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驅動支架搬運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裝載或卸載目的的升降散料或重貨物的裝置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隨著煤炭機械化開采的升級,國內大、中型煤礦先后采用液壓支架來支承頂板,極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設備的回收率,有限地縮減了井下生產人員,但要把液壓支架搬運到新的工作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液壓支架輕的十幾噸,重的幾十噸,由于沒有運輸工具,只好把液壓支架拆成幾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靠絞車、鋼絲繩、麻繩等原始工具靠人工運輸到幾公里以外的新工作面上去,,重新安裝使用,而重新安裝的液壓之間難以達到原廠安裝的精度和性能,且費工、費時、費力。發達國家早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就已經生產并使用了液壓支架搬運車,但根據國內某些大型礦業集團購買的國外液壓支架搬運車使用狀況來看,進口的液壓支架搬運車不能滿足國內煤礦井口窄、坡道小、坡度大以及地面狀況差等現狀;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國內目前已經出現過一些根據國內煤礦的實際情況研制的液壓支架搬運車,能夠有效適應目前國內煤礦的狀況,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I)由于國內目前煤礦內部狀況比較復雜,現有的液壓支架車采用液壓驅動系統動力性不能滿足要求,而且操控系統比較復雜,不便于檢修;2)液壓支架提升機構采用鏈條提升,由于巷道內路況較差,鏈條提升液壓支架不穩定,液壓支架容易與后車架總成磕碰,損壞設備,縮短使用壽命;3)現有的液壓支架搬運車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之間只有鉸接,在遇到巷道內崎嶇不平的路面時四輪不能有效抓地,浪費驅動力,而且使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扭力,縮短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四驅動支架搬運車,能夠有效改善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力情況,四輪有效抓地,使用靈活,提高使用壽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包括動力裝置、前車架總成、后車架總成、四輪驅動系統、液壓提升系統以及轉向機構,所述后車架總成為U形結構,其封閉端為首端;其關鍵改進在于所述轉向機構借助于連接軸總成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連接。所述連接軸總成包括旋轉軸和軸承;所述旋轉軸水平設置、且其軸線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垂直;所述旋轉軸與后車架總成尾端借助于軸承連接;旋轉軸尾端與所述轉向機構固定連接。所述轉向機構包括固定設于后車架前端的后車架連接耳、垂直軸以及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固定板和設于固定板一側的前車架連接耳;所述前車架連接耳和后車架連接耳借助于垂直軸鉸接;所述固定板另外一側與所述旋轉軸尾端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提升系統包括四套對稱設于后車架總成上表面的液壓提升機構。所述液壓提升機構包括提升液壓缸、吊鉤、提升臂、旋轉軸以及驅動臂;所述旋轉軸橫向設于所述后車架總成上表面上,所述提升臂和驅動臂尾端分別與所述旋轉軸兩端固定連接;所述提升液壓缸尾端與所述后車架總成上表面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尾端與所述驅動臂開放端鉸接;所述提升臂開放端鉸接吊鉤,吊鉤位于所述后車架總成內側。所述動力裝置為防爆柴油機。所述四輪驅動系統包括液力機械變速箱、前輪驅動系統以及后輪驅動系統;所述液力機械變速箱動力輸入端與所述防爆柴油機動力輸出端對接。所述前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一傳動軸、前驅動橋總成和前驅動橋變位箱;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與前驅動橋固定連接;第一傳動軸一端與液力機械變速箱動力輸出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前驅動橋變位箱動力輸出端連接;前驅動橋變位箱左右兩側輸出端通過兩根半軸分別與位于前車架總成兩側的前驅動箱連接。所述后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二傳動軸、后驅動差速器、后驅動變位箱、后驅動箱以及第三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一端與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位于后端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另 