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三輪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特別涉及一種臥式三輪自行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行車為我國大部分居民代步、載重的工具,主要以腳蹬帶動曲柄進而帶動鏈輪驅動。這種傳動方式的曲柄長度有限,騎車者須費較大力氣。而且,當曲柄與地面垂直時,出現傳動死角,自行車只能靠慣性前進。另外,當天氣惡劣時,這種自行車驅動需要更大的動力。另外,二輪車人體前傾的騎行姿勢和曲柄360°的旋轉運動對大多數老年人和一些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不安全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自行車騎行姿勢不科學,運動量大、比較費力,而且使用環境受限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臥式三輪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臥式三輪自行車,包括方向控制部分、驅動部分、剎車部分、電器部分、車身及靠背式車座部分,其中a、方向控制部分包括方向盤及其下部依次連接的方向桿、前叉立管、把管及固定前輪輪軸的前叉,其中方向桿與前叉立管由萬向節連接,方向盤驅動前叉控制方向。
b、驅動部分包括腳蹬、裝于后輪輪軸的飛輪及與飛輪通過鏈條連接的鏈輪。腳蹬與鏈輪通過曲柄連桿機構連接,曲柄連桿機構包括一端固定腳蹬的曲柄,曲柄的另一端連接連桿,連桿另一端與連接鏈輪的曲軸連接。腳蹬、曲柄、曲柄連桿、曲柄軸套為左右對稱的兩套。曲柄的105°的往復式運動通過軸承、軸承套、連桿帶動曲軸及鏈輪運動,鏈輪驅動飛輪及兩個后輪。
c、剎車部分包括前剎車、后剎車,前剎車閘把設于方向盤,軋線一端固定于閘把,另一端與固定在前叉上的懸臂閘連接。后剎車包括裝于曲柄一端的剎車踏板,曲柄另一端的拉線孔裝置剎車拉線,剎車拉線兩端分別穿過對稱設置的剎車線滑輪固定于與剎車輪同軸安裝的剎車拉板上。剎車輪同軸的發電摩擦輪與發電機輪相鄰,發電機連接電瓶。踩下剎車踏板、剎車拉線拉緊,左右兩個剎車輪同時和后輪摩擦減速剎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曲柄連桿裝置將蹬車時曲柄的360°旋轉運動改為105°的往復式運動,減輕了運動量。所設的發電機、電瓶可以供車燈及隨車攜帶的電器用電。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身包括設儲物箱的車底板、車門、車前殼、車后殼。車前殼設置工具箱、電器箱,電器箱箱內設電瓶引出線接口。車后殼由儲物箱箱蓋,左右車輪擋板組成。車后殼下方裝兩個小輪,上方安裝皮墩。使車可以立式存放,減少存放占用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新奇、安全舒適、實用方便、節能環保,騎車人有開車的感覺;2、加長了曲柄的長度,省力,曲柄連桿式傳動機構將蹬車時曲柄的360°旋轉運動改為105°的往復式運動,減輕了運動量,靠背式車座還可以在蹬車時對人體產生推力;3、存放占用空間少,可以立式存放。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后剎車示意圖;圖5為驅動部分曲柄部件示意圖;
圖6為圖5件28的B向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5件46的C向結構示意圖;圖8為鏈輪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6的A-A剖視圖;圖10為軸承套、連桿結構示意圖;圖11為曲軸47結構示意圖;圖中1-方向盤,2-閘把,3-方向桿,4-工具箱,5-萬向節,6-軋線,7-把管,8-車前殼,9-懸臂閘,10-前叉,11-車座,12-靠背,13-儲物箱,14-車輪擋板,15-車后殼,16-皮墩,17-飛輪,18-鏈條,19-后輪,20-鏈輪,21-座簧,22-鏈輪罩,23-中蓋板,24-車架,25-連桿,26-腳蹬,27-剎車線滑輪,28-曲柄,29-泥板,30-前輪,31-前軸部件,32-后小輪,33-后軸,34-輪幅,35-發電機,36-剎車輪,37-剎車輪吊板,38-剎車拉板,39-剎車拉線,40-發電摩擦輪,41-剎車踏板,42-車燈,43-前護板,44-軸承,45-軸承套,46-曲柄,47-曲軸,48-電瓶,49-底板,50-儲物箱蓋,51-車門,52-前叉立管,53-發電機輪,54-曲柄軸,55-曲柄連桿軸,56-腳蹬軸,57-車架軸承臺,58-連桿軸承臺,59-電器箱,60-拉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描述,本實施例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限制。
臥式三輪自行車,包括方向控制部分、驅動部分、剎車部分、電器部分、車身及靠背式車座部分,其中a、方向控制部分包括方向盤1及其下部依次連接的方向桿3、前叉立管52、把管7及固定前輪30輪軸的前叉10,其中方向桿3與前叉立管52由萬向節5連接,方向盤1驅動前叉10控制方向。
