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邊轉向互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向駕駛汽車雙邊操縱的互鎖裝置,是一種用于雙向駕駛(順槽)汽車的雙邊轉向互鎖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僅有的幾種礦用雙向駕駛汽車,其雙邊轉向系統兩端單獨配置,零件多,能同時操縱而不能互鎖,容易誤操作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互鎖控制而一側操縱轉向、適應巷道安全駕駛使用要求的雙邊轉向互鎖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征是:它包括殼體、操縱桿、前輸入軸、后輸入軸、主動齒輪、輸出軸和從動齒輪,所述殼體上部、中間和底部各設置一組同軸通孔;操縱桿上依次套接有前定位機構、兩個撥叉和后定位機構,并通過前定位機構和后定位機構固連在殼體上部的同軸通孔中,兩個撥叉置于殼體內;前輸入軸套接與撥叉固連的滑動軸套,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前定位機構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后輸入軸套接與另一個撥叉固連的滑動軸套,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后定位機構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穿裝有主動齒輪的軸套通過套接在置于殼體內的前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和后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同時與前輸入軸的軸端和后輸入軸的軸端固連;輸出軸套接從動齒輪,并通過穿裝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底部的同軸通孔中,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為圓柱齒輪。所述前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體,定位體套接在操縱桿上,定位體的內部、操縱桿上套接限位軸套,限位軸套上套接彈簧 ,滑套套接在限位軸套上與限位軸套滑動連接,定位環靠近撥叉套接在操縱桿上與滑套端面接觸;所述后定位機構與前定位機構結構相同,方向相反。所述前輸入軸的支撐套、前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后輸入軸的支撐套、后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輸出軸的支撐套均為滾動軸承。所述前輸入軸與所述套接其上的滑動軸套之間、后輸入軸與所述套接其上的滑動軸套之間、主動齒輪與軸套之間、從動齒輪與輸出軸之間的固連方式為鍵或花鍵連接。本實用新型雙邊轉向互鎖機構,操縱桿一端與前面操縱連桿固連,另一端與后面操縱連桿固連,前定位機構與前面操縱連桿固連的一端對應,后定位機構與后面操縱連桿固連的一端對應,前輸入軸與前方向盤傳動軸固連,后輸入軸與后方向盤傳動軸固連,輸出軸與轉向機輸入軸固連,操縱桿上的兩個撥叉帶動分別固連的滑動軸套產生聯動,只能確保一端輸入軸和輸出軸連接進行操作,另一端輸入軸沒有和輸出軸連接而操作無效。工作時,如果需要前面操縱,推動操縱桿,后定位機構確保將撥叉及固連的滑動軸套推至前輸入軸與軸套連接的位置,帶動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使雙邊轉向互鎖機構連接為前面操縱,后面操縱無效。如果需要后面操縱,拉動操縱桿,前定位機構確保將撥叉及固連的滑動軸套拉至后輸入軸與軸套連接的位置,帶動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使雙邊轉向互鎖機構連接為后面操縱,前面操縱無效。具有結構簡單、互鎖控制而一側操縱轉向、適應巷道安全駕駛要求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前操縱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后操縱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前定位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為后定位機構結構示意圖。圖中:1操縱桿,2前定位機構,3撥叉,4主動齒輪,5滑動軸套,6后定位機構,7后輸入軸,8從動齒輪,9輸出軸,10前輸入軸,11限位軸套,12彈簧,13滑套,14定位環,15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 圖4,一種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它包括殼體、操縱桿1、前輸入軸10、后輸入軸7、主動齒輪4、輸出軸9和從動齒輪8,所述殼體上部、中間和底部各設置一組同軸通孔;操縱桿I上依次套接有前定位機構2、數量為兩個的撥叉3和后定位機構6,并通過前定位機構2和后 定位機構6固連在殼體上部的同軸通孔中,數量兩個的撥叉3置于殼體內;前輸入軸10套接與撥叉3固連的滑動軸套5,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前定位機構2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后輸入軸7套接與另一個撥叉3固連的滑動軸套5,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后定位機構6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穿裝有主動齒輪4的軸套15通過套接在置于殼體內的前輸入軸10軸端的支撐套和后輸入軸7軸端的支撐套同時與前輸入軸10的軸端和后輸入軸7的軸端固連;輸出軸9套接從動齒輪8、與轉向機輸入軸固連,并通過穿裝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底部的同軸通孔中,主動齒輪4和從動齒輪8嚙合,所述主動齒輪4和從動齒輪8均為圓柱齒輪。