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座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自行車座墊。
背景技術:
自行車座墊下方所設的支架,主要作為座墊與座管間的連接構件,且提供支撐座墊的效果;常見的座墊支架結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種為雙桿式,另一種為I字型式。雙桿式的支架結構,其主要是于座墊下方設有兩支呈平行狀的金屬桿,各該金屬桿的前、后端分別固接于座墊下方,且與座墊間隔一段距離,并利用一連接裝置以與座管銜 接固定。然而,雙桿式的金屬桿經騎者乘坐座墊時的下壓力量,使用時會逐漸彎曲變形,而使得座墊會偏移原位。遂有另一種I字型式的支架結構,如中國臺灣第091204940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改良式自行車座墊》,包含有一座墊本體,實質上呈水平伸展;一梁軌,垂掛于該座墊本體的底側;該梁軌,實質上朝該座墊的縱向延伸,且具有一實質上與該座墊垂直延伸的平面部。上述所揭結構中,主要是于座墊下方一體縱向設有I字型的梁軌,配合設于座管上的兩個夾片加以夾持固定,該兩個夾片為配合該梁軌外型,且可調整該兩個夾片松脫,使座墊可相對于夾持組作前、后位移,當該兩個夾片緊抵于梁軌兩側時,可將座墊穩固定位于座管上,且該梁軌不易產生彎曲變形,可提供穩固支撐的功效。但是,該梁軌是以單一縱桿設置,騎者的重量多集中于座墊后方,因此該梁軌的支撐力不足,容易產生變形,整體結構確有待改良的必要;故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針對前述問題進一步提供一具實用創新的自行車座墊。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自行車座墊,其包含有一支座,為預設長度的長板狀座體;一連接部,具預設長度的一連接桿,其以該支座的前、后縱向設置;一前接部,由該連接桿前端設有至少一支桿,該支桿與支座底部結合;一后接部,由連接桿后端設有至少兩后叉桿,各該后叉桿末端以分叉狀與支座底部結合,其中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一體成形方式所制成,且該連接桿與支座間具有預設距離;借助上述構件,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一體成形制成,結構強度佳,且該支桿及二后叉桿可加強座墊前、后方的支撐力,整體結構簡化、組裝便利,整體結構可達便利實用性。其中,該連接桿呈I字型。其中,該支桿設有數個凹設部,其為凹槽或鏤空狀。其中,該后叉桿預設有數個凹設部,其為凹槽或鏤空狀。其中,該支座上方設有一個墊體。[0014]其中,該支座上方設有一個墊體,于該支座前端底部設有一個固定件,并以一個連接件將固定件、支座及墊體結合在一起。其中,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塑料射出一體成形制成。其中,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形制成。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即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該支座底部一體成形有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可提升結構強度,制成容易且降低成本,組裝時無需再將連接部的一連接桿與支座組接,使組裝更便利,則達極佳實用性及便利 性。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二即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該前接部于連接桿前端延伸一支桿,該后接部于連接桿后端延伸有至少兩個后叉桿,可提升座墊前、后側的支撐力,即可增加座墊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三即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于該支桿及后叉桿分別設有數個凹設部,同時該連接部與支座間具有預設距離,可減輕整體結構重量,達到輕量化的功效。本實用新型目的之四即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塑料射出成形或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形,成形容易且快速,以達極佳便利實用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仰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支座 11連接部 111連接桿 12前接部121支桿 13后接部 131后叉桿 14凹設部20墊體 30固定件 31連接件 40座管41結合組。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照圖I 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自行車座墊,其主要包含有一支座10、一體設于該支座10下方的一連接部11、一前接部12、一后接部13,及設于該支座10上方的一墊體20。該支座10,為預設長度的長板狀座體。該連接部11,為具預設長度長桿狀的一連接桿111,其呈I字型狀的結構,并以該支座10的前、后縱向設置,且該連接桿111與支座10間具有預設距離。該前接部12,為由該連接桿111前端延伸預設長度的至少一支桿121,且該支桿121以其一端與支座10底部結合。該后接部13,為由該連接桿111后端延伸設有至少兩個后叉桿131,各該后叉桿131末端以分叉狀結合于支座10底部預設位置。[0036]該支座10、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為一體成形方式制成,且為塑料射出一體成形,或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形。