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作為普通的代步交通工具。
背景技術:
傳統的自行車的主要結構包括車架、車把、前輪、后輪、車座、輪盤、踏板、曲柄、鏈 條和飛輪,在前輪和后輪上分別裝有前輪制動機構和后輪制動機構,上述各部件按照常規 方式安裝連接。該后輪制動機構包括后輪制動手柄、后輪制動拉線和后輪制動器,后輪制動 手柄安裝在車把上,后輪制動器安裝在后輪瓦圈上(傳統的橡膠剎車塊)或后輪軸上(軸 式剎車),在該后輪制動手柄與后輪制動器之間連接后輪制動拉線。后來又相繼出現了多 種儲能助力自行車,但是都存在結構復雜,儲能助力效果差,驅動方式單一和操作不便的缺 點o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以解決現有技術存 在的結構復雜,儲能助力效果差,驅動方式單一和操作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車架、車把、前輪、后輪、車座、輪盤、踏板、曲柄、鏈 條和飛輪,在前輪和后輪上分別裝有前輪制動機構和后輪制動機構,上述各部件按照常規 方式安裝連接,該后輪制動機構包括后輪制動手柄、后輪制動拉線和后輪制動器,后輪制動 手柄安裝在所述的車把上,后輪制動器安裝在后輪的瓦圈或后輪的軸上,在該后輪制動手 柄與后輪制動器之間連接后輪制動拉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車把上裝有能夠將手的前 后推拉運動轉換為驅動能量的手動助力裝置A ;在所述的車座的下面裝有能夠將身體的上 下浮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重力助力裝置B ;在所述的后輪制動機構上裝有能夠將后輪制 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除了傳統的腳蹬動力驅動外,還可以通過手動前后往復運 動的拉力,身體上下浮動的壓力或行進時因道路的起伏產生的慣性體重的壓力,以及剎車 阻力轉換而生成旋轉的動力,并有效地通過儲能器儲存利用或直接利用這三種動力能量, 助力效果明顯,改變了單一驅動模式,使用者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采用的發條儲能器, 結構簡單實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助力裝置A上部的立體結構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助力裝置A下部(手助儲能器11和手助傳動機構D) 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b是圖3a的立體結構圖;圖4是圖3a和圖3b中的手助鎖定開關34的主視圖;[0011]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6是圖4的B-B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重力助力裝置B的立體結構圖;圖8a是本實用新型的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和重力和制動力傳動機構E的主視 圖;圖8b是圖8a的立體圖;圖9是圖8b去掉支架28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的立體結構圖;圖11是圖10中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的前面左側的斜視圖;圖12是圖11的左視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手助儲能器和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13,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包括車架101、車 把102、前輪103、后輪104、車座105、輪盤106、踏板107、曲柄108、鏈條109和飛輪100,在 前輪103和后輪104上分別裝有前輪制動機構和后輪制動機構,上述各部件按照常規方式 安裝連接,該后輪制動機構包括后輪制動手柄、后輪制動拉線和后輪制動器93,后輪制動手 柄安裝在所述的車把102的左手側(未圖示),后輪制動器93安裝在后輪104的瓦圈(或 后輪104的軸)上,該后輪制動器93的后面裝有復位簧94 (參見圖12),該后輪制動手柄 91與后輪制動器93之間通過后制動連桿53連接后輪制動拉線92 (在后面還要述及)。