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
構,適用于倉儲、物流行業、大型超市、港口碼頭和工礦企業等對貨物的輸送。
背景技術: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01615A公開了一種升降式輸送機(由本申請人提 出的申請),其是將成套輸送機的機架分成動架和靜架(也稱輸送架),靜架安裝在上部樓 層的地坪上,動架的一端與靜架鉸接,而另一端延伸到下部樓層,并且在動架上延接一個動 架起落裝置。該專利方案的優點在于能使動架在非使用狀態下通過動架起落裝置上提,使 動架不占用底層地坪的空間。但是,這種結構的升降式輸送機的適用范圍較窄,僅能適合于 上、下樓層之間的貨物的輸送,將上一樓層的貨物轉移至下面的樓層。而且因輸送機不具有 伸縮功能,從而導致處于使用狀態時的占用空間大,尤其是在非使用狀態下無法將動架縮 入靜架而只能靠動架起落裝置提懸動架。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016116A推薦了一種軌道移動式輸送機(由本申 請人提出的申請),該專利申請技術方案變先前的單層結構的機架為疊層結構的機架,具體 是在底部配有輪子的可移動的靜架(也稱輸送架)的上部兩側各固設一導軌,將底部的兩 側各配有導軌滾輪的動架以滾動副的形式可移動地滑配在前述的導軌上。這種結構的輸送 機的動架的運動由工人手工驅動,也就是說當要使動架相對于靜架伸出或回縮時均由手工 來擔當(具體可參見該專利申請的說明書第4頁17-27行)。此外,動架的整體體積較大, 針對于車載集裝箱貨物的裝卸雖是有利的(見該專利申請的說明書第1頁第6行至24行 和說明書第3頁第5-9行),但在其它場所應用并不具有優勢。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016117A介紹了一種伸縮式輸送機(由本申請人 提出的申請),該專利申請技術同樣存在前述的軌道移動式輸送機的欠缺,例如當要將長度 補償機架移出基本機架(也可稱輸送架)時,需要憑借人力作用,具體可以由該專利申請的 說明書第4頁第18-23行的描述得到印證。 上述三項專利申請的靜架或基本機架均不具有升降功能,第一項專利申請靠動架 起落裝置升降,動架雖有升降功能,但其是靠人為操縱動架起落裝置來體現的,因而也不是 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升降。后兩項專利申請方案對貨物的輸送均表現為平移式輸送,即在同 一水平面上將貨物運送,從而不具有提升的作用,尤其是當要將貨物由低位輸送到高位,或 者將貨物從高位輸送到低位,那么往往會表現出無能為力的尷尬局面,問題在于靜架或基 本機架的角度無法改變,即不具有上仰下擺的功能。 綜上所述,本申請人認為,有必要對已有技術中的輸送機進一步改進,下面將要介 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能使輸送架升降而藉以滿足將貨物從低位向高位輸送或將貨物從高位向低位輸送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包括一
行走架,該行走架上配置有第一行走輪;一與所述行走架滑動配合的并且從行走架上伸出
或縮向行走架的移動架,該移動架上配設有第二行走輪,并且在移動架上還鉸設有一輸送
架起落臂;一用于驅使所述移動架運動的移動架驅動裝置,設在所述的行走架上,并且與移
動架聯結;一輸送架,與所述的行走架鉸接并且還與所述的輸送架起落臂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行走架由一橫梁和一對彼此平行的
縱臂構成,一對縱臂中的其中一個縱臂與橫梁的一端固定,而另一個縱臂與橫梁的另一端
固聯,橫梁與一對縱臂共同地形成門字形的構造,在一對縱臂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各構成有
行走架導輪槽, 一對行走架導輪槽彼此對應,并且在一對縱臂朝向所述移動架的一端的端
部各配設有一移動架導輪,所述的移動架與所述的行走架導輪槽滑動配合,并且移動架導
輪與移動架滑動配合,所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在行走架上的位置居于所述的一對縱臂之
間,所述的輸送架與一對縱臂的端部鉸接或者與橫梁的兩端鉸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縱臂的橫截面形狀為U形或工字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移動架由長度相同的并且彼此平行的第一、第二短臂和一對長度相等的并且相互平行的長臂構成,一對長臂與第一、第二短臂共同地形成口字形的構造,在一對長臂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各構成有一移動架導輪槽,該對移動架導輪槽的槽口方向彼此相反,在第一短臂的兩端各配置有一行走架導輪,該對行走架導輪與所述的一對縱臂上的行走架導輪槽構成滾動副,而所述的移動架導輪與所述的移動架導輪槽彼此構成滾動副,所述的第一短臂與所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聯結,所述第二短臂上設有一用于供所述輸送架擱置的托架,所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為機械驅動式或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中的任意一種。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長臂的橫截面形狀為U形或工字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減速箱、第一、第二傳動輪和第一螺桿,電機與減速箱相配合并且由減速箱攜電機支承在減速箱支承架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減速箱支承架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固定,第一傳動輪固定在減速箱的輸出軸上,第一螺桿的一端通過第一螺母與所述的第一短臂的中部聯結,而第一螺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轉動地設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上,并且第一螺桿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第二傳動輪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的第一螺桿的端部固定,并且與所述的第一傳動輪傳動聯結。 