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卸汽車專用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卸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
背景技術:
自卸汽車的車架通常由主車架和副車架組成,自重大,導致成本增加,特別是整車 重心偏高,存在安全隱患。隨著鋼材價格上漲及計重收費政策的實施,市場對輕量化、低成 本、低重心的自卸汽車需求越來越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去掉副車架,加固主車 架,減輕整車自重,降低制造成本和運輸成本。特別是降低了整車重心,解決了自卸車側翻 的實際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具有左縱梁、右縱梁,所述 左縱梁和右縱梁的尾部對稱固定有車廂后傾旋轉支座,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固定有相互平 行的支承梁和加強梁,且支承梁和加強梁位于左縱梁和右縱梁的中前部,拉桿支座對稱套 裝固定在支承梁和加強梁上,油缸下支點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的內側且位于拉桿支座的前方。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為雙層槽型結構鋼梁,且二者前支架處內側均鉚接固定有一 段槽型縱梁I,槽型縱梁I上口對口焊接固定有槽型縱梁II,支承梁和加強梁的兩端分別焊 接固定在槽型縱梁I和槽型縱梁II上。所述拉桿支座呈三角形結構,其底邊套裝焊接固定在支承梁和加強梁上,頂端制 有銷孔。所述兩個拉桿支座之間通過立板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去掉副車架,加固主車架,減輕整車自重,降低制 造成本和運輸成本。特別是降低了整車重心,解決了自卸車側翻的實際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縱梁和右縱梁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2、3、4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具有左縱梁1和右縱梁2。所述左縱梁1和右縱梁2的尾 部對稱固定有車廂后傾旋轉支座8,裝配簡單、成本低、運行可靠。左縱梁1和右縱梁2之間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且支承梁6和加強梁7位于左縱梁1和右縱梁2 的中前部,拉桿支座5底邊對稱套裝焊接固定在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上,油缸下支點3設置 在左縱梁1和右縱梁2的內側且位于拉桿支座5的前方,從而降低了油缸安裝高度和整車
的重心高度。 所述左縱梁1和右縱梁2為雙層槽型結構鋼梁,且二者前支架11處內側均鉚接固 定有一段槽型縱梁19,槽型縱梁19上口對口焊接固定有槽型縱梁1110,支承梁6和加強梁 7的兩端分別焊接固定在槽型縱梁19和槽型縱梁IIlO上。整體結構安全穩定可靠,加工制 作簡單,且使車架的承載強度大大提高。所述拉桿支座5呈三角形結構,其底邊套裝焊接固 定在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上,頂端制有銷孔4。且兩個拉桿支座5之間通過立板12固定連 接,并保證兩個鉸接銷孔4處于同心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具有左縱梁(1)和右縱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縱梁(1)和右縱梁(2)的尾部對稱固定有車廂后傾旋轉支座(8),左縱梁(1)和右縱梁(2)之間 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且支承梁(6)和加強梁(7)位于左縱梁(1)和 右縱梁(2)的中前部,拉桿支座(5)對稱套裝固定在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上,油缸下支 點⑶設置在左縱梁(1)和右縱梁(2)的內側且位于拉桿支座(5)的前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縱梁(1)和右縱梁(2)為雙層槽型結構鋼梁,且二者前支架(11)處內側均鉚接固定有一段槽型縱梁I(9),槽 型縱梁I (9)上口對口焊接固定有槽型縱梁II (10),支承梁(6)和加強梁(7)的兩端分別焊 接固定在槽型縱梁1(9)和槽型縱梁II(IO)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支座(5)呈 三角形結構,其底邊套裝焊接固定在支承梁(6)和加強梁(7)上,頂端制有銷孔(4)。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拉桿支座(5) 之間通過立板(12)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自卸汽車專用車架,具有左縱梁、右縱梁,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的尾部對稱固定有車廂后傾旋轉支座,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支承梁和加強梁,且支承梁和加強梁位于左縱梁和右縱梁的中前部,拉桿支座對稱套裝固定在支承梁和加強梁上,油缸下支點設置在左縱梁和右縱梁的內側且位于拉桿支座的前方。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去掉副車架,加固主車架,減輕整車自重,降低制造成本和運輸成本。特別是降低了整車重心,解決了自卸車側翻的實際問題。
文檔編號B62D21/18GK201777301SQ20102053397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8日
發明者俞東海, 張洪剛, 王德松, 王曉峰, 田海洲, 許海峰, 魏偉, 魏新 申請人:寶雞華山工程車輛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