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尤其是指一種收折后不會凸出折疊自
行車的停車架,能夠收納在收藏袋中不刮傷收藏袋。
背景技術:
折疊自行車的停車架在收折時容易因向外凸出而傷以及使用者,以及收納在收藏 袋中時刮傷收藏袋。傳統的停車架包括有停車位置與騎乘位置,當停車架位于停車位置時, 停車架支撐在地面,當停車架位于騎乘位置時,停車架向后收折。 參照歐洲專利第EP1419085號專利案,揭示了一種使用于折疊自行車的停車架, 停車架的收折方式為傳統的向后收折,當停車架向后收折時,停車架凸起于車輪,當折疊自 行車收納在收藏袋中,停車架凸出于車架而容易刮傷收藏袋。
本發明人有鑒于背景技術的缺失極力尋求解決的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停車架收折 時不會凸出于自行車,進一步使折疊自行車折疊后其停車架不凸出于車架,滿足使用者需 求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本體,包括一第一結合區與一第二結合區,所述的兩個結合區分別位于所述的 本體兩端,所述的第一結合區結合折疊自行車的車架,所述的第二結合區設有兩個定位部, 所述的本體更設有一縱向的虛擬中心線; —支撐件,包括一樞接端與一支撐端,所述的樞接端樞接所述的第二結合區,所述 的支撐件更設有一縱向的虛擬中心線; —定位裝置設在所述的樞接端選擇性定位于所述的兩個定位部,所述的定位裝置 定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的支撐件的虛擬中心線與所述的本體的虛擬中心線形成一 銳角,所述的支撐端能夠支撐在地面,所述的定位裝置定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的支 撐件的虛擬中心線與所述的本體的虛擬中心線重疊或趨近于平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收折時,不凸出于折疊自行車的車 架,讓折疊自行車折疊后收納在收藏袋中不會割傷收藏袋。 2.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本體的第一與第二結合區能夠相對 樞轉,且支撐件能夠相對所述的本體樞轉,同時滿足折疊自行車的停車架能夠支撐地面、遠 離地面以及讓支撐件不凸出于車架的要求。 3.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的支撐件能夠樞轉在第一位置與第 二位置,支撐件位于第一位置時,支撐件能夠支撐在地面,支撐件位于第二位置時,支撐件不凸出于本體。
圖1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的立體外觀圖,表示支撐件支撐在地面;
圖2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的立體外觀圖,表示支撐件遠離地面; 圖4是本發明停車架的立體外觀圖; 圖5是本發明停車架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本發明停車架的定位裝置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停車架的支撐件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停車架的支撐件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折疊時停車架支撐在地面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折疊時停車架支撐在地面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收納在收藏袋的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折疊自行車收納在收藏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折疊自行車;101車架;2停車架;10本體;11第一結合區;12第二結合區;121結合面;1211穿孔;1212第一定位部;1213第二定位部;122抵接面;13樞接裝置;131第一結合件;1311擋部;1312結合部;132第二結合件;1321擋部;1322結合部;133間隔件;20支撐件;21樞接端;211結合面;2111穿孔;2112定位孔;212抵接面;22支撐端;30定位裝置;31固定件;311外螺紋部;312容部;32彈性件;33頂掣件;A虛擬中心線;B虛擬中心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有關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述如后,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 參照圖1、圖2與圖3,為本發明折疊自行車1專用的停車架2的立體外觀圖與側
視圖。本發明折疊自行車1設有一停車架2,所述的停車架2專用于所述的折疊自行車1,
圖1至圖3表示所述的折疊自行車1展開時其與停車架2的相對關系。所述的停車架2包
括一本體10與一支撐件20,所述的本體IO包括一第一結合區11與一第二結合區12,所述
的兩個結合區11、12分別位于所述的本體IO兩端,所述的第一結合區11結合于所述的折
疊自行車1的車架IOI,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連接所述的支撐件20,所述的第一結合區11
結合車架101的一面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結合支撐件20的一面形成垂直。 所述的第一結合區11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樞接于一起,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
