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樞轉定位裝置,特別關于一種裝設于電動機車或摩托車椅墊 與摩托車主體間,用以使摩托車椅墊可樞轉、可適時定位并可更加省力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摩托車主體內是將未使用的空間集中并設計為中空以作為置物空間, 而摩托車椅墊樞設于摩托車主體上來當作啟閉該置物空間的蓋體,摩托車椅墊在一般狀態(tài) 下通過特定的鎖固結構與摩托車主體形成卡合及上鎖狀態(tài),以避免他人開啟摩托車椅墊而 竊取置物空間中的物品,使用者利用鑰匙解鎖后才能掀起摩托車椅墊來使用置物空間。為了使摩托車椅墊可定位在開啟狀態(tài)下,以便于使用者可無須扶持摩托車椅墊并 可雙手拿取或放置物品,現(xiàn)有技術是在摩托車椅墊與主體的樞接處設有定位結構,現(xiàn)有技 術的定位結構一般包含扭簧,在較大型的摩托車上進一步搭配有氣壓桿加以輔助,所以當 摩托車椅墊上鎖時,摩托車椅墊受鎖固結構的卡合力量而覆蓋于置物空間上,當使用者將 鎖固結構解鎖時,摩托車椅墊受扭簧作用而快速彈開,并通過扭簧的力量將摩托車椅墊維 持在開啟的位置上,然而,現(xiàn)有技術的定位結構有以下缺點1、在一般情形下,摩托車椅墊關閉狀態(tài)的時間遠比開啟狀態(tài)的時間長,所以扭簧 將長時間承受摩托車椅墊閉合時所產生的拉伸力量,對于扭簧而言,受力面積僅為扭簧的 線徑,在受力面積極小的狀態(tài)下,相對所受的應力較大,而所受應力較大即縮短扭簧的使用 壽命,因此,現(xiàn)有技術的定位結構失效往往因為扭簧的彈性疲乏或斷裂毀損;此外,使用扭 簧的椅墊會使得椅墊被開啟的角度受限于70度之內,其也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2、由于摩托車椅墊持續(xù)受到扭簧的彈力作用,所以當鎖固結構解鎖的瞬間往往摩 托車椅墊會自動快速彈開,若使用者稍有不慎很容易與快速彈開的摩托車椅墊產生撞擊而 受傷;3、由于扭簧需足以支撐摩托車椅墊維持在開啟狀態(tài),所以采用的扭簧所提供的彈 力需大于摩托車椅墊的重力,但扭簧的彈力過大將導致快速彈開時帶給摩托車本體的力矩 過大,進而使得摩托車本體因長期受不當過大力矩作用而斷裂毀損;4、此外,同樣由于扭簧的彈力大于摩托車椅墊的重力,則鎖固結構必須施加足夠 的力量來抵抗扭簧的彈力才能防止摩托車椅墊脫離卡合,而如前所述,摩托車椅墊關閉狀 態(tài)的時間將遠比開啟狀態(tài)的時間長,所以鎖固結構與扭簧之間將長期處于相對受力的狀態(tài) 下,長此以往則鎖固結構相當容易毀損,且摩托車椅墊持續(xù)受到開啟的力量作用同樣使得 摩托車椅墊無法與摩托車本體間緊密貼合;5、使用者在關閉摩托車椅墊時,同樣需要施以足夠的力量才能抵抗扭簧的彈力, 則使用者需施加較大的力量,所以不便于使用者關閉摩托車椅墊。6、雖然氣壓桿式的樞紐器可能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不過其造價昂貴,且體積龐 大,會占用太多置物箱的空間,也有美中不足之處。綜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中用以使摩托車椅墊定位的裝置具有許多缺點,所以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將現(xiàn)有技術加以改進,以獲得可使摩托車椅墊定位于開啟 位置的結構,但該結構同時具有安全、使用壽命長等特性。為達到上述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摩托車椅 墊的樞轉定位裝置,其中包括一承座,其中設有一容室并具有一頂開口,頂開口與容室相通;至少一彈性組件,其設于承座的容室中;一滑塊,其設于承座的容室中且抵靠于壓縮彈簧的頂端面;一樞接承架,其樞設于承座的頂開口,樞接承架具有一樞接塊及一承板,樞接塊與 承架相互樞設且承板成型于樞接塊的前側面,樞接塊的后側面延伸成型有一連接塊;一連桿,其設于滑塊與樞接承架之間,連桿的一端與滑塊相互樞接,連桿的另一端 與樞接承架的連接塊相互樞接。所述滑塊的頂面突伸成型有一軸座,且所述連桿包含兩連接片及一軸桿,所述兩 連接片分別樞設于滑塊的軸座兩側且分別樞設于所述樞接承架的連接塊兩側,所述軸桿跨 設于兩連接片的中段部位之間,且所述軸桿位于軸座與連接塊之間。