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剎車機構及采用該剎車機構的嬰兒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剎車機構,更具體說,是有關一種嬰兒車的剎車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嬰兒車制造技術的進步與改良,許多增進使用便利性的設計不斷推陳出新。 舉例而言,當前的嬰兒車常配備有設置于后輪的剎車機構,以便于使用者能快速且輕易地 操作。于諸多不同的剎車機構設計中,“一踩雙剎”式剎車機構由于僅需單腳操作而最為消 費者所接受。然而,現有的一踩雙剎式剎車機構是利用操作件直接地推動二側剎車桿,故無 法用于左右對收式的傘車。因此,希望能有一種適于傘車使用的一踩雙剎式剎車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于傘車使用的一踩雙剎式剎車機 構及采用該剎車機構的嬰兒車。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種設置于一架體上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設 置于該架體一側的第一輪組,包含一第一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另一側的第二輪組,包含 一第二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上且位于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之間的踩踏部,該踩踏 部包含一踏板及分別以一端連接于該踏板一側的第一牽引件及第二牽引件,該第一牽引件 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剎車件,而該第二牽引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剎車件,其中當該踏板相對該 架體移動時,通過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而分別帶動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 件,以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一鎖定狀態及一釋鎖狀態間轉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踏板可相對于該架體于一第一位置及 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踩踏部還包含一固定于該架體上的連 接部,該連接部具有一定位件,該踏板連接于該連接部上并具有一與該定位件相對應的卡 合件,其中該定位件與該卡合件可相互卡合以使該踏板可選擇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 二位置之間,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踏板與該連接部相樞接,使該踏板可 相對于該連接部于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件呈柱狀且包含一第一定位部, 該卡合件呈中空圓柱狀以容置該定位件,及該卡合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以便與該第一定位 部卡合。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包含一突肋狀的第一定位部,該 卡合件包含一凹穴狀的第二定位部以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卡合。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各包含一 輪座,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滑動地設置于該相對應的輪座內。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包含
4一滑塊及一固定于滑塊上的剎車銷,該滑塊是分別與對應的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 連接。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輪組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二端分 別抵接于該輪座與該剎車件,以提供該剎車銷朝向一鎖定位置的彈力。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嬰兒車,包含一架體及一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 剎車機構包含一設置于該架體一側的第一輪組,包含一第一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另 一側的第二輪組,包含一第二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上且位于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 之間的踩踏部,該踩踏部包含一踏板及分別以一端連接于該踏板一側的第一牽引件及第二 牽引件,該第一牽引件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剎車件,而該第二牽引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剎車件; 其中當該踏板相對該架體移動時,通過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而分別帶動該第一剎 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以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一鎖定狀態及一釋鎖狀態間轉 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踏板可相對于該架體于一第一位置及一 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踩踏部還包含一固定于該架體上的連接 部,該連接部具有一定位件,該踏板連接于該連接部上并具有一與該定位件相對應的卡合 件,其中該定位件與該卡合件可相互卡合以使該踏板可選擇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 位置之間,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踏板與該連接部相樞接,使該踏板可相 對于該連接部于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呈柱狀且包含一第一定位部,該卡 合件呈中空圓柱狀以容置該定位件,及該卡合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以便與該第一定位部卡
