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載貨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講,特別涉及ー種載貨汽車的后地板。
背景技術:
目前,載貨汽車后地板由前平段、下圓弧段、后傾斜段、上圓弧段和后平段構成。其中前平段水平布置,前平段的后端與下圓弧段的前端平滑相連,該下圓弧段的圓心在上,且下圓弧段前低后高布置,所述下圓弧段的后端與后傾斜段的前端平滑相連,該后傾斜段前低后高傾斜布置,后傾斜段的后端與上圓弧段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上圓弧段的圓心在下,且上圓弧段前低后高布置,所述上圓弧段的后端與后平段的前端平滑相連,該后平段水平布置。為了增強載貨汽車后地板的結構強度,并使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左右兩側與周圍的其他零部件相配合,所述前平段的左右兩邊向下沉形成左右下沉面。該下沉面由后往前逐漸加寬呈梯形,且下沉面的前段略低于下沉面的后段,下沉面的前段與下沉面的后段呈臺階狀相連。采用上述結構,載貨汽車后地板前平段的中間部分高出于左右下沉面,而后排座椅安裝凸臺布置在該中間部分上,于是前平段中間部分的相對凸起,將后排座椅安裝凸臺抬高,使后排座椅到車頂的空間較窄,后排乘員乘坐時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舒適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増加后排座椅到車頂空間的載貨汽車后地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載貨汽車后地板,包括前平段(I)、下圓弧段(4)、后傾斜段(5)、上圓弧段¢)、后平段(7)和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其中下圓弧段
(4)的后端與后傾斜段(5)的前端相連,后傾斜段(5)的后端與上圓弧段¢)的前端相連,上圓弧段(6)的后端與后平段(7)的前端相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平段(I)與下圓弧段
(4)之間設置有前傾斜段(2)和中平段(3),所述前傾斜段(2)前低后高傾斜布置,該前傾斜段(2)的前端與前平段(I)的后端相連,前傾斜段(2)的后端與中平段(3)的前端相連,所述中平段(3)水平布置,中平段(3)的后端與下圓弧段(4)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前平段
(I)的左右兩邊向下沉形成左右下沉面(Ia),該下沉面(Ia)為前寬后窄的梯形。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改變原有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型面,使前平段中間部分下降直至前平段中間部分的后端與原有下沉面的后段相平,形成中平段,原有前平段中間部分的前端繼續下降直至略高于原有下沉面的前段,從而使位于原有前平段中間部分上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相應下降,進而增加了后排座椅到車頂的空間,使后排乘員乘坐時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舒適性提高。所述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呈矩形排列,后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位于中平段(3)上,該后ー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緊挨下圓弧段(4)的前端,前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位于前平段(I)上。這樣布置后排座椅安裝凸臺,使后排座椅安裝凸臺相對于原來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向后移動,從而拓寬了后排乘員腿部的前后空間,使后排乘員的腿部舒適性得到提高。在所述前平段(I)的后端設置有若干條縱向凸筋,該縱向凸筋向后延伸直至上圓弧段(6)上,縱向凸筋的設置可以提高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型面強度。所述前平段(I)、前傾斜段(2)、中平段(3)、下圓弧段⑷和后傾斜段(5)的左右兩邊向下彎折,形成下翻邊(9),所述后平段(7)和上圓弧段(6)的左右兩邊向上彎折,形成上翻邊(10),上翻邊和下翻邊的設置,使載貨汽車后地板與車身其他部件的焊接更加方便。所述載貨汽車后地板為一體拉延成型的鈑金件,生產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其厚度以O. 7-lmm為宜,當厚度小于O. 7mm時,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強度不夠,當厚度大于1_時,既沒有必要又浪費材料,并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車載負荷。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型面改變,將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前平段中間部分盡可能下降,使后排座椅安裝凸臺的高度降低,進而增加了后排座椅到車頂的空間,使后排乘員乘坐時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舒適性得到提高,具有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載貨汽車的后地板為一體拉延成型的鈑金件,其厚度為O. 