所述承架的兩側壁面接近頂端處貫穿成型有相對應的第一樞接孔,所述滑塊的軸 座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軸孔,所述樞接承架的樞接塊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二樞接孔,所 述第二樞接孔與承座的第一樞接孔相對應,一第一樞接桿貫穿所述兩第一樞接孔與所述第 二樞接孔,所述樞接承架的連接塊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三樞接孔,所述連桿的每一連接 片上的一端貫穿成型有一第四樞接孔且另一端貫穿成型有一第五樞接孔,兩連接片的第四 樞接孔分別與滑塊的軸座的軸孔相對應,兩連接片的第五樞接孔分別與樞接承架的連接塊 的第三樞接孔相對應,一第二樞接桿貫穿連接片的第四樞接孔及軸座的軸孔,一第三樞接 桿貫穿連接片的第五樞接孔及連接塊的第三樞接孔。所述樞接承架的樞接塊的后側面成型為一弧形面,所述連桿的兩連接片的端緣呈 弧形并與樞接塊的弧形的后側面相抵靠。進一步包含一調整組件,且所述彈性組件為一壓縮彈簧,所述調整組件設于承座 的容室中且與壓縮彈簧的底端面相抵靠,所述調整組件包含一調整板及一調整件,所述調 整板抵靠于壓縮彈簧的底端面,所述承座包含一貫穿底端的底穿孔,所述調整件貫穿調整 板并貫穿承座的底穿孔。所述調整組件的調整板為徑向突伸成型于調整件外。所述承座具有一凸緣,所述凸緣延伸成型于承座的頂端處的一側,樞接承架的樞 接塊的底側面選擇性地抵靠于所述凸緣。所述樞接承架的樞接塊的前側面與底側面的夾角呈一銳角。所述滑塊的底面內凹成型有一容槽,所述彈性組件為一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 的頂端面容置于所述容槽中。進一步包含一 U形片,所述U形片套設于承座接近頂端處,且所述U形片與樞接承 架的樞接塊相互樞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裝設于摩托車椅墊與摩托車本體之間,利用承板與摩托車椅墊相互固定,再利用承座與摩托車本體相互固定,當摩托車椅墊在樞轉開啟或關閉的過 程中,除了壓縮彈簧將提供彈力迫使摩托車椅墊朝開啟的方向樞轉之外,摩托車椅墊本身 的重力也會形成一反向的力矩而迫使摩托車椅墊朝閉合的方向樞轉,利用壓縮彈簧以及配 合樞接塊、滑塊、連桿所構成的三組樞轉點,將摩托車椅墊的樞轉動作轉換為滑塊的線性行 程的移動,進而對壓縮彈簧產生壓縮或釋放的動作,而在整體樞轉過程中,摩托車椅墊在閉 合狀態(tài)下其重力所產生向下樞轉的力矩大于壓縮彈簧的彈力,當樞轉至平衡區(qū)間時,向下 樞轉的力矩與壓縮彈簧的彈力相等而呈平衡狀態(tài),當樞轉越過平衡區(qū)間后,壓縮彈簧的彈 力大于向下樞轉的力矩而迫使摩托車椅墊自動開啟至完全開啟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可達到的 具體功效如下1、由于壓縮彈簧與滑塊間的接觸為面接觸,所以滑塊對于壓縮彈簧的施力是平均 分散于壓縮彈簧的頂端面,增加施力面積將減少壓縮彈簧所受的應力,因此,壓縮彈簧不易 因受力不均而毀損,則可有效延長壓縮彈簧的使用壽命;2、由于摩托車椅墊的重力所產生的向下樞轉力矩在閉合狀態(tài)下遠大于壓縮彈簧 所提供的彈力,當使用者解開使摩托車椅墊鎖閉的卡合結構后,摩托車椅墊仍維持在閉合 狀態(tài)下而不致于彈起撞擊使用者,則可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3、由于摩托車椅墊僅在越過平衡區(qū)間后,壓縮彈簧的彈力才大于摩托車椅墊的重 力所產生的力矩,因此摩托車椅墊在多數(shù)情況下均處于力平衡或欲向下樞轉的狀態(tài),則對 摩托車本體而言將不會承受反向彎折的力量,而可保護摩托車本體使其不受不當施力而斷 裂;4、同樣由于摩托車椅墊的重力所產生的向下樞轉力矩在閉合狀態(tài)下遠大于壓縮 彈簧所提供的彈力,所以摩托車椅墊在閉合狀態(tài)下通過該力矩而可緊密貼合于摩托車本體 的表面;5、同樣由于摩托車椅墊的重力所產生的向下樞轉力矩在閉合狀態(tài)下遠大于壓縮 彈簧所提供的彈力,摩托車椅墊在朝閉合方向樞轉時將通過該力矩的作用而可自動樞轉至 閉合狀態(tài),使用者無須施加抵抗壓縮彈簧的力量。