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零部件,尤其是安裝在后擋泥板上的后尾燈組件。
背景技術:
摩托車后擋泥板上通常設置有后尾燈、后牌照燈、后反射器和后牌照,后尾燈和后牌照燈分別通過單獨設置的安裝支架固定在后擋泥板上,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直接安裝在后擋泥板上。由于后擋泥板的安裝空間非常有限,后尾燈、后牌照燈和后反射器單獨設置,不便于空間布置及整體美觀,且裝配繁瑣;后尾燈和后牌照燈需要分別設置燈泡和安裝支架,制造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結構緊湊、裝配簡單、成本低的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集后尾燈、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燈于一體。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包括后尾燈、后反射器和安裝座,關鍵在于所述后尾燈和后反射器固設在安裝座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位于后尾燈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燈由燈罩和設置在燈罩內的燈泡組成,所述燈罩的下方開有孔,所述孔內鑲有透光片。安裝時,后尾燈、后反射器通過共同的安裝座固定在后擋泥板上,后牌照固定在后擋泥板上并位于后尾燈組件的下方,燈泡發出的光線穿過透光片射到后反射器和后牌照上。通過設置透光片,使后反射器、后牌照直接利用了后尾燈作為光源,有效地對后面來車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所述安裝座固定在后擋泥板上,安裝座與后擋泥板之間設置有減振膠墊。后尾燈處于懸空狀態,用減振膠墊隔離后尾燈和后擋泥板,有效防止車體運行過程中后尾燈和后擋泥板發生共振,降低噪音,并同時預防可能因為振動對后尾燈造成的損壞。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布置,降低了后尾燈的振動,可防止對后面來車的駕駛人員產生炫目,提高了整車在夜間行駛的安全性,延長了后尾燈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廣品制造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I所示的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由后尾燈I、后反射器2、安裝座3、透光片4組成。后尾燈I由燈罩Ia和燈泡組成,燈泡設置在燈罩Ia內。燈罩Ia的下方開有孔,孔內鑲有透光片4。[0011]后尾燈I和后反射器2固設在安裝座3的正后方,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燈I的正下方。安裝座 3固定在后擋泥板5上,安裝座3與后擋泥板5之間設置有減振膠墊6。后擋泥板5上還裝有后牌照7,后牌照7位于后尾燈組件的下方。后尾燈I的燈泡發出的光線穿過透光片4射到后反射器2和后牌照7上。后反射器2和后牌照7借用后尾燈I的光源,不再需要另外設置光源。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包括后尾燈(I)、后反射器(2)和安裝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燈(I)和后反射器(2)固設在安裝座(3)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燈(I)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燈(I)由燈罩(Ia)和設置在燈罩(Ia)內的燈泡組成,所述燈罩(Ia)的下方開有孔,所述孔內鑲有透光片(4)。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3)固定在后擋泥板(5)上,安裝座(3)與后擋泥板(5)之間設置有減振膠墊(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摩托車后尾燈組件,包括后尾燈(1)、后反射器(2)和安裝座(3),所述后尾燈(1)和后反射器(2)固設在安裝座(3)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燈(1)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燈(1)由燈罩(1a)和設置在燈罩(1a)內的燈泡組成,所述燈罩(1a)的下方開有孔,所述孔內鑲有透光片(4)。該結構集后尾燈、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燈于一體,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布置,降低了后尾燈的振動,可防止對后面來車的駕駛人員產生炫目,提高了整車在夜間行駛的安全性,延長了后尾燈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產品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B62J6/04GK202449116SQ20122003764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7日
發明者劉新勝, 楊育奎, 鄧澤燕, 黃忱鑫 申請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