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剎車裝置及其摩托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部件及其摩托車,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制動類安全附件及其摩托車。
背景技術:
制動系統是摩托車必不可少的安全附件,保證駕乘者對摩托車的良好控制,避免安全事故。摩托車與其它車輛一樣,包括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前輪制動組件包括前輪制動器和前輪制動驅動傳動組件,比如拉鎖或液壓缸總成等,后輪制動組件包括后輪制動器和前輪制動驅動傳動組件;制動驅動較多的為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獨立動作,普通駕駛者制動時不能較好的分配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制動力,僅憑主觀操作;因而具有附著系數利用率低,制動減速度小,制動距離長等缺點,特別是制動過程中容易出現制動力分配不合理而導致的翻車等安全事故。 現有技術中,為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一系列聯動制動裝置;專利申請201110009654. 7公開了一種摩托車聯動制動裝置,能夠實現前后輪的聯動制動操作;該結構采用機械力驅動液壓缸實現聯動制動,并設置副液壓缸實現液壓和機械的轉換,達到聯動的目的;為了合理調整分配制動力,還設有用于調整液壓力輸出的延遲閥和液壓抑制閥,整個系統結構復雜,制作也較為困難,成本較高,并且調整過程較為繁瑣;由于采用延遲閥和液壓抑制閥的結構,增加設備體積,并且反應不夠靈敏,不易達到既定的效果,且容易出現偏差。因此,需要對摩托車剎車裝置進行改進,能夠合理分配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的制動力分配,易于達到既定的聯動效果,提高附著系數利用率,增大制動減速度,縮短制動距離;同時,系統結構簡單,反應靈敏,易于根據所需的制動力分配進行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摩托車剎車裝置及其摩托車,能夠合理分配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的制動力分配,易于達到既定的聯動效果,提高附著系數利用率,增大制動減速度,縮短制動距離;同時,系統結構簡單,反應靈敏,易于根據所需的制動力分配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包括前輪制動組件、后輪制動組件和用于輸入制動液壓力并將該制動液壓力分配至前輪制動組件及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的制動缸
。進一步,所述制動缸總成包括缸體和位于缸體內的活塞,缸體的內腔由活塞分隔為用于將液壓輸出的工作腔和用于輸入液壓并驅動活塞壓縮工作腔的驅動腔,所述活塞設有沿軸向延伸出缸體并將其機械行程輸出的活塞桿;所述工作腔輸出的液壓力和活塞桿輸出的機械行程分別對應作用于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所述活塞設有驅動其回位的預緊力,該預緊力可采用任何能夠實現該預緊力的機械結構,可包括設置于缸體外的部件完成的結構,在此不再贅述;回位是指活塞由驅動腔的作用向工作腔方向移動實現制動后,由該預緊力驅動回至原始位置,等待下次驅動;當然,驅動腔由駕駛者輸入液壓力,包括腳踏制動板或手柄制動桿等,需配以必要的液壓輸出設備。進一步,所述活塞桿通過連桿組件將機械力輸至后輪制動組件,所述連桿組件包括連接桿和杠桿,所述連接桿與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并用于驅動杠桿的動力點,所述杠桿的阻力點用于驅動后輪制動組件完成制動;由于連接桿與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易于調整制動行程,體現機械調整靈活方便的優勢。進一步,還包括位于缸體內腔的副活塞,所述副活塞直徑小于活塞直徑并與活塞至少軸向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腔形成于活塞與副活塞之間;當然,缸體內腔與副活塞配合的工作面直徑小于與活塞配合的工作面,達到良好驅動的目的;采用副活塞結構,增加缸內支點,能夠穩定支撐活塞和活塞桿,達到往復運動的穩定性,減小活塞桿本身與缸體之間的密封負荷,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減小液壓力作用于活塞后的驅動合力,使液壓力的輸出較為平緩,保證剎車的穩定性。進一步,所述活塞桿背向工作腔延伸出缸體,所述副活塞與活塞桿至少軸向固定連接;整體布置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制造和裝配。進一步,所述活塞的回位預緊力由位于工作腔內的預緊彈簧施加;結構簡單緊湊,保護彈簧不受外界部件損壞。進一步,所述連接桿通過一連接拉索驅動連接于杠桿的動力點;當然,需結合后輪制動組件的回位作用實現制動并釋放的目的,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進一步,所述連接桿同軸設有內螺紋,活塞桿設有與該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連接桿端部還設有用于將活塞桿鎖緊于連接桿的的鎖緊螺母;鎖緊后能夠牢固的保證調整后的制動行程。