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部件,特別涉及一種能防止騎車時泥水飛濺的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自行車的泥除板呈弧形狀,且具有弧形斷面,自行車的前后輪都安裝了泥除板。騎車時能防止一部分泥水的飛濺,如果連續騎車或者路面泥水比較多,則現有泥除板無法防止泥水飛濺,尤其是在公路車領域,其安裝泥除的情況極少且即使安裝了泥除,其泥除本身并不具有很好的防水擋泥效果。
發明內容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能有效擋住車輪上泥水的飛濺,而且裝卸方便,具有實用價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該泥除板呈弧形狀,且具有弧形斷面,該泥除板前端和后端沿車輪前進方向,分別設有兩泥除毛刷,該泥除毛刷呈扇形面,且針對自行車輪胎,該扇形面設有弧面缺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泥除板前端通過快拆組固定于前叉豎桿和后叉支桿上的兩種連接位置狀態,該泥除板后端通過一對泥除腳固定于車輪軸。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該泥除毛刷通過兩端彎折的固定支片固定于該泥除板端部,該固定支片一端固定于該泥除板端部,其另一端具有插接式和鎖固式連接于該泥除毛刷的兩種連接狀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所述泥除板后前端和后端沿車輪前進方向,分別設有兩泥除毛刷,該泥除毛刷呈扇形面,且針對自行車輪胎,該扇形面設有弧面缺口,這樣泥除板兩端的泥除毛刷,通過兩次有效地阻擋了車輪上泥水飛濺。更進一步,所述泥除毛刷通過固定支片插接式地連接固定于泥除板,拆卸方便,與此同時,該泥除板一端通過快拆組固定于車架而另一端通過一對泥除腳固定于車輪軸,這樣泥除板拆卸也是十分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泥除毛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泥除毛刷的另一結構示意圖(隱去所述固定支片);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泥除毛刷與輪胎斷面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對照以上附圖,作如下補充說明I——泥除板41——固定片2——泥除毛刷5——泥除腳[0016]21——弧面缺口6——輪胎3——固定支片7——車輪軸4--決拆組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I、圖2、圖3和圖4,作如下詳細描述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該泥除板I呈弧形狀,且具有弧形斷面,該泥除板I前端和后端沿車輪前進方向,分別設有兩泥除毛刷2,該泥除毛刷呈扇形面,且針對自行車輪胎6,該扇形面設有弧面缺口 21,該泥除毛刷2通過兩端彎折的固定支片3固定于該泥除板I端部,該固定支片3 —端固定于該泥除板I端部,其另一端具有插接式和鎖固式連接于該泥除毛刷2的兩種連接狀態。為了便于泥除板的拆卸,該泥除板I前端通過快拆組4固定于車架的前叉豎桿和后叉支桿上的兩種連接位置狀態,具體地,該車架上設有固定片41,該快拆組4固定于該固定片41,該泥除板I后端通過一對泥除腳5固定于車輪軸7。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該泥除板(I)呈弧形狀,且具有弧形斷面,其特征在于,該泥除板(I)前端和后端沿車輪前進方向,分別設有兩泥除毛刷(2),該泥除毛刷呈扇形面,且針對自行車輪胎(6),該扇形面設有弧面缺口(21)。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泥除板(I)前端通過快拆組(4)固定于前叉豎桿和后叉支桿上的兩種連接位置狀態,該泥除板(I)后端通過一對泥除腳(5)固定于車輪軸(7)。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泥除毛刷(2)通過兩端彎折的固定支片(3)固定于該泥除板(I)端部,該固定支片(3) —端固定于該泥除板(I)端部,其另一端具有插接式和鎖固式連接于該泥除毛刷(2)的兩種連接狀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車泥除板的改良結構,該泥除板呈弧形狀,且具有弧形斷面,該泥除板前端和后端沿車輪前進方向,分別設有兩泥除毛刷,該泥除毛刷呈扇形面,且針對自行車輪胎,該扇形面設有弧面缺口,該泥除板前端通過快拆組固定于前叉豎桿和后叉支桿上的兩種連接位置狀態,該泥除板后端通過一對泥除腳固定于車輪軸,該泥除毛刷通過兩端彎折的固定支片固定于該泥除板端部,該固定支片一端固定于該泥除板端部,其另一端具有插接式和鎖固式連接于該泥除毛刷的兩種連接狀態,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擋住車輪上泥水的飛濺,而且裝卸方便,具有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B62J15/04GK202624474SQ20122022368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陳坤燦, 施軼 申請人: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