在 所述的車把102上裝有能夠將手的前后推拉運動轉換為驅動能量的手動助力裝置A ;在所 述的車座105的下面裝有能夠將身體的上下浮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重力助力裝置B ;在 所述的后輪制動機構上裝有能夠將后輪制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參見圖2 圖6,所述的手動助力裝置A包括手柄1、弧形齒條2、齒條徑向支桿3、 手助從動齒輪4、手助主動鏈輪5、上手助鏈條6、支架7、手助轉軸8、支撐臂9、手助固定軸 10和手助儲能器11,弧形齒條2的上端與手柄1連接,該弧形齒條2的下端通過齒條徑向 支桿3與固定在車把軸12上的手助固定軸10轉動連接,該手助固定軸10的軸心為所述的 弧形齒條2的圓心;在該手助固定軸10上固定連接支撐臂9的下端,在該支撐臂9的上端 轉動支撐手助轉軸8,在該手助轉軸8上通過超越離合器安裝手助從動齒輪4,該手助從動 齒輪4與所述的弧形齒條2的內齒相嚙合;在該手助轉軸8上固定安裝手助主動鏈輪5,該 主動鏈輪5通過上手助鏈條6與安裝在手助儲能器11的輸入軸113上的輸入鏈輪18傳動 連接,在該輸入鏈輪18與輸入軸113之間裝有超越離合器;該手助儲能器11安裝在矩形的 支架7內,所述的輸入軸113通過超越離合器(棘輪棘爪機構112,參見圖3a和圖3b)安裝 在該支架7上,該手助儲能器11的輸出端通過手助傳動機構D與安裝在前輪軸上的前助力 飛輪13傳動連接;在該手助儲能器11的輸出端裝有通過手助拉線71與車把上的手助操作 手柄72連接的手助鎖定開關34。所述的支撐臂9的上端通過加強支臂14與所述的車把軸12的上部固定連接,使 支撐臂9、加強支臂14和車把軸12構成三角形;在該加強支臂14上設有多個沿長度方向 間隔分布的固定孔141,并通過固定螺栓與該支撐臂9的上端連接,通過改變與不同固定孔
6141的連接達到改變支撐臂9角度的目的。所述的弧形齒條2、齒條徑向支桿3和手助從動齒輪4均為兩套,并相互平行設置, 在兩套該弧形齒條2之間、齒條徑向支桿3之間均通過連桿142和所述的手柄1相互連接 加固,兩個該手助從動齒輪4安裝在所述的手助轉軸8的兩端,所述的手助主動鏈輪5安裝 在兩個該手助從動齒輪4之間。所述的手助傳動機構D包括手助輸出齒輪15、中間齒輪16、中間鏈輪17、下手助 鏈條19和中間軸20,手助輸出齒輪15安裝在所述的手助儲能器11的輸出端,中間齒輪16 和中間鏈輪17 —體轉動安裝在中間軸20上,該中間軸20的兩端固定支撐在所述的支架7 的兩側之間,中間齒輪16與手助輸出齒輪15相嚙合;在中間鏈輪17與所述的前助力飛輪 13之間連接下手助鏈條19。所述的手助鎖定開關34(參見圖3a 圖6)包括擺動臂341、中間角拉342、拉線 角拉343和連接鏈344,中間角拉342和拉線角拉343均為L結構,其拐角處設有轉動支點; 該中間角拉342的支點與所述的支架下端內側連接,該拉線角拉343的拐角處的支點連接 在所述的中間軸20的一端;擺動臂341的一端鉸接在該中間鏈輪17外側的中間軸20上, 擺動臂341的另一端沿著該中間鏈輪17的徑向延伸出該中間鏈輪17的外沿,并滑動穿入 中間角拉342的一端的孔內,該中間角拉342的另一端通過連接鏈344與所述的拉線角拉 343的一端連接,該拉線角拉343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手助拉線71連接;在該擺動臂341面 對該中間鏈輪17的一側設有凸起鎖扣345,在該中間鏈輪17上設有與該凸起鎖扣345對應 的鎖孔171 ;通過該中間角拉342與拉線角拉343的聯動帶動擺動臂341上的凸起鎖扣345 插入或脫離該中間鏈輪17上的鎖孔171。在該中間角拉342的支點的軸上裝有扭簧346, 作為復位彈簧。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使用者的一只手可以握住手柄1前后推拉弧形齒條2,弧形 齒條2帶動手助從動齒輪4轉動,進而帶動與其同軸的手助主動鏈輪5單向轉動,并通過上 手助鏈條6驅動安裝在手助儲能器11的輸入軸113上的輸入鏈輪18轉動,為手助儲能器 11內的蝸卷發條上勁,儲存動力。