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向傳感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 所述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在感測器件和外殼之間能夠實現牢固的聯結。
背景技術:
電動動力轉向系統指通過方向盤改變車輪方向的裝置,以便改變行駛的汽車的方向。當前的電動動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以提供驅動穩定性和使用者的便利性。轉向角感測器件指用于感測轉向角度以控制行駛的汽車的器件,轉矩感測器件指用于感測轉矩的器件,該轉矩為被施加到扭力桿以提供輔助控制動力,從而可以平滑地控制方向盤的轉矩。可以分別提供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并且將它們安裝在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或者,可以將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提供為一個器件并且安裝在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將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與諸如外殼的其它部件組裝到一起,然后安裝到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以下,為了描述方便,將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稱為感測器件,并且分別將轉向角感測器件和其它部件的組件,轉矩感測器件和其它部件的組件,以及轉向角感測器件、轉矩感測器件和其它部件的組件,稱為“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由于感測器件對外部環境敏感,因此感測器件被安裝在封閉的外殼中。也就是,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包括上述感測器件和用于容納感測器件的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應該將位于外殼中的感測器件固定在外殼的內部。對于此結構,將諸如0形環的輔助部件安裝在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然后將感測器件安置在外殼中。在此狀態下,0形環的外周表面緊密地與外殼的內周表面連接。因此,感測器件被固定和安裝在外殼中。然而,包括安裝在外殼中的感測器件的上述結構的問題在于,應該準備諸如0形環的其它部件,并且將它們與感測器件聯結。此外,在被安裝到被反復施加外力(碰撞)的車輛中的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0形環會從原來位置變形,或從感測器件脫離。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致力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出現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它能夠使感測器件和外殼之間保持穩定的聯結,而無需使用單獨的輔助部件。技術方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所述動力轉向傳感器
3組件安裝在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包括感測器件,所述感測器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輸入軸和輸出軸,以及形成在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聯結凸起;以及第一外殼,所述感測器件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并且所述第一外殼包括多個形成在所述第一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聯結槽,每個所述聯結槽具有開口的上端。當所述感測器件被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時,所述感測器件的所述聯結凸起分別插入所述第一外殼的所述聯結槽中,從而所述感測器件在不在徑向和軸向上移動的情況下與所述第一外殼聯結。所述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外殼,所述第二外殼與所述第一外殼聯結,以便將所述感測器件與外部分隔。所述感測器件的每個所述聯結凸起可以包括兩個條形部件,在所述聯結凸起固定到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狀態下,所述兩個條形部件在徑向上相互分開,并且每個所述條形部件由彈性材料形成。所述感測器件可以包括多個接觸凸起,所述多個接觸凸起形成在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在徑向上延伸,并且與所述第一外殼的內周表面接觸,并且每個所述接觸凸起可以設置在兩個聯結凸起之間。有益效果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具有這樣一種結構,其使得感測器件能夠與外殼聯結而無需使用諸如0形環的單獨的聯結部件。因此,所述感測器件可以可靠地和穩定地與外殼聯結,而不會在徑向和軸向上移動。