口 o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包含一突肋狀的第一定位部,該卡 合件包含一凹穴狀的第二定位部以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卡合。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各包含一輪 座,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滑動地設置于該相對應的輪座內。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包含一 滑塊及一固定于滑塊上的剎車銷,該滑塊分別與對應的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連 接。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輪組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二端分別 抵接于該輪座與該剎車件,以提供該剎車銷朝向一鎖定位置的彈力。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快速鎖定及釋鎖的剎車機構。特別是,此種剎 車機構可以適用于一般嬰兒車或是左右對折收合式嬰兒車。
由以下配合附圖的說明將可更清楚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優點,其中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立體圖;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踩踏部的分解立體圖;[0026]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第一輪組的分解立體圖;圖4A及圖4B分別顯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第一輪組的釋鎖狀態及鎖定 狀態;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輪座內部零件的組合圖;圖6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輪座的剖面圖;圖7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踏板背面的立體圖;圖8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于鎖定狀態下的踩踏部的狀態圖,而圖8B為 其相應的剖面圖;及圖9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于釋鎖狀態下的踩踏部的狀態圖,而圖9B為 其相應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考圖1,其為依據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實施例的剎車機構100的立體圖。在 此實施例中,該剎車機構100是裝設于嬰兒車上,其中嬰兒車包含一架體S,該架體S 二側 分別包含支腳。剎車機構100包含一位于架體S —側支腳上的第一輪組110、一位于架體S 另一側支腳上的第二輪組120及設置于架體S上位于第一、第二輪組110、120之間的踩踏 部 130。于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100中,第一輪組110與第二輪組120為對稱的設 計,故其中具有完全相同的組件。為了簡化說明,以下將以第一輪組110為范例來進行說明。圖2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100的踩踏部13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所示, 踩踏部130包含一連接件210,固定于嬰兒車的架體S上。連接件210包含一固定于架體S 上的連接部215及一從連接部215向后延伸的一定位件220,其中連接部215在此實施例中 一端形成U字型,以套設固定于架體S上,定位件220呈一柱狀,其二相對端包含突肋狀的 第一定位部225,用以協助剎車機構100固定于鎖定狀態或釋鎖狀態。此外,踩踏部130還 包含一踏板230、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240B,踏板230借助固定件250樞設于連 接件210上。如圖2及圖3所示,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240B的一端分別與踏板 230的右側及左側連接,另一端則與第一、第二輪組110、120內的一剎車件350連接。第一 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240B本身是由鋼線所構成且外部具有軸套以提供保護。圖3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100的第一輪組11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所示, 第一輪組110包含一連接于支腳上的輪座310、一穿越輪座310的輪芯釘320、及連接于輪 芯釘320的輪子330。第一輪組110進一步包含分別安裝于輪座310中的一彈性件340、一 剎車件350及一避震彈簧370 (其連接關系及組裝方式將于稍后參考圖5及圖6而予以詳 述)。剎車件350包含一滑塊3501及一固定于滑塊3501上的剎車銷3502,其中圖2中所 示的第一牽引件240A的另一端連接于滑塊3501上。此外,輪座310包含一朝下開口的中 空部314,及位于中空部314的二相對側壁上與中空部314相通的長槽孔312。輪子330的 輪轂上形成有用來與剎車銷3502卡合以實現剎車功能的多個卡槽335。在此實施例中,輪 子330為二個,分別位于輪座310 二側,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只有一個輪子330。組裝完成后的第一輪組110顯示于圖4A及圖4B,其中圖4A顯示剎車銷3502脫離卡槽335時的第一輪組110呈釋鎖狀態而圖4B顯示剎車銷3502與卡槽335卡合時的第一 輪組110呈鎖定狀態。以下將參考圖5及圖6以說明組裝完成后的第一輪組110的內部構造。其顯示第 一牽引件240A與安裝于輪座310中的彈性件340、滑塊3501及剎車銷3502組合完成后的 圖形。