手助儲能器11儲存的動力通過其蝸卷殼輸出,并通過手 助傳動機構D的手助輸出齒輪15、中間齒輪16、中間鏈輪17、下手助鏈條19和前助力飛輪 13,為前輪103增加驅動動力。通過操作車把102上的手助操作手柄72驅動手助鎖定開關 34的凸起鎖扣345插入或脫離設在中間鏈輪17上的鎖孔171,即可實現是否使用手動助力 裝置A增加助力。參見圖7 圖9,所述的重力助力裝置B包括立臂21、滑套22、滑桿31、重力齒條 23、重力傳動齒輪24、重力傳動軸25、重力傳動鏈輪32、上傳動鏈條26、重力和制動力儲能 器27、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入鏈輪33、儲能器支架28、后助力飛輪30、復位彈簧55和 共用傳動機構E,立臂21的上端可以固定在所述的車架101的中部的頂端,也可為可以調整 上下位置的活動連接(在下面有具體說明),滑套22與該立臂21并列固定在一起,在該滑 套22內滑動穿過滑桿31,在滑桿31的上端安裝所述的車座105,在該滑桿31的下端連接 重力齒條23 ;在該重力齒條23的下端與所述的車架101的上端之間連接復位彈簧55 ;在該 立臂21的下端轉動安裝重力傳動軸25,在該重力傳動軸25上裝有重力傳動齒輪24和重 力傳動鏈輪32,該重力傳動齒輪24與所述的重力齒條23相嚙合;儲能器支架28安裝在該 車架101后部與后輪104對應的一側,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安裝在該儲能器支架28內,
7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輸入軸271通過超越離合器441 (為棘輪棘爪機構,參見圖8b 和圖9)安裝在該支架28上,在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輸入軸的一端裝有重力輸入鏈 輪33,在該重力輸入鏈輪33與該重力傳動鏈輪32之間連接上傳動鏈條26,該重力和制動 力儲能器27的輸出端通過共用傳動機構E與安裝在所述的后輪104軸上的后助力飛輪30 傳動連接;在所述的重力傳動齒輪24和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重力輸入鏈輪33的軸 上均裝有超越離合器;在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輸出端裝有通過拉線與車把上的重 力操作手柄73連接的重力和制動力鎖定開關29。所述的滑套22和該立臂21插入車架101上端的日字框套200內,并用螺栓201 與該框套200相互緊固,可以上下調節該滑套22和該立臂21的高度位置。在所述的重力 齒條23上設有多個沿其長度方向的連接孔231,用于與下卡子232連接,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下卡子232的上下位置。所述的復位彈簧55的下端與下卡子232連接,復位彈簧55的上 端通過上卡子233與所述的車架101的上端連接(參見圖7)。上述結構可調整車座與騎行 人身高相應的位置,適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所述的共用傳動機構E包括重力輸出齒輪61、重力中間齒輪62、重力中間鏈輪 63、下傳動鏈條64和重力中間軸65,重力輸出齒輪61安裝在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 27的輸出端,重力中間齒輪62和重力中間鏈輪63相互連接并轉動安裝在中間軸65上,該 重力中間軸65的兩端固定支撐在所述的儲能器支架28的兩側之間,重力中間齒輪62與重 力輸出齒輪61相嚙合;在重力中間鏈輪63與所述的后助力飛輪30之間連接下傳動鏈條 64(參見圖10);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鎖定開關29安裝在該儲能器支架28內。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鎖定開關29 (參見圖8a和圖9)與所述的手助鎖定開關34 的結構相同,安裝在該共用傳動機構E內,包括擺動臂291、中間角拉292、拉線角拉293和 連接鏈,中間角拉292和拉線角拉293均為L結構,其擺動臂291的一端鉸接在該重力中間 鏈輪63旁邊的重力中間軸65上,中間角拉292和拉線角拉293均為L結構,其拐角處設有 轉動支點;擺動臂291的另一端沿著該重力中間鏈輪63的徑向延伸出該重力中間鏈輪63 的外沿,并滑動穿入中間角拉292的一端的孔內,該中間角拉292的另一端通過鏈條294與 位于重力中間軸65左端的拉線角拉293的一端連接,該拉線角拉293的另一端通過拉線與 車把102上的重力操作手柄73連接。