6、椅墊可以被開啟的角度更大,經過實際的驗證,椅墊可被開啟至100度以上,并 且對于使用者開啟椅墊而言也更加的省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件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組件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樞接承架放大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在閉合狀態(tài)下的動作剖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在略為開啟狀態(tài)下的動作剖面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開啟至平衡區(qū)間下的動作剖面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完全開啟狀態(tài)下的動作剖面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件分解圖。
6[0045]圖11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組件分解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力量與開啟角度比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含一承座10、一彈性組件20、一滑塊30、一 樞接承架40、一連桿50及一調整組件60。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前述的承座10可一體成型于摩托車本體中、或可為單獨 的構件而額外裝設于摩托車本體上預留的空間中,承座10為中空的且包含一容室11、一頂 開口 12、一底穿孔13及一凸緣14,頂開口 12貫穿承座10的頂端且與容室11相通,底穿孔 13貫穿承座10的底端且與容室11相通,凸緣14延伸成型于承座10的頂端處的一側,承架 10的兩側壁面接近頂端處貫穿成型有相對應的第一樞接孔15。前述的彈性組件在本優(yōu)選實施例中為一壓縮彈簧20,設于承座10的容室11中,壓 縮彈簧20具有一頂端面21及一底端面22,壓縮彈簧20的底端面22相對于承座10的底穿 孔13。雖然本實用新型在此所述的彈性組件為一壓縮彈簧,但凡是可以達成類似本實用新 型所述的壓縮彈簧的彈性組件都可以用來取代該壓縮彈簧,但仍以使用壓縮彈簧的效果最佳。前述的滑塊30設于承座10的容室11中,滑塊30與壓縮彈簧20的頂端面21相 抵靠,滑塊30的底面內凹成型有一容槽31,容槽31用以容納壓縮彈簧20的頂端面21,滑 塊30的頂面突伸成型有一軸座32,軸座32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軸孔321。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前述的樞接承架40樞設于承座10的頂開口 12中,樞接 承架40包含一樞接塊41及一承板42,樞接塊41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二樞接孔411,第 二樞接孔411與承座10的第一樞接孔15相對應,一第一樞接桿43貫穿第一樞接孔15與 第二樞接孔411,以將樞接塊41樞設于承座10上,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承座10為POM材質,所 以利用一金屬U形片16套設于承座10外且相對于兩第一樞接孔15,以強化承座10的強 度,而第一樞接桿43貫穿U形片16后再貫穿第一樞接孔15及第二樞接孔411,樞接塊41 的底側面412成型為一平面,樞接塊41的后側面413成型為一弧形面,弧形面413上突伸 成型有一連接塊414,連接塊414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三樞接孔415,承板42成型于樞接 塊41的前側面416,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樞接塊41的前側面416與底側面412的夾角呈一銳 