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即使在對鏈條(15)作用使張緊鏈輪(45)向其施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張力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產生鏈條(15)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情況。本發明的電動自行車具備使鏈條(15)相對于輔助驅動鏈輪(29)的卷繞角度增加并且對鏈條(15)賦予基于作用力的張力以吸收鏈條(15)的松弛的張緊裝置(40),設有位置調整機構(50),其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向鏈條(15)作用有使張緊鏈輪(45)向其施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張力作用于時的、張緊鏈輪(45)的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專利說明】電動自行車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特別是具有張緊裝置的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公知有如下的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自行車),即,其具有蓄電池等蓄電器和由該蓄電器供電的電動機,通過扭矩傳感器等踏力檢測器檢測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通過在上述踏力的人力驅動力上追加上述電動機的輔助驅動力(輔助力),即使在上坡等也可以輕松地行駛。
[0003]在該電動自行車中,如圖23、圖24所示,將內裝有產生輔助驅動力的電動機等的電機驅動單元101配置在曲柄軸102a的后方等曲柄軸102a的附近部位。這種配置結構的電動自行車由于在電動自行車的相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即,前輪與后輪之間的中間位置)配置有重量較大的電機驅動單元101,故而與電機驅動單元內裝于前輪的輪轂及后輪的輪轂的情況相比,容易抬高前輪103及后輪104,在行駛路中即使有臺階也能夠容易地跨過等,電動自行車的車身105的操作性好,另外,行駛穩定性也良好。另外,在圖23、圖24中,102為曲柄、106為踏板、108為與曲柄軸102a—體旋轉的作為人力驅動輪體的前鏈輪(有時也稱為曲柄鏈輪及前齒輪)、109為設于后輪104的作為后部輪體的后鏈輪、110為環狀地卷繞在前鏈輪108和后鏈輪109上的作為驅動力傳遞體的鏈條。
[0004]如圖24、圖25所示,在電機驅動單元101上,將輸出電動機的輔助驅動力的輔助驅動鏈輪107配置在前鏈輪108的后方部位等。而且,通過使輔助驅動鏈輪107與鏈條110嚙合配置,向人力驅動力追加輔助驅動力,以將這些驅動力向后輪104傳遞。另外,在輔助驅動鏈輪107的更后方配設有與鏈條110的下側部分IlOb嚙合并向下方引導的張緊裝置(有時也稱為導向裝置)111。
[0005]如圖25、圖26所示,該張緊裝置111由例如從構成電機驅動單元101的外殼部的單元殼體113突出的凸臺114、經由安裝螺釘115擺動自如地安裝于該凸臺114的突出端部的支承臂116、經由支承軸118旋轉自如地安裝于該支承臂116的擺動側端部的張緊鏈輪112、對支承臂116向圖24中的箭頭a方向施力的施力彈簧117構成。而且,張緊鏈輪112經由支承臂116在以安裝螺釘115的安裝部為中心可自由擺動的狀態,即,支承臂116的擺動范圍不受限制的狀態下,通過施力彈簧117的作用力被向a方向施力。
[0006]通過設于該張緊裝置111的張緊鏈輪112,以鏈條110與輔助驅動鏈輪107嚙合的卷繞角度增加至適當角度的方式進行引導,并且吸收鏈條110的松弛而適度地保持鏈條110的張緊狀態。通過該構造,鏈條110以較大的卷繞角度與輔助驅動鏈輪107嚙合,并且防止因鏈條110的松弛引起的掉鏈現象的發生,以將電動機的輔助驅動力良好地向鏈條110傳遞。
[0007]如圖25所示,踏下踏板106而使前鏈輪108向b方向旋轉后,鏈條110在其上側部分IlOa通過前鏈輪108而被向前方賦予張力的狀態下,通過前鏈輪108向下方移動,然后以越向后方越向上的方式被傾斜抬高并與輔助驅動鏈輪107嚙合,然后,以越向后方越向下的方式被張緊鏈輪112引導,然后向后鏈輪109的下部側向后方移動。另外,對應于對踏板106的踏力,輔助驅動鏈輪107向c方向旋轉以賦予輔助驅動力。因此,在踏下踏板106時,僅在鏈條110的上側部分IlOa施加張力,在鏈條110的下側部分IlOb幾乎不作用張力。由此,在該狀態下,張緊鏈輪112向a方向擺動,通過張緊裝置111吸收鏈條110的下側部分IlOb的松弛。
[0008]但是,在電動自行車中也與一般的自行車一樣,在平地及下坡等進行以不踩踏踏板106的狀態行駛的惰性行駛(也稱慣性行駛)時,為了使踏板106不旋轉,大多在后輪104的輪轂內內設有由單向離合器機構及棘輪機構構成的自由輪機構。另外,在電動自行車中,在蓄電池120的電力剩余量極少等時,有時會切斷電源以停止輔助驅動力的產生。在該情況下,如電機驅動單元101的平面剖面圖即圖27所示,在電動機121與輔助驅動鏈輪107之間也配設有單向離合器機構119及棘輪機構,以免向踏板106施加電動機121的負荷造成踩踏踏板106的力過大。另外,在突然使踏板106的踩踏停止時,有時輔助驅動鏈輪107還會繼續旋轉。在該情況下,為了使踏板106不再旋轉,在從曲柄軸102a向前鏈輪108的人力驅動力傳遞路徑的途中還設有單向離合器機構122。由此,實現了不向駕駛者的腳施加多余的負擔,也實現了在踩踏時之外不使踏板6旋轉。另外,圖26中的123為配設于電動機121與輔助驅動鏈輪107之間的減速機構,124為對作用于曲柄軸102a的扭矩(B卩,由對踏板106的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進行檢測的扭矩傳感器。
[0009]另外,在電動自行車中也與一般的自行車一樣,有的也在后輪104具備外裝變速器,但在具備該外裝變速器的電動自行車中,在上述電機驅動單元101不需要張緊裝置
111。外裝變速器具備安裝于后輪104的彼此直徑不同的多個后輪變速鏈輪、配設于后輪變速鏈輪的下方的導向鏈輪、吸收變速時的鏈條的松弛的后部張緊鏈輪,上述后部張緊輪具有調整鏈條的張力(張緊)的功能。這樣,在具備外裝變速器的情況下,外裝變速器具有張緊調整功能,因此,在上述電機驅動單元101不需要張緊調整功能。但是,若無張緊裝置111,則鏈條110相對于輔助驅動鏈輪107的卷繞角度不足,故而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圖27、圖29所示那樣的挪用上述張緊裝置111的結構要素的張緊裝置130的結構。
[0010]如圖28、圖29所示,在該張緊裝置130中,在支承臂116的局部形成有向與設有張緊鏈輪112的一側相反方向延伸的突片部131。另外,在電機驅動單元101的單元殼體113的一部分形成有向側方突出的多個位置固定用突部132。而且,在電動自行車具備外裝變速器的情況下,如圖29所示,通過使突片部131向單元殼體113側彎折而以在嵌入位置固定用突部132間的狀態進行安裝,從而使支承臂116及張緊鏈輪112的位置固定不擺動。另夕卜,在該情況下,不需要張緊鏈輪112的施力功能,因此,未設有施力彈簧117。另一方面,在電動自行車不具備外裝變速器的情況下,如圖28所示,不將突片部131彎折,突片部131為不與位置固定用突部132等抵接的狀態,不限制支承臂116及張緊鏈輪112的擺動范圍。
[0011]但是,作為用于電動自行車的制動裝置,與一般的自行車一樣,大多使用通過對安裝于手把125的制動桿126(參照圖23)進行操作來進行制動的輪圈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或滾輪式制動器等,但根據地域、或按照駕駛者的希望等,有時希望在后輪104使用通過使踏板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方向的反方向旋轉而進行制動的倒輪閘。另外,作為涉及倒輪閘的技術資料,有專利文獻2、3等。
[0012]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41774號公報[0013]專利文獻2:德國專利公報2337725號
[0014]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昭61-187788號公報