于圖5中,第一牽引件240A的另一端(可參見圖6的剖面圖)嵌入滑塊3501內。此 外,剎車銷3502穿設于滑塊3501中,并與滑塊3501兩側的接合處借助咬花處理以達成緊 密結合的效果。接下來,參考圖6的輪座310的剖面圖。如圖6所示,上述圖5中的結合后 的彈性件340、滑塊3501、剎車銷3502及第一牽引件240A的另一端安裝于輪座310的中空 部314內,且剎車銷3502通過長槽孔312而突出于輪座310外。剎車銷3502可于長槽孔 312中上下滑動以使剎車件350滑動地設置于該輪座310內且可相對于輪座310在一釋鎖 位置及一鎖定位置間移動。除了剎車銷3502外,可看出輪芯釘320亦穿設于輪座310中以 供兩個輪子330固定于輪座310的兩側。彈性件340 二端分別抵接于輪座310及滑塊3501 之間以使提供剎車銷3502朝向鎖定位置的彈力,而避震彈簧370 二端則分別抵接于輪座 310及架體S的支腳之間以供輪子330緩沖之用。圖7是顯示踏板230的背面立體圖以協助說明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 240B與踏板230的結合方式。如圖所示,踏板230的相對于連接件210的中間一側凸設有 一可容置定位件220的卡合件232及位于卡合件232 二側的固定部234、236。在此實施例 中卡合件232呈中空圓柱狀以容置定位件220,其內部相對側壁上設有第二定位部238。在 此實施例中,第二定位部238為二個上下設置的凹穴,而固定部234、236各包含一卡溝T。 更明確地,第一牽引件240A的一端嵌入固定部234的卡溝T,而第二牽引件240B的一端嵌 入固定部236的卡溝T。此外,踏板230樞設于連接件210,并可相對于連接件210及架體 S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間轉動(詳述于下文中)。接下來,將參考圖4A、圖4B、圖5、圖6、圖8A、圖8B、圖9A及圖9B以說明依據本實 用新型的剎車機構的工作原理,其中圖8A是顯示踩踏部130的踏板230于第一位置的外觀 圖而圖8B則顯示其相應的剖面圖;以及圖9A是顯示踩踏部130的踏板230于第二位置的 外觀圖而圖9B則顯示其相應的剖面圖。如圖8A及圖8B所示,踏板230借助定位件220的第一定位部225與卡合件232 的第二定位部238的其中的一凹穴卡合而定位于第一位置,且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 件240B處于放松的狀態,亦即,圖中的兩牽引件的末端并未受到外力拉動。此時,配合圖 4B及圖6可得知,固定于第一輪組110內的第一牽引件240A(以及,同樣地,固定于第二輪 組120內的第二牽引件240B)的另一端的剎車件350受到彈性件340的彈力作用而迫使剎 車銷3502向下移動至鎖定位置并卡入輪子的其中的一卡槽335內,此時輪組是處于鎖定狀 態,故輪子無法轉動。當欲使剎車機構釋鎖時,便施加如圖8A中所示的力F1于踏板230 —側,使踏板 230相對連接件210轉動,以使定位件220與卡合件232脫離原卡合位置,此時踏板230作 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帶動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240B,以致兩牽引件240A、240B受到 外力拉緊直至踏板部230旋轉至如圖9A及圖9B所示的第二位置,此時定位件220的第一 定位部225與卡合件232的第二定位部238的另一凹穴卡合以將踏板部230定位于第二位 置上。此時,固定于第一輪組110內的第一牽引件240A(以及,同樣地,固定于第二輪組120
7內的第二牽引件240B)的另一末端部受到上述外力拉動而帶動剎車件350向上運動,藉此 使剎車銷3502脫離卡槽335,以致第一輪組110呈現如圖4A所示的釋鎖狀態(同樣地,第 二輪組120亦將處于釋鎖狀態)。反之,當于圖9A所示的釋鎖狀態下欲使剎車機構鎖定時,便施加如圖中所示的力 F2于踏板230另一側,使踏板230相對連接件210轉動,以使定位件220與卡合件232脫離 原卡合位置并使踏板230作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帶動第一牽引件240A及第二牽引件240B, 以致兩牽引件240A、240B被放松直至踏板部230旋轉至如圖8A及圖8B所示的第一位置, 并借助定位件220的第一定位部225與卡合件232的第二定位部238的凹穴卡合以將踏板 部230定位于第一位置上。此時,在彈性件340的彈力作用下,剎車件350被向下推動并同 步帶動剎車銷3502向下移動而重新卡入其中的一卡槽335,以致第一輪組110呈現如圖4B 所示的鎖定狀態(同樣地,第二輪組120亦將處于鎖定狀態)。以上雖已參考特定實施例以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明顯的是其許多替代、修改、及變 異均可由那些熟悉本項技術者清楚了解。因此,此處所述的較佳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而非限 制。其各種變化均可被實施而不背離后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設置于一架體上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設置于該架體一側的第一輪組,包含一第一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另一側的第二輪組,包含一第二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上且位于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之間的踩踏部,該踩踏部包含一踏板及分別以一端連接于該踏板一側的第一牽引件及第二牽引件,該第一牽引件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剎車件,而該第二牽引件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剎車件;其中當該踏板相對該架體移動時,通過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而分別帶動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以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一鎖定狀態及一釋鎖狀態間轉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踏板可相對于該架體于一第一位置及 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踩踏部還包含一固定于該架體上的連 接部,該連接部具有一定位件,該踏板連接于該連接部上并具有一與該定位件相對應的卡 合件,其中該定位件與該卡合件可相互卡合以使該踏板可選擇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 二位置之間,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踏板與該連接部相樞接,使該踏板可 相對于該連接部于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之間轉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呈柱狀且包含一第一定位部,該 卡合件呈中空圓柱狀以容置該定位件,及該卡合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以便與該第一定位部 卡合。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包含一突肋狀的第一定位部,該 卡合件包含一凹穴狀的第二定位部以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卡合。