在該擺動臂291面對該重力中間鏈輪63的一側設有 凸起鎖扣295,在該重力中間鏈輪63上設有與該凸起鎖扣295對應的鎖孔631。在中間角 拉292的支點軸上裝有扭簧296,作為復位彈簧。該重力助力裝置B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身體上下浮動或道路起伏,重力沖擊車 座105下面的滑桿31上下滑動,帶動重力齒條23同步運動,重力齒條23帶動重力傳動齒 輪24 (有超越離合器)轉動,與重力傳動齒輪24同軸的重力傳動鏈輪32通過上傳動鏈條 26和輸入鏈輪33為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上勁,儲存動力;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儲存 的動力通過其蝸卷殼輸出,并通過共用傳動機構E (與手助傳動機構D的結構相同)為后輪 104增加驅動動力。通過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鎖定開關29的中間角拉與拉線角拉的聯動 帶動擺動臂上的凸起鎖扣插入或脫離該重力中間鏈輪63上的鎖孔,即可實現是否使用重 力助力裝置B增加助力。參見圖10 圖12,所述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包括制動盤35、制動滾輪36、制動 主動軸37、主動齒輪38、從動齒輪39、制動從動軸40、8字形軸支架41、從動軸鏈輪42、制動
8傳動鏈條43、制動鏈輪44、復位彈簧45、制動儲能拉線46和U形制動支架47,制動從動軸 40的兩端轉動支撐在U形制動支架47的兩側之間,在該制動從動軸40的中部固定安裝從 動齒輪39和轉動支撐8字形軸支架41下端孔,在該8字形軸支架41的上端轉動支撐制動 主動軸37,在該制動主動軸37上固定安裝主動齒輪38,該主動齒輪38與所述的從動齒輪 39相嚙合;在該制動主動軸37的一端固定安裝制動滾輪36,該制動滾輪36與固定安裝在 所述的后輪104軸套上的制動盤35的凸出外緣的內周面相嚙合,靠摩擦力傳遞轉動力;在 該制動從動軸40的一端固定安裝從動軸鏈輪42,在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輸入 軸271上儲能器支架28左外側一端安裝制動鏈輪44,在該制動鏈輪44與該輸入軸之間裝 有超越離合器,在該從動軸鏈輪42與制動鏈輪44之間連接制動傳動鏈條43 ;在所述的車 架101的左下叉上固定安裝一豎立向上的支架57,在該支架57的上端設有前后相通的矩 形孔58,在該矩形孔58兩側之間轉動支撐一可以擺動的導向塊59,在該導向塊59上設有 前后相通的導向孔;在該制動主動軸37上轉動連接一彈簧連桿56的后端,該彈簧連桿56 的前端向前穿過復位彈簧45和導向塊59上的導向孔后,與從動軸42、主動軸37形成可變 角、伸縮一邊的三角點排列來控制主動軸37的擺動范圍,并通過一個雙聯制動機構與所述 的后輪制動拉線92連接。所述的雙聯制動機構包括制動儲能拉線46、定滑輪48、預拉彈簧50、制動環51、 制動凸起52和后制動連桿53,在該支架57前面的車架101的下叉上裝有一定滑輪48 ;所 述的彈簧連桿56的前端與預拉彈簧50的后端連接,該預拉彈簧50的前端與制動儲能拉線 46的后端連接,該制動儲能拉線46的前端向前穿過定滑輪48后與所述的后輪制動拉線92 連接,在該后輪制動拉線92與制動儲能拉線46之間連接有制動凸起52,該后輪制動拉線 92穿過制動環51,該制動凸起52的外徑大于該制動環51的孔徑;該制動環51通過后制動 連桿53與所述的后輪制動器93連接。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的手助儲能器11包括圓形蝸卷殼114、蝸卷式發條115和 所述的輸入軸113,輸入軸113的兩端轉動穿出蝸卷殼114的兩端,并支撐在所述的支架7 的兩側之間,該輸入軸113的一端安裝所述的輸入鏈輪18 ;蝸卷式發條115的內端和外端 分別與該輸入軸113和蝸卷殼114固定連接,該蝸卷殼115作為該手助儲能器11的輸出端。 