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車架結構,具體指車架上的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 結構。
背景技術:
摩托車車架是摩托車其它零部件安裝和承重的基礎,發動機、前后輪、 前后減震等許多部件都是通過車架得以定位安裝的,人的重量也完全由車架 承受。車架下端通過后斜撐管焊接有懸掛結構,后斜撐管下端打扁處理形成 扁平結構,再將該扁平結構通過焊接方式固定于懸掛結構外表面,在扁平結 構與懸掛結構結合位置還橫穿有平叉軸管。現有的懸掛結構與扁平結構焊接 的那一面為平面,這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焊接熔合度差,焊液將兩者結合 在一起的面積小,后斜撐管與懸掛結構的焊接強度難以得到保證。2、由于平 叉軸管的穿過,會使上述焊接強度進一步受到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合強度 更高的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 結構,所述后斜撐管下端為扁平結構,后斜撐管下端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懸掛 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外表面設有凹槽,后斜撐管下端位于凹槽內。
所述懸掛為盒式懸掛,它由分別成型的懸掛左半體和懸掛右半體構成, 懸掛左半體和懸掛右半體焊接固定,在懸掛左半體和懸掛右半體上均設有凹 槽,后斜撐管由左后斜撐管和右后斜撐管組成,左后斜撐管和右后斜撐管的扁平結構下端分別位于懸掛左半體和懸掛右半體上的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后斜撐管與發動機懸掛的焊接組合采用下凹焊接組合,相比 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 采用下凹焊接組合后,后斜撐管與懸掛組合處形成溝槽狀,焊接熔合 度更好,結合面積更大,增加了后斜撐管與懸掛的焊接強度。
2、 懸掛下凹后,外側空間增大,有利于鏈條與鏈盒的布置。
3、 懸掛下凹后,懸掛外表面平面面積減小。小面積平面和成形狀態可抵 消部份懸掛與發動機所產生的共振。
而懸掛由左右兩半部分組成,該兩部分先分別成型,再焊接固定,該結 構解決了傳統盒式懸掛成形困難、左右懸掛點位尺寸及同心度難保證、懸掛 內附件焊接困難等問題。
圖1—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圖l右視圖; 圖3—圖l后視圖4—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車架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l、圖2和圖3,從圖上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懸掛為盒式懸掛, 它由分別成型的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半體2構成,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 半體2焊接固定,在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半體2上均設有凹槽3。后斜撐管 由左后斜撐管4和右后斜撐管4組成,左后斜撐管3和右后斜撐管4下端6 為扁平結構。左后斜撐管4和右后斜撐管5的扁平結構下端6分別位于懸掛 左半體和懸掛右半體上的凹槽3內,再通過焊接方式將扁平結構下端與凹槽 固定。平叉軸管7從懸掛凹槽位置橫向穿過。
圖4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車架整體結構圖。
權利要求1、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結構,所述后斜撐管下端(6)為扁平結構,后斜撐管下端(6)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懸掛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外表面設有凹槽(3),后斜撐管下端(6)位于凹槽(3)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結構,其特征 在于所述懸掛為盒式懸掛,由分別成型的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半體(2) 構成,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半體(2)焊接固定,在懸掛左半體(1)和 懸掛右半體(2)上均設有凹槽(3),后斜撐管由左后斜撐管(4)和右后斜 撐管(5)組成,左后斜撐管(4)和右后斜撐管(5)的扁平結構下端(6) 分別位于懸掛左半體(1)和懸掛右半體(2)上的凹槽(3)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車架懸掛與后斜撐管安裝結構,所述后斜撐管下端為扁平結構,懸掛外表面設有凹槽,后斜撐管下端位于凹槽內與凹槽焊接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下凹焊接組合后,后斜撐管與懸掛組合處形成溝槽狀,焊接熔合度更好,結合面積更大,增加了后斜撐管與懸掛的焊接強度。懸掛下凹后,相當于在懸掛內側形成了加強筋,因此能夠進一步改善平叉軸管處懸掛的強度。同時,懸掛下凹后,懸掛外表面平面面積減小,小面積平面和成形狀態可抵消部份懸掛與發動機所產生的共振。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1305084SQ20082010051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1日
發明者彥 劉, 甘松濤, 胡修強 申請人: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