b、驅動部分包括左、右腳蹬26、裝于后輪19輪軸的飛輪17及與飛輪17通過鏈條18連接的鏈輪20。腳蹬26與鏈輪20通過曲柄連桿機構連接,曲柄連桿機構包括一端固定腳蹬26的曲柄28,曲柄28的另一端連接連桿25,連桿25另一端與連接鏈輪20的曲軸47連接。腳蹬26、曲柄28、連桿25、曲軸47為左右對稱的兩套。曲柄28的105°的往復式運動通過軸承44、軸承套45、連桿25帶動曲軸47及鏈輪20運動,鏈輪20驅動飛輪17及兩個后輪19。
c、剎車部分包括前剎車、后剎車,前剎車閘把2設于方向盤1,軋線6一端固定于閘把2,另一端與固定在前叉10上的懸臂閘9連接。后剎車包括裝于曲柄46一端的剎車踏板41,曲柄46另一端的拉線孔60裝置剎車拉線39,剎車拉線39兩端分別穿過對稱設置的剎車線滑輪27固定于與剎車輪36同軸安裝的剎車拉板38上。發電摩擦輪40與剎車輪36同軸,發電摩擦輪40與發電機輪53相鄰,發電機35連接電瓶48。踩下剎車踏板41、剎車拉線39拉緊,左右兩個剎車輪36同時和后輪19摩擦減速剎車。減速剎車的同時,發電摩擦輪40與發電機輪53摩擦發電。
車身包括設儲物箱13的車底板49、車門51、車前殼8、車后殼15。車門51為單門,裝于車體的左側。車前殼8設置工具箱4、電器箱59、前護板及左右兩個車燈42,電器箱59箱內設電瓶48引出線接口。車后殼15由儲物箱13箱蓋,左右車輪擋板組成。車后殼15下方裝兩個小輪32,上方安裝皮墩16,三個安裝點呈三角形。靠背式車座11前后位置可調,蹬車時,靠背12可以對人體產生推力。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自行車,包括方向控制部分、驅動部分、剎車部分、電器部分、車身及靠背式車座部分,其中方向控制部分包括方向盤(1)及其下部依次連接的方向桿(3)、前叉立管(52)、把管(7)及固定前輪(30)輪軸的前叉(10);驅動部分包括左、右腳蹬(26)、裝于后輪(19)輪軸的飛輪(17)及與飛輪(17)通過鏈條(18)連接的鏈輪(20);剎車部分包括前剎車、后剎車,前剎車閘把(2)固定于方向盤(1),軋線(6)一端固定于閘把(2),另一端與固定在前叉(10)上的懸臂閘(9)連接,其特征在于a、方向控制部分,方向桿(3)與前叉立管(52)由萬向節(5)連接;b、驅動部分,腳蹬(26)與鏈輪(20)通過曲柄連桿機構連接;c、剎車部分,后剎車包括裝于曲柄(46)一端的剎車踏板(41),曲柄(46)另一端的拉線孔(60)裝置剎車拉線(39),剎車拉線(39)兩端分別穿過對稱設置的剎車線滑輪(27)固定于與剎車輪(36)同軸安裝的剎車拉板(38)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連桿裝置包括一端固定腳蹬(26)的曲柄(28),曲柄(28)的另一端聯接連桿(25),連桿(25)另一端與連接鏈輪(20)的曲軸(47)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與剎車輪(36)同軸安裝的發電摩擦輪(40)與發電機輪(53)相鄰,發電機(35)連接電瓶(4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身包括設儲物箱(13)的車底板(49)、車門(51)、車前殼(8)、車后殼(1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身包括設儲物箱(13)的車底板(49)、車門(51)、車前殼(8)、車后殼(1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前殼(8)設置工具箱(4)、電器箱(59),電器箱(59)內設電瓶(48)引出線接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前殼(8)設置工具箱(4)、電器箱(59),電器箱(59)內設電瓶(48)引出線接口。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后殼(15)下方裝兩個后小輪(32),上方安裝皮墩(16)。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三輪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后殼(15)下方裝兩個后小輪(32),上方安裝皮墩(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通工具,特別涉及一種臥式三輪自行車,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自行車騎行姿勢不科學,運動量大、費力,而且使用環境受限的問題。包括方向控制部分、驅動部分、剎車部分、電器部分、車身及靠背式車座部分,方向控制部分方向桿與前叉立管由萬向節連接;驅動部分腳蹬與鏈輪通過曲柄連桿機構連接;剎車部分后剎車包括裝于曲柄一端的剎車踏板,曲柄另一端的拉線孔裝置剎車拉線,兩條剎車拉線各自的另一端分別穿過對稱設置的剎車線滑輪固定于與剎車輪同軸安裝的剎車拉板上。曲柄連桿將蹬車時曲柄的360°旋轉運動改為105°的往復式運動。本實用新型新奇、安全舒適、實用方便、節能環保、減輕了運動量,存放占用空間少。
文檔編號B62M1/24GK2892644SQ20062002380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6日
發明者韓拴榮, 韓宇鳳, 韓宇龍 申請人:韓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