[0015]但是,在電動自行車的后輪104組裝倒輪閘的情況下,省去了曲柄軸102a與前鏈輪108之間的單向離合器機構122,在使踏板106反向旋轉時,該動作向曲柄軸102a傳遞,另外,需要經由前鏈輪108、鏈條110、后鏈輪109向倒輪閘傳遞。在該情況下,如圖30所示,通過使前鏈輪108反向(d方向)旋轉,在鏈條110的下側部分IlOb產生較大的張力,由此,張緊鏈輪112向上方(e方向)較大地移動,對應該移動距離,在鏈條110的上側部分IlOa產生較大的松弛。其結果,產生松弛的鏈條110的上側部分IlOa與車身等接觸等不良情況、或在解除倒輪閘以使曲柄102及前鏈輪108從反向旋轉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切換時,產生前鏈輪108的掉鏈及鏈條110的脫落。
[0016]另外,鏈條110長期使用后因經年變化而伸長,松弛狀態變大,若具有不僅向鏈條110的上側部分110a,也向下側部分IlOb施加張力的情況,則該松弛狀態可能進一步變大。
【發明內容】
[0017]本發明是解決上述課題的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該電動自行車使鏈條等驅動力傳遞體與輸出輔助驅動力的輔助驅動鏈輪等輔助驅動輪體良好地嚙合,并且能夠良好地吸收前進時及惰性行駛時的驅動力傳遞體的松弛,同時,即使在向驅動力傳遞體的輔助驅動輪體及張緊輪體嚙合的一側的部分(例如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作用較大的張力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產生驅動力傳遞體的掉鏈及驅動力傳遞體的脫落等情況。
[0018]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電動自行車,具備:人力驅動輪體,其與曲柄一同旋轉,輸出由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后部輪體,其設于后輪;驅動力傳遞體,其在自如旋轉的狀態下環狀地卷繞在所述人力驅動輪體和所述后部輪體上;電動機,其作為產生輔助驅動力的驅動源;輔助驅動輪體,其對由所述電動機產生的輔助驅動力進行傳遞,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嚙合而將輔助驅動力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傳遞;張緊裝置,其使驅動力傳遞體相對于所述輔助驅動輪體的卷繞角度增加,并且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賦予張力以吸收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的松弛,其中,所述張緊裝置具有:張緊輪體,其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嚙合;支承部件,其擺動自如地支承該張緊輪體;施力部件,其對所述張緊輪體賦予作用力;位置調整機構,其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作用有欲使所述張緊輪體向所述作用力的施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張力時的、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界限位置(界限范圍)進行限制。
[0019]另外,本發明的電動自行車的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以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同側的部分嚙合的方式進行配設,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在相比于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未嚙合側的部分,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嚙合側的部分施加更大的張力時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0020]根據該構成,在將倒輪閘安裝于電動自行車的后輪的輪轂以使踏板反向旋轉等,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等產生較大的張力,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上作用有欲使所述張緊輪體向所述作用力的施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張力的情況下,由于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來限制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位置,故而防止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上側的部分產生較大的松弛。其結果,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驅動力傳遞體與車身等接觸等不良情況,防止產生人力驅動輪體的掉鏈及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脫落。另外,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可以調整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界限位置(界限范圍),因此,即使在伴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而使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也能夠將界限位置調整至適當的位置,防止產生松弛的驅動力傳遞體與車身接觸等不良情況,防止產生人力驅動輪體的掉鏈及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脫落。
[0021 ] 本發明的電動自行車優選的是,設有電動機及輔助驅動輪體的電機驅動單元配置在前輪與后輪之間的中間位置。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張緊裝置安裝在設有電動機及輔助驅動輪體的電機驅動單元。
[0022]例如,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具有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的位置調整部件,所述位置調整部件以可調整相對于所述電機驅動單元的相對位置的方式進行安裝。
[0023]另外,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松弛狀態變大時,變更所述張緊輪體的可移動的位置以使松弛狀態變小的話,由于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松弛狀態變大后,自動變更以使松弛狀態變小,故而能夠省去手動調整張緊輪體等的位置的麻煩。
[0024]作為該情況下的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優選的是具備:位置調整部件,其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施力單元,其經由所述位置調整部件對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張緊輪體背離輔助驅動輪體的方向施力;阻止機構,其經由所述位置調整部件,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張緊輪體接近輔助驅動輪體的方向移動。
[0025]另外,優選的是,設有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移動的旋轉限制部。根據該構成,可以防止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過度移動,因此,能夠防止所述支承部件等與所述張緊輪體等抵接等而造成損傷。
[0026]另外,可以在所述位置調整機構設置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的位置調整部件,通過該位置調整部件和所述旋轉限制部夾持支承部件等而可固定支承部件的位置。根據該構成,在后輪具備外裝變速器的電動自行車的情況下也可使用,并且能夠以相對于輔助驅動輪體更大的卷繞角度配設所述驅動力傳遞體。