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減速箱、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和第一、第二螺桿,電機與減速箱相配合并且由減速箱攜電機支承在減速箱支承架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減速箱支承架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固定,第一傳動輪固定在減速箱的輸出軸上,第一、第二螺桿彼此平行,并且分別位于減速箱的下部的兩側,其中第一螺桿的一端通過第一螺母與所述的第一短臂的一端聯結,第一螺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的一端,并且第一螺桿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第二傳動輪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的第一螺桿的端部固定;第二螺桿的一端通過第二螺母與所述的第一短臂的另一端聯結,第二螺桿的另一端 通過第二軸承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的另一端,并且第二螺桿的端部還探出于減 速箱支承架,第三傳動輪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的第二螺桿的端部固定,所述的第 一、第二、第三傳動輪由傳動帶聯結。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彼此之 間形成三角形的位置關系,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為皮帶輪或鏈輪,所述的傳動帶為 皮帶或鏈條。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 置包括至少一個作用缸,作用缸以臥置狀態設置,作用缸的缸體的一端支承在作用缸支承 架的長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支承在行走架上,作用缸支承架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固 定,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與所述的第二短臂的中部聯結。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為油缸或氣缸。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將移動架與行走架滑動配合,由移動
架驅動裝置驅使移動架自行走架向外伸出或向行走架回縮,并且將輸送架分別與行走架和
輸送架起落臂鉸接,因此,在移動架從行走架伸出時,可使輸送架下降,反之則使輸送架上
升,使輸送架得以上抬或下墜而藉以滿足將貨物從高位向低位輸送或從低位向高位輸送的
要求,并且由行走架的伸出或回縮使輸送架下降或上升時所產生的重心偏移得以補償;設
在行走架上的第一行走輪和設在移動架上的第二行走輪能滿足靈活移動的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結構圖。 圖4為實施例2的結構的運動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
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
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
實施例1 : 請見圖l,給出了材質為金屬制造的行走架l,該行走架1由一橫梁11和一對縱臂 12共同構成門字形的構造,即一對縱臂12與橫梁11組裝成門字形構造,所謂的門字形構造 的概念是行走架1的一端是不封閉的,以便供移動架2滑動配合。在一對縱臂12的一端 即由目前圖示位置狀態的右端各延接有一第一行走輪座51,而各第一行走輪座51上樞軸 設置有一第一行走輪5。如果在一對縱臂12的中部各增設位置彼此對應或不對應的第一 行走輪51,那么應當視為與申請人所給出的圖1的實施例結構等效。此外對于第一行走輪 51,在本實用新型中不需要進行限位,例如第一行走輪51的材質既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 橡膠、尼龍或塑料或其它類似的材料。在第一行走輪51上還可增設剎車裝置,用來控制第一行走輪51的運動,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升降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被移運至使用場所后,特別是在工作狀態下,可通過剎車裝置即滾輪控制裝置對第一行走輪51限定,避免行走架1出現非正常行走。 一對縱臂12中的其中一根縱臂12與橫梁11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縱臂12與橫梁11的另一端固定,固定方式優選采用焊接。一對縱臂12的長度方向各構成有一行走架導輪槽121,一對行走架導輪槽121彼此保持面對面的對應關系,并且,在各縱臂12朝向移動架2的一端的端部各樞軸設置有一移動架導輪122,一對移動架導輪122彼此對應。一對縱臂12的橫截面形狀既可以是U形,也可以是工字形,如果是U形,那么優選使用槽鋼制作縱臂12,而如果是工字形,那么采用工字鋼制作縱臂12,本實施例選擇前者,即使用槽鋼充任縱臂12,前述的行走架導輪槽121為橫截面形狀U形的槽。為了使一對縱臂12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即防止一對縱臂12發生形變,因此在一對縱臂12的開口端即圖1所示的左端用補強聯結條123聯結。