外一端與后驅動差速器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驅動變位箱包括兩套,兩套后驅動變位箱分別設于后車體總成兩側,所述后驅動變位箱動力輸入端分別借助于傳動軸與所述后驅動差速器兩側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后驅動箱動力輸入端借助于第三傳動軸與對應側的后驅動變位箱動力輸出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I)采用防爆柴油機和機械式四輪驅動系統,結構簡單,便于操控,能夠有效適應國內煤礦巷道復雜的路況環境;(2)液壓支架提升機構摒棄現有的鏈條式提升機構,采用吊鉤直接與提升臂連接,用吊鉤勾住液壓支架進行提升和運輸,改善運輸過程的穩定性,防止液壓支架和后車架總成之間的磕碰,防止損壞液壓支架;3)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之間設置轉向平衡機構,中間體與后車架總成之間借助于垂直軸鉸接,便于轉向,中間體與前車架總成之間設置連接軸承總成,可實現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在豎直方向上的相對擺動,有效適應巷道內崎嶇不平的路面,防止單輪懸空,防止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扭力的危害,能夠有效改善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力情況,四輪有效抓地,使用靈活,提高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動力裝置、驅動系統結構示意圖;在附圖中1、防爆柴油機;2、液力機械變速箱;3、第一傳動軸;4、前驅動橋變位箱;5、前輪驅動橋總成;6、前輪;7、轉向油缸;8、第二轉動軸;9、后驅動變位箱;10、后驅動差速器;11、第三傳動軸;12、吊鉤;13、后驅動箱;14、后車架總成;15、提升臂;16、提升液壓缸(16) ;17、垂直連接軸;18、連接軸承總成;19、前車架總成;20、駕駛室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包括動力裝置、前車架總成19、后車架總成14、四輪驅動系統、液壓提升系統以及轉向機構,所述后車架總成14為U形結構,其封閉端為首端;其關鍵改進在于所述轉向機構借助于連接軸總成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連接。所述連接軸總成包括旋轉軸和軸承;所述旋轉軸水平設置、且其軸線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垂直;所述旋轉軸與后車架總成尾端借助于軸承連接;旋轉軸尾端與所述轉向機構固定連接。所述轉向機構包括固定設于后車架前端的后車架連接耳、垂直軸以及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固定板和設于固定板一側的前車架連接耳;所述前車架連接耳和后車架連接耳借助于垂直軸鉸接;所述固定板另外一側與所述旋轉軸尾端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提升系統包括四套對稱設于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的液壓提升機構。所述液壓提升機構包括提升液壓缸16、吊鉤12、提升臂15、旋轉軸以及驅動臂;所述旋轉軸橫向設于所述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上,所述提升臂15和驅動臂尾端分別與所述旋轉軸兩端固定連接;所述提升液壓缸16尾端與所述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尾端與所述驅動臂開放端鉸接;所述提升臂15開放端鉸接吊鉤12,吊鉤12位于所述后車架總成14內側。所述動力裝置為防爆柴油機I。所述四輪驅動系統包括液力機械變速箱2、前輪驅動系統以及后輪驅動系統;所述液力機械變速箱2動力輸入端與所述防爆柴油機I動力輸出端對接。所述前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一傳動軸3、前驅動橋總成5和前驅動橋變位箱4 ;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4與前驅動橋固定連接;第一傳動軸3 —端與液力機械變速箱2動力輸出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前驅動橋變位箱4動力輸出端連接;前驅動橋變位箱4左右兩側輸出端通過兩根半軸分別與位于前車架總成19兩側的前驅動箱連接。所述后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二傳動軸8、后驅動差速器10、后驅動變位箱9、后驅動箱13以及第三傳動軸11 ;所述第二傳動軸8 一端與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4位于后端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后驅動差速器10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驅動變位箱9包括兩套,兩套后驅動變位箱9分別設于后車體總成兩側,所述后驅動變位箱9動力輸入端分別借助于傳動軸與所述后驅動差速器10兩側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后驅動箱13動力輸入端借助于第三傳動軸11與對應側的后驅動變位箱9動力輸出端連接。(I)采用防爆柴油機和機械式四輪驅動系統,結構簡單,便于操控,能夠有效適應國內煤礦巷道復雜的路況環境;采用防爆柴油機,能夠在我國大部分礦井下使用。傳動系統采用液力機械傳動箱,比機械傳動箱檔位少,操作方便;由于沒有機械離合器,工作更加可靠;價格比進口的液壓傳動支架搬運機要便宜,具有較高的性價比。(2)液壓支架提升機構摒棄現有的鏈條式提升機構,采用吊鉤直接與提升臂連接,用吊鉤勾住液壓支架進行提升和運輸,改善運輸過程的穩定性,防止液壓支架和后車架總成之間的磕碰,防止損壞液壓支架;3)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之間設置轉向平衡機構,中間體與后車架總成之間借助于垂直軸鉸接,便于轉向,中間體與前車架總成之間設置連接軸承總成,可實現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在豎直方向上的相對擺動,有效適應巷道內崎嶇不平的路面,防止單輪懸空,防止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扭力的危害。