在閱讀了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后,本發明的以上目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明顯,在附圖中圖1和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的透視圖;圖3是將第二外殼從圖1和圖2示出的結構移除的狀態下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的平面圖;圖4是圖1到圖3示出的感測器件的透視圖;圖5是圖4示出的感測器件的分解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更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該優選實施例的例子在附圖中示出。 在全部附圖中,將盡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以下描述中,“感測器件”表示轉向角感測器件、轉矩感測器件、以及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的結合中的任意一種,它們是電動動力轉向系統的部件。圖1和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的透視圖。圖3是將第二外殼從圖1和圖2示出的結構移除的狀態下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的平面圖。圖4是圖 1到圖3示出的感測器件的透視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100包括第一外殼110、感測器件130 和第二外殼120。第一外殼110中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預定空間。感測器件130被固定和安置在第一外殼110中。第二外殼120與第一外殼110聯結。
同時,與方向盤(未示出)連接的輸入軸10,和通過扭力桿(未示出)與輸入軸 10連接并且與車輪(未示出)連接的輸出軸20被安置在形成在感測器件130的中心的通孔中。因此,感測器件100感測轉向角和/或由輸入軸傳遞的轉矩。這里,通過形成在第二外殼120的中心的開口 121,輸入軸10延伸到外面并且與外部部件連接。通過形成在第一外殼Iio的中心的開口(未示出),輸出軸20延伸到外面并且與另外的外部部件連接。在容納感測器件130的第一外殼110的內周表面的上部上,形成多個聯結槽111、 112和113。聯結槽111、112和113彼此間隔預定距離地排列,并且分別具有開口的上端。 聯結槽111、112和113中的每個都具有預定寬度和深度。在感測器件13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多個聯結凸起131、132和133。聯結凸起131、 132和133在垂直于外周表面的方向上,S卩,圖2和圖3所示的環形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的徑向上延伸和突出。聯結凸起131、132和133分別與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112和 113對應。在該結構中,當感測器件130位于第一外殼110中時,聯結凸起131、132和133分別被插入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112和113中,以支撐感測器件130。因此,感測器件 130被容納在第一外殼110中而不會移動。同時,每個聯結凸起,例如,聯結凸起131包括兩個條形部件131-1和131_2,它們在與感測器件110的外周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彼此分開,并且處于所述聯結凸起被固定到所述外周表面上的狀態。也就是,該條形部件131-1和131-2在圖2和圖3示出的環形感測器件的圓周方向上彼此分開。條形部件131-1和131-2可以由彈性件構成。當聯結凸起131在條形部件131-1和131_2被向彼此按壓的狀態插入第一外殼 110的聯結槽111中時,通過條形部件131-1和131-2的彈性力,各個條形部件131-1和 131-2的外表面緊密地附著到聯結槽111的側壁表面。因此,感測器件130可以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外殼110的內部,而不會轉動。同時,感測器件130的每個聯結凸起的長度,例如,聯結凸起131 (也就是條形部件 131-1和131-2)的長度與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的深度(也就是聯結槽111的徑向長度)相等。在此情況下,當聯結凸起131插入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中時,條形部件 131-1和131-2的前端緊密地附著到聯結槽111的后端壁表面。后端表示徑向的末端側。 因此,感測器件130在第一外殼110內不會在徑向上移動。此外,感測器件130的聯結凸起131的高度(也就是條形部件131_1和131_2的高度)與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的高度(也就是聯結槽111的軸向長度)相等。在此情況下,當聯結凸起131根據該情況插入第一外殼110的聯結槽111中時,各個條形部件 131-1和131-2的表面的下端緊密地附著到聯結槽111的下表面。因此,感測器件130在第一外殼110內不會在軸向上移動。同時,接觸凸起141、142和143形成在感測器件130的外周表面上。接觸凸起141、 142和143與第一外殼110的內周表面接觸,由此防止感測器件130在第一外殼110內在徑向上移動或變形。接觸凸起141、142和143可以形成為在徑向上突出的形狀。接觸凸起141、142和 143和聯結凸起131、132和133交替地排列在感測器件130的外圓周表面上。接觸凸起
5141、142和143可以有選擇地形成,并且通過接觸凸起141、142和143,感測器件130可以更可靠地容納在第一外殼110中。在根據以上結構將感測器件130安置在第一外殼110中后,第二外殼120與第一外殼110聯結。在第一外殼110和第二外殼120的外周表面上分別形成聯結部114和124, 例如聯結螺栓(未示出)的聯結裝置穿過該聯結部114和124。由于聯結螺栓在兩個外殼 110和120相互面對地設置的狀態下與聯結部114和IM聯結,因此具有固定并且容納在其中的感測器件130的外殼110和120相互聯結。此時,構成感測器件130的每個聯結凸起(例如,聯結凸起131)的條形部件131-1 和131-2的上端表面與第二外殼120的外圍部分的下端圓周表面接觸。因此,也限制了感測器件130的向上移動。這里,圖1到圖4示出了感測器件130具有環形板的形狀,并且第一外殼110和第二外殼120具有圓柱形形狀。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于此。也就是,感測器件130可以形成為包括三角形的多邊形形狀,第一外殼110和第二外殼120可以具有多邊形柱體形狀,其截面形成為與感測器件130的截面相同的多邊形形狀。