在一對縱臂12的右端各以傾斜狀態地固定有一鉸接腳124,一對鉸接腳124彼此相對應,各鉸接腳124的上端開設有鉸接腳孔1241。輸送架4的基部(也稱尾部)的對應兩側各延伸設置有第一鉸接座41,在第一鉸接座41上開設有第一鉸接座孔411,由第一鉸接銷4111穿入第一鉸接座孔411及鉸接腳孔1241,從而將輸送架4的基部與行走架l鉸接。在本實施例中,一對鉸接腳124是固定在一對縱臂12的端部的(圖示的右端),然而,如果改變一對鉸接腳124的固定位置,例如將一對鉸接腳124挪至固定于橫梁11的兩端,或者固定在縱臂12與橫梁11的交匯(交界)處,那么都應當視為等效。[0026] 繼續見圖1,一移動架2由第一、第二短臂21、22及一對長臂23構成整體上為口字形的框架形式,更具體地講,一對長臂23中的其中一根長臂2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第二短臂21、22的一端固定聯結,而另一根長臂2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第二短臂21、22的另一端固定聯結。在第一短臂21的兩端各樞軸設置有一行走架導輪211,一對行走架導輪211彼此對應,并且與前述的行走架導輪槽121形成滾動副。在第二短臂22上垂直固定有一用于托持前述的輸送架4的托架221,并且在第二短臂22的兩端還鉸設有一輸送架起落臂7的下端,而輸送架起落臂7上端與輸送架4鉸接。由圖1所示,在輸送架4的下部的對應兩側各延接有一第二鉸接座42,在第二鉸接座42上開設有第二鉸接座孔421,由第二鉸接銷4211穿入第二鉸接座孔421和輸送架起落臂7的上端的起落臂鉸接孔71,從而將輸送架4與輸送架起落臂7的上端鉸接。在一對長臂23的一端的側部即圖1所示的左端的側部各固設有一第二行走輪座61,各第二行走輪座61上設置一第二行走輪6,對于第二行走輪6的詳細描述同對第一行走輪5的描述。在一對長臂23的長度方向各構成有一移動架導輪槽231,前述的移動架導輪122與該移動架導輪槽231滑配,更具體地講,與移動架導輪槽231構成滾動副。前述的一對移動架導輪槽231的槽口相反,即一對移動架導輪槽231的槽口各自朝外。 一對長臂23的橫截面形狀既可以是U形,也可以是工字形,如果是U形,擇用槽鋼作長臂23,如果是工字形,那么擇用工字鋼制作長臂,本實施例選擇前者。為了使一對長臂23具有理想的堅固性,以免產生變形,因此在一對長臂23的中部用增強聯結條232聯結。因增強聯結條232的增設,從而使整個移動架23的形狀(外形)表現為日字形。[0027] 仍見圖l,給出了移動架驅動裝置3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更具體地講給出了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的一種實施方式,一電機31與減速箱32配接并且由減速箱32攜電機31安裝(固定)在減速箱支承架321的長度方向的居中部位,而減速箱支承架321的兩端分別與一對縱臂12固定。減速箱支承架321與橫梁11相鄰,也就是說,減速箱支承架321固定在一對縱臂12的一端(圖1所示的左端并且靠近橫梁11)。 一第一傳動輪33固定在減速箱32的輸出軸上(輸出軸也可稱為減速箱末級動力輸出軸)。 一第一螺桿35的一端即圖1所示的左端通過設在移動架2的第一短臂21中部的第一螺母351與第一短臂21聯結,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352轉動地設置在減速箱支承架321上,并且對應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的中部,第一螺桿35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以便供第二傳動輪34固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均采用鏈輪,并且由傳動帶341 (采用鏈條)實施聯結。如果將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采用皮帶輪,將傳動帶341采用皮帶,那么應當視為與前述的鏈輪相等效。又如果省去傳動帶341,將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均采用彼此嚙合的齒輪,那么也應當認為與前述的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采用鏈輪相等效。[0028] 當電機31工作(正轉即順時針旋轉),帶動減速箱32的輸出軸運動,安裝在減速箱32的輸出軸上的第一傳動輪33經傳動帶341帶動第二傳動輪34,由于第二傳動輪34固定于第一螺桿35上,從而由第二傳動輪34帶動第一螺桿35旋轉,因第一螺桿35通過第一螺母351與移動架2的第一短臂21配接聯結,因此在第一螺桿35的運動下使移動架2向行走架1外伸出,在移動架2伸出的同時,輸送架起落臂7下傾(向下擺動),使與其鉸接的輸送架4下降;反之,當電機31反轉,即逆時針運轉,第一螺桿35反轉,那么,移動架2向行走架1內移動,輸送架起落臂7上仰(向上運動),輸送架4上抬。 上述實施例所給出的行走架1及移動架2基本上處于同一平面上,然而,也可以有相應的變異,例如在一對縱臂12的長度方向的上部構成等效于行走架導輪槽121的槽,以便供移動架2與其滑配,使移動架2與行走架1之間形成上下之間的疊層式構造,一旦出現
這種情形,應當認為未脫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0030] 實施例2 : 請見圖2,圖2給出的仍然是一種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該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相對于實施例1的機械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發生了變化,即在第一螺桿35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二螺桿36,并且在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三傳動輪37,電機31同樣與減速箱32配接并且由減速箱32攜電機31安裝在減速箱支承座321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減速箱支承座321的兩端與行走架1的一對縱臂12固定聯結。