簡單,工藝簡易,具有高強度、低振動的特性。
文檔編號B62K11/02GK103057638SQ20131003576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黃品, 萬志勇, 秦嵩, 蒙永福, 傅長柏, 楊明, 黃龍, 陳凌峰 申請人:重慶航天巴山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