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控制線纜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自行車上常見的控制線纜有剎車線及變速線,其中變速線是根據車型而 選擇性的采用,例如一些非變速自行車即不需變速線。目前,自行車的剎車 線和變速線大都輔設于車把手和豎管的外部,如圖1所示,造成整體外觀不
夠簡潔,剎車線l和變速線5極易勾住其它物件,且因其長期受日曬雨淋,
容易造成老化生銹甚至斷裂,對騎者形成不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 構,以使自行車的控制線纜免遭日曬雨淋,且整體外觀簡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行車控制 線纜的安裝結構,包括豎管、裝設于所述豎管上的車把手、裝設于車把手上 的剎車把手及控制線纜;所述豎管及車把手具有中空的內腔,且車把手與豎 管的內腔相互貫通;所述控制線纜的中段容設于主要由豎管內腔及車把手內 腔構成的容納腔中。
優選地,所述控制線纜為剎車線,其一端自車把手穿出連接于剎車把手 上,另一端自豎管底端穿出連接于自行車相應的剎車機構上。
優選地,所述控制線纜為變速線,車把手上套接有變速把手,車把手在 與變速把手的交接處設有一貫穿孔,所述變速線中段容置于容納腔內,其上 端自車把手的貫穿孔穿出固設于變速把手上,另一端自豎管底端穿出與自行 車相應的變速器機構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剎車線及/或變速線隱藏于車把手和豎 管內部,外觀簡潔,且控制線纜不會受到日曬雨淋,延長了控制線纜的使用 壽命,增加了騎乘者的安全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現有技術的剎車線和變速線設置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中設置剎車線和變速線的 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包括一豎管 10、 一車把管20、 一第一把手管30、 一第一剎車座40、 一第二把手管50、 一第二剎車座60、兩剎車把手70和71及一變速把手80。
所述豎管10內部設有中空的內腔101,豎管IO上端向前延伸有第一聯 接片102、第二聯接片103,第一聯接片102、第二聯接片103內部分別設有 一與豎管IO內部的內腔IOI相連通的聯接孔104、 105。
所述車把管20固設于豎管10的第一聯接片102和第二聯接片103處, 其為中空狀,內部形成一內部孔201,所述第一把手管30及第二把手管50 分別固定于車把管20的兩端而構成車把手,第一把手管30和第二把手管50 的內部分別設有一與車把管20的內部孔201相連通的通孔301、 501,從而 由車把管20的內部孔201與第一把手管30及第二把手管50的通孔30K501 構成車把手的內腔。在車把管20與第一聯接片102及第二聯接片103的交 接處還分別設有貫通連接車把手內腔以及聯接孔104、 105的穿孔202、 203, 穿孔202、 203可供剎車線90和變速線95通過。
所述豎管IO的內腔101、第一聯接片102及第二聯接片103上的聯接孔 104、 105、車把管20上的穿孔202、 203以及車把手內腔相互貫穿而構成一 容納腔,以供容置穿設剎車線90及變速線95等控制線纜。
兩剎車把手70、 71分別借助于第一剎車座40、第二剎車座60而固定于 第一把手管30、第二把手管50上。第一把手管30與第一剎車座40的交接 處和第二把手管50與第二剎車座60的交接處分別設有一貫通孔302、 502, 可分別容納剎車線90穿過。
所述變速把手80套接于第一把手管30上,第一把手管30在與變速把手 80的交接處設有一貫穿孔303,可容納變速線95穿過。
當安裝剎車線卯時,先將兩條剎車線卯的一端分別固設于剎車把手70、 71上,然后分別由第一把手管30的貫通孔302和第二把手管50的貫通孔502穿入,再分別穿過第一把手管30的通孔301和第二把手管50的通孔501 , 以及車把管20的內部孔201,接著分別穿過車把管20與第一聯接片102交 接處的穿孔202和車把管20與第二聯接片103交接處的穿孔203,以及第一 聯接片102內部的聯接孔104和第二聯接片103內部的聯接孔105,最后穿 過豎管10的內腔101并由底端穿出與剎車機構相聯接。
同理,當安裝變速線95時,先將變速線95的一端固設于變速把手80 上,然后由第一把手管30的貫穿孔303穿入,再穿過第一把手管30的通孔 301和車把管20的內部孔201,接著穿過車把管20與第一聯接片102交接 處的穿孔202以及第一聯接片102內部的聯接孔104,最后穿過豎管10內部 的內腔101并由底端穿出與變速器機構相聯接。
如此設計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整體外觀看不到剎車線和變速 線,外觀簡潔,且剎車線和變速線不會受到日曬雨淋,延長了剎車線和變速 線的使用壽命,增加了騎乘者的安全性。
權利要求1. 一種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包括豎管、裝設于所述豎管上的車把手、裝設于車把手上的剎車把手及控制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管及車把手具有中空的內腔,且車把手與豎管的內腔相互貫通;所述控制線纜的中段容設于主要由豎管內腔及車把手內腔構成的容納腔中。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車把手包括一裝設于豎管上的車把管以及分別固定于車把管兩端的第一把手 管和第二把手管,車把管內部設有與豎管內腔相連通的內部孔,第一把手管 及第二把手管內部均設有與車把管的內部孔相連通的通孔,所述車把管的內 部孔與第一把手管及第二把手管的通孔構成車把手的內腔。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線纜為剎車線,其一端自車把手穿出連接于剎車把手上,另一端自豎管 底端穿出連接于自行車相應的剎車機構上。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剎車把手分別借助于第一剎車座、第二剎車座安裝于車把手的兩端,車把手 與第一剎車座及第二剎車座的交接處分別設有供剎車線穿過的貫通孔。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剎車把手分別借助于第一剎車座、第二剎車座安裝于車把手的第一把手管及 第二把手管上,第一把手管與第一剎車座的交接處以及第二把手管第二剎車 座的交接處分別設有供剎車線穿過的貫通孔。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線纜為變速線,車把手上套接有變速把手,車把手在與變速把手的交接 處設有一貫穿孔,所述變速線中段容置于容納腔內,其上端自車把手的貫穿 孔穿出固設于變速把手上,另一端自豎管底端穿出與自行車相應的變速器機 構相連接。
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控制線纜為變速線,第一把手管上還套設有變速把手,且第一把手管在與變 速把手的交接處設有一貫穿孔,變速線中段容置于所述容納腔內,其上端自 車把手的貫穿孔穿出固設于變速把手上,另一端自豎管底端穿出與自行車相 應的變速器機構相連接。8、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豎管 的上端向前延伸有兩供車把管安裝于其上的聯接片,兩聯接片內部分別設有 一與豎管的內腔相連通的聯接孔,車把手在與聯接片交接處設有貫通連接車 把手內腔與聯接孔的穿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控制線纜的安裝結構,包括豎管、裝設于所述豎管上的車把手、裝設于車把手上的剎車把手及控制線纜;所述豎管及車把手具有中空的內腔,且車把手與豎管的內腔相互貫通;所述控制線纜的中段容設于主要由豎管內腔及車把手內腔構成的容納腔中。優選地,所述控制線纜為剎車線或變速線。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剎車線及/或變速線隱藏于車把手和豎管內部,外觀簡潔,且控制線纜不會受到日曬雨淋,延長了控制線纜的使用壽命,增加了騎乘者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62K21/00GK201086794SQ20072012060
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5日
發明者廖學湖 申請人:深圳信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