前述的連桿50設于滑塊30與樞接承架40之間,連桿50的兩端分別與滑塊30及 樞接承架40相互樞設,連桿50包含兩連接片51及一軸桿52,兩連接片51分別設于滑塊30 的軸座32兩側且分別設于樞接承架40的連接塊414兩側,連接片51的端緣呈弧形并與樞 接塊41的弧形后側面413相抵靠,以使連接片51與樞接塊41相對樞轉時較為平順,每一 連接片51上的一端貫穿成型有一第四樞接孔511且另一端貫穿成型有一第五樞接孔512, 兩連接片51的第四樞接孔511分別與滑塊30的軸座32的軸孔321相對應,兩連接片51 的第五樞接孔512分別與樞接承架40的連接塊414的第三樞接孔415相對應,一第二樞接 桿53貫穿連接片51的第四樞接孔511及軸座32的軸孔321,以將滑塊30與連桿50相互樞接,一第三樞接桿討貫穿連接片51的第五樞接孔512及連接塊414的第三樞接孔415, 以將樞接承架40與連桿50相互樞接,軸桿52跨設于兩連接片51的中段部位之間,且軸桿 52位于軸座32與連接塊414之間。前述的調整組件60設于承座10的容室11中且與壓縮彈簧20的底端面22相抵 靠,調整組件60包含一調整板61及一調整件62,調整板61抵靠于壓縮彈簧20的底端面 22,調整件62貫穿調整板61并貫穿承座10的底穿孔13,以供使用者由承座10外改變調整 件62的軸向位置,以推動調整板61上下移動以改變壓縮彈簧20的原始壓縮量,進而調整 壓縮彈簧20在未動作時所預先提供的彈力值。請參閱圖2和圖5所示,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本實用新型裝設于摩托車椅墊70 與摩托車本體(圖中未示)之間,其中承座10與摩托車本體相互固定,而樞接承架40的承 板42貼靠并固定于摩托車椅墊70的內側壁面,當摩托車椅墊70相對于摩托車本體樞轉 時,樞接承架40相對于承座10以第一樞接桿43為樞轉點進行樞轉,而樞接承架40樞轉時, 迫使連接塊414呈上下偏擺,則帶動連桿50樞轉且上下移動,進而推動滑塊30產生線性移 動,此外,摩托車椅墊70本身的重量將會形成一向下樞轉的力矩,但由于摩托車椅墊70樞 轉時會改變摩托車椅墊70的傾斜角度,則摩托車椅墊70的重心與其樞轉點(即第一樞接 桿43)的橫向距離會隨之改變,當橫向距離改變時,將會同時改變摩托車椅墊70的重量所 提供的向下樞轉的力矩。以下配合圖6至圖9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裝設于摩托車椅墊70后,摩托車椅墊70 由閉合狀態(tài)至開啟狀態(tài)的受力情況及動作變化。請參閱圖2和圖6所示,當摩托車椅墊70呈閉合狀態(tài)時,樞接承架40樞轉而使得 連接塊414下壓連桿50,進而推動滑塊30向下移動來壓縮壓縮彈簧20,此時摩托車椅墊70 通過摩托車本體上預設的卡扣件將其扣合固定。請參閱圖2和圖7所示,當使用者欲開啟摩托車椅墊70時,先將卡扣件解鎖使摩 托車椅墊70可自由樞轉,由于摩托車椅墊70在剛開啟時的傾斜角度很小,所以其重心與第 一樞接桿43的橫向距離較大,則所產生的向下樞轉的力矩較大而可抵抗壓縮彈簧20的彈 力,此時壓縮彈簧20的彈力不足以使摩托車椅墊70向開啟方向樞轉,使用者需用手推動摩 托車椅墊70樞轉,則使用者在執(zhí)行完解鎖動作后可自行決定開啟摩托車椅墊70的時機,而 不會被自動開啟的摩托車椅墊70撞擊后受傷。請參閱圖2和圖8所示,當使用者繼續(xù)施力開啟摩托車椅墊70時,摩托車椅墊70 的重心與第一樞接桿43的橫向距離不斷縮小,則導致摩托車椅墊70向下樞轉的力矩逐漸 減少,同時由于樞接塊41的轉動而使得連接塊414的位置不斷向上移動,所以滑塊30的位 置也相對漸漸抬升,則壓縮彈簧20的壓縮量逐漸減少而相對緩慢降低壓縮彈簧20所提供 的彈力,在此區(qū)間中使得摩托車椅墊70的向下樞轉力矩與壓縮彈簧20的彈力達到平衡, 則摩托車椅墊70將可自由停滯于該平衡區(qū)間的任何角度上,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平衡區(qū)間 的角度范圍為摩托車椅墊70開啟達25度至60度之間,請配合參閱圖12所示,摩托車椅 墊70所產生的樞轉力矩為Li,而壓縮彈簧20的彈力為L2,雖然如圖12所示,該平衡區(qū)間 僅產生于摩托車椅墊70開啟達60度時,然而圖12為不考慮該樞轉定位裝置的摩擦力;經 過實際測試,當將該樞轉定位裝置設置于椅墊上時,受到摩擦力的影響,使得摩托車椅墊70 的向下樞轉力矩與壓縮彈簧20的彈力在椅墊相對于摩擦車本體開啟約45 75度之間時,都可以達到平衡。