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向油路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動力公交車油路控制裝置,特別是轉向油路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公交車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在使用時存在轉向沉重,高速行駛時方向盤顫抖 等缺點,并且在使用發動機驅動和蓄電池驅動時得不到良好的轉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在使用發動機驅動和蓄電池 驅動時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轉向助力。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涉及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它包括三口儲油罐、電動油 泵、發動機液壓油泵、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以及連接各部件的油管,其特征是轉向油液存 儲在三口儲油罐中,三口儲油罐的第一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與電動油泵的進油口連接,三 口儲油罐的第二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與液壓油泵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的回油口連接有 回油膠管,回油膠管通過回油管與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的出油口連接;電動油泵的出油口 與液壓油泵的出油口分別通過高壓油管與輸油裝置連接,輸油裝置通過進油管與電子控制 液壓轉向機的進油口連接,以上連接方式組成完整的油路。所述的電動油泵的出油管路與液壓油泵的出油管路上分別連接有單向閥。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這種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在發動機驅動整車的行駛時,轉向 裝置的高壓油液由發動機帶的轉向油泵提供,使整車在轉向時由轉向機內部活塞克服路面 阻力前進,這樣在方向盤上施加的力就變得很小,滿足操縱輕便性;同理當由蓄電池給電動 機供電驅動整車行駛時,轉向裝置的高壓油液就由交流電動機油泵提供,使轉向機助力。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轉向液壓回路原理圖圖中1、進油膠管;2、三口儲油罐;3、電動油泵;4、單向閥;5、液壓油泵;6、回油 膠管;7、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8、進油管;9、回油管;10、高壓油管;11、輸油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它包括三口儲油罐2、電動油泵3、液壓 油泵5、電子控制液壓轉7向機以及連接各部件的油管,其特征是轉向油液存儲在三口儲 油罐2中,三口儲油罐2的第一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1與電動油泵3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 油罐2的第二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1與液壓油泵4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2的回油口連 接有回油膠管6,回油膠管6通過回油管9與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7的出油口連接;電動油 泵3的出油口與液壓油泵4的出油口分別通過高壓油管10與輸油裝置11連接,輸油裝置11通過進油管8與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7的進油口連接,以上連接方式組成完整的油路。實施例2 如圖1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在電動油泵3的出油管路與液壓油 泵4的出油管路上分別連接有單向閥4。工作時,當車輛為純電動驅動方式時,電動油泵3開始起作用,通過進油管1將油 液吸入泵體,然后以高壓狀態從油泵出油口流經高壓油管10和單向閥4流入輸入裝置,再 通過進油管8進入到轉向機,使其克服前橋阻力產生助力,減少方向盤上的手力,最后通過 回油管9以及回油膠管6回到三口儲油罐2.,此過程中由于在發動機液壓油泵5的出油口 處安裝了單向閥4,所以油液的流向不會倒流進發動機的液壓油泵。當車輛為發動機驅動方式時液壓油泵5開始起作用,存儲于三口儲油罐2的油液 經過進油膠管1被吸入泵體,同理還是以高壓狀態從油泵出油口流經高壓油管10和單向閥 4流入輸油裝置,再通過進油管8進入轉向機,油液頂住油缸活塞使其克服前橋阻力做功, 在產生助力的同時減少了方向盤的手力,最后也流回了三口儲油罐2。此過程中由于電動油 泵的出油口安裝了單向閥4,因此油液的流向也不會逆流到電動油泵3中。
權利要求1.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它包括三口儲油罐、電動油泵、液壓油泵、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 以及連接各部件的油管,其特征是轉向油液存儲在三口儲油罐中,三口儲油罐的第一出油 口通過進油膠管與電動油泵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的第二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與液壓 油泵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的回油口連接有回油膠管,回油膠管通過回油管與電子控 制液壓轉向機的出油口連接;電動油泵的出油口與液壓油泵的出油口分別通過高壓油管與 輸油裝置連接,輸油裝置通過進油管與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的進油口連接,以上連接方式 組成完整的油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電動油泵的出油管路 與液壓油泵的出油管路上分別連接有單向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動力公交車油路控制裝置,特別是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它包括三口儲油罐、電動油泵、液壓油泵、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以及連接各部件的油管,其特征是轉向油液存儲在三口儲油罐中,三口儲油罐的第一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與電動油泵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的第二出油口通過進油膠管與液壓油泵的進油口連接,三口儲油罐的回油口連接有回油膠管,回油膠管通過回油管與電子控制液壓轉向機的出油口連接;電動油泵的出油口與液壓油泵的出油口分別通過高壓油管與輸油裝置連接。這種轉向油路控制裝置在使用發動機驅動和蓄電池驅動時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轉向助力。
文檔編號B62D5/10GK201895694SQ20102064951
公開日2011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9日
發明者李渭軍, 魏玲霞 申請人:陜西歐舒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