7-lmm,由前平段I、前傾斜段2、中平段3、下圓弧段4、后傾斜段5、上圓弧段6、后平段7、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下翻邊9和上翻邊10等組成。其中前平段I呈矩形水平布置,前平段I的左右兩邊向下沉形成左右下沉面la,該下沉面Ia為前寬后窄的梯形;所述前平段I的后端與前傾斜段2的前端平滑相連。該前傾斜段2前低后高傾斜布置,前傾斜段2的后端與中平段3的前端平滑相連。該中平段3水平布置,中平段3的后端與下圓弧段4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下圓弧段4的圓心在上、前低后高布置,下圓弧段4的后端與后傾斜段5的前端平滑相連。該后傾斜段5前低后高傾斜布置,后傾斜段5的后端與上圓弧段6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上圓弧段6的圓心在下、前低后高布置,上圓弧段6的后端與后平段7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后平段7水平布置。如圖I和圖2所示,在所述下沉面Ia的前端設置有三條橫向布置的加強凸筋,所述三條加強凸筋的長度由前往后依次遞減。在所述前平段I的后端設置有若干條縱向凸筋,該縱向凸筋向后延伸直至上圓弧段6上。所述前平段I、前傾斜段2、中平段3、下圓弧段4和后傾斜段5的左右兩邊向下彎折,形成一體的下翻邊9。所述后平段7和上圓弧段6的左右兩邊向上彎折,形成一體的上翻邊10。如圖I所示,所述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呈矩形排列,后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位于中平段3上,該后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緊挨下圓弧段4的前端,前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臺8位于前平段I上。
權利要求1.一種載貨汽車后地板,包括前平段(I)、下圓弧段(4)、后傾斜段(5)、上圓弧段(6)、后平段(7)和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其中下圓弧段(4)的后端與后傾斜段(5)的前端相連,后傾斜段(5)的后端與上圓弧段¢)的前端相連,上圓弧段¢)的后端與后平段(7)的前端相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平段(I)與下圓弧段(4)之間設置有前傾斜段(2)和中平段(3),所述前傾斜段(2)前低后高傾斜布置,該前傾斜段(2)的前端與前平段(I)的后端相連,前傾斜段(2)的后端與中平段(3)的前端相連,所述中平段(3)水平布置,中平段(3)的后端與下圓弧段(4)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前平段(I)的左右兩邊向下沉形成左右下沉面(la),該下沉面(Ia)為前寬后窄的梯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載貨汽車后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呈矩形排列,后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位于中平段(3)上,該后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緊挨下圓弧段(4)的前端,前一排的后排座椅安裝凸臺(8)位于前平段(I)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載貨汽車后地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平段(I)的后端設置有若干條縱向凸筋,該縱向凸筋向后延伸直至上圓弧段(6)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載貨汽車后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段(I)、前傾斜段(2)、中平段(3)、下圓弧段(4)和后傾斜段(5)的左右兩邊向下彎折,形成下翻邊(9),所述后平段(7)和上圓弧段¢)的左右兩邊向上彎折,形成上翻邊(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載貨汽車后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貨汽車后地板為一體拉延成型的鈑金件,其厚度為0. 7-l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載貨汽車后地板,包括前平段、下圓弧段、后傾斜段、上圓弧段、后平段和四個后排座椅安裝凸臺,在前平段與下圓弧段之間增加前傾斜段和中平段,所述前傾斜段前低后高傾斜布置,該前傾斜段的前端與前平段的后端相連,前傾斜段的后端與中平段的前端相連,該中平段水平布置,中平段的后端與下圓弧段的前端平滑相連;所述前平段的左右兩邊向下沉形成左右下沉面,該下沉面由后往前逐漸加寬呈梯形。本實用新型通過型面改變,將載貨汽車后地板的前平段中間部分盡可能下降,使后排座椅安裝凸臺的高度降低,進而增加了后排座椅到車頂的空間,使后排乘員乘坐時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舒適性得到提高,具有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點。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2641883SQ2012203352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韓鳴, 賀麗 申請人: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