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
背景技術:
由于摩托車等車輛的燃料即汽油的揮發性高,所以會因為行駛和在烈日下的停車在燃料罐內氣化。因該汽油蒸氣成為污染大氣的原因,故在燃料罐與發動機之間搭載有罐。 在燃料罐內氣化后的燃料氣體由罐收集,利用發動機起動所產生的發動機吸氣系統的負壓而從罐吸出并供給于發動機,供燃燒。作為這種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這樣的結構在坐席下部具有安全帽收納箱的小型摩托車輛中,在安全帽收納箱的后方,在后擋泥板上方的后蓋內配置罐。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四92005號公報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小型摩托車輛中,燃料罐配置在踏腳地板的下方,在安全帽收納箱的后方、后擋泥板上方的后蓋內是無用空間,在該無用空間配置了罐。如此,在將燃料罐配置在踏腳地板下方的場合,必須用框架來保證燃料罐不與路面接觸,框架的零件個數和重量就增加。另外,由于燃料罐與罐分離,因此,其間的軟管變長,且裝配性也差。當不僅坐席下部有收納箱而且還要搭載燃料罐時,就不能原封不動地使用專利文獻1的罐配置。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作的,目的是可在坐席下部配置收納箱和燃料罐,并可緊湊地收納罐。
發明內容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是,該小型摩托車的入坐坐席的前方向下方彎曲,其底部構成有踏腳地板,該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特點在于,具有左右的后框架,在所述踏腳地板的后方向后上方延伸設置;收納箱,設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之間;燃料罐,位于所述左右的后框架之間且設在所述收納箱的前方或后方;入坐坐席,配置成覆蓋所述收納箱及所述燃料罐的上方;坐席鎖定托架,位于所述收納箱及所述燃料罐的后方,且架設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的后端部之間,承接所述入坐坐席的后端部;以及罐,配設在所述坐席鎖定托架下方的空間。另外,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另一特點在于,所述罐是大致長方體或大致圓柱狀,并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另外,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另一特點在于,所述燃料罐的燃料氣體出口及所述罐的燃料氣體入口偏向車寬方向的一側配置,與所述燃料罐的燃料氣體出口連接的波動軟管先向車寬方向的另一側延伸,彎曲成大致U字形并與所述罐的燃料氣體入口連接。
另外,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另一特點在于,具有后擋泥板,該后擋泥板向后方延伸,并且其基部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的后端部下方,所述罐載置在所述后擋泥板的基部上。另外,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另一特點在于,從車輛側面看,所述罐配置在比所述后框架的后端部低的位置。另外,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另一特點在于,所述坐席鎖定托架是設置成相對于所述左右的后框架豎起的門型,在所述坐席鎖定托架的上表面設有支撐尾燈的托架,并且該托架被設置成向后方延伸,從車輛側面看,所述罐配置在比所述尾燈低的位置。發明的效果采用本發明,可將收納箱及燃料罐配置在入坐坐席的下方,并可緊湊地收納罐。
圖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的大致構成的左視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后部的大致構成的左視圖。圖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示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示圖。符號說明1 頭管,2 下降管,3L、3R 后框架,4 前叉;5 前輪,6 手柄桿;7 收納箱,8 燃料罐,9 坐席鎖定托架,10 尾燈,11 托架,12 入坐坐席,13 托架,14 支撐框架,15 發動機單元,16 發動機本體,17 傳動殼體,18 后輪,19 后緩沖器單元,20 排氣管,21 消聲器,22 空氣濾清器,23 吸管,24 節氣門本體,25 進氣管,26 踏腳地板,27 后框架蓋前部,28 后框架蓋,29 后擋泥板,29a 基面,29b、29c 壁,29d 突起,30 罐,30a 燃料氣體入口,30b 大氣入口,31 橡膠帶,32 單向閥,33 傾翻閥,34 波動軟管,35、36 排氣軟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圖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大致結構的左視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后部的大致結構(去掉入坐坐席12、車體蓋后的狀態)的左視圖。