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輪推拉式旱冰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人類生活用品,尤其涉及體育運動器械,特別是一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各種旱冰鞋均以腿部的肌肉力量來驅動輪胎滾動,可發展下肢肌肉力量。但是,對鍛煉上肢肌肉作用不大,并且以下肢作為動力來源,不易對車輪進行控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所述的這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旱冰鞋不易控制、對鍛煉上肢肌肉沒有作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包括一個左腳旱冰輪和一個右腳旱冰輪,所述的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均各自包括一個踏板、一個前輪和一個后輪,所述的前輪均通過一個前軸設置在一個前支架中,前輪與前軸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前支架均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的前部底側,所述的后輪均通過一個后軸設置在一個后支架中,所述的后支架均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的后部底側,所述的前軸與所述的后軸平行,其中,所述的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并列設置,左腳旱冰輪中的踏板與右腳旱冰輪中的踏板固定連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中,所述的前輪與所述的前軸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后輪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后軸上,后軸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的后支架中,所述的后軸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的后支架的外側,后軸的外端上設置有一個棘輪機構,所述的棘輪機構包括有一個主動擺桿和一個棘輪,所述的主動擺桿和所述的棘輪之間設置有棘爪。進一步的,左腳旱冰輪中的踏板與右腳旱冰輪中的踏板通過一個連接板或者連接桿固定連接。進一步的,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對稱。進一步的,所述的棘輪是外嚙合棘輪,棘輪與后軸固定連接,所述的主動擺桿的下端空套在后軸上,所述的棘爪的上端鉸接在主動擺桿的下部,棘爪與主動擺桿的下部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棘爪與主動擺桿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將棘爪的下端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進一步的,棘輪與后軸之間設置有鍵連接。進一步的,后支架上設置有一個止回棘爪,后支架與止回棘爪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將止回棘爪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或者,所述的棘輪是內嚙合棘輪,后軸上固定設置有一個輪轂,棘輪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的輪轂上,輪轂上鉸接有棘爪,棘爪與輪轂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將棘爪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所述的主動擺桿沿棘輪的徑向設置、并與棘輪固定連接。進一步的,主動擺桿的上端設置有握把。進一步的,主動擺桿由兩個以上數目的管件組合構成伸縮機構。[0013]進一步的,左腳旱冰輪中的前輪和后輪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右腳旱冰輪中的前輪和后輪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分別連接在左腳和右腳下。用戶以上臂推動主動擺桿,主動擺桿通過棘輪機構驅動后輪向前轉動一個角度,驅動旱冰輪前進,上臂延伸到上臂遠點后回縮,將主動擺桿拉回,棘爪從棘輪的齒背上滑過,棘輪靜止,上臂回到起始推動位置后,再次推動主動擺桿,重復上述過程,如此反復,可使旱冰輪繼續前進。在上臂回縮、棘輪靜止的階段,旱冰輪可依慣性繼續滑行。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的兩個踏板固定成一體,可顯著提高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利用主動擺桿帶動棘輪機構,利用棘輪機構驅動旱冰輪轉動,可以有效鍛煉上肢肌肉,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的兩個踏板固定成一體,可顯著提高穩定性,容易控制車輪。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的側向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的一個實施例中的棘輪機構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棘輪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包括一個左腳旱冰輪和一個右腳旱冰輪,所述的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均各自包括一個踏板I、一個前輪2和一個后輪3,所述的前輪2通過一個前軸4設置在一個前支架5中,前輪2與前軸4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前支架5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I的前部底側,所述的后輪3通過一個后軸6設置在一個后支架7中,所述的后支架7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I的后部底側,所述的前軸4與所述的后軸6平行,其中,所述的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并列設置,左腳旱冰輪中的踏板I與右腳旱冰輪中的踏板I固定連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中,所述的前輪2與所述的前軸4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后輪3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后軸6上,后軸6通過軸承(圖中未示)設置在所述的后支架7中,所述的后軸6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的后支架7的外側,后軸6的外端上設置有一個棘輪機構8,所述的棘輪機構8包括有一個主動擺桿9和一個棘輪10,所述的主動擺桿和所述的棘輪10之間設置有棘爪11。