[0027]另外,本發明可以特別良好地適用于后輪設有倒輪閘的情況,所述位置調整機構通過由踏板使曲柄向前進時的反方向旋轉,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被向前方拉伸時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0028]由此,通過由踏板使曲柄向前進時的反方向旋轉,能夠使倒輪閘等良好地動作,同時,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能夠防止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上側的部分產生較大的松弛。
[0029]另外,本發明優選的是,在曲柄軸與前鏈輪之間的驅動力傳遞路徑未設有單向離合器或棘輪機構,曲柄軸的正反方向的旋轉向前鏈輪傳遞。
[0030]另外,本發明優選的是,檢測由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的人力驅動力檢測器在非接觸的狀態下可檢測向自曲柄軸的傳遞路徑傳遞的人力驅動力,使曲柄軸向前進時的反方向自如旋轉。此時,所述人力驅動力檢測器優選為磁致伸縮式扭矩傳感器。
[0031]另外,本發明的位置調整機構可以通過將行駛時后輪的旋轉產生的力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傳遞,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被向后方拉伸時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該構成能夠良好地適用于通過將行駛時后輪的旋轉產生的力經由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向所述電動機傳遞并使其旋轉從而可執行再生動作的情況。
[0032]通過這些結構,能夠將行駛時后輪的旋轉產生的力經由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向所述電動機傳遞而無阻礙地進行再生動作,并且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能夠防止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上側的部分產生較大的松弛。
[0033]根據本發明,即使在電動自行車的后輪組裝倒輪閘以使踏板反向旋轉等,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的部分等產生較大的張力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上側的部分等產生較大的松弛。另外,通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即使在伴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而使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界限位置調整至適當的的位置。由此,能夠防止產生松弛的驅動力傳遞體與車身接觸等不良情況,能夠防止產生人力驅動輪體的掉鏈及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脫落,能夠提高電動自行車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整體側面圖;
[0035]圖2是該電動自行車的局部剖切側面圖;
[0036]圖3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平面剖面圖;
[0037]圖4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未使倒輪閘動作的行駛時的狀態的側面圖;
[0038]圖5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未使倒輪閘動作的行駛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0039]圖6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張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40]圖7是該電動自行車的后輪的輪轂的分解立體圖;
[0041]圖8是該電動自行車的后輪的輪轂的縱向剖面圖,表示通過踏板的踏力使后輪旋轉驅動的狀態;
[0042]圖9是該電動自行車的后輪的輪轂的縱向剖面圖,表示使踏板向前進行駛時的反方向旋轉而使倒輪閘動作的狀態、或者在行駛中使踏板的旋轉停止的狀態;
[0043]圖10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使倒輪閘動作的行駛時的狀態的側面圖;
[0044]圖11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使倒輪閘動作的行駛時的狀態的立體圖;
[0045]圖12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變形例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
[0046]圖13是表示該電動自行車變形例的電機驅動單元的立體圖;
[0047]圖1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
[0048]圖15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側面圖;
[0049]圖16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
[0050]圖17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側面圖;
[0051]圖18是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側面圖;
[0052]圖19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平面剖面圖;
[0053]圖20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0054]圖21是該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立體圖;
[0055]圖22是本發明其它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
[0056]圖23是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整體側面圖;
[0057]圖24是該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局部剖切側面圖;
[0058]圖25是該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側面圖;
[0059]圖26是該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中的張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60]圖27是該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機驅動單元的平面剖面圖;
[0061]圖28是現有的其它電動自行車的張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62]圖29是現有的另外其它的電動自行車的張緊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63]圖30是用于說明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的張緊裝置的作用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4]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進行說明。