該蝸卷殼115的一端通過卡槽直接與手助輸出齒輪15的輪輻151卡接固定。所述的重力助力裝置B和制動能利用裝置C共用一個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該 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的構造與上述的手助儲能器11相同,只是在其輸入軸的兩端分別 通過超越離合器安裝和制動能利用裝置C的制動輸入鏈輪44和重力助力裝置B的重力輸 入鏈輪33 (參見圖8a)。所述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手握車把102上的后輪制動手柄 大約握緊一半(留有一半的余量),通過后輪制動拉線92、制動儲能拉線46、預拉彈簧50和 彈簧連桿56,拉動制動主動軸37向前擺動,使制動主動軸37 —端的制動滾輪36與制動盤 35的凸出外緣的內周面相嚙合,轉動的制動盤35通過摩擦帶動制動滾輪36,并依次通過主 動齒輪38、從動齒輪39、制動從動軸40、從動軸鏈輪42、制動傳動鏈條43和制動鏈輪44,為 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27上勁,儲存動力,同時為后輪104施加制動力。重力和制動力儲能 器27儲存的動力通過其蝸卷殼輸出,輸出方式與上述重力助力輸出方式相同,不再贅述。當需要緊急制動時,繼續握緊后輪的制動手柄,后輪制動拉線92繼續向前移動,使后輪制動拉線92上的制動凸起52帶動制動環51向前移動,制動環51通過后制動連桿 53向前拉動后輪制動器93,實現與普通自行車一樣的制動。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包括車架、車把、前輪、后輪、車座、輪盤、踏板、曲柄、鏈條和飛輪,在前輪和后輪上分別裝有前輪制動機構和后輪制動機構,上述各部件按照常規方式安裝連接,該后輪制動機構包括后輪制動手柄、后輪制動拉線和后輪制動器,后輪制動手柄安裝在所述的車把的左手側,后輪制動器安裝在后輪的瓦圈或后輪的軸上,該后輪制動器的后面裝有復位簧,該后輪制動手柄與后輪制動器之間通過后制動連桿連接后輪制動拉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車把上裝有能夠將手的前后推拉運動轉換為驅動能量的手動助力裝置(A);在所述的車座的下面裝有能夠將身體的上下浮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重力助力裝置(B);在所述的后輪制動機構上裝有能夠將后輪制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制動能利用裝置(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動助力 裝置(A)包括手柄、弧形齒條、齒條徑向支桿、手助從動齒輪、手助主動鏈輪、上手助鏈條、 支架、手助轉軸、支撐臂、手助固定軸和手助儲能器,弧形齒條的上端與手柄連接,該弧形齒 條的下端通過齒條徑向支桿與固定在車把軸上的手助固定軸轉動連接,該手助固定軸的軸 心為所述的弧形齒條的圓心;在該手助固定軸上固定連接支撐臂的下端,在該支撐臂的上 端轉動支撐手助轉軸,在該手助轉軸上通過超越離合器安裝手助從動齒輪,該手助從動齒 輪與所述的弧形齒條的內齒相嚙合;在該手助轉軸上固定安裝手助主動鏈輪,該主動鏈輪 通過上手助鏈條與安裝在手助儲能器的輸入軸上的輸入鏈輪傳動連接,在該輸入鏈輪與輸 入軸之間裝有超越離合器;該手助儲能器安裝在矩形的支架內,所述的輸入軸通過超越離 合器安裝在該支架上,該手助儲能器的輸出端通過手助傳動機構(D)與安裝在前輪軸上的 前助力飛輪傳動連接;在該手助儲能器的輸出端裝有通過手助拉線與車把上的手助操作手 柄連接的手助鎖定開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臂的 上端通過加強支臂與所述的車把軸的上部固定連接,使支撐臂、加強支臂和車把軸構成三 角形;在該加強支臂上設有多個沿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的固定孔,并通過固定螺栓與該支撐 臂的上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齒條、 齒條徑向支桿和手助從動齒輪均為兩套,并相互平行設置,在兩套該弧形齒條之間、齒條徑 