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動滑板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尤其涉及一種手動滑板車。
背景技術:
滑板車是一種簡單的省力運動機械,其速度可以達到20公里/小時,它 來源于日本,是繼滑板之后的又一類運動型新產品。玩滑板車必須有高度的 悟性和膽量,這正符合想象力豐富、喜歡挑戰的青少年的口味,如今滑板車 已成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運動產品。滑板車的整體構造取用自行車的上半 身(車頭),下半身取用滑板,不過它只有兩個車輪。按動力來源分類,目前 滑板車有電動滑板車、汽動滑板車、腳動滑板車,但是,目前還沒有采用手 動作為動力的滑板車。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動 滑板車,該手動滑板車可單獨采用手動作為動力,增添了操作者的運動樂趣。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頭、踏板,所述手 動滑板車還包括轉動架、手動動力裝置、主軸、蓄能傳動裝置、彈簧蓄能裝 置、離合裝置、至少一個驅動輪,所述主軸的底端設有中間錐齒輪,所述驅 動輪包括輪軸,所述車頭與所述轉動架相連接,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位于所述 車頭內,所述彈簧蓄能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輪上,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依次通過 所述主軸、所述中間錐齒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彈簧蓄能 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與所述彈簧蓄能裝置相適配進行蓄能或放能驅動所述驅6動輪。所述手動動力裝置包括左手動把手、左齒條、左第一齒輪、左第二齒輪、 左第三齒輪、左第四齒輪、右手動把手、右齒條、右第一齒輪、右第二齒輪、 右第三齒輪、右第四齒輪、中間齒輪;所述左齒條與所述左手動把手相固連 并與所述左第一齒輪相嚙合,所述左第一齒輪與所述左第二齒輪同軸固連, 所述左第二齒輪與所述左第三齒輪相嚙合,所述左第三齒輪上固定連接第一 構件,所述第一構件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與所述左第四 齒輪的內側面構成內嚙合式第一單向棘輪機構,所述左第四齒輪與所述中間 齒輪相傳動連接;所述右齒條與所述右手動把手相固連并與所述右第一齒輪 相嚙合,所述右第一齒輪與所述右第二齒輪同軸固連,所述右第二齒輪與所 述右第三齒輪相嚙合,所述右第三齒輪上固定連接第二構件,所述第二構件 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與所述右第四齒輪的內側面構成內 嚙合式第二單向棘輪機構,所述右第四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相傳動連接;所 述左手動把手與所述右手動把手在按下時,所述左第一齒輪與所述右第一齒 輪的轉動方向相同;所述主軸的頂端與所述中間齒輪相固連。所述左第四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之間及所述右第四齒輪與所述中間齒輪 之間分別各設有至少一個過渡齒輪。所述驅動輪還包括內輪、外輪,所述內輪通過兩個內軸承與所述輪軸相 轉動連接,所述外輪通過兩個外軸承與所述內輪相轉動連接;所述彈簧蓄能 裝置包括扭轉彈簧,所述扭轉彈簧的一端與所述輪軸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 所述內輪的內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內輪的外側面設有至少兩個第三棘爪, 所述第三棘爪通過轉軸及復位彈簧與所述內輪相連接,所述外輪的內側面均 布設有若干單向輪齒,所述第三棘爪、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單向輪齒構成內 嚙合式第三單向棘輪機構;所述扭轉彈簧的扭緊方向與所述第三單向棘輪機 構的傳動方向相反。所述驅動輪包括一個前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三錐齒輪,所述中間錐齒輪與所述主軸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連接, 所述第一錐齒輪與所述第二錐齒輪同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與所述輪 軸相固連,所述第一錐齒輪與所述中間錐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錐齒輪與所 述第三錐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三錐齒輪共有兩組且分別設 置于所述驅動輪的兩側。或者,所述驅動輪包括兩個共軸的前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四錐 齒輪,所述中間錐齒輪與所述主軸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第四錐齒 輪與所述輪軸相固連,所述第四錐齒輪與所述中間錐齒輪相嚙合。所述驅動輪還包括至少一個后輪;所述主軸的底部還設有中間過渡錐齒 輪,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與所述主軸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蓄能傳動裝置 還包括第五錐齒輪、第六錐齒輪、第七錐齒輪、第八錐齒輪,所述第五錐齒 輪與所述第六錐齒輪同軸固連,所述第七錐齒輪與所述第八錐齒輪同軸固連, 所述第五錐齒輪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相嚙合,所述第六錐齒輪與所述第七 錐齒輪相嚙合,所述第八錐齒輪與后輪所述驅動輪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錐齒輪 或所述第四錐齒輪相嚙合。