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兩輪彎梁摩托車的后剎車踏板機構。
技術背景現有兩輪彎梁摩托車均采用單節剎車踏板機構,剎車踏板太長,導致 剎車行程過大,存在以下缺點l.會使駕駛者足部運動行程過大,不利于 緊急剎車;2.剎車踏板運動行程過大,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緊急剎車時剎車踏板下端會碰到地面,使摩托車失穩,增加駕駛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兩輪彎梁摩托車 后剎車踏板機構。該剎車踏板機構在剎車制動時能減小駕駛者足部運動行 程,提高剎車踏板下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該剎車踏板機構為兩節式結構, 其中一節是剎車踏板,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踏板和聯動搖 臂分別與車體轉動連接,聯動搖臂帶有兩個軸向交錯的搖臂,其中前搖臂 通過連桿與剎車踏板上的支臂相連接,后搖臂與剎車拉桿相連接。所述聯動搖臂的前搖臂和后搖臂分別固定在其軸套的兩端。所述聯動搖臂與剎車踏板支臂之間的連桿呈折彎狀。所述聯動搖臂帶有一橫向的擺臂。所述剎車踏板通過其后端的軸套與車體轉動連接。 所述剎車踏板的腳踩面凸出前擱腳架,并與之成20 40度夾角。 本實用新型將原來的單節剎車踏板改為兩節式結構, 一節是較短的剎車踏板,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制動時可減小駕駛者足部運 動行程,有利于緊急制動,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緊急剎車時,剎車踏板下端不會碰到地面,經16000公里道路試驗,效果非常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附圖標記說明如下ll一一剎車踏板12—一軸套13—一展卩踩面14—一前搖臂15—一后搖臂16—一連桿17—一支臂18—一剎車拉桿19——小擺臂如圖l所示,該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為兩節式結構,其中一 節是較短的剎車踏板ll,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踏板ll通過 其后端的軸套12與車體轉動連接,腳踩面13凸出前擱腳架,并與之成30度夾角,近視于汽車剎車踏板,可減少駕駛者整個足部運動行程,聯動搖臂 的前搖臂14和后搖臂15分別固定在其軸套的兩端,并軸向錯開一定距離, 前搖臂14通過折彎狀連桿16與剎車踏板上的支臂17相連接,后搖臂15與剎 車拉桿18相連接,聯動搖臂還帶有一橫向的小擺臂19,用于與制動信號開關聯接。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都 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 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剎車踏板機構為兩節式結構,其中一節是剎車踏板,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踏板和聯動搖臂分別與車體轉動連接,聯動搖臂帶有兩個軸向交錯的搖臂,其中前搖臂通過連桿與剎車踏板上的支臂相連接,后搖臂與剎車拉桿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 于,所述聯動搖臂的前搖臂和后搖臂分別固定在其軸套的兩端。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 于,所述聯動搖臂與剎車踏板支臂之間的連桿呈折彎狀。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 于,所述聯動搖臂帶有一橫向的擺臂。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 于,所述剎車踏板通過其后端的軸套與車體轉動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其特征在 于,所述剎車踏板的腳踩面凸出前擱腳架,并與之成20 40度夾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兩輪彎梁摩托車后剎車踏板機構,該剎車踏板機構為兩節式結構,其中一節是剎車踏板,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踏板和聯動搖臂分別與車體轉動連接,聯動搖臂帶有兩個軸向交錯的搖臂,其中前搖臂通過連桿與剎車踏板上的支臂相連接,后搖臂與剎車拉桿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原來的單節剎車踏板改為兩節式結構,一節是較短的剎車踏板,另一節是凸輪結構的聯動搖臂,剎車制動時可減小駕駛者足部運動行程,有利于緊急制動,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緊急剎車時,剎車踏板下端不會碰到地面,經16000公里道路試驗,效果非常明顯。
文檔編號B62L3/04GK201165308SQ20082000423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日
發明者李榕炘 申請人:李榕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