換句話說,椅墊被開啟在45 75度之間,使者將椅墊開啟到什么角度, 椅墊就會定位在該角度;使用者必須手動將椅墊70開啟超過75度后,椅墊才會再自動彈開 到最大的角度,這樣一來,使用者就不會被自動開啟的摩托車椅墊70撞擊后受傷。請參閱圖2和圖9所示,當使用者再施加力量使摩托車椅墊70越過平衡區(qū)間時, 此時壓縮彈簧20的彈力大于摩托車椅墊70所能提供的向下樞轉力矩,壓縮彈簧20的彈力 將迫使摩托車椅墊70自動向上樞轉而開啟至預設的最大開啟角度,并使樞接塊41的底側 面412抵靠于承座10的凸緣14上,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最大開啟角度為78度。以下配合圖9至圖6來反向說明本實用新型裝設于摩托車椅墊70后,摩托車椅墊 70由開啟狀態(tài)至閉合狀態(tài)的受力情況及動作變化。請參閱圖2和圖9所示,當摩托車椅墊70呈開啟狀態(tài)時,壓縮彈簧20推頂滑塊 30,以使得連桿50支撐樞接承架40的樞接塊41,此時由于摩托車椅墊70傾斜角度達最大 值,其重心與第一樞接桿43的橫向距離相對為最近,所以摩托車椅墊70向下樞轉的力矩相 對最小,而壓縮彈簧20的彈力遠大該最小力矩,因此,壓縮彈簧20所提供的彈力足以支撐 摩托車椅墊70使其定位在開啟狀態(tài)下,以便于使用者拿取物品。請參閱圖2和圖8所示,當要使摩托車椅墊70關閉時,使用者施力以抵抗壓縮彈 簧20的彈力,使得摩托車椅墊70開始向下樞轉,當使用者推動摩托車椅墊70至前述的平 衡區(qū)間時,摩托車椅墊70將如前所述其向下樞轉力矩與壓縮彈簧20的彈力達到平衡值而 不會自動朝任何一方向樞轉。請參閱圖2、圖6和圖7所示,使用者再施加力量而使得摩托車椅墊70繼續(xù)向下樞 轉而越過平衡區(qū)間時,此時如前所述,由于摩托車椅墊70的重心與第一樞接桿43的橫向距 離的加大,而使得摩托車椅墊70的重量所提供的向下樞轉力矩大于壓縮彈簧20的彈力,因 此,此時使用者可無須再施加力量而讓摩托車椅墊70自由落下至關閉狀態(tài)。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樞轉定位裝置,可使得摩托車椅墊70在開啟時達 到一定角度后再自動樞轉至完全開啟的狀態(tài),也可使摩托車椅墊70可維持在完全開啟狀 態(tài)下,同時可使摩托車椅墊70在閉合時達到一定角度后再自動落下至完全閉合的狀態(tài)。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壓縮彈簧的數(shù)量可隨所欲裝設的摩托車椅墊重量不同而加以 調整,在摩托車椅墊較重的情況下,可如圖10所示采用兩個壓縮彈簧20A,而滑塊30A的寬 度也可相對調整,而調整組件的形式也可有各種變化,如圖11所示,調整板61A可徑向突伸 成型于調整件62A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的樞轉定位裝置是使用于摩托車的椅墊上,然而本實用新型的 用途并不以此為限,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使用摩托車上任何需要樞轉的零件上。此外,本說 明書中所述的摩托車泛指任何的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等或是油電混合的摩托車。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 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應當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 容作出些許改變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 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座,其中設有一容室并具有一頂開口,所述頂開口與所述容室相通;至少一彈性組件,其設于所述承座的容室中;一滑塊,其設于所述承座的容室中且抵靠于所述彈性組件的頂端面;一樞接承架,其樞設于所述承座的頂開口,所述樞接承架具有一樞接塊及一承板,所述 