第一螺桿35的一端即圖2所示的左端通過第一螺母351與移動架2的第一短臂21的一端聯結,另一端即圖2所示的右端通過第一軸承352轉動地支承在減速箱支承座321的一端并且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座321,在該探出部位固定第二傳動輪34 ;第二螺桿36的一端即圖2所示的左端通過第二螺母361與移動架2的第一短臂21的另一端聯結,另一端即圖2所示的右端通過第二軸承362轉動地支承在減速箱支承座321的另一端并且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座321,在該探出部位固定第三傳動輪37。前述的第一傳動輪33固定于減速箱32的輸出軸上,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的位置關系,并且優選為等腰三角形的位置關系。在本實施例中,選擇鏈輪充任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并且由鏈條充任傳動帶341。如果將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改用皮帶輪,相應的傳動帶341改用皮帶,那么應當視為與申請人所給出的即上面所述的鏈輪及鏈條相等效。其
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0032] 實施例3 : 請見圖3,給出了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該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包括一個作用缸38,以臥置狀態設置,該作用缸38的缸體的一端安裝在作用缸支承架38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而作用缸支承架382的兩端與行走架1的一對縱臂12固定聯結,作用缸38的缸體的另一端支承在行走架1的一對補強聯結條123中的上面的一根補強聯結條123的長度方向的中部,作用缸38的作用缸柱381與移動架2的第二短臂2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聯結。當作用缸柱381向缸體內伸出時,移動架2朝著背離行走架1的方向運動,即自行走架l向外伸出,輸送架起落臂7下俯,輸送架4下降,反之亦然。在本實施例中,作用缸38選擇油缸,如果選用氣缸,那么應當視為與油缸等效。此外,如果模仿實施例2的形式,即采用一對彼此平行設置的作用缸38并且使一對作用缸38的作用缸柱381均與行走架2的第二短臂22聯結,那么應當視這種方式與本實施例所給出的方式等效。其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上述三個實施例所給出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以實施例2最為合理,因為能保證移動架2運動的平穩性。 請見圖4,該結構是以實施例2即由圖2所示的結構為例的,電機31工作(反轉),使減速箱32的輸出軸反轉,第一傳動輪33逆時針運動,在傳動帶341的聯結下使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向著同方向旋轉(逆時針方向旋轉), 一對第一、第二螺桿35、36同向旋轉(逆時針),將移動架2向行走架1運動即向右移動,輸送架起落臂7向上仰,帶動與其鉸接的輸送架4上抬,呈現目前由圖4所示的狀態。反之,則輸送架4下墜并且擱置在托架221上。 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達到了發明目的,解決了已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
權利要求一種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行走架(1),該行走架(1)上配置有第一行走輪(5);一與所述行走架(1)滑動配合的并且從行走架(1)上伸出或縮向行走架(1)的移動架(2),該移動架(2)上配設有第二行走輪(6),并且在移動架(2)上還鉸設有一輸送架起落臂(7);一用于驅使所述移動架(2)運動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設在所述的行走架(1)上,并且與移動架(2)聯結;一輸送架(4),與所述的行走架(1)鉸接并且還與所述的輸送架起落臂(7)鉸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架(1) 由一橫梁(11)和一對彼此平行的縱臂(12)構成,一對縱臂(12)中的其中一個縱臂 (12)與橫梁(11)的一端固定,而另一個縱臂(12)與橫梁(11)的另一端固聯,橫梁(11)與 一對縱臂(12)共同地形成門字形的構造,在一對縱臂(12)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各構成有行 走架導輪槽(121),一對行走架導輪槽(121)彼此對應,并且在一對縱臂(12)朝向所述移動 架(2)的一端的端部各配設有一移動架導輪(122),所述的移動架(2)與所述的行走架導輪 槽(121)滑動配合,并且移動架導輪(122)與移動架(2)滑動配合,所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 (3)在行走架(1)上的位置居于所述的一對縱臂(12)之間,所述的輸送架(4)與一對縱臂 (12)的端部鉸接或者與橫梁(11)的兩端鉸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縱臂 (12)的橫截面形狀為U形或工字形。