結構緊湊,后車架采用U型框架,使液壓支架裝卸方便,固定可靠,運輸安全;而且運輸高度低,適于在我國大多數的井下巷道中使用。前,后機架總成通過兩個鉸接機構連接,水平鉸接機構使前后機架折腰轉向,轉彎半徑小,由于采用全液壓轉向器,因此轉向輕便靈活;縱向鉸接機構保證4輪都可靠接地,對井下巷道凹凸不平的路面適應性好,使整車全輪驅動的作用實現,所以本車牽引力大,可以滿足井下運輸重型設備的需要。本實用新型所披露的四驅動液壓支架搬運車是一種在井下運輸液壓支架的設備, 還可以把其他井下設備整體向井下運輸,如輸送機的機頭、裝載機機頭以及破碎機等,使這些設備的主要部件在井下免組裝,節省人力物力,提高井下液壓之間安裝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包括動力裝置、前車架總成(19)、后車架總成(14)、四輪驅動系統、液壓提升系統以及轉向機構,所述后車架總成(14)為U形結構,其封閉端為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機構借助于連接軸總成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總成包括旋轉軸和軸承;所述旋轉軸水平設置、且其軸線與所述前車架總成尾端垂直;所述旋轉軸與后車架總成尾端借助于軸承連接;旋轉軸尾端與所述轉向機構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機構包括固定設于后車架前端的后車架連接耳、垂直軸以及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固定板和設于固定板一側的前車架連接耳;所述前車架連接耳和后車架連接耳借助于垂直軸鉸接;所述固定板另外一側與所述旋轉軸尾端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提升系統包括四套對稱設于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的液壓提升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提升機構包括提升液壓缸(16)、吊鉤(12)、提升臂(15)、旋轉軸以及驅動臂;所述旋轉軸橫向設于所述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上,所述提升臂(15)和驅動臂尾端分別與所述旋轉軸兩端固定連接;所述提升液壓缸(16)尾端與所述后車架總成(14)上表面設置的鉸接耳鉸接,尾端與所述驅動臂開放端鉸接;所述提升臂(15)開放端鉸接吊鉤(12),吊鉤(12)位于所述后車架總成(14)內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防爆柴油機(I)。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輪驅動系統包括液力機械變速箱(2)、前輪驅動系統以及后輪驅動系統;所述液力機械變速箱(2)動力輸入端與所述防爆柴油機(I)動力輸出端對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一傳動軸(3)、前驅動橋總成(5)和前驅動橋變位箱(4);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4)與前驅動橋固定連接;第一傳動軸(3) —端與液力機械變速箱(2)動力輸出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前驅動橋變位箱(4)動力輸出端連接;前驅動橋變位箱(4)左右兩側輸出端通過兩根半軸分別與位于前車架總成(19)兩側的前驅動箱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四驅動支架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驅動系統包括第二傳動軸(8)、后驅動差速器(10)、后驅動變位箱(9)、后驅動箱(13)以及第三傳動軸(11);所述第二傳動軸(8)—端與所述前驅動橋變位箱(4)位于后端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另外一端與后驅動差速器(10)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后驅動變位箱(9)包括兩套,兩套后驅動變位箱(9)分別設于后車體總成兩側,所述后驅動變位箱(9)動力輸入端分別借助于傳動軸與所述后驅動差速器(10)兩側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后驅動箱(13)動力輸入端借助于第三傳動軸(11)與對應側的后驅動變位箱(9)動力輸出端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四驅動支架搬運車;涉及用于裝載或卸載目的的升降散料或重貨物的裝置技術領域,包括動力裝置、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所述后車架總成為U形結構,其封閉端為首端;其關鍵改進在于還包括四輪驅動系統、液壓提升系統和轉向平衡機構;其優點在于(1)結構簡單,便于操控,能夠有效適應國內煤礦巷道復雜的路況環境;(2)防止液壓支架和后車架總成之間的磕碰,防止損壞液壓支架;3)能夠有效改善前車架總成和后車架總成受力情況,四輪有效抓地,使用靈活,提高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D3/00GK202508141SQ20122014812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王志杰, 陳同義, 陳彥克, 陳彥波 申請人:邢臺市神圣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