樞接塊與所述承座相互樞設且所述承板成型于所述樞接塊的前側面,所述樞接塊的后側面 延伸成型有一連接塊;一連桿,其設于所述滑塊與所述樞接承架之間,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滑塊相互樞接, 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樞接承架的連接塊相互樞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頂面突 伸成型有一軸座,且所述連桿包含兩連接片及一軸桿,所述兩連接片分別樞設于滑塊的軸 座兩側且分別樞設于所述樞接承架的連接塊兩側,所述軸桿跨設于兩連接片的中段部位之 間,且所述軸桿位于軸座與連接塊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的兩側壁 面接近頂端處貫穿成型有相對應的第一樞接孔,所述滑塊的軸座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軸 孔,所述樞接承架的樞接塊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二樞接孔,所述第二樞接孔與承座的第 一樞接孔相對應,一第一樞接桿貫穿所述兩第一樞接孔與所述第二樞接孔,所述樞接承架 的連接塊中徑向貫穿成型有一第三樞接孔,所述連桿的每一連接片上的一端貫穿成型有一 第四樞接孔且另一端貫穿成型有一第五樞接孔,兩連接片的第四樞接孔分別與滑塊的軸座 的軸孔相對應,兩連接片的第五樞接孔分別與樞接承架的連接塊的第三樞接孔相對應,一 第二樞接桿貫穿連接片的第四樞接孔及軸座的軸孔,一第三樞接桿貫穿連接片的第五樞接 孔及連接塊的第三樞接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樞接承架的樞 接塊的后側面成型為一弧形面,所述連桿的兩連接片的端緣呈弧形并與樞接塊的弧形的后 側面相抵靠。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 步包含一調整組件,且所述彈性組件為一壓縮彈簧,所述調整組件設于承座的容室中且與 壓縮彈簧的底端面相抵靠,所述調整組件包含一調整板及一調整件,所述調整板抵靠于壓 縮彈簧的底端面,所述承座包含一貫穿底端的底穿孔,所述調整件貫穿調整板并貫穿承座 的底穿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組件的調 整板為徑向突伸成型于調整件外。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承座具有一凸緣,所述凸緣延伸成型于承座的頂端處的一側,樞接承架的樞接塊的底側面 選擇性地抵靠于所述凸緣。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樞接承架的樞接塊的前側面與底側面的夾角呈一銳角。
9.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滑塊的底面內凹成型有一容槽,所述彈性組件為一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頂端面容置于所述容槽中。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 步包含一 U形片,所述U形片套設于承座接近頂端處,且所述U形片與樞接承架的樞接塊相 互樞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摩托車用的樞轉定位裝置,其可用于摩托車椅墊與摩托車本體之間,其具有與摩托車本體相固定的承座、設于承座中的壓縮彈簧及滑塊、與承座相互樞接且與摩托車椅墊相固定的樞接承架、以及分別與滑塊及樞接承架相互樞接的連桿,利用承座、樞接承架、連桿以及滑塊間所形成的三組樞接點,來將樞接承架的樞轉動作轉換為滑塊的線性移動,進而對壓縮彈簧形成壓縮或釋放,以達到對摩托車椅墊提供彈力的效果。
文檔編號B62J1/12GK201914362SQ201020631488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盛嘉鈞 申請人: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