向支桿之間均通過連桿和所述的手柄相互連接加固,兩個該手助從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的手 助轉軸的兩端,所述的手助主動鏈輪安裝在兩個該手助從動齒輪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助傳動 機構(D)包括手助輸出齒輪、中間齒輪、中間鏈輪、下手助鏈條和中間軸,手助輸出齒輪安 裝在所述的手助儲能器的輸出端,中間齒輪和中間鏈輪一體轉動安裝在中間軸上,該中間 軸的兩端固定支撐在所述的支架的兩側之間,中間齒輪與手助輸出齒輪相嚙合;在中間鏈 輪與所述的前助力飛輪之間連接下手助鏈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助力 裝置(B)包括立臂、滑套、滑桿、重力齒條、重力傳動齒輪、重力傳動軸、重力傳動鏈輪、上 傳動鏈條、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入鏈輪、儲能器支架、后助力飛 輪、復位彈簧和共用傳動機構(E),立臂的上端連接在所述的車架的中部的頂端,滑套與該 立臂并列固定在一起,在該滑套內滑動穿過滑桿,在滑桿的上端安裝所述的車座,在該滑桿的下端連接重力齒條;在該重力齒條的下端與所述的車架的上端之間連接復位彈簧;在該 立臂的下端轉動安裝重力傳動軸,在該重力傳動軸上裝有重力傳動齒輪和重力傳動鏈輪, 該重力傳動齒輪與所述的重力齒條相嚙合;儲能器支架安裝在該車架后部與后輪對應的一 側,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安裝在該儲能器支架內,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入軸通過超 越離合器安裝在該支架上,在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入軸的一端裝有重力輸入鏈輪, 在該重力輸入鏈輪與該重力傳動鏈輪之間連接上傳動鏈條,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出 端通過所述的共用傳動機構(E)與安裝在所述的后輪軸上的后助力飛輪傳動連接;在所述 的重力傳動齒輪和該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重力輸入鏈輪的軸上均裝有超越離合器;在該 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出端裝有通過拉線與車把上的重力操作手柄連接的重力和制動 力鎖定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套和該 立臂插入車架上端的日字形框套內,并用螺栓與該框套相互緊固;在所述的重力齒條上設 有多個沿其長度方向的連接孔,并勇螺栓與下卡子連接;所述的復位彈簧的下端與該下卡 子連接,復位彈簧的上端通過上卡子與所述車架的上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用傳動 機構(E)包括重力輸出齒輪、重力中間齒輪、重力中間鏈輪、下傳動鏈條和重力中間軸,重 力輸出齒輪安裝在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出端,重力中間齒輪和重力中間鏈輪相 互連接并轉動安裝在中間軸上,該重力中間軸的兩端固定支撐在所述的儲能器支架的兩側 之間,重力中間齒輪與重力輸出齒輪相嚙合;在重力中間鏈輪與所述的后助力飛輪之間連 接下傳動鏈條;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鎖定開關安裝在該儲能器支架內。
9.根據權利要求5或8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助 鎖定開關或重力和制動力鎖定開關包括擺動臂、中間角拉、拉線角拉和連接鏈,中間角拉和 拉線角拉均為L結構,其拐角處設有轉動支點;該中間角拉的支點與所述的支架下端內側 連接,該拉線角拉的拐角處的支點連接在所述的中間軸的一端;擺動臂的一端鉸接在該中 間鏈輪外側的中間軸上,擺動臂的另一端沿著該中間鏈輪的徑向延伸出該中間鏈輪的外 沿,并滑動穿入中間角拉的一端的孔內,該中間角拉的另一端通過連接鏈與所述的拉線角 拉的一端連接,該拉線角拉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手助拉線連接;在該擺動臂面對該中間鏈輪 的一側設有凸起鎖扣,在該中間鏈輪上設有與該凸起鎖扣對應的鎖孔;通過該中間角拉與 拉線角拉的聯動帶動擺動臂上的凸起鎖扣插入或脫離該中間鏈輪上的鎖孔;在該中間角拉 的支點的軸上裝有用于復位的扭簧。