進一步,所述副活塞外圓設有內嵌密封圈的密封圈槽,密封效果好,進一步減小活塞桿的密封要求,保證缸體總成的整體密封效果,從而保證制動效果;缸體可拆卸式設有缸蓋,所述工作腔形成于缸蓋與活塞之間,所述活塞和缸蓋分別設有用于內套于預緊彈簧將其徑向定位的彈簧座,保證彈簧的安裝和安裝后的使用性能,避免發生失效現象。進一步,工作腔設有將液壓輸出至前輪制動組件的輸出接口,驅動腔設有將液壓輸入的輸入接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摩托車剎車裝置的摩托車,所述摩托車安裝有摩托車剎車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及其摩托車,摩托車剎車裝置采用一個缸體總成的結構,可根據需要進行分配制動輸出,并利用現有的轉換模式輸出至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能夠合理分配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的制動力分配,易于達到既定的聯動效果,提高附著系數利用率,增大制動減速度,縮短制動距離;同時,本系統結構簡單,反應靈敏,易于根據所需的制動力分配進行調整,增加了摩托車行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0019]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包括前輪制動組件、后輪制動組件和用于輸入制動液壓力并將該制動液壓力分配至前輪制動組件及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的制動缸總成,制動缸總成可以通過兩個液壓輸出,或者通過一個液壓一個機械式輸出,或者通過兩個機械式輸出分別對前輪制動組件及后輪制動組件進行驅動制動,輸出后的液壓力或機械行程可采用現有的轉換方式用于制動,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中,所述制動缸總成包括缸體3和位于缸體3內的活塞6,活塞與缸體的配合關系在此不再贅述;缸體3的內腔由活塞6分隔為用于將液 壓輸出的工作腔31和用于輸入液壓并驅動活塞6壓縮工作腔31的驅動腔32,圖中箭頭方向即為輸入和輸出方向,工作時工作腔31和驅動腔32均充滿工作介質(液壓油等),以實現工作目的;所述活塞6設有沿軸向延伸出缸體并將其機械行程輸出的活塞桿11,活塞6在驅動腔32輸入液壓的作用下壓縮工作腔31,由此產生機械行程,該機械行程由活塞桿輸出;所述工作腔31輸出的液壓力和活塞桿11輸出的機械行程分別對應作用于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所述活塞6設有驅動其回位的預緊力;回位是指活塞6由驅動腔32的作用向工作腔31方向移動實現制動后,由該預緊力驅動回至原始位置,等待下次驅動;當然,驅動腔32由駕駛者輸入液壓力,包括腳踏制動板或手柄制動桿等,需配以必要的液壓輸出設備;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可采用現有技術的制動組件,包括鼓式制動組件和盤式制動組件,僅需要簡單的轉換設備既能實現現有的任何制動結構,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中,所述活塞桿11通過連桿組件將機械力輸至后輪制動組件,所述連桿組件包括連接桿14和杠桿17,所述連接桿14與活塞桿11通過螺紋連接并用于驅動杠桿
17的動力點17a,即用于驅動杠桿17繞支點16轉動形成制動力的點,支點16可以是鉸接于車架上的鉸接軸形成,能夠限定杠桿17的徑向(鉸接軸徑向)自由度;所述杠桿17的阻力點17b用于驅動后輪制動組件完成制動;由于連接桿14與活塞桿11通過螺紋連接,易于調整制動行程,體現機械調整靈活方便的優勢。本實施例中,還包括位于缸體3內腔的副活塞10,所述副活塞10直徑小于活塞6直徑并與活塞6至少軸向固定連接,如圖所示,活塞6與副活塞10 —體成形,當然,可采用螺紋等連接方式,均能實現實用新型目的;所述驅動腔32形成于活塞6與副活塞10之間;當然,缸體3內腔與副活塞10配合的工作面直徑小于與活塞3配合的工作面,達到良好驅動的目的;采用副活塞10結構,增加缸內支點,能夠穩定支撐活塞3和活塞桿11,達到往復運動的穩定性,減小活塞桿11本身與缸體3之間的密封負荷,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減小液壓力作用于活塞后的驅動合力,使液壓力的輸出較為平緩,保證剎車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所述活塞桿11背向工作腔31延伸出缸體3,所述副活塞10與活塞桿11至少軸向固定連接,如圖所示,活塞6、副活塞10和活塞桿11 一體成形,也可采用螺紋等連接方式,均能實現實用新型目的;整體布置結構簡單緊湊,易于制造和裝配。本實施例中,所述活塞6的回位預緊力由位于工作腔內的預緊彈簧4施加;結構簡單緊湊,保護彈簧不受外界部件損壞。[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桿14通過一連接拉索15驅動連接于杠桿17的動力點17a,當然也可采用中間桿進行鉸接實現目的;當然,需結合后輪制動組件的回位作用實現制動并釋放的目的,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桿14同軸設有內螺紋,活塞桿11設有與該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連接桿14端部還設有用于將活塞桿11鎖緊于連接桿14的的鎖緊螺母13,如圖所示,鎖緊螺母13旋于活塞桿11的外螺紋將其鎖緊;鎖緊后能夠牢固的保證調整后的制動行程。