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力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是一種重力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一種人們常用的環保交通工具,靠人力蹬踏或借助人體自重力 作為驅動力而行駛。如何充分利用人體自身重力及腳蹬踏力,提高自行車的 驅動效率,達到既省力、又快速的目的,是現有自行車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
題。中國專利文獻號CN1139181公開了一種重力自行車"條齒一曲柄一連 桿"或"條齒一條齒"式重力轉換器,在中軸兩端內側有兩個方向相反的半 圓齒輪,其原理是當左邊施力時,條齒和半圓齒輪咬合,驅動車子,同時 左右兩邊的連桿、曲軸同步迫動。利用慣性的作用,右邊齒輪越過死角,右 邊的條齒與半圓咬合,車子又獲動力前進。該重力轉換器看似合理,其實并 不實用,經研究發現,該重力轉換器存在兩個致命的缺陷l.由于齒輪的實 際旋轉直徑包括了齒在內,當左側的齒輪還沒下行到最低位時,右側的齒條 還沒回復到最高位置就已經與齒輪接觸了,因為此時的右側齒條和齒輪的運 動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會相互卡住,無法實現完全復位。2.利用慣性力才能 越過死角,但利用慣性力越過死角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連續的運動及慣性力 大于帶動鏈輪前進的阻力。實際的情況是阻力往往會大于慣性力,有可能會 導致齒輪反方向運動,因此造成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省力、適用范圍廣 的重力自行車,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車把、前、后輪、坐墊、 和左、右腳踏板,其結構特征是左、右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滑桿與車 架滑動連接,滑桿之間通過聯動件連接,并一上一下運動,下端設置有活動 桿,活動桿通過中間傳動件與后輪傳動連接,通過雙腳上下運動交替施力。
所述聯動件為杠桿、帶繩索的滑輪或聯動齒輪,聯動齒輪通過轉軸定位 設置在車架上;滑桿分別設置在車架兩側,內側設置有雙向傳動齒條,并分 別與聯動齒輪側部嚙合。
所述中間傳動件包括設置在車架上的鏈輪,鏈輪通過鏈條與后輪的飛輪 連接;鏈輪兩側還設置有傳動輪與活動桿單向傳動連接。傳動輪為棘輪,活 動桿下端前方或后方對應棘輪設置有棘齒條,上端與滑桿下端鉸接,滑桿或活動桿一側設置有限制活動桿擺動方向的限位擋板。棘輪與棘齒條的齒均為 斜面呈直線形或弧形的直角三角形狀,棘輪齒斜面朝下,棘齒條齒斜面朝上。 活動桿下端還設置有加重塊。加重塊保持活動桿向下運動時,與棘齒的垂直
度,活動桿向下運動的力集中到棘輪上;活動桿向上運動時,在鉸接點和限 位擋板的作用下,活動桿只能往棘齒條的反方向擺動,離開棘輪。
所述中間傳動件包括設置在后輪兩側的飛輪,并分別與活動桿傳動連 接。該結構可適用于多人騎行的自行車上,如前方一人負責控制方向,后方 人員負責通過踩踏腳踏板直接控制后輪驅動。
所述雙向傳動齒條和/或棘齒條的齒兩側設置有包邊,包邊寬度分別大于 聯動齒輪和棘輪的厚度。聯動齒輪和棘輪始終限位在包邊之間,避免因機械 間隙造成的脫齒現象。
所述左、右腳踏板分別設置在滑桿上端或側部;后輪設置有一個或以上。 左、右腳踏板設置在滑桿側部,更可實現髙度的調節。
一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車把、前輪、后輪、坐墊和用于雙腳踏放 的腳踏板,其結構特征是坐墊和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坐墊滑桿和踏板 滑桿與車架滑動連接,坐墊滑桿和踏板滑桿內側通過聯動件連接,并一上一 下運動;下端分別設置有坐墊活動桿和踏板活動桿,兩活動桿分別通過中間 傳動件與后輪傳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重力自行車傳動機構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可 以確保鏈輪持續單向運動的重力自行車,充分利用人體自身重力,只需原地 踏步或起坐運動,就可以輕松驅運車子前進。其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 省力低噪音、適用范圍廣、便于推廣。
圖l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滑桿與聯動齒輪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活動桿與棘輪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活動桿棘齒條包邊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左腳踏板、滑桿、活動桿與棘輪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參見圖1-圖4,本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3、車把l、前輪2、后輪13、 坐墊4、左腳踏板5.1和右腳踏板5.2。車架3上設有鏈輪10,后輪13上設 置有飛輪12,并通過鏈條ll與鏈輪傳動連接。左、右腳踏板下端分別通過 相互平行的滑桿7滑動設置在車架3左右兩側,車架對應滑桿設有滑套3.1, 并對應滑桿內側之間設置有聯動齒輪6。聯動齒輪通過轉軸定'位設置在車架 3上,滑桿7內側設置有雙向傳動齒條7.2,并分別與聯動齒輪6側部嚙合。
滑桿7下端與活動桿9鉸接,后側設置有限制活動桿擺動方向的限位擋 板7.1,活動桿只能向前方擺動。活動桿9下端前側設置有加重塊9.2,后側 設置有棘齒條9.1,與棘輪8嚙合。棘輪8與棘齒條9.1的齒均為斜面呈直 線形或弧形的直角三角形狀,棘輪齒斜面朝下,棘齒條齒斜面朝上。棘輪8 通過轉軸與鏈輪10兩側中心連接。