[0065]圖1、圖2中的I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如圖1、圖2所示,該電動自行車I具備:由頭管2a、前叉2b、主管2c、立管2d、鏈條支架2e、座椅支架2f等構成的金屬制的車架2 ;旋轉自如地安裝于前叉2b的下端的前輪3 ;旋轉自如地安裝于鏈條支架2e的后端的后輪4 ;變更前輪3的方向的手把5 ;車座6 ;曲柄7及踏板8 ;產生輔助驅動力(輔助力)的作為驅動源的電動機及設有進行包含該電動機在內的各種電氣控制的控制部的電機驅動單元10 ;由向電動機供給驅動用的電力的二次電池構成的蓄電池12 ;安裝于手把5等且乘車者等可操作的手邊操作部(未圖示);以與曲柄7 —體旋轉的方式安裝且輸出由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的作為人力驅動輪體的前鏈輪(有時也稱為曲柄鏈輪及前齒輪)13 ;安裝于后輪4的輪轂(也稱后輪轂)9的作為后部輪體的后鏈輪(有時也稱為后齒輪)14 ;以可旋轉的狀態環狀地卷繞在前鏈輪13和后鏈輪14上的作為驅動力傳遞體的鏈條15 ;從側方覆蓋鏈條15等的鏈條蓋21等。另外,蓄電池12為蓄電器的一例,優選為二次電池,但作為蓄電器的其它例也可以為電容器等。
[0066]如圖1、圖2所示,在該電動自行車中,電機驅動單元10配置在曲柄軸7a的大致后方等前輪3與后輪4之間的中間位置(更詳細而言,中間位置的下部)。而且,通過形成為這樣的配置構成,重量較大的電機驅動單元10配置在電動自行車I的前后方向中央,因此,容易抬高前輪3及后輪4,行駛路中即使有臺階也能容易跨過等,電動自行車I的車身(車架2等)的操作性優良,另外,行駛穩定性也良好。
[0067]圖3是電機驅動單元10的平面剖面圖。另外,同樣如圖3所記載的那樣,以下說明中的左右方向指的是向行進方向的狀態下的方向,但本發明的構成并未限定于以下所述的方向。
[0068]如圖3所示,電機驅動單元10將形成外殼部及分隔壁部的單元殼體11的內部劃分為配設于前側且旋轉自如地支承曲柄軸7a而構成的曲柄軸配設部16、配設于前后方向的中央并配設有由控制基板17及各種電子零件等構成的控制部18的控制區域部、配設于靠后左側并內裝有電動機20的電機部19、配設有旋轉自如地配設減速齒輪22及輔助驅動力輸出軸23等而構成的減速機構24的減速機構部等。在此,在曲柄軸配設部16中,第一筒狀體25經由花鍵部在與曲柄軸7a —體旋轉的狀態下外嵌于曲柄軸7a的靠左部分。另夕卜,第二筒狀體26在相對曲柄軸7a旋轉自如的狀態下外裝于曲柄軸7a的靠右部分,第一筒狀體25的右端部和第二筒狀體26的左端部花鍵結合以將第一筒狀體25的旋轉向第二筒狀體26傳遞。另外,在第二筒狀體26的右端部在一體旋轉的狀態下安裝有前鏈輪13。通過這些構成,曲柄軸7a的旋轉經由第一筒狀體25及第二筒狀體26向前鏈輪13傳遞,其結果,基于踏力的人力驅動力被從前鏈輪13輸出。即,在該實施方式中,在曲柄軸7a與前鏈輪13之間的驅動力傳遞路徑上未設有之前設有的單向離合器機構122 (參照圖24),曲柄軸7a的正反方向的旋轉直接向前鏈輪13傳遞。
[0069]另外,在第一筒狀體25的外周面形成有按照應力而產生磁致伸縮的磁致伸縮部,并且,在與該第一筒狀體25的外周面具有微小間隙的狀態下配設有線圈27。而且,由這些磁致伸縮部和線圈27等構成作為人力驅動力檢測器的磁致伸縮式扭矩傳感器28,通過該磁致伸縮式扭矩傳感器28在非接觸狀態下檢測基于踏力(人力驅動力)產生的扭矩。另外,通過該磁致伸縮式扭矩傳感器28也能夠檢測反向的扭矩,在檢測到反向的扭矩時,能夠使電動機20立即停止。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小對搭乘者的腳的負擔。
[0070]在電機驅動單元10中的前鏈輪13的后方部位,以安裝于從電機驅動單元10突出的輔助驅動力輸出軸23的姿態配設有將由電動機20產生的輔助驅動力輸出的作為輔助驅動輪體的輔助驅動鏈輪29。而且,通過使輔助驅動鏈輪29在前鏈輪13的后方部位以向上方抬起鏈條15的下側部分的狀態嚙合配置,在人力驅動力上追加輔助驅動力,向后輪4傳遞這些驅動力。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在電機驅動單元10中的電動機20與輔助驅動鏈輪29之間的輔助驅動力傳遞路徑上,在減速齒輪22與輔助驅動力輸出軸23之間配設有單向離合器機構30。由此,在電動機20未旋轉的狀態下踩踏踏板8的情況下,防止電動機20的負荷作用于踏板8上,以免踩踏踏板8的力過大。
[0071]如圖2、圖4?圖6所示,在電機驅動單元10中的輔助驅動鏈輪29的更后方部位配設有在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從大致上方嚙合并將鏈條15向大致下方按下的張緊裝置
40。該張緊裝置40由從形成電機驅動單元10的外殼部的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的凸臺
41、經由安裝螺釘42擺動自如地安裝于該凸臺41的突出端部的作為支承部件的支承臂43、經由支承軸44旋轉自如地安裝于該支承臂43的后端部且與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嚙合的作為張緊輪體的張緊鏈輪45、對支承臂43向圖4、圖5中的k方向施力的施力彈簧46、在將使張緊鏈輪45向反k方向移動的張力作用于鏈條15時,即,相比于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向下側部分15b作用更大的張力時,以可調整的狀態限制張緊鏈輪45移動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的位置調整機構50構成。而且,張緊鏈輪45經由支承臂43在以安裝螺釘42的安裝部為中心可擺動(回轉)的狀態下通過施力彈簧46的作用力向k方向、即張緊鏈輪45背離輔助驅動鏈輪29的方向施力。另外,施力彈簧46的張力使用在鏈條15的下部部分15b發生松弛時良好地除去松弛的具有適度的作用力,或使用后述那樣的比在使踏板8反向旋轉時產生的拉伸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的張力小的力。
[0072]通過設于張緊裝置40的張緊鏈輪45,以鏈條15與輔助驅動鏈輪29嚙合的卷繞角度增加至適當的角度的方式進行引導,并且吸收鏈條15的松弛而適度地保持鏈條15的張緊狀態。通過該構造,鏈條15以較大卷繞角度與輔助驅動鏈輪29嚙合,并且防止因鏈條15的松弛而引起的掉鏈現象的發生,以將電動機20的輔助驅動力向鏈條15良好地傳遞。
[0073]如圖6等所示,位置調整機構50由用安裝螺釘52固定于單元殼體11的支承框53、以從下方向斜上方貫通支承框53的方式安裝且前端部以從下方可抵接支承臂43的比安裝螺釘42更向前方延伸的前端部43b的方式配設的作為位置調整部件的位置調整螺釘
54、向大致下方施力以免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上端部)從支承框53向上方突出的施力彈簧56等構成。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在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覆蓋有具有彈性的蓋帽55,經由該蓋帽55,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間接地抵接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的背面,允許支承臂43的微小擺動。但是,該蓋帽55不一定必須,也可以采用省掉該蓋帽55,而位置調整螺釘54直接抵接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的背面的構成。另外,在位置調整螺釘54的下端部形成有大徑的旋鈕部54a。另外,在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形成有陽螺紋部54b,旋入形成于支承框53的螺紋孔53a。而且,通過用手轉動旋鈕部54a,可以調整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的從支承框53向斜上方突出的尺寸。由此,可以調整支承臂43的前端部向最下方移動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即安裝于支承臂43的后端部的張緊鏈輪45向上方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