圖3、圖4 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圖3是從前方看到的立體圖,圖4是從后方看到的局部剖視立體圖。另外,以下說明所用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駕駛時的駕駛員所看到的方向。如圖1所示,摩托車的車體框架包括頭管1 ;從頭管1向下方延伸、從中途向后方延伸設置成大致水平的下降管2 ;以及從下降管2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設置的左右的后框架3R、3L。左右二根前叉4由頭管1支承成可左右轉動。在前叉4的下部支承有旋轉自如的前輪5,前輪5通過手柄桿6被左右操縱。如圖2所示,后框架3R、3L從下降管2的后端部豎起,同時從中途豎起的程度變緩慢并向后方延伸。并且,在左右的后框架3R、3L之間配置收納箱7。收納箱7其前部以從后框架3R、3L向前方突出的狀態被搭載。另外,在左右的后框架3R、3L之間,在收納箱7的后
4方配置燃料罐8。燃料罐8以架設在后框架3R、3L之間的狀態被搭載,并成為向下方鼓起的形狀。在燃料罐8的后方,在左右的后框架3R、3L的后端部之間架設有坐席鎖定托架9。 坐席鎖定托架9如圖所示,是設置成相對于后框架3R、3L豎起的門型的托架。在坐席鎖定托架9的上表面,支承尾燈10的托架11設置成向后方延伸。在收納箱7及燃料罐8的上方設置有入坐坐席12。入坐坐席12的前部利用鉸鏈機構被支承成上下轉動自如,并且后部與坐席鎖定托架9卡合而可進行開閉,兼作收納箱7 及燃料罐8的蓋子。如圖2所示,在后框架3R、3L的下部通過托架13而設有支承框架14,發動機單元 15可擺動地結合于該支承框架14。發動機單元15 —體地具有以氣缸頭接近于向前方的水平的狀態配置的四沖程單缸的發動機本體16 ;以及從發動機本體16的左側向后方延伸的傳動殼體17。傳動殼體17兼作擺臂,在其后端對驅動輪即后輪18進行軸支承,同時利用后緩沖器單元19而被彈性地支承在后框架3L上。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小型摩托車是僅在車輛左側具有后緩沖器單元19的類型,但也可以是在車輛左右具有后緩沖器單元的類型。另外,發動機單元15的發動機本體16的排氣口連接有排氣管20。排氣管20的與傳動殼體17相反側即車輛右側的下部向后方延伸,排氣管20的后端連接有向后斜上方延伸的消聲器21。另外,在發動機單元15的傳動殼體17上設置有吸入大氣并進行凈化的空氣濾清器22。空氣濾清器22通過吸管23、具有噴射器的節氣門本體M和進氣管25而與發動機本體16連接,與發動機單元15 —體化。在小型摩托車中,入坐坐席12的前方向下方彎曲,其底部構成踏腳地板26。車體框架周圍被車體蓋覆蓋,由該車體蓋構成車輛的外觀。車體蓋通過將多個蓋組件組合而構成。其中的后框架蓋前部27及后框架蓋觀覆蓋入坐坐席12的下方、后框架3R、3L的周圍。 在后框架蓋28的后端配設有尾燈10。另外,構成后擋泥板四基部的基面29a配置在左右的后框架3R、3L后端部的下方,后擋泥板四與后框架蓋觀相連地向后方延伸。這里,如圖2、3所示,在坐席鎖定托架9下方的空間配設有罐30,該罐30構成燃料蒸發氣體排出抑制裝置。如圖2所示,罐30從車輛側面看配置在比后框架3R、3L后端部低、比燃料罐8底部高的位置。另外,配置在比尾燈10低的位置,該尾燈10位于后框架3R、 3L的大致延長線上。另外,罐30是大致長方體,且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如圖4所示,罐30被載放在后擋泥板四的基面29a上。后擋泥板四的基面29a 為大致水平面,由左右壁29b和后壁^c圍住。左右壁29b從車輛側面看,呈一條邊沿后框架3R、3L后端部下方的大致三角形。并且,突起29d從后擋泥板四的基面29a豎立設置, 罐通過使卷繞在罐30上的橡膠帶31與該突起29d卡合,固定罐30。如此,罐30被載放在由壁圍住的基面29a上,不呈現到外觀。在左側的后框架3L的內側支承有單向閥32。另外,在坐席鎖定托架9的正下方、 罐30的上方,配置有傾翻閥33。并且,與燃料罐8的未圖示的燃料氣體出口連接的波動軟管34(寸一 — 7 )通過傾翻閥33而與罐30后端部的上表面的燃料氣體入口 30a連接。 另外,波動軟管34在中途分支,也與單向閥32連接。單向閥32在波動軟管34內的壓力比規定值高時就打開,將壓力向外部排出。另外,傾翻閥33在車輛傾斜規定角度以上時就關閉,將燃料罐8和罐30阻斷,防止車輛翻倒時燃料泄漏。燃料罐8的未圖示的燃料氣體出口及罐30的燃料氣體入口 30a偏向車寬方向右側配置。并且,與燃料罐8的燃料氣體出口連接的波動軟管34先向車寬方向左側延伸,彎曲呈大致U字狀,并通過罐30的上方經單向閥33而與罐30的燃料氣體入口 30a連接。如此,由于燃料罐8的未圖示的燃料氣體出口偏向車寬方向右側配置,因此,當車輛向左側翻倒時,可防止燃料氣體出口的位置變高而使燃料從燃料罐8泄漏。另外,由于波動軟管34彎曲成大致U字狀,因此,當車輛向右側翻倒時,彎曲部成為最高位置,將燃料罐8和罐30阻斷,防止燃料泄漏。罐30的左端面設有大氣入口 30b。另外,罐30的右端面及右端部的前面連接排氣軟管35、36。