本實施例中,所述副活塞10外圓設有內嵌密封圈9的密封圈槽,如圖所示,密封圈9為0型密封圈,密封效果好,進一步減小活塞桿的密封要求,保證缸體總成的整體密封效果,從而保證制動效果;當然,活塞6和副活塞11均需設有密封件,圖中為密封件5和密封件8,活塞和副活塞分別設有用于安裝密封件5和密封件8的安裝槽,密封件5和密封件8均為V型或Y型油封結構,密封唇迎向工作腔和驅動腔一側,在壓力作用下具有自進行密封效果;缸體3可拆卸式設有缸蓋1,缸蓋I設有密封圈2,防止外泄;所述工作腔31形成于缸蓋I與活塞6之間,所述活塞6和缸蓋I分別設有用于內套于預緊彈簧4將其徑向定位 的彈簧座,保證預緊彈簧4的安裝和安裝后的使用性能,避免發生失效現象;如圖所示,所述缸蓋I設有同軸伸入缸體并與其螺紋配合的缸蓋頭,缸蓋頭的外圓設有內嵌缸蓋密封圈2的密封圈槽,缸蓋I的彈簧座設置于閥蓋內側,安裝拆卸方便簡單,密封性好。本實施例中,工作腔31設有將液壓輸出至前輪制動組件的輸出接口 12,驅動腔32設有將液壓輸入的輸入接口 7,如圖所示,輸入接口 7和輸出接口 12均位于缸體上,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應用摩托車剎車裝置的摩托車,所述摩托車安裝有上述實施例的摩托車剎車裝置。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輪制動組件、后輪制動組件和用于輸入制動液壓力并將該制動液壓力分配至前輪制動組件及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的制動缸總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缸總成包括缸體和位于缸體內的活塞,缸體的內腔由活塞分隔為用于將液壓輸出的工作腔和用于輸入液壓并驅動活塞壓縮工作腔的驅動腔,所述活塞設有沿軸向延伸出缸體并將其機械行程輸出的活塞桿;所述工作腔輸出的液壓力和活塞桿輸出的機械行程分別對應作用于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轉化為制動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設有驅動其回位的預緊力所述活塞桿通過連桿組件將機械力輸至后輪制動組件,所述連桿組件包括連接桿和杠桿,所述連接桿與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并用于驅動杠桿的動力點,所述杠桿的阻力點用 >于驅動后輪制動組件完成制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缸體內腔的副活塞,所述副活塞直徑小于活塞直徑并與活塞至少軸向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腔形成于活塞與副活塞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背向工作腔延伸出缸體,所述副活塞與活塞桿至少軸向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回位預緊力由位于工作腔內的預緊彈簧施加,所述連接桿通過一連接拉索驅動連接于杠桿的動力點。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同軸設有內螺紋,活塞桿設有與該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連接桿端部還設有用于將活塞桿鎖緊于連接桿的的鎖緊螺母。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活塞外圓設有內嵌密封圈的密封圈槽;缸體可拆卸式設有缸蓋,所述工作腔形成于缸蓋與活塞之間,所述活塞和缸蓋分別設有用于內套于預緊彈簧將其徑向定位的彈簧座。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工作腔設有將液壓輸出至前輪制動組件的輸出接口,驅動腔設有將液壓輸入的輸入接口。
10.一種應用摩托車剎車裝置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安裝有權利要求I至9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摩托車剎車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剎車裝置及其摩托車,包括前輪制動組件、后輪制動組件和將制動力可調性分配至前輪制動組件及后輪制動組件的制動缸總成;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缸體總成的結構,可根據需要進行分配制動輸出,并利用現有的轉換模式輸出至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能夠合理分配前輪制動組件和后輪制動組件的制動力分配,易于達到既定的聯動效果,提高附著系數利用率,增大制動減速度,縮短制動距離;同時,本系統結構簡單,反應靈敏,易于根據所需的制動力分配進行調整,增加了摩托車行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B62L3/00GK202541758SQ20122005871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2日
發明者劉志友, 唐程, 江海, 袁旭東, 高中華, 黃小凱 申請人: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