能夠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樞轉,當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在第一位置時,如圖1與圖
2所示,所述的支撐件20能夠支撐在地面上,當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在第二位置時,如圖3
所示,所述的支撐件20能夠遠離地面,使所述的折疊自行車1能夠順利騎乘。 參照圖4與圖5,為本發明停車架2的立體外觀圖與立體分解圖。所述的停車架2
更包括一定位裝置30提供所述的本體10與所述的支撐件20相對定位。 所述的本體10的第二結合區12包括一結合面121與一抵接面122,所述的抵接面122遠離所述的第一結合區ll,所述的抵接面122并與所述的結合面121形成垂直。所述的結合面121設有一穿孔1211與兩個定位部1212、 1213,所述的定位部1212、 1213形成弧狀的凹陷,所述的穿孔1211、所述的兩個定位部1212、1213連接形成一個三角形,且所述的第一定位部1212至所述的穿孔1211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部1213至所述的穿孔1211之間的距離。 所述的本體IO更設有一樞接裝置13,所述的樞接裝置13包括兩個結合件131、132與一間隔件133,所述的第一、第二結合件131U32的兩端分別為一擋部1311U321與一結合部1312、 1322,所述的結合部1312實施為外螺紋,所述的結合部1322實施為內螺紋,所述的間隔件133實施為一墊圈。 所述的支撐件20包括一樞接端21與一支撐端22,所述的樞接端21樞接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所述的樞接端21設有一結合面211與一抵接面212,所述的結合面211與所述的抵接面212形成一缺口,所述的結合面211結合于所述的結合面121,所述的抵接面212抵接所述的抵接面122,所述的支撐件20相對所述的本體10樞轉時,所述的抵接面212沿著所述的抵接面122移動。 所述的結合面211設有一穿孔2111與一定位孔2112,所述的穿孔2111對應于所述的穿孔121 l,所述的定位孔2112選擇性對應于所述兩個定位部1212U213中之一,所述的定位孔2112實施為一螺孔。 所述的樞接裝置13的兩個結合件131U32分別穿設于所述的支撐件20的穿孔2111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的穿孔1211,所述的兩個結合件131U32的擋部1311U321分別擋設于所述的支撐件20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所述的兩個結合件131 、 132的結合部1312、 1322螺鎖在一起,所述的間隔件133位于所述的兩結合面211、 121之間,所述的間隔件133提供所述的支撐件20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能夠順暢的相對樞轉,所述的樞接裝置13將所述的支撐件20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樞接于一起。 同時參照圖6,所述的定位裝置30包括一固定件31、一彈性件32與一頂掣件33。所述的定位裝置30設在所述的定位孔2112并選擇性頂掣于所述的兩個定位部1212、1213。所述的固定件31包括一外螺紋部311與一容部312,所述的外螺紋部311位于外周緣,所述的容部312容納所述的彈性件32與所述的頂掣件33,所述的固定件31以螺鎖的方式憑借所述的外螺紋部311固定在所述的定位孔2112,且所述的定位件31能夠憑借工具操作移動在所述的定位孔2112,所述的頂掣件33選擇性頂掣于所述兩個定位部1212、 1213中之一,所述的彈性件32位于所述的固定件31的容部312內,且所述的彈性件32提供彈力頂推所述的頂掣件33。 參照圖7與圖8,為本發明停車架2的支撐件20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樞轉的示意圖。所述的停車架2的本體10與支撐件20分別設有一縱向的虛擬中心線A、 B,所述的支撐件20能夠相對所述的本體10的第二結合區12樞轉,如圖7所示,所述的定位裝置30的頂掣件33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部1212,所述的支撐件20的虛擬中心線B與所述的本體10的虛擬中心線A兩者相交并形成一鈍角,令所述的支撐件20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的支撐端22能夠支撐在地面。 如圖8所示,操控所述的支撐件20,令所述的支撐件20相對所述的本體10樞轉,所述的定位裝置30的頂掣件33抵壓所述的彈性件32進一步遠離所述的第一定位部1212,所述的頂掣件33頂掣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部1213,所述的支撐件20的虛擬中心線B與所述的本體10的虛擬中心線A兩者幾乎平行或重疊,令所述的支撐件20位于第二位置。
參照圖9與圖10,為本發明折疊自行車1折疊時停車架2支撐在地面的示意圖。所述的折疊自行車1折疊后,操控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在第二位置,所述的支撐件20位于第一位置,使所述的定位裝置30定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部1212 (請見圖7),所述的支撐端22能夠支撐在地面。 參照圖ll至圖12,為本發明折疊自行車1收納在收藏袋的示意圖。所述的折疊自行車1折疊后能夠收納在收藏袋,所述的第二結合區12在第一位置,所述的支撐件20位于第二位置,使所述的定位裝置30定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部1213 (請見圖8),所述的支撐件20不凸出于所述的折疊自行車l,且所述的支撐端22遠離地面,憑借所述的停車架2能夠收折且不凸出,讓收藏袋不會與停車架2的支撐件20產生撞擊且支撐件20沒有割破收藏袋的顧慮。 