所述離合裝置包括離合開關、復位彈簧、離合線、過渡輪復位彈簧、過 渡輪離合線,所述中間錐齒輪、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分別與所述主軸的底端 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位于所述車頭上并分別通過所述離合線、 所述過渡輪離合線與所述中間錐齒輪、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相連接,所述復 位彈簧、所述過渡輪復位彈簧的一端均固定、另一端分別與所述中間錐齒輪、 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動架、手動動力裝置、 主軸、蓄能傳動裝置、彈簧蓄能裝置、離合裝置、至少一個驅動輪,所述主 軸的底端設有中間錐齒輪,所述驅動輪包括輪軸,所述車頭與所述轉動架相 連接,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位于所述車頭內,所述彈簧蓄能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輪上,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依次通過所述主軸、所述中間錐齒輪、所述蓄能傳 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彈簧蓄能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與所述彈簧蓄能裝置 相適配進行蓄能或放能驅動所述驅動輪,在駕駛滑板車之前,通過所述手動 動力裝置,將手動按壓的力通過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傳動到所述彈簧蓄能裝置, 在所述彈簧蓄能裝置蓄積勢能,在需要滑板車開始運動時,通過所述離合裝 置將蓄積的勢能轉化為動能,使滑板車自動運行,不斷按壓所述手動動力裝 置,手按壓的力就會不斷轉化成滑板車運動的動能,故本實用新型可單獨采 用手動作為動力,增添了操作者的運動樂趣,還可作為學生或上班一族的代 步工具,娛樂又實用,彌補了現有滑板車不能采用手動作為動力來源的不足。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實施例二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一的A—A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車頭的B—B斷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車頭的C一C斷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驅動輪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驅動輪的D—D斷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所示實施例二的A—A斷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所示實施例三的E—E斷面結構示意圖;圖IO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IO所示實施例四的F—F斷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 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車頭l、踏板200、轉動架201、手動動 力裝置、主軸2、蓄能傳動裝置、彈簧蓄能裝置、離合裝置、 一個驅動輪3、 一個從動輪5,所述車輪3為前輪,所述從動輪5為后輪,當然所述從動輪5 的數量也可以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主軸2的底端設有中間錐齒輪40,所 述車頭1與所述轉動架201相連接以便控制滑板車的方向,所述手動動力裝 置位于所述車頭l內,所述彈簧蓄能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輪3上,所述手動動 力裝置依次通過所述主軸2、所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將動力 傳遞到所述彈簧蓄能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與所述彈簧蓄能裝置相適配進行蓄 能或放能驅動所述驅動輪3。所述手動動力裝置包括左手動把手11、左齒條110、左第一齒輪140、左 第二齒輪141、左第三齒輪150、左第四齒輪151、右手動把手12、右齒條 120、右第一齒輪170、右第二齒輪171、右第三齒輪160、右第四齒輪16K 中間齒輪19;所述左齒條110與所述左手動把手11相固連并與所述左第一齒 輪140相嚙合,所述左第一齒輪140與所述左第二齒輪141同軸固連,所述 左第二齒輪141與所述左第三齒輪150相嚙合,所述左第三齒輪150上固定 連接第一構件153,所述第一構件153上設有兩個第一棘爪152,所述第一棘 爪152與所述左第四齒輪151的內側面構成內嚙合式第一單向棘輪機構,所 述左第四齒輪151與所述中間齒輪19相傳動連接;所述右齒條120與所述右 手動把手12相固連并與所述右第一齒輪170相嚙合,所述右第一齒輪170與 所述右第二齒輪171同軸固連,所述右第二齒輪171與所述右第三齒輪160 相嚙合,所述右第三齒輪160上固定連接第二構件163,所述第二構件163 上設有兩個第二棘爪162,所述第二棘爪162與所述右第四齒輪161的內側 面構成內嚙合式第二單向棘輪機構,所述右第四齒輪161與所述中間齒輪19 相傳動連接;所述左手動把手11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在按下時,所述左第一齒輪140與所述右第一齒輪170的轉動方向相同,以使兩手同時按壓所述 左手動把手11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時,能夠疊加傳動到所述主軸2上的能 量,避免兩側的傳動發生干涉;所述主軸2的頂端與所述中間齒輪19相固連, 所述左第四齒輪151與所述中間齒輪19之間及所述右第四齒輪161與所述中 間齒輪19之間分別各設有一個過渡齒輪180、 181,以適應所述車頭1的寬 度及根據需要調整傳動比,當然,過渡齒輪的數量可以有多個。