兩個踏板I通過一個連接板或者至少一個連接桿16連接,所述的連接板或者連接桿16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踏板I固定連接,兩個踏板I下的棘輪機構8以及主動擺桿9對稱布置在兩個后輪3的外側。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棘輪10采用外嚙合棘輪,棘輪10與后軸6固定連接,所述的主動擺桿9的下端空套在后軸6上,所述的棘爪11的上端鉸接在主動擺桿9的下部,棘爪11與主動擺桿9的下部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棘爪11與主動擺桿9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將棘爪11的下端偏置在棘輪10的齒槽內。進一步的,棘輪10與后軸6之間設置有鍵連接。進一步的,后支架7上設置有一個止回棘爪12,后支架7與止回棘爪12之間設置有彈簧13,彈簧13將止回棘爪12偏置在棘輪10的齒槽內。[0028]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棘輪10采用內嚙合棘輪,后軸6上固定設置有一個輪轂14,棘輪10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的輪轂14上,輪轂14上鉸接有棘爪11,棘爪11與輪轂14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將棘爪11偏置在棘輪10的齒槽內,所述的主動擺桿9沿棘輪10的徑向設置、并與棘輪10固定連接。進一步的,主動擺桿9的上端設置有握把15。進一步的,主動擺桿9由兩個以上數目的管件組合構成伸縮機構。進一步的,左腳旱冰輪中的前輪2和后輪3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右腳旱冰輪中的前輪2和后輪3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將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分別連接在左腳和右腳下。用戶以上臂推動主動擺桿9,主動擺桿9通過棘輪機構8驅動后輪3向前轉動一個角度,驅動旱冰輪前進,上臂延伸到上臂遠點后回縮,將主動擺桿9拉回,棘爪11從棘輪10的齒背 上滑過,棘輪10靜止,上臂回到起始推動位置后,再次推動主動擺桿9,重復上述過程,可使旱冰輪持續前進。在上臂回縮、棘輪10靜止的階段,旱冰輪可依慣性繼續滑行。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的兩個踏板固定成一體,可顯著提高穩定性。
權利要求1.一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包括一個左腳旱冰輪和一個右腳旱冰輪,所述的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均各自包括一個踏板、一個前輪和一個后輪,所述的前輪均通過一個前軸設置在一個前支架中,前輪與前軸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前支架均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的前部底側,所述的后輪均通過一個后軸設置在一個后支架中,所述的后支架均固定連接在所述的踏板的后部底側,所述的前軸與所述的后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并列設置,左腳旱冰輪中的踏板與右腳旱冰輪中的踏板固定連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中,所述的前輪與所述的前軸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所述的后輪固定設置在所述的后軸上,后軸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的后支架中,所述的后軸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的后支架的外側,后軸的外端上設置有一個棘輪機構,所述的棘輪機構包括有一個主動擺桿和一個棘輪,所述的主動擺桿和所述的棘輪之間設置有棘爪。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左腳旱冰輪中的踏板與右腳旱冰輪中的踏板通過一個連接板或者連接桿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對稱。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輪是外嚙合棘輪,棘輪與后軸固定連接,所述的主動擺桿的下端空套在后軸上,所述的棘爪的上端鉸接在主動擺桿的下部,棘爪與主動擺桿的下部之間設置有轉動副,棘爪與主動擺桿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將棘爪的下端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輪是內嚙合棘輪,后軸上固定設置有一個輪轂,棘輪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的輪轂上,輪轂上鉸接有棘爪,棘爪與輪轂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將棘爪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所述的主動擺桿沿棘輪的徑向設置、并與棘輪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棘輪與后軸之間設置有鍵連接。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后支架上設置有一個止回棘爪,后支架與止回棘爪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將止回棘爪偏置在棘輪的齒槽內。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主動擺桿的上端設置有握把。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主動擺桿由兩個以上數目的管件組合構成伸縮機構。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其特征在于左腳旱冰輪中的前輪和后輪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右腳旱冰輪中的前輪和后輪位于同一徑向平面中。
專利摘要一種四輪推拉式旱冰輪,包括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左腳旱冰輪和右腳旱冰輪各自包括踏板、前輪和后輪,左腳旱冰輪與右腳旱冰輪并列設置,踏板固定連接并位于同一平面中,前輪和后輪分別通過軸和支架連接在踏板底側,后輪與后軸固定連接,后軸的外端設置有棘輪機構,棘輪機構包括有主動擺桿和棘輪,主動擺桿和棘輪之間設置有棘爪。棘輪是外嚙合棘輪或者內嚙合棘輪。主動擺桿由兩個以上數目的管件組合構成伸縮機構。用戶以上臂推動主動擺桿,主動擺桿通過棘輪機構驅動后輪向前轉動一個角度,驅動旱冰輪前進。本實用新型利用擺桿帶動棘輪機構驅動旱冰輪轉動,可以有效鍛煉上肢肌肉,兩個踏板固定成一體,可顯著提高穩定性,容易控制車輪。
文檔編號B62K17/00GK202464049SQ20122006525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余竹生, 劉宇 申請人:上海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