[0074]在該電動自行車I中,作為后輪4的制動裝置,未設有向前輪的輪圈按壓通過操作制動桿而動作的制動蹄的輪圈式制動器、及后輪的帶式制動器及滾輪式制動器等。而是代替這些制動裝置,在后輪轂9 (參照圖2,但實際而言,圖2所示的后鏈輪14的對面側設有后輪轂9)設有通過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方向的反方向旋轉踏板8而使后輪4制動的如圖7所示的倒輪閘60。另外,作為前輪3的制動裝置,既可以設置通過操作制動桿而分別動作的鉗式制動器及輪圈式制動器,也可以不設置(在圖1中表示未設置前輪3的制動裝置的情況)。
[0075]圖7是設有倒輪閘60的后輪4的輪轂(后輪轂)9的分解立體圖,圖8、圖9分別是后輪轂的剖面圖。在該實施方式中,使用JIS (日本工業標準)D9419規定的自行車用飛輪輪轂機構B型“滾輪離合器驅動式”的倒輪閘60,在形成后輪轂9的外輪廓部且與后輪4一體旋轉的輪轂主體的內部配設有倒輪閘60。如圖7?圖9所示,倒輪閘60包括:驅動體61,其旋轉自如地外嵌于后輪4的輪轂軸67,在一端側(圖7中的右端側)外周以一體旋轉的方式固定有后鏈輪14,在另一端側(圖7中的左端側)在周向每隔適當的間隔形成有圖8、圖9所示的突部61a、大徑凸輪面61b及小徑凸輪面61c ;凸輪臺63,其在靠外周部分在周向每隔適當的間隔配設有滾輪62,并且具有沿軸向(圖7中的左側)突出的凸輪部63a ;擴張器64,其傾斜凸輪部64a與凸輪臺63的凸輪部63a卡合,并且具有錐形面64b ;制動蹄65,其在徑向可擴縮且可與后輪轂9的內周面滑動接觸;制動錐體66,其具有可使制動蹄65向外側移動的錐形面66a。
[0076]而且,踏板8向通常的行駛方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方向,也稱正方向)旋轉時,驅動體61經由鏈條15及后鏈輪14等向圖8所示的g方向旋轉,隨之,滾輪62被驅動體61的大徑部61b向外側按壓。其結果,滾輪62在被強有力地壓接狀態下夾持在驅動體61與后輪轂9的輪轂主體之間,由此,上述輪轂主體與驅動體61 —體化,后輪4整體也旋轉。此時,凸輪臺63的凸輪部63a成為相對于擴張器64的傾斜凸輪部64a的軸向與薄的厚度部分抵接的狀態,擴張器64在圖7中位于靠右側的位置,因此,擴張器64的錐形面64b不與制動蹄65抵接,制動蹄65也未被擴徑而從后輪轂9的內周面背離。
[0077]另一方面,在踏板8向與前進行駛時的旋轉方向的反方向旋轉并經由鏈條15使后鏈輪14向反方向旋轉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驅動體61向與后鏈輪14同方向即h方向旋轉,由此,在滾輪62的部位成為與驅動體61的小徑凸輪面61c抵接且距輪轂主體的內周面具有間隙的狀態。但是,通過使驅動體61向h方向旋轉,經由滾輪62使凸輪臺63向h方向旋轉時,利用傾斜凸輪部64a與凸輪臺63的凸輪部63a抵接的擴張器64向圖7中的左側移動。由此,制動蹄65被擴張器64的錐形面64b和制動錐66的錐形面66a從兩側按壓進行擴徑,向后輪轂9的輪轂主體的內周面強有力地按壓,結果,經由后輪轂9對后輪4制動。
[0078]另外,在行駛中停止踏板8并經由鏈條15使后鏈輪14的旋轉停止的情況下,使驅動體61向圖8所示的g方向旋轉的力消失,因此,如圖9所示,滾輪62成為偏靠驅動體61的小徑凸輪面61c側且距后輪轂9的內周面具有間隙的狀態。另外,由于驅動體61不旋轉,故而凸輪臺63也不旋轉,由此,擴張器54依然是在圖7中位于靠右側的位置的狀態,擴張器64的錐形面64b未與制動蹄65抵接,制動蹄65也未被擴徑,而是從后輪轂9的內周面背離。其結果,即使后輪轂9為旋轉的狀態,后輪轂9的旋轉力也不向驅動體61及后鏈輪14傳遞,如在它們之間配設自由輪(單向離合器機構及棘輪機構)的情況那樣,成為空轉狀態且維持惰性行駛狀態。
[0079]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作為倒輪閘60,敘述了使用“滾輪離合器驅動式”的情況,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代替該方式使用“圓錐體驅動式”的倒輪閘及“多板式”的倒輪閘。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后輪4未設有外裝變速器。
[0080]在上述結構中,通過向從上方向下方移動的方向踩踏位于比曲柄軸7a更靠前側的踏板8,前鏈輪13向i方向(參照圖4)旋轉。由此,鏈條15在其上側部分15a通過前鏈輪13被向前方施加張力的狀態下,通過前鏈輪13向下方移動,然后以越向后方越向上的方式被傾斜抬高并與輔助驅動鏈輪29嚙合,然后,以越向后方越向下的方式被張緊鏈輪45引導后,向后鏈輪14的下部側向后方移動。另外,對應對踏板8的踏力,輔助驅動鏈輪29向j方向旋轉以施加輔助驅動力。因此,在踩踏踏板8時,僅在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施加張力,在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幾乎不起作用張力,在該狀態下,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的松弛被張緊裝置40吸收。S卩,張緊鏈輪45通過施力彈簧46的作用力向k方向擺動,由此,吸收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的松弛。
[0081]另一方面,在行駛中,使踏板8反向旋轉后,倒輪閘60如上述那樣動作,進行制動。此時,如圖10、圖11所示,通過踏板8的反向的旋轉,前鏈輪13向m方向旋轉。由此,產生使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向前方拉伸的較大張力,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在輔助驅動鏈輪29的上端部的位置與后鏈輪14的下端部之間將成為直線狀。在該情況下,如圖27所示,在使用現有的張緊裝置111的情況下,作用于鏈條110的下側部分IlOb的張力比施力彈簧117的作用力大,因此,張緊鏈輪112向上方(e方向)較大地移動,在鏈條110的上側部分IlOa產生較大的松弛。其結果,產生松弛的鏈條110的上側部分IlOa與車身接觸等不良情況,產生前鏈輪108的掉鏈及鏈條110的脫落。
[0082]對此,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在使踏板8反向旋轉等,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產生較大的張力的情況下,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在輔助驅動鏈輪29的上端部的位置與后鏈輪14的下端部之間也將成為直線狀,張緊鏈輪45被抬起。但是,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由于設有位置調整機構50,故而如圖10、圖11所示,即使在張緊鏈輪45以被抬起的方式將向上方(η方向)移動(擺動)的情況下,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與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在該實施方式中為安裝于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的蓋帽55)抵接,以阻止張緊鏈輪45向η方向較大地移動。由此,防止在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產生較大的松弛,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及鏈條蓋21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另外,即使在解除倒輪閘60以使曲柄7及前鏈輪13從反方向的旋轉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切換時,由于鏈條15的位移少,因此,不會發生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
[0083]另外,通過位置調整機構50,能夠調整在相比于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對下側部分15b作用更大的張力時移動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故而即使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I而使鏈條15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也可調整至適當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由此,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及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進而提高電動自行車I的可靠性。