所述驅動輪3包括輪軸31、內輪32、外輪33,所述內輪32通過兩個內 軸承36與所述輪軸31相轉動連接,所述外輪33通過兩個外軸承37與所述 內輪32相轉動連接;所述彈簧蓄能裝置包括扭轉彈簧38,所述扭轉彈簧38 的一端與所述輪軸31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內輪32的內側面相固定連 接;所述內輪32的外側面設有三個第三棘爪34,所述第三棘爪34通過轉軸 及復位彈簧35與所述內輪32相連接,所述外輪33的內側面均布設有若干單 向輪齒331,所述第三棘爪34、所述復位彈簧35、所述單向輪齒331構成內 嚙合式第三單向棘輪機構;所述扭轉彈簧38的扭緊方向與所述第三單向棘輪 機構的傳動方向相反,以便將能量蓄積到所述扭轉彈簧38。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錐齒輪41、第二錐齒輪42、第三錐齒輪43, 所述中間錐齒輪40與所述主軸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 41與所述第二錐齒輪42同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43與所述輪軸31 相固連,所述第一錐齒輪41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嚙合,所述第二錐齒輪 42與所述第三錐齒輪43相嚙合,所述第一錐齒輪41 、所述第二錐齒輪42、 所述第三錐齒輪43共有兩組且分別設置于所述驅動輪3的兩側,以便所述驅 動輪3受力均勻。所述離合裝置包括離合開關13、復位彈簧51、離合線52,所述中間錐 齒輪40與所述主軸2的底端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13位于所述 車頭1上并通過所述離合線52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連接,所述復位彈簧 5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連接。在所述開關13關閉的情況下,所述離合線52松弛,所述復位彈簧51帶動所述中間錐齒輪40靠近 所述第一錐齒輪41并呈嚙合狀態,相當于離合器的閉合狀態,可以蓄能;在 所述開關13打開的情況下,所述離合線52被拉緊,拉動所述中間錐齒輪40 遠離所述第一錐齒輪41并脫離而不再嚙合,相當于離合器的斷開狀態,所述 扭轉彈簧38蓄積的扭轉勢能得以釋放,所述第三單向棘輪機構使得所述內輪 32帶動所述外輪33轉動,從而提供滑板車運動的動力;在所述開關13關閉 時,不斷按壓兩個所述手動把手11、 12對所述扭轉彈簧38蓄能,在所述開 關13打開時,提供滑板車運動的動能,不斷如此循環往復,便可完全通過手 動提供滑板車運動的能量。實施例二如圖l、圖3 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 動輪3為兩個共軸的前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四錐齒輪44,所述第四 錐齒輪44與所述輪軸31相固連,所述第四錐齒輪44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 相嚙合,此時兩個所述驅動輪3上的所述扭轉彈簧38相并聯,可以增加整個 滑板車的蓄能總量,同時滑板車的平衡及穩定性也較強。本實施例其余特征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三圖l、圖3 圖6、圖8、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 于所述驅動輪3還包括一個后輪,而沒有從動輪,即本實施例共有前后兩 個輪且均為驅動輪;所述主軸2的底部還設有中間過渡錐齒輪60,所述中間 過渡錐齒輪60與所述主軸2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蓄能傳動裝置還包括第 五錐齒輪61、第六錐齒輪62、第七錐齒輪63、第八錐齒輪64,所述第五錐 齒輪61與所述第六錐齒輪62同軸固連,所述第七錐齒輪63與所述第八錐齒 輪64同軸固連,所述第五錐齒輪61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嚙合,所述 第六錐齒輪62與所述第七錐齒輪63相嚙合,所述第八錐齒輪64與后輪所述驅動輪3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錐齒輪41相嚙合;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過渡輪復位彈簧53、過渡輪離合線54,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分別與所述主軸2的 底端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13通過所述過渡輪離合線54與所述 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所述過渡輪復位彈簧5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 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即所述離合裝置亦可控制所述中間過渡錐齒 輪60與所述第五錐齒輪61的嚙合或分離狀態,以便蓄能或釋放能量驅動后 輪。