于該支桿121與后叉桿131上預設位置設有數個凹設部14,其為凹槽或鏤空狀,以提供減輕重量的功效。該墊體20,套設于該支座10上方,且框設于該支座10周緣,以提供騎者乘坐的部位;其可進一步于該支座10前端底部設有一固定件30,其呈片狀且后端呈分叉狀,以夾設于該支桿121兩側,并利用一連接件31穿設結合固定該固定件30、支座10、及墊體20,以提供該支座10前端與墊體20間穩固定位的功效;于自行車座管40上方設有一結合組41,借該結合組41夾持固定于該連接桿111,即可將座墊組設結合于座管40上。借助上述構件,該支座10、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為一體成形制成,該 連接部11可供結合固定于座管40上,且該前接部12支桿121及后接部13兩后叉桿131的設計,可加強座墊前、后側的支撐力,有效提升結構強度及支撐力,且結構簡化、組裝便利,又該連接部11與支座10間設有預設距離,及該凹設部14的設置可降低整體重量,達到輕量化的功效,故整體結構極具實用便利性。為供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構造特征、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的功效,現將本實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本實用新型的組設,以一體成形制成該支座10、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接著將該墊體20套設于支座10上,再接著將該座管40上方的結合組41與連接桿111結合固定,以將座墊組設于座管40上,即組設完成。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可將該結合組41松開,即可調整該連接部11相對于座管40作前、后或旋轉位移,達到調整座墊前、后位置及傾斜角度的功效,再將該結合組41緊固于連接部11,即可提供穩固定位的功效。本實用新型的該支座10底部一體成形有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即可提升結構強度,制成容易且降低成本,并且使結構簡化,組裝時無需再將連接桿111與支座10組接,使組裝更便利,且該前接部12的支桿121及后接部13的后叉桿131設計,可提升座墊前、后側的支撐力,即可增加座墊使用壽命,則達極佳實用性及便利性;再者,該支桿121及后叉桿131分別設有數個凹設部14,同時該連接部11與支座10間具有預設距離,可有效減輕整體結構重量,達到輕量化的功效。該支座10、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為塑料射出成形或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形的應用,成形容易且快速,以達極佳便利實用性。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自行車座墊,提供一具前、后支撐的I字型桿狀結構,該支座10底部一體成形有連接部11、前接部12及、后接部13,該連接部11前端延伸設有支桿121,后端延伸設有后叉桿131,可提升座墊前、后側的支撐力,整體制成容易、結構簡化,且可降低成本,其具有數個凹設部,達到輕量化的效果,使整體確具產業實用性及創新效益。以上所述乃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若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包含有 一個支座,為預設長度的長板狀座體; 一個連接部,具預設長度的一個連接桿,其以該支座的前、后方向縱向設置; 一個前接部,由該連接桿前端設有至少一個支桿,該支桿以一端與支座底部結合; 一個后接部,由連接桿后端設有至少兩后叉桿,各該后叉桿末端以分叉狀與支座底部結合,其中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一體成形方式所制成,且該連接桿與支座間具有間距。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該連接桿呈I字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支桿設有數個凹設部,其為凹槽或鏤空狀。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該后叉桿預設有數個凹設部,其為凹槽或鏤空狀。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于該支座上方設有一個墊體。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于該支座上方設有一個墊體,于該支座前端底部設有一個固定件,并以一個連接件將固定件、支座及墊體結合在一起。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塑料射出一體成形制成。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座墊,其特征在于,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形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其包含有一支座;一連接部,具有一連接桿,其以該支座的前、后方向縱向設置;一前接部,由該連接桿前端設有至少一支桿,該支桿另端并與支座底部結合;一后接部,由連接桿后端設有至少兩后叉桿,各該后叉桿末端以分叉狀與支座底部結合,其中該支座、連接部、前接部、及后接部為一體成形方式所制成,且該連接桿與支座間具有預設距離;借助上述構件,其一體成形的設計,結構強度佳,且該支桿及兩后叉桿可加強座墊前、后方的支撐力,整體結構簡化、組裝便利,整體結構可達便利實用性。
文檔編號B62J1/08GK202765144SQ20122048300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泰勒安斯波 申請人:Sdg組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