7.如以上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 各包含一輪座,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滑動地設置于該相對應的輪座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包含 一滑塊及一固定于滑塊上的剎車銷,該滑塊分別與對應的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連 接。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輪組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二端分 別抵接于該輪座與該剎車件,以提供該剎車銷朝向一鎖定位置的彈力。
10.一種嬰兒車,包含一架體及一剎車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剎車機構包含一設置于該架體一側的第一輪組,包含一第一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另一側的第二輪組,包含一第二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上且位于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之間的踩踏部,該踩踏部包含一踏 板及分別以一端連接于該踏板一側的第一牽引件及第二牽引件,該第一牽引件另一端連接 該第一剎車件,而該第二牽引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剎車件;其中當該踏板相對該架體移動時,通過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而分別帶動該第 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以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一鎖定狀態及一釋鎖狀態間 轉換。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踏板可相對于該架體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踩踏部還包含一固定于該架體上的連 接部,該連接部具有一定位件,該踏板連接于該連接部上并具有一與該定位件相對應的卡 合件,其中該定位件與該卡合件可相互卡合以使該踏板可選擇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 二位置之間,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該鎖定狀態及該釋鎖狀態間轉換。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踏板與該連接部相樞接,使該踏板可 相對于該連接部于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之間轉動。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定位件呈柱狀且包含一第一定位部, 該卡合件呈中空圓柱狀以容置該定位件,及該卡合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以便與該第一定位 部卡合。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該定位件包含一突肋狀的第一定位部,該 卡合件包含一凹穴狀的第二定位部以與該第一定位部相卡合。
16.如權利要求10至15之任一項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 輪組各包含一輪座,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滑動地設置于該相對應的輪座內。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分別包含 一滑塊及一固定于滑塊上的剎車銷,該滑塊分別與對應的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連 接。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嬰兒車,其特征在于該輪組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二端分 別抵接于該輪座與該剎車件,以提供該剎車銷朝向一鎖定位置的彈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剎車機構及采用該剎車機構的嬰兒車,該剎車機構設置于一架體上,包含一設置于該架體一側的第一輪組,包含一第一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另一側的第二輪組,包含一第二剎車件;一設置于該架體上且位于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之間的踩踏部,該踩踏部包含一踏板及分別以一端連接于該踏板一側的第一牽引件及第二牽引件,該第一牽引件另一端連接該第一剎車件,而該第二牽引另一端連接該第二剎車件;其中當該踏板相對該架體移動時,通過該第一牽引件及該第二牽引件而分別帶動該第一剎車件及該第二剎車件,以使該第一輪組及該第二輪組可在一鎖定狀態及一釋鎖狀態間轉換。
文檔編號B62B9/08GK201721490SQ201020194518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5日
發明者曾海波 申請人: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