本實施例其余特征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四如圖l、圖3 圖6、圖10、圖11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 處在于所述驅動輪3還包括兩個后輪,而沒有從動輪,即本實施例共有前 后兩組四個輪且均為驅動輪;所述主軸2的底部還設有中間過渡錐齒輪60, 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與所述主軸2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蓄能傳動裝置 還包括第五錐齒輪61、第六錐齒輪62、第七錐齒輪63、第八錐齒輪64,所 述第五錐齒輪61與所述第六錐齒輪62同軸固連,所述第七錐齒輪63與所述 第八錐齒輪64同軸固連,所述第五錐齒輪61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嚙 合,所述第六錐齒輪62與所述第七錐齒輪63相嚙合,所述第八錐齒輪64與 后輪所述驅動輪3相對應的所述第四錐齒輪44相嚙合;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 過渡輪復位彈簧53、過渡輪離合線54,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分別與所述 主軸2的底端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13通過所述過渡輪離合線 54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所述過渡輪復位彈簧53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即所述離合裝置亦可控制所述中間 過渡錐齒輪60與所述第五錐齒輪61的嚙合或分離狀態,以便蓄能或釋放能 量驅動后輪。本實施例其余特征同實施例二。以上實施例中均可以增加剎車裝置,以便更好的駕駛并增強安全性,其13結構和現有剎車裝置相同。本實用新型通過按壓所述左手動把手11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并通過所 述離合裝置的控制,將按壓的力通過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傳動到所述彈簧蓄能 裝置,在所述彈簧蓄能裝置內蓄積勢能,并將蓄積的勢能轉化為動能,使滑 板車自動運行,不斷按壓所述左手動把手11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手按壓 的力就會不斷轉化成滑板車運動的動能,實現了單獨采用手動作為動力,增 添了操作者的運動樂趣,還可作為學生或上班一族的代步工具,娛樂又實用, 彌補了現有滑板車不能采用手動作為動力來源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運動器械領域。以上實施例僅是舉例說明,其驅動方式和車輪的數量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變化,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發明思想的情況下,凡應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 附圖內容及所做的各種等效變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 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滑板車,包括車頭(1)、踏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滑板車還包括轉動架(201)、手動動力裝置、主軸(2)、蓄能傳動裝置、彈簧蓄能裝置、離合裝置、至少一個驅動輪(3),所述主軸(2)的底端設有中間錐齒輪(40),所述驅動輪(3)包括輪軸(31),所述車頭(1)與所述轉動架(201)相連接,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位于所述車頭(1)內,所述彈簧蓄能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輪(3)上,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依次通過所述主軸(2)、所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彈簧蓄能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與所述彈簧蓄能裝置相適配進行蓄能或放能驅動所述驅動輪(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動力裝置包括 左手動把手(11)、左齒條(110)、左第一齒輪(140)、左第二齒輪(141)、 左第三齒輪(150)、左第四齒輪(151)、右手動把手(12)、右齒條(120)、 右第一齒輪(170)、右第二齒輪(171)、右第三齒輪(160)、右第四齒輪(161)、中間齒輪(19);所述左齒條(110)與所述左手動把手(11)相 固連并與所述左第一齒輪(140)相嚙合,所述左第一齒輪(140)與所述 左第二齒輪(141)同軸固連,所述左第二齒輪(141)與所述左第三齒輪(150)相嚙合,所述左第三齒輪(150)上固定連接第一構件(153),所 述第一構件(153)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一棘爪(152),所述第一棘爪(152) 與所述左第四齒輪(151)的內側面構成內嚙合式第一單向棘輪機構,所 述左第四齒輪(151 )與所述中間齒輪(19)相傳動連接;所述右齒條(120) 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相固連并與所述右第一齒輪(170)相嚙合,所 述右第一齒輪(170)與所述右第二齒輪(171)同軸固連,所述右第二齒 輪(171)與所述右第三齒輪(160)相嚙合,所述右第三齒輪(160)上 固定連接第二構件(163),所述第二構件(163)上設有至少兩個第二棘 爪(162),所述第二棘爪(162)與所述右第四齒輪(161)的內側面構成 內嚙合式第二單向棘輪機構,所述右第四齒輪(161 )與所述中間齒輪(19)相傳動連接;所述左手動把手(11)與所述右手動把手(12)在按下時, 所述左第一齒輪(140)與所述右第一齒輪(170)的轉動方向相同;所述 主軸(2)的頂端與所述中間齒輪(19)相固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四齒輪(151) 與所述中間齒輪(19)之間及所述右第四齒輪(161)與所述中間齒輪(19) 之間分別各設有至少一個過渡齒輪(180、 181)。