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前圍上擋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前圍上擋板,特別是一種汽車前圍上擋板。
背景技術: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汽車的普及率越來越大,馬路上到處流動著各色各樣的汽車。 隨著汽車增多,與行人發生碰撞事故的數量也隨之增多。 一般當行人被汽車前圍(包括前 保險杠)第一次撞擊后,行人翻向發動機罩,再與前擋風玻璃、雨刮、發動機罩等硬物發生 二次碰撞。對于行人的頭部而言,其受到的傷害主要集中在二次碰撞時與前擋風玻璃撞擊 中。 現在對第一次碰撞的保護各個汽車廠家都有很多的方法,技術方案也比較成熟, 但對于二次碰撞的保護則不多。大部分轎車沒有考慮到保護行人的頭部,在歐洲行人頭部 碰撞試驗中傷害值超標,無法出口到歐洲。因此如何在發生汽車與行人相撞時,有效地保護 行人的頭部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二次碰撞的保護這一領域中,一些廠家也做過一些探索,如(CN1931638A)所公 開的行人保護裝置,包括控制單元、氣源和氣袋,控制單元與氣源電連接,氣源與氣袋相通, 發動機罩靠近前擋風玻璃一側與車身為可打開連接,氣袋未展開時折疊安置在發動機罩內 靠近前擋風玻璃一側,展開時氣袋平鋪在前擋風玻璃上,并且展開的氣袋的一部分位于打 開的發動機罩下并且對發動機罩形成支撐。 發生事故后,氣袋充氣打開,行人的頭部被擋風玻璃前的氣袋緩沖,減少撞擊的沖 擊力,達到保護頭部的目的。但該結構復雜,所涉及的零件很多,包括一次性使用的氣袋,還 包括用于控制該裝置起作用的控制單元,成本很高。而且是通過控制單元接通氣源的電路 后,使氣源產生氣體來填充氣袋,然后等氣袋內的氣壓達到一定的壓力后才能有效的保護 到行人的頭部,這樣,中間的反應時間長,不能保證及時的為行人提供保護,安全性比較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 有效保護行人頭部的汽車前圍上擋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汽車前圍上擋板,呈片狀 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圍上擋板由壓潰部、加強部和連接部組成,所述的加強部位于 前圍上擋板的中部,所述的壓潰部和連接部位于加強部的兩側,該壓潰部、加強部和連接部 為一體式結構,所述的加強部的剛度大于壓潰部。 前圍上擋板設置在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下端內側,當事故發生后,行人被撞上發動 機蓋并在上面滑行,行人的頭部與汽車的前擋風玻璃發生碰撞,這時用于支撐前擋風玻璃 的前圍上擋板受到撞擊力的作用,并使得其上面的壓潰部迅速的發生變形,前擋風玻璃順 著行人的頭部運動方向向后移動一段距離,在移動過程中使行人的頭部受到緩沖,降低頭部的加速度,使頭部在事故中的傷害減少。在壓潰部的后面設置有加強部使得壓潰部的沖 擊應力更加的集中,使得壓潰變形更加的完全,并使上述的壓潰變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前圍上擋板由一體式的金屬板制成。 一般汽 車的鈑金主要靠沖壓成型,采用一體式的金屬板更加方便加工制造,并使得該前圍上擋板 有一定的剛度。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壓潰部由前圍上擋板沿其自身的中軸線的垂 直線彎折形成。當前圍上擋板的一個區域彎折后,在彎曲的面上受到與折痕垂直的沖擊壓 力則很容易將該區域壓潰。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壓潰部截面呈U形。當沖擊壓力作用在U字 形的側面時,很容易將該U字形的區域壓扁。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加強部包括若干條與上述的中軸線垂直的橫 向加強筋和若干條與中軸線平行的縱向加強筋,該橫向加強筋位于縱向加強筋與壓潰部之 間。橫向加強筋和縱向加強筋使加強部的剛度提高,以便壓潰部在碰撞的時候能被迅速、完 全的壓潰。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橫向加強筋由前圍上擋板局部凸起形成或由 金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的上面形成。該橫向加強筋使所在的區域剛度加強,無法被沖擊 壓力壓潰,也使得沖擊壓力更加集中的作用在上述的壓潰部,使壓潰部的壓潰變形更加的 完整。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縱向加強筋由前圍上擋板局部壓制成凹坑所 成或由金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上形成。縱向加強筋對橫向加強筋起到強度補充的作用, 更加保證所在區域的剛度。 在上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中,所述的連接部包括設置在前圍上擋板上的若干固定 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前圍上擋板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在前擋風玻璃與行人的 頭部碰撞后,壓潰部能通過自身的壓潰作用來使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向后移動,以此來減緩 行人頭部的加速度,有效的保護了行人的生命安全;在壓潰部的后面設計橫向加強筋以及 若干條縱向加強筋,使加強部的剛度提高,以便壓潰部在碰撞的時候能被迅速、完全的壓 潰,并使上述的壓潰變形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圖1是本汽車前圍上擋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汽車前圍上擋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A剖視示意圖。 