工作原理當一滑桿沿C方向向下運動,另一滑桿在聯動齒輪的作用下 沿B方向向上運動。向下運動的滑桿帶動活動桿沿D方向向下運動,棘齒 條與棘輪嚙合,使棘輪沿F方向轉動,并將動力通過鏈輪、鏈條和飛輪傳送 給后輪,使自行車前進。向上運動的滑桿帶動另一活動桿向上運動,同時, 活動桿沿E方向擺動,使棘齒條與棘輪分開,不傳動。循環上述動作,把 位于高位的滑桿踩下,實現后輪不斷向同一方向轉動,使自行車前進。
參見圖5,上述棘齒條9.1的齒兩側還可設置有包邊9.3,包邊寬度大于 棘輪8的厚度。聯動齒輪可替換為杠桿、帶繩索的滑輪等,以實現設置在車 架兩側的滑桿一上一下運動,圖中未示出。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6、圖7,左腳踏板5.1和右腳踏板5.2分別設置在滑桿7的前側, 滑桿前側延伸出向下彎折的支撐桿7.3,分別與左、右腳踏板固定連接。車 架3'兩側對應滑桿設置滑套3.1'。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8,車架3后部飛輪12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后輪13,,形成三輪 車。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或第二實施例。 第四實施例
參見圖9, 一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14、車把、前輪、后輪、坐墊和 用于雙腳踏放的腳踏板16,坐墊和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坐墊滑桿15 和踏板滑桿18與車架滑動連接,坐墊滑桿和踏板滑桿內側通過聯動齒輪6 連接,并一上一下運動;下端分別設置有坐墊活動桿17和踏板活動桿19, 兩活動桿分別通過棘輪8、鏈輪、鏈條、飛輪與后輪傳動連接,以通過起坐 運動實現自行車前進。車架下部對應坐墊滑桿15和踏板滑桿18設置有下滑 套14.2,上部還對應坐墊滑桿15設置有上滑套14.1。
上述坐墊滑桿、踏板滑桿和坐墊活動桿、踏板活動桿結構原理同第一實 施例的滑桿和活動桿,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權利要求1. 一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3)、車把(1)、前輪(2)、后輪(13)、坐墊(4)和左、右腳踏板(5.1)、(5.2),其特征是左、右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滑桿(7)與車架滑動連接,滑桿之間通過聯動件連接,并一上一下運動,下端設置有活動桿(9),活動桿通過中間傳動件與后輪傳動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聯動件為杠桿、帶繩 索的滑輪或聯動齒輪(6),聯動齒輪通過轉軸定位設置在車架上;滑桿分別 設置在車架兩側,內側設置有雙向傳動齒條(7.2),并分別與聯動齒輪側部 嚙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中間傳動件包括設置 在車架上的鏈輪(IO),鏈輪通過鏈條(11)與后輪的飛輪(12)連接;鏈輪 兩側還設置有傳動輪與活動桿單向傳動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傳動輪為棘輪(8), 活動桿下端前方或后方對應棘輪設置有棘齒條(9.1),上端與滑桿下端鉸接, 滑桿或活 動桿一側設置有限制活動桿擺動方向的限位擋板(7.1 )。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棘輪與棘齒條的齒均 為斜面呈直線形或弧形的直角三角形狀,棘輪齒斜面朝下,棘齒條齒斜面朝 上。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活動桿下端還設置有 加重塊(9.2)。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中間傳動件包括設置 在后輪兩側的飛輪,并分別與活動桿傳動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雙向傳動齒條和 /或棘齒條的齒兩側設置有包邊(9.3 ),包邊寬度分別大于聯動齒輪和棘輪的 厚度。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所述左、右腳踏板分別設 置在滑桿上端或側部;后輪設置有一個或以上。
10. —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14)、車把、前輪、后輪、坐墊和用于 雙腳踏放的腳踏板(16),其特征是坐墊和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坐墊滑 桿(15)和踏板滑桿(18)與車架滑動連接,坐墊滑桿和踏板滑桿內側通過 聯動件連接,并一上一下運動;下端分別設置有坐墊活動桿(17)和踏板活 動桿(19),兩活動桿分別通過中間傳動件與后輪傳動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重力自行車,包括車架、車把、前、后輪、坐墊、和左、右腳踏板,其左、右腳踏板分別通過相互平行的滑桿與車架滑動連接,滑桿之間通過聯動件連接,并一上一下運動,下端設置有活動桿,活動桿通過中間傳動件與后輪傳動連接。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重力自行車傳動機構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確保鏈輪持續單向運動的重力自行車,充分利用人體自身重力,只需原地踏步或起坐運動,就可以輕松驅運車子前進。其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省力低噪音、適用范圍廣、便于推廣。
文檔編號B62M1/00GK201313612SQ20082020406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1日
發明者李貴祥 申請人:李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