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3)還包 括內輪(32)、外輪(33),所述內輪(32)通過兩個內軸承(36)與所述 輪軸(31)相轉動連接,所述外輪(33)通過兩個外軸承(37)與所述內 輪(32)相轉動連接;所述彈簧蓄能裝置包括扭轉彈簧(38),所述扭轉 彈簧(38)的一端與所述輪軸(31)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內輪(32) 的內側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內輪(32)的外側面設有至少兩個第三棘爪(34),所述第一棘爪(34)通過轉軸及復位彈簧(35)與所述內輪(32) 相連接,所述外輪(33)的內側面均布設有若干單向輪齒(331),所述第 三棘爪(34)、所述復位彈簧(35)、所述單向輪齒(331)構成內嚙合式 第三單向棘輪機構;所述扭轉彈簧(38)的扭緊方向與所述第三單向棘輪 機構的傳動方向相反。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裝置包括離合 開關(13)、復位彈簧(51)、離合線(52),所述中間錐齒輪(40)與所 述主軸(2)的底端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13)位于所述車 頭(1)上并通過所述離合線(52)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連接,所 述復位彈簧(5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3)包括 一個前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錐齒輪(41)、第二錐齒輪(42)、 第三錐齒輪(43),所述中間錐齒輪(40)與所述主軸(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41)與所述第二錐齒輪(42)同軸固定連 接,所述第三錐齒輪(43)與所述輪軸(31)相固連,所述第一錐齒輪(41) 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相嚙合,所述第二錐齒輪(42)與所述第三錐齒 輪(43)相嚙合。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錐齒輪(41)、 所述第二錐齒輪(42)、所述第三錐齒輪(43)共有兩組且分別設置于所 述驅動輪(3)的兩側。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3)包括 兩個共軸的前輪;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包括第四錐齒輪(44),所述中間錐 齒輪(40)與所述主軸(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第四錐齒輪(44)與所述輪軸(31)相固連,所述第四錐齒輪(44)與所述中間錐齒 輪(40)相嚙合。
9、 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G) 還包括至少一個后輪;所述主軸(2)的底部還設有中間過渡錐齒輪(60), 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與所述主軸(2)在周向相定位連接;所述蓄 能傳動裝置還包括第五錐齒輪(61 )、第六錐齒輪(62)、第七錐齒輪(63)、 第八錐齒輪(64),所述第五錐齒輪(61)與所述第六錐齒輪(62)同軸 固連,所述第七錐齒輪(63)與所述第八錐齒輪(64)同軸固連,所述第 五錐齒輪(61 )與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嚙合,所述第六錐齒輪(62) 與所述第七錐齒輪(63)相嚙合,所述第八錐齒輪(64)與后輪所述驅動 輪(3)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錐齒輪(41)或所述第四錐齒輪(44)相嚙合。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手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裝置包括離 合開關(13)、復位彈簧(51)、離合線(52)、過渡輪復位彈簧(53)、 過渡輪離合線(54),所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 分別與所述主軸(2)的底端在軸向相滑動連接,所述離合開關(13)位于所述車頭(1 )上并分別通過所述離合線(52)、所述過渡輪離合線(54) 與所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所述復位 彈簧(51)、所述過渡輪復位彈簧(53)的一端均固定、另一端分別與所 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中間過渡錐齒輪(60)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動滑板車,該手動滑板車可單獨采用手動作為動力,增添了操作者的運動樂趣。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頭(1)、踏板(200)、轉動架(201)、手動動力裝置、主軸(2)、蓄能傳動裝置、彈簧蓄能裝置、離合裝置、驅動輪(3),所述主軸(2)的底端設有中間錐齒輪(40),所述驅動輪(3)包括輪軸(31),所述車頭(1)與所述轉動架(201)相連接,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位于所述車頭(1)內,所述彈簧蓄能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輪(3)上,所述手動動力裝置依次通過所述主軸(2)、所述中間錐齒輪(40)、所述蓄能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彈簧蓄能裝置,所述離合裝置與所述彈簧蓄能裝置相適配進行蓄能或放能驅動所述驅動輪(3)。可應用于運動器械領域。
文檔編號B62M1/00GK201165311SQ200820043409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8日
發明者呂王華 申請人:呂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