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能利 用裝置(C)包括制動盤、制動滾輪、制動主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制動從動軸、8字形 軸支架、從動軸鏈輪、制動傳動鏈條、制動鏈輪、復位彈簧、制動儲能拉線和U形制動支架, 制動從動軸的兩端轉動支撐在U形制動支架的兩側之間,在該制動從動軸的中部固定安裝 從動齒輪和轉動支撐8字形軸支架下端孔,在該8字形軸支架的上端轉動支撐制動主動軸, 在該制動主動軸上固定安裝主動齒輪,該主動齒輪與所述的從動齒輪相嚙合;在該制動主 動軸的一端固定安裝制動滾輪,該制動滾輪與固定安裝在所述的后輪軸套上的制動盤的凸 出外緣的內周面相嚙合,靠摩擦力傳遞轉動力;在該制動從動軸的一端固定安裝從動軸鏈 輪,在所述的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入軸上儲能器支架左外側一端安裝制動鏈輪,在該制動鏈輪與該輸入軸之間裝有超越離合器,在該從動軸鏈輪與制動鏈輪之間連接制動傳動 鏈條;在所述的車架的左下叉上固定安裝一豎立向上的支架,在該支架的上端設有前后相 通的矩形孔,在該矩形孔兩側之間轉動支撐一可以擺動的導向塊,在該導向塊上設有前后 相通的導向孔;在該制動主動軸上轉動連接一彈簧連桿的后端,該彈簧連桿的前端向前穿 過復位彈簧和導向塊上的導向孔后,通過一個雙聯制動機構與所述的后輪制動拉線連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聯制 動機構包括制動儲能拉線、定滑輪、預拉彈簧、制動環、制動凸起和后制動連桿,在該支架 前面的車架的下叉上裝有一定滑輪;所述的彈簧連桿的前端與預拉彈簧的后端連接,該預 拉彈簧的前端與制動儲能拉線的后端連接,該制動儲能拉線的前端向前穿過定滑輪后與所 述的后輪制動拉線連接,在該后輪制動拉線與制動儲能拉線之間連接有制動凸起,該后輪 制動拉線穿過制動環,該制動凸起的外徑大于該制動環的孔徑;該制動環通過后制動連桿 與所述的后輪制動器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2或7所述的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助 儲能器或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包括蝸卷殼、蝸卷式發條和所述的輸入軸,該輸入軸的兩端 轉動穿出蝸卷殼的兩端,并支撐在所述的支架的兩側之間;該蝸卷式發條的內端和外端分 別與該輸入軸和蝸卷殼固定連接,該蝸卷殼作為該手助儲能器或重力和制動力儲能器的輸 出端。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多種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包括車架、車把、前輪、后輪、車座,在前輪和后輪上分別裝有前后輪制動機構,上述各部件按照常規方式安裝連接。在車把上裝有能夠將手的前后推拉運動轉換為驅動能量的手動助力裝置;在車座的下面裝有能夠將身體的上下浮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重力助力裝置;在后輪制動機構上裝有能夠將后輪制動力轉換為驅動能量的制動能利用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除了傳統的腳蹬動力驅動外,還可以通過手動前后往復運動力,身體上下浮動的重力,以及剎車阻力轉換的能量儲存或作為直接驅動能量,有效地利用了各種動力能量,助力效果明顯,改變了單一驅動模式,使用者更加省力,操作更加方便;采用發條儲能器,結構簡單實用。
文檔編號B62M1/10GK201604765SQ20102000049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9日
發明者鄂勇男 申請人:鄂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