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架(2) 由長度相同的并且彼此平行的第一、第二短臂(21、22)和一對長度相等的并且相互平 行的長臂(23)構成,一對長臂(23)與第一、第二短臂(21、22)共同地形成口字形的構造, 在一對長臂(23)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各構成有一移動架導輪槽(231),該對移動架導輪槽 (231)的槽口方向彼此相反,在第一短臂(21)的兩端各配置有一行走架導輪(211),該對行 走架導輪(211)與所述的一對縱臂(12)上的行走架導輪槽(121)構成滾動副,而所述的移 動架導輪(122)與所述的移動架導輪槽(231)彼此構成滾動副,所述的第一短臂(21)與所 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聯結,所述第二短臂(22)上設有一用于供所述輸送架(4)擱置的 托架(221),所述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為機械驅動式或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中 的任意一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長臂 (23)的橫截面形狀為U形或工字形。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驅動 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包括電機(31)、減速箱(32)、第一、第二傳動輪(33、34)和第一 螺桿(35),電機(31)與減速箱(32)相配合并且由減速箱(32)攜電機(31)支承在減速箱 支承架(321)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減速箱支承架(321)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12)固 定,第一傳動輪(33)固定在減速箱(32)的輸出軸上,第一螺桿(35)的一端通過第一螺母 (351)與所述的第一短臂(21)的中部聯結,而第一螺桿(35)的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352) 轉動地設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321)上,并且第一螺桿(35)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 (321),第二傳動輪(34)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的第一螺桿(35)的端部固 定,并且與所述的第一傳動輪(33)傳動聯結。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包括電機(31)、減速箱(32)、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和第一、第二螺桿(35、36),電機(31)與減速箱(32)相配合并且由減速箱(32)攜電機(31)支承在減速箱支承架(321)的長度方向的中部,減速箱支承架(321)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12)固定,第一傳動輪(33)固定在減速箱(32)的輸出軸上,第一、第二螺桿(35、36)彼此平行,并且分別位于減速箱(32)的下部的兩側,其中第一螺桿(35)的一端通過第一螺母(351)與所述的第一短臂(21)的一端聯結,第一螺桿(35)的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352)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321)的一端,并且第一螺桿(35)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第二傳動輪(34)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的第一螺桿(35)的端部固定;第二螺桿(36)的一端通過第二螺母(361)與所述的第一短臂(21)的另一端聯結,第二螺桿(36)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軸承(362)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減速箱支承架(321)的另一端,并且第二螺桿(36)的端部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第三傳動輪(37)與所述的探出于減速箱支承架(321)的第二螺桿(36)的端部固定,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由傳動帶(341)聯結。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彼此之間形成三角形的位置關系,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傳動輪(33、34、37)為皮帶輪或鏈輪,所述的傳動帶(341)為皮帶或鏈條。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驅動式的移動架驅動裝置(3)包括至少一個作用缸(38),作用缸(38)以臥置狀態設置,作用缸(38)的缸體的一端支承在作用缸支承架(38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支承在行走架(1)上,作用缸支承架(382)的兩端與所述的一對縱臂(12)固定,作用缸(38)的作用缸柱(381)與所述的第二短臂(22)的中部聯結。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38)為油缸或氣缸。
專利摘要一種升降式輸送機的行走升降機構,屬于輸送機械技術領域。包括一行走架,該行走架上配置有第一行走輪;一與所述行走架滑動配合的并且從行走架上伸出或縮向行走架的移動架,該移動架上配設有第二行走輪,并且在移動架上還鉸設有一輸送架起落臂;一用于驅使所述移動架運動的移動架驅動裝置,設在所述的行走架上,并且與移動架聯結;一輸送架,與所述的行走架鉸接并且還與所述的輸送架起落臂鉸接。優點能滿足將貨物從高位向低位輸送或從低位向高位輸送的要求;能滿足靈活移動的要求。
文檔編號B62D57/02GK201472984SQ20092023488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2日
發明者奚衛平 申請人:常熟市誠達港務機械設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