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包括有本體與支撐件,本體的第一結合區與第二結合區能夠相對樞轉,支撐件并能夠相對第二結合區樞轉而定位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支撐件位于第一位置時,支撐件能夠支撐在地面,支撐件位于第二位置時,支撐件不凸出于本體,能夠讓折疊自行車折疊且收納在收藏袋中時,停車架不凸出于收藏袋,停車架不會有割傷收藏袋的顧慮。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明具有以下的優點 1.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收折時,不凸出于折疊自行車的車架,讓折疊自行車折疊后收納在收藏袋中不會割傷收藏袋。 2.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本體的第一與第二結合區能夠相對樞轉,且支撐件能夠相對所述的本體樞轉,同時滿足折疊自行車的停車架能夠支撐地面、遠離地面以及讓支撐件不凸出于車架的要求。 3.本發明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停車架的支撐件能夠樞轉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支撐件位于第一位置時,支撐件能夠支撐在地面,支撐件位于第二位置時,支撐件不凸出于本體。 以上說明對本發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本體,包括一第一結合區與一第二結合區,所述的兩個結合區分別位于所述的本體兩端,所述的第一結合區結合折疊自行車的車架,所述的第二結合區設有兩個定位部,所述的本體更設有一縱向的虛擬中心線;一支撐件,包括一樞接端與一支撐端,所述的樞接端樞接所述的第二結合區,所述的支撐件更設有一縱向的虛擬中心線;一定位裝置設在所述的樞接端選擇性定位于所述的兩個定位部,所述的定位裝置定位于所述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的支撐件的虛擬中心線與所述的本體的虛擬中心線形成一銳角,所述的支撐端能夠支撐在地面,所述的定位裝置定位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的支撐件的虛擬中心線與所述的本體的虛擬中心線重疊或趨近于平行。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件樞接 端設有一定位孔,所述的定位裝置包括一固定件、一彈性件與一頂掣件,所述的固定件固定 在所述的定位孔中,所述的彈性件位于所述的固定件與所述的頂掣件之間,所述的頂掣件 選擇性頂掣于所述兩個定位部。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是螺 孔,所述的固定件包括一外螺紋部,所述的固定件以螺鎖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的定位孔中。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 包括一容部,所述的彈性體與所述的頂掣件位于所述的容部內。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樞接端與所 述的第二結合區之間設有一樞接裝置,所述的樞接裝置包括兩個結合件,所述的兩個結合 件的兩端分別為一擋部與一結合部,所述的兩個擋部分別擋設于所述的樞接端與所述的第 二結合區,所述的兩結合部分別穿設于所述的樞接端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所述的兩結合 部結合于一起。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結合部是 外螺紋或者是內螺紋。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樞接裝置更 包括一間隔件,所述的間隔件位于所述的第二結合區與所述的樞接端之間。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的第二 結合區包括一結合面與一抵接面,所述的第二結合區的抵接面遠離所述的第一結合區,所 述的樞接端設有一結合面與一抵接面,所述的樞接端的結合面結合于所述的第二結合區的 結合面,所述的樞接端的抵接面抵接所述的第二結合區的抵接面,所述的支撐件相對所述 的本體樞轉時,所述的支撐件的抵接面沿著所述的本體的抵接面移動。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結合區 的抵接面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的結合面形成垂直。
10.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結合區 與所述的第二結合區能夠相對樞轉,所述的第一結合區結合車架的一面與所述的第二結合 區結合支撐件的一面形成垂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折疊自行車專用的停車架,其包含有一本體樞接一支撐件以及一定位裝置設在所述的支撐件定位于所述的本體,所述的支撐件能夠樞轉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所述的支撐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的支撐件能夠支撐在地面,所述的支撐件位于第二位置,所述的支撐件不凸出于所述的折疊自行車車架,讓所述的折疊自行車能夠折疊后收納在收藏袋中且無停車架割傷收藏袋的顧慮。
文檔編號B62K15/00GK101758871SQ20081018649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3日
發明者莊士文 申請人:極點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