[0084]另外,作為位置調整機構50,如圖12、圖13所示,除上述結構之外,還可以設置阻止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k方向)過度旋轉(移動)的旋轉限制部57。
[0085]這樣,如果設置旋轉限制部57,則在對電動自行車I進行檢查及修理時等根據需要將鏈條15卸下,或萬一鏈條15脫落的情況下,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通過施力彈簧56的作用力向k方向旋轉,可以防止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與輔助驅動鏈輪29及該附近部位的鏈條15抵接。其結果,可以防止產生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與輔助驅動鏈輪29及該附近部位的鏈條15抵接,而損傷支承臂43及輔助驅動鏈輪29、或鏈條15等不良情況,提高可靠性。
[0086]在此,該實施方式的旋轉限制部57由與電機驅動單元10的單元殼體11 一體形成的凸臺形狀的支承突部57b和旋入該支承突部57b的旋轉限制螺釘57a構成。而且,在支承臂43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過度旋轉的情況(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向上方過度旋轉的情況)下,支承臂43通過與旋轉限制螺釘57a的頭部抵接,防止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過度移動。另外,在未安裝旋轉限制螺釘57a的狀態下,支承臂43為不與旋轉限制部57的支承突部57b抵接的高度。而且,在電動自行車I的組裝工序中,在將支承臂43及施力彈簧46組裝于凸臺41等時,在未安裝旋轉限制螺釘57a的狀態下組裝這些支承臂43及施力彈簧46,能夠容易且高效地進行組裝作業。然后,在使鏈條15與張緊鏈輪45及張緊鏈輪45邊嚙合邊配設后,在使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抵抗施力彈簧56的作用力而被向下方按壓的狀態下,通過安裝旋轉限制螺釘57a,能夠良好地限制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的過度移動。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對旋轉限制部57由與單兀殼體
11一體形成的凸臺形狀的支承突部57b和旋入該支承突部57b的旋轉限制螺釘57a構成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不限定于上述結構,可以由與單元殼體11分體的筒狀體構成支承突部
坐寸ο
[0087]下面,參照圖14、圖15對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I不同的構成要素僅有張緊裝置的位置調整機構70,其它結構相同,因此,僅對該張緊裝置的位置調整機構70及其相關的方面進行敘述,省略其它的說明。另外,相同功能的結構要素附加相同的標記。
[0088]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需要手動調整位置調整機構50的位置調整螺釘54的位置。因此,存在費事,并且位置調整螺釘54的調整位置可能不適當的難點。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張緊裝置的位置調整機構70可是改善上述難點。
[0089]參照圖14、圖15對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該實施方式中,位置調整機構70由從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的突出軸71、利用其內周部固定于該突出軸71且以其外周圓筒僅能向P方向旋轉而不向反P方向旋轉的方式構成的單向離合器機構72(代替其也可設置棘輪機構)、形成為相對于向反P方向的周向半徑逐漸增加的形狀的作為位置調整部件的凸輪73、以使凸輪73向P方向旋轉的方式施力的施力彈簧74構成。另外,在圖15中,75為從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并且與施力彈簧74的一端抵接的突起,73a為從凸輪73向單元殼體11側突出且與施力彈簧74的另一端抵接的突起,43b為與凸輪73抵接的支承臂43的前端部。
[0090]在該構成中,凸輪73通過施力彈簧74以向P方向旋轉的方式施力。因此,在向從上方至下方移動的方向踩踏位于比曲柄軸7a更靠前側的踏板8,或由于經年變化等而使鏈條15伸長等,在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產生松弛時,通過張緊裝置40吸收該松弛,并且凸輪73向P方向旋轉。由此,自動調整張緊鏈輪45的位置。
[0091]其結果,由于張緊鏈輪45配置在上述所調整的位置,故而即使在行駛中欲使倒輪閘60動作,而使踏板8反向旋轉的情況下,也能夠阻止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與凸輪73抵接,張緊鏈輪45變大并向反k方向移動的情況。由此,可以防止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產生較大的松弛,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及鏈條蓋21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另外,即使在解除倒輪閘60以將曲柄7及前鏈輪13從反方向的旋轉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切換時,鏈條15也幾乎不發生位移,因此,不會發生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
坐寸ο
[0092]另外,通過位置調整機構70自動調整至鏈條15幾乎沒有松弛的狀態,因此,即使在伴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I而使鏈條15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也可自動調整至適當的位置。由此,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及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進而提高電動自行車I的可靠性。另外,利用對凸輪73施力的施力彈簧74的作用力對下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施力,因此,可以省去對支承臂43施力的施力彈簧46。
[0093]另外,可以代替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位置調整機構70,使用如圖
16、圖17所示的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的位置調整機構80。
[0094]如圖16、圖17所示,在該實施方式中,位置調整機構80具備:從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的突出軸81 ;在自如旋轉的狀態下安裝于該突出軸81,具有相對于順時針方向即反P方向的周向,半徑逐漸增加的形狀的凸輪部82a和在周向上以同一半徑形成的齒部82b的作為位置調整部件的凸輪體82 ;以使凸輪體82向P方向旋轉的方式施力的施力彈簧83 ;由從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的凸臺41等可擺動地支承,以使前端部與凸輪體82的齒部82b嚙合的爪體84 ;向該爪體84的前端部與凸輪體82的齒部82b嚙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彈簧85。另外,在圖17中,86為從單元殼體11向側方突出并且與施力彈簧74的一端抵接的突起,82c為從凸輪82向單元殼體11側突出且與施力彈簧85的另一端抵接的突起,43b為與凸輪73抵接的支承臂43的前端部。