所述前定位機構2包括定位體,定位體套接在操縱桿I上,定位體的內部、操縱桿I上套接限位軸套11,限位軸套11上套接彈簧12,滑套13套接在限位軸套11上與限位軸套11滑動連接,定位環14靠近撥叉3套接在操縱桿I上與滑套13的端面接觸;所述后定位機構6與前定位機構2結構相同,方向相反。所述前輸入軸10的支撐套、前輸入軸10軸端的支撐套、后輸入軸7的支撐套、后輸入軸7軸端的支撐套、輸出軸9的支撐套均為滾動軸承。所述前輸入軸10與滑動軸套5之間、后輸入軸7與滑動軸套5之間、主動齒輪4與軸套15之間、從動齒輪8與輸出軸9之間的固連方式為鍵或花鍵連接。本實用新型雙邊轉向互鎖機構,操縱桿I 一端與前面操縱連桿固連,另一端與后面操縱連桿固連,前定位機構2與前面操縱連桿固連的一端對應,后定位機構6與后面操縱連桿固連的一端對應,前輸入軸10與前方向盤傳動軸固連,后輸入軸7與后方向盤傳動軸固連,輸出軸9與轉向機輸入軸固連,操縱桿I上的兩個撥叉3帶動分別固連的滑動軸套5產生聯動,只能確保一端輸入軸和輸出軸9連接進行操作,另一端輸入軸沒有和輸出軸9連接而操作無效。本實施例為前面操縱,前輸入軸10與滑動軸套5之間、后輸入軸7與滑動軸套5之間、主動齒輪4與軸套15之間的固連方式為花鍵連接,從動齒輪8與輸出軸9之間的固連方式為鍵連接,工作時,推動操縱桿I,后定位機構6確保將撥叉3及固連的滑動軸套5推至前輸入軸10與軸套15連接的位置,帶動主動齒輪4和從動齒輪8嚙合,使雙邊轉向互鎖機構連接為前面操縱,后面操縱無效。如果需要后面操縱,拉動操縱桿1,前定位機構2確保將撥叉3及固連的滑動軸套5拉至后輸入軸7與軸套15連接的位置,帶動主動齒輪4和從動齒輪8嚙合,使雙邊轉向互鎖機構連接為后面操縱,前面操縱無效。具有結構簡單、互鎖控制而一側操縱轉向、適`應巷道安全駕駛使用要求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征是:它包括殼體、操縱桿、前輸入軸、后輸入軸、主動齒輪、輸出軸和從動齒輪,所述殼體上部、中間和底部各設置一組同軸通孔;操縱桿上依次套接有前定位機構、兩個撥叉和后定位機構,并通過前定位機構和后定位機構固連在殼體上部的同軸通孔中,兩個撥叉置于殼體內;前輸入軸套接與撥叉固連的滑動軸套,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前定位機構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后輸入軸套接與另一個撥叉固連的滑動軸套,并通過套接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中間與后定位機構同側的同軸通孔中,一端置于殼體中間,穿裝有主動齒輪的軸套通過套接在置于殼體內的前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和后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同時與前輸入軸的軸端和后輸入軸的軸端固連;輸出軸套接從動齒輪,并通過穿裝的支撐套固連在殼體底部的同軸通孔中,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為圓柱齒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前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體,定位體套接在操縱桿上,定位體的內部、操縱桿上套接限位軸套,限位軸套上套接彈簧,滑套套接在限位軸套上與限位軸套滑動連接,定位環靠近撥叉套接在操縱桿上與滑套端面接觸;所述后定位機構與前定位機構結構相同,方向相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前輸入軸的支撐套、前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后輸入軸的支撐套、后輸入軸軸端的支撐套、輸出軸的支撐套均為滾動軸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前輸入軸與所述套接其上的滑動軸套之間、后輸入軸與所述套接其上的滑動軸套之間、主動齒輪與軸套之間、從動齒輪與輸出軸之間的固連方·式為鍵或花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雙邊轉向互鎖機構,其特點是所述殼體上部、中間和底部各設置一組同軸通孔;操縱桿上依次套接有前定位機構、兩個撥叉和后定位機構并固連在殼體上部,前輸入軸、后輸入軸均套接滑動軸套并固連在殼體中間,主動齒輪套接在前輸入軸和后輸入軸的軸端;輸出軸套接從動齒輪并固連在殼體底部,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工作時,如果需要前面操縱,推動操縱桿,將撥叉和滑動軸套推至前輸入軸與軸套連接的位置,使雙邊轉向互鎖機構連接為前面操縱,后面操縱無效。反之亦然。具有結構簡單、互鎖控制而一側操縱轉向、適應巷道安全駕駛使用要求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D3/02GK203126934SQ20122069265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5日
發明者王淵, 范建軍, 王爍 申請人:吉林凱陸捷防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