這些排氣軟管35、36沿右側的后框架3R延伸,排氣軟管35與進氣管25連接,排氣軟管36與節氣門本體M連接。當排氣軟管35因發動機起動所產生的發動機吸氣系統的負壓而成為負壓時,罐30內的未圖示的閥就打開。由此,排氣軟管36與罐30內連通,罐30利用發動機吸氣系統的負壓所收集的燃料氣體就被導入節氣門本體24。在做成如此結構的燃料蒸發氣體排出抑制裝置中,在燃料罐8內氣化的燃料氣體通過處于燃料罐8上部的分離器,再通過上下貫通于燃料罐8內的管子,從燃料罐8下面的燃料氣體出口導入波動軟管34。導入波動軟管34的燃料氣體通過傾翻閥33而由罐30收集。并且,由罐30收集的燃料氣體,利用發動機起動所產生的發動機吸氣系統的負壓而通過排氣軟管36供給于發動機本體16,供燃燒。如上所述,由于在坐席鎖定托架9下方的空間配設有罐30,且將大致長方體的罐 30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因此,燃料罐8不受罐30影響,可將避讓形狀做小,可確保容量。即,由于在坐席鎖定托架9的下方配置后擋泥板四的基部,因此,燃料罐8的下部同原來一樣鼓起,以避開坐席鎖定托架9的下方。并且,由于利用該空間配設罐30,因此,不必在燃料罐8上形成用于避開罐30的避讓形狀。另外,由于在左右的后框架3L、3R之間設有燃料罐8,因此,燃料罐8和罐30接近, 可將其間的波動軟管34縮短,同時裝配性也提高。以上,說明了本發明和各種實施形態,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形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進行變更等。例如,說明了罐30為大致長方體,但罐30也可是大致圓柱狀等其它形狀,此時也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另外,在左右的后框架3L、3R之間將收納箱 7配置在前方,將燃料罐8配置在后方,但前后關系也可相反。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該小型摩托車的入坐坐席的前方向下方彎曲, 其底部構成有踏腳地板,該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的特征在于,具有左右的后框架,在所述踏腳地板的后方向后上方延伸設置; 收納箱,設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之間;燃料罐,位于所述左右的后框架之間且設在所述收納箱的前方或后方; 入坐坐席,配置成覆蓋所述收納箱及所述燃料罐的上方;坐席鎖定托架,位于所述收納箱及所述燃料罐的后方,且架設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的后端部之間,承接所述入坐坐席的后端部;以及罐,配設在所述坐席鎖定托架下方的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是大致長方體或大致圓柱狀,并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罐的燃料氣體出口及所述罐的燃料氣體入口偏向車寬方向的一側配置,與所述燃料罐的燃料氣體出口連接的波動軟管先向車寬方向的另一側延伸,彎曲成大致U字形并與所述罐的燃料氣體入口連接。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后擋泥板,該后擋泥板向后方延伸,并且其基部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后框架的后端部下方,所述罐載置在所述后擋泥板的基部上。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其特征在于, 從車輛側面看,所述罐配置在比所述后框架的后端部低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席鎖定托架是設置成相對于所述左右的后框架豎起的門型,在所述坐席鎖定托架的上表面設有支撐尾燈的托架,并且該托架被設置成向后方延伸,從車輛側面看,所述罐配置在比所述尾燈低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種小型摩托車中的罐的配置結構,具有左右的后框架(3L、3R),位于踏腳地板(26)的后方并向后上方延伸設置;收納箱(7)及燃料罐(8),位于左右的后框架(3L、3R)之間且設在前后;入坐坐席(12),配置成覆蓋收納箱(7)及燃料罐(8)的上方;坐席鎖定托架(9),位于收納箱(7)及燃料罐(8)的后方,且架設在左右后框架(3L、3R)的后端部之間,承接入坐坐席(12)的后端部;以及罐(30),配設在坐席鎖定托架(9)下方的空間。罐(30)是長方體,從車輛側面看,配置在比后框架(3L、3R)的后端部低的位置,并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朝車寬方向。本發明可將收納箱和燃料罐配置在入坐坐席的下方,并可緊湊地收納罐。
文檔編號B62J37/00GK102442381SQ20111030030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明者山本宏嗣 申請人:鈴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