[0095]在該構成中,凸輪體82也通過施力彈簧83以向P方向旋轉的方式被施力。因此,在向從上方至下方移動的方向踩踏位于比曲柄軸7a更靠前側的踏板8,或由于經年變化等而使鏈條15伸長等,在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僅產生某種程度的量的松弛(爪體84的前端部越過凸輪體82的一個齒部82b以上的量)時,通過張緊裝置40吸收該松弛,并且,凸輪體82向P方向旋轉。由此,張緊鏈輪45向k方向擺動以階段性且自動地調整張緊鏈輪45的位置。
[0096]其結果,由于張緊鏈輪45配置在上述所調整的位置,故而即使在行駛中欲使倒輪閘60動作而使踏板8反向旋轉的情況下,也能阻止支承臂43的前端部43b與凸輪體82抵接,張緊鏈輪45變大,向反k方向移動的情況。由此,可以防止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產生較大的松弛,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及鏈條蓋21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另外,即使在解除倒輪閘60以使曲柄7及前鏈輪13從反方旋轉向前進行駛時的旋轉切換時,鏈條15也幾乎不發生位移,因此,不會發生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因此,提高電動自行車的可靠性。另外,利用對凸輪體82施力的施力彈簧83的作用力對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施力,因此,可以省去對支承臂43施力的施力彈簧46。
[0097]在上述第一?第三實施方式中,對設有倒輪閘60,以將踏板8向反向踩踏等,位置調整機構50、70、80在可調整的狀態下限制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被向前方拉伸時移動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0098]圖18?圖21等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90。如圖18所示,在該電動自行車90中,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電機驅動單元10配置在曲柄軸7a的大致后方等,前輪3與后輪4之間的中間位置(更詳細而言,中間位置的下部)。但是,在該電動自行車90中,未設有倒輪閘60,組裝有通過操作安裝于手把5的制動桿31而對后輪4制動的輪圈式制動器、帶式制動器、或滾輪式制動器等。另外,無需將踏板8及曲柄7的反旋轉的力向后輪4側傳遞,因此,在曲柄軸7a與前鏈輪13之間的驅動力傳遞路徑上設有單向離合器機構32,曲柄軸7a的正方向的旋轉向前鏈輪13傳遞,但曲柄軸7a的反方向的旋轉不向前鏈輪13傳遞。因此,在行駛時使踏板8的踩踏停止時,即使在電動機20的輔助驅動力向鏈條15傳遞時,也能夠維持踏板8及曲柄7不旋轉的狀態。
[0099]另外,在該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90中,在惰性行駛時等通過將后輪4的旋轉經由鏈條15向電機驅動單元10的電動機20傳遞,可以使電動機20旋轉,并且在操作制動桿
31時可以執行對蓄電池12充電的再生動作。因此,在使惰性行駛時等踏板8的踩踏停止的情況等下,后輪4的旋轉向后鏈輪14傳遞,后鏈輪14的旋轉向鏈條15傳遞,通過鏈條15旋轉的輔助驅動鏈輪29的j方向的旋轉向電動機20傳遞以使電動機20旋轉。另外,雖未作圖示,但在制動桿31的附近部位配設有對操作制動桿31的情況進行檢測的制動檢測開關,在通過該制動檢測開關對操作制動桿31的情況進行檢測時,執行再生控制動作以使蓄電池12充電。由此,能夠增加相對蓄電池12的充電作業次數的行駛距離。
[0100]在該實施方式的電動自行車90中,也配設有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I同樣的構成的位置調整機構50 (參照圖4?圖6)的張緊裝置40。而且,通過上述位置調整機構50可以調整支承臂43的前端部向最下方移動的界限位置(范圍)、即安裝于支承臂43的后端部的張緊鏈輪45向上方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
[0101]在上述構成中,在惰性行駛時等后輪4的旋轉向鏈條15傳遞時,通過后鏈輪14使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向后方拉伸而產生較大的張力。而且,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在輔助驅動鏈輪29的上端部的位置與后鏈輪14的下端部之間將成為直線狀。但是,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由于也設有位置調整機構50,故而如圖20、圖21所示,即使在張緊鏈輪45以被抬起的方式向η方向移動的情況下,支承臂43的前端部也與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在該實施方式中為安裝于位置調整螺釘54的前端部的蓋帽55)抵接,阻止張緊鏈輪45向η方向較大地移動。由此,可以防止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產生較大的松弛,可以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及鏈條蓋21等接觸等不良情況。另外,即使在從該狀態踩踏踏板8,將對鏈條15的張力從下側部分15b向上側部分15a切換時,由于鏈條15的位移少,故而不產生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
[0102]另外,即使在伴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I而使鏈條15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通過位置調整機構50也能夠手動調整至在鏈條15上幾乎沒有松弛的狀態,,即使在伴隨長期使用該電動自行車I而使鏈條15因經年變化而伸長的情況下,也能夠調整至適當的位置。由此,防止產生松弛的鏈條15與鏈條支架2e等接觸等不良情況,防止前鏈輪13的掉鏈及鏈條15的脫落等,進而提高電動自行車I的可靠性。
[0103]另外,在上述第四實施方式中,對使用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位置調整機構50相同的構造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代替其而使用與第二實施方式的位置調整機構70相同的構造,或使用與第三實施方式的位置調整機構80相同的構造。由此,可以自動調整至沒有鏈條15松弛的狀態。
[0104]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對位置調整機構50自身具有位置調整功能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設置對支承臂43的位置進行限制的位置限制螺釘,并且在以單元殼體11上的安裝螺釘42為中心的周向的多個部位形成安裝該位置限制螺釘的陰螺紋部。而且,通過變更位置限制螺釘的安裝位置,也可以調整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的向上方的界限位置(移動范圍)。
[0105]另外,在上述第二?第四實施方式的位置調整機構50、70、80中還可以進一步設置阻止圖12、圖13所示那樣的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k方向)過度旋轉的旋轉限制部57。
[0106]另外,在圖12、圖13所示的變形例中,對通過旋轉限制部57阻止支承臂43及張緊鏈輪45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k方向)過度旋轉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如圖22所示,可通過旋轉限制部57阻止支承臂43向施力彈簧56的施力方向側旋轉(移動)。而且,使與支承臂43抵接的作為位置調整部件的位置調整螺釘54的陽螺紋部54b最突出,以通過該位置調整螺釘54的陽螺紋部54b和旋轉限制部57夾持支承臂43并固定支承臂43的位置。根據該構成,具有即使在后輪具備外裝變速器的電動自行車的情況下也可使用該構成的優點。另外,在該情況下,還具有能夠相對于輔助驅動鏈輪29以更大的卷繞角度配設鏈條15的優點。