同時,如以上定義的,構成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感測器件130可以包括轉向角感測器件、轉矩感測器件或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的結合。以下,將描述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的結合用作感測器件130的例子。圖5是圖4示出的感測器件的分解透視圖,示出了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的結合。用作轉向角感測器件和轉矩感測器件的結合的感測器件130包括第一蓋子Cl、第二蓋子C2、和第三蓋子C3。轉矩感測器件的部件布置在第一蓋子Cl和第二蓋子C2之間,轉向角感測器件的部件布置在第二蓋子C2和第三蓋子C3之間。第一蓋子Cl到第三蓋子C3互相聯結,從而構造圖1-4示出的感測器件130。感測器件130被容納在第一外殼110中,從而構造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這里,轉矩感測器件和轉向角感測器件的部件和功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 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同時,參考圖5,以上已經描述的聯結凸起131、132和133和接觸凸起141、142和 143形成在第二蓋子C2的外周表面上。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于此。雖然為了說明目的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所公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進、增加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所述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安裝在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 所述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包括感測器件,所述感測器件包括相互連接的輸入軸和輸出軸,以及形成在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聯結凸起;以及第一外殼,所述感測器件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并且所述第一外殼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多個聯結槽,每個所述聯結槽具有開口的上端,其中,當所述感測器件被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時,所述感測器件的所述聯結凸起分別插入所述第一外殼的所述聯結槽中,從而所述感測器件與所述第一外殼聯結而不在徑向和軸向上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進一步包括第二外殼,所述第二外殼與所述第一外殼聯結,以便將所述感測器件與外部分隔,并且所述第二外殼的下端圓周表面按壓所述聯結凸起的上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其中,所述感測器件的每個所述聯結凸起包括兩個條形部件,在所述聯結凸起固定到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狀態下,所述兩個條形部件在與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與所述外周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分開,并且每個所述條形部件由彈性材料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其中,所述感測器件包括多個接觸凸起,所述多個接觸凸起形成在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在徑向上延伸,并且與所述第一外殼的內周表面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每個所述接觸凸起設置在兩個聯結凸起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轉向傳感器組件,其中,所述感測器件包括第一蓋子;第二蓋子,所述第二蓋子與所述第一蓋子的一側聯結,并且所述聯結凸起形成在所述第二蓋子的外周表面上;以及第三蓋子,所述第三蓋子與所述第二蓋子的一側聯結,其中,轉矩感測器件的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蓋子和所述第二蓋子之間,轉向角感測器件的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蓋子和所述第三蓋子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轉向傳感器組件,其被安裝在電動動力轉向系統中,并且能夠保持感測器件和外殼之間穩定的聯結而無需利用單獨的輔助部件。所述轉向傳感器組件包括感測器件,所述感測器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感測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多個聯結凸起;以及第一外殼,所述感測器件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并且所述第一外殼包括多個形成在所述第一外殼的內周表面上的聯結槽,其中每個所述聯結槽的上端是開口的。當所述感測器件被容納在所述第一外殼中時,所述感測器件的所述聯結凸起分別插入所述第一外殼的所述聯結槽中,從而所述感測器件可以與所述第一外殼聯結而不沿徑向和軸向移動。
文檔編號B62D6/10GK102256860SQ200980150627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6日
發明者李昌煥 申請人:Lg伊諾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