圖4是本汽車前圍上擋板在汽車中的局部裝配俯視圖。 圖5是圖4的B-B剖視圖。 圖6是汽車中的前圍部分局部剖視裝配圖。 圖中,1、前圍上擋板;2、壓潰部;3、加強部;3a、橫向加強筋;3b、縱向加強筋;4、前 擋風玻璃;5、支撐件;6、發動機蓋;7、前圍上部總成;8、前圍總成;9、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6所示,汽車的前圍部分包括前圍上部總成7和前圍總成8,前圍上部總成7 包括支撐件5和前圍上擋板1。如圖4、圖5所示,前圍上擋板l,位于前擋風玻璃4下端內 側,并靠近前擋風玻璃4與發動機蓋6交匯處。前圍上擋板1通過支撐件5連接在前擋風 玻璃4上,并將前擋風玻璃4支撐在前圍總成8上。前圍上擋板1上設有能被迅速壓潰的 壓潰部2和能保持本身形狀的加強部3。 具體來講,如圖1所示,前圍上擋板1采用一體式的金屬板件制成,呈片狀結構,一 般汽車的鈑金主要靠沖壓成型,采用一體式的金屬板更加方便加工制造,并使得該前圍上 擋板1有一定的剛度。 如圖2所示,壓潰部2是由前圍上擋板1彎折形成,原理是當前圍上擋板1的一個 區域彎折后,在彎曲的面上受到沖擊壓力則很容易將該區域壓潰。壓潰部2截面呈U形。當 沖擊壓力作用在U字形的側面時,很容易將該U字形的區域壓扁。 如圖3所示,加強部3位于壓潰部2遠離前擋風玻璃4側,加強部3包括一條與碰 撞方向垂直的橫向加強筋3a和五條與碰撞方向平行的縱向加強筋3b,橫向加強筋3a位于 縱向加強筋3b與壓潰部2之間。橫向加強筋3a和縱向加強筋3b使加強部3的剛度提高, 以便壓潰部2在碰撞的時候能被迅速、完全的壓潰。本實施例中橫向加強筋3a由前圍上擋 板1局部凸起形成,作為另一種方案也可以由金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1的上面形成。本 實施例中縱向加強筋3b由前圍上擋板l局部壓制成凹坑所成,作為另一種方案也可以由金 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1上形成。縱向加強筋3b對橫向加強筋3a起到強度補充的作用, 更加保證所在區域的剛度。 連接部9位于加強部3遠離前擋風玻璃4側,該連接部9包括設置在前圍上擋板 1上的若干固定孔,該前圍上擋板1通過連接部9與前圍總成8螺紋固連。 當事故發生后,行人被撞上發動機蓋6并在上面滑行,行人的頭部與汽車的前擋 風玻璃4發生碰撞,這時用于支撐前擋風玻璃4的前圍上擋板1受到撞擊力的作用,并使得 其上面的壓潰部2迅速的發生壓潰變形。前擋風玻璃4順著行人的頭部運動方向向后移動 一段距離,在移動過程中使行人的頭部受到緩沖,降低頭部的加速度,使頭部在事故中的傷 害減少。在壓潰部2的后面設計橫向加強筋3a以及縱向加強筋3b,使加強部3的剛度提 高,以便壓潰部2在碰撞的時候能被迅速、完全的壓潰,并使上述的壓潰變形限制在一定的 范圍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汽車前圍上擋板,呈片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圍上擋板(1)由壓潰部(2)、加強部(3)和連接部(9)組成,所述的加強部(3)位于前圍上擋板(1)的中部,所述的壓潰部(2)和連接部(9)位于加強部(3)的兩側,該壓潰部(2)、加強部(3)和連接部(9)為一體式結構,所述的加強部(3)的剛度大于壓潰部(2)。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圍上擋板(l)由一體 式的金屬板制成。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潰部(2)由前圍上擋 板(1)沿其自身的中軸線的垂直線彎折形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潰部(2)截面呈U形。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部(3)包括若干條 與上述的中軸線垂直的橫向加強筋(3a)和若干條與中軸線平行的縱向加強筋(3b),該橫 向加強筋(3a)位于縱向加強筋(3b)與壓潰部(2)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加強筋(3a)由前 圍上擋板(1)局部凸起形成或由金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1)的上面形成。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加強筋(3b)由前 圍上擋板(1)局部壓制成凹坑所成或由金屬件焊接在前圍上擋板(1)上形成。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前圍上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部(9)包括設置在 前圍上擋板(1)上的若干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前圍上擋板,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汽車行人保護裝置存在的不能在碰撞中有效保護行人頭部和結構復雜等技術問題。本汽車前圍上擋板,呈片狀結構,前圍上擋板由壓潰部、加強部和連接部組成,加強部位于前圍上擋板的中部,壓潰部和連接部位于加強部的兩側,該壓潰部、加強部和連接部為一體式結構,加強部的剛度大于壓潰部。本汽車前圍上擋板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有效的保護了行人的生命安全。
文檔編號B62D25/08GK201494511SQ2009203070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30日
發明者丁勇, 吳成明, 廖建國, 李書福, 李國林, 李宏華, 楊健, 趙福全, 金愛君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