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坐椅式人力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靠背的坐椅式人力三輪車。
技術背景目前,公知的帶腳蹬的三輪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靠人力蹬動的三輪車,另一種是配用電瓶等電動裝置的復合式三輪車。這兩種三輪車都采用與普通自行車相同的車座。但這種車的車座距地面較高而不穩定,而且對男性的生殖器官產生擠壓作用,長期駕駛也會對腰椎部位產生酸痛等傷害。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三輪車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坐椅式人力三輪車。該三輪車可以更加舒適、平穩地使用,而且配有可拆裝的遮陽頂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前輪采用半徑為16、18或20cm等規格型號的車輪,后輪采用半徑為24、26或28cm等規格型號的車輪。適當加大車頭的后傾角度和車把的長度,以駕駛者能夠舒適地駕駛為宜。整體車架的底座由上下兩層桿件組成,上層桿件呈現“人”字型,下層桿件與現有的普通人力三輪車的底座相同。上層桿件的前端與下層桿件直接焊接,車蹬主軸后側附近與下層桿件用“T”或“工”字型構件焊接。
車座和車斗組成整體焊接在車座上層,車斗在后輪主軸附近與車座下層桿件連接,連接方式與現有普通人力三輪車后斗連接方式相同。車斗前端的二直角處與下層桿件用豎向構件焊接。
車座為一矩形箱體,箱體上面以坐墊為蓋,坐墊稍有波浪形彎曲。箱體長度以50cm為宜,寬度以25cm為宜,箱體內部可以存放物品。坐墊中心至車蹬主軸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均為35——40cm,坐墊距地面高度不宜超過70cm。車斗的寬度以50——70cm為宜。
靠背寬度為50cm,高度為50——60cm。靠背上部連接一橫桿,橫桿的兩端與兩根豎桿焊接,豎桿間距與車斗同寬,豎桿下端與車斗焊接。
車