[0107]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輔助驅動鏈輪29和張緊鏈輪45以與鏈條15的下側部分15b嚙合的方式配設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在輔助驅動鏈輪29和張緊鏈輪45以與鏈條15的上側部分15a卩齒合的方式配設的情況下,通過米用在與上述相反的上下方向配置的類似的結構,能夠得到同樣的作用效果。即,位置調整機構50、70、80只要以如下方式進行配置即可,即,在與鏈條15的輔助驅動鏈輪29和張緊鏈輪45沒有嚙合的一側的部分相比,向鏈條15的輔助驅動鏈輪29和張緊鏈輪45嚙合的一側的部分作用更大的張力時,以可調整的方式對限制張緊鏈輪45的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0108]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作為將來自踏板8的踏力向后輪4傳遞的驅動力傳遞體而使用鏈條15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代替鏈條而使用齒形帶。另外,在使用齒形帶(驅動力傳遞齒形帶)的情況下,作為輸出輔助驅動力的輔助驅動輪體,可以代替輔助驅動鏈輪29而使用輔助驅動齒輪,作為后部輪體,可以后鏈輪14而使用后齒輪。
[0109]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110]本發明能夠適用于將輔助驅動力從輔助驅動鏈輪等輔助驅動輪體向鏈條等驅動力傳遞體傳遞,并且張力可以作用于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的電動自行車。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自行車,具備:人力驅動輪體,其與曲柄一同旋轉,輸出由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后部輪體,其設于后輪;驅動力傳遞體,其在自如旋轉的狀態下環狀地卷繞在所述人力驅動輪體和所述后部輪體上;電動機,其作為產生輔助驅動力的驅動源;輔助驅動輪體,其對由所述電動機產生的輔助驅動力進行傳遞,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嚙合而將輔助驅動力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傳遞;張緊裝置,其使驅動力傳遞體相對于所述輔助驅動輪體的卷繞角度增加,并且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賦予張力以吸收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的松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張緊裝置具有:張緊輪體,其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嚙合;支承部件,其擺動自如地支承該張緊輪體;施力部件,其對所述張緊輪體賦予作用力;位置調整機構,其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作用有欲使所述張緊輪體向所述作用力的施力方向的反方向移動的張力時的、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以與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同側的部分嚙合的方式進行配設,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在相比于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未嚙合側的部分,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所述輔助驅動輪體及所述張緊輪體嚙合側的部分施加更大的張力時所述張緊輪體的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設有電動機及輔助驅動輪體的電機驅動單元配置在前輪與后輪之間的中間位置。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裝置安裝在設有電動機及輔助驅動輪體的電機驅動單元。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具有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的位置調整部件,所述位置調整部件以可調整相對于所述電機驅動單元的相對位置的方式進行安裝。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在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松弛狀態變大時,變更所述張緊輪體的可移動的位置,以使松弛狀態變小。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具備:位置調整部件,其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施力單元,其經由所述位置調整部件對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張緊輪體背離輔助驅動輪體的方向施力;阻止機構,其經由所述位置調整部件,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張緊輪體接近輔助驅動輪體的方向移動。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通過由踏板使曲柄向前進時的反方向旋轉,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被向前方拉伸時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9.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設有阻止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方向移動的旋轉限制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具有與擺動自如地支承張緊輪體的支承部件抵接的位置調整部件,通過該位置調整部件和所述旋轉限制部可固定支承部件的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在后輪設有倒輪閘。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在曲柄軸與前鏈輪之間的驅動力傳遞路徑未設有單向離合器或棘輪機構,曲柄軸的正反方向的旋轉向前鏈輪傳遞。
13.如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 檢測由踏力構成的人力驅動力的人力驅動力檢測器在非接觸的狀態下可檢測向自曲柄軸的傳遞路徑傳遞的人力驅動力,使曲柄軸向前進時的反方向自如旋轉。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驅動力檢測器為磁致伸縮式扭矩傳感器。
15.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調整機構通過將行駛時后輪的旋轉產生的力向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傳遞,在可調整的狀態下對所述驅動力傳遞體的下側部分被向后方拉伸時移動的界限位置進行限制。
16.如 權利要求1~8、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通過經由所述驅動力傳遞體將行駛時后輪的旋轉產生的力向所述電動機傳遞并使其旋轉,從而可執行再生動作。
【文檔編號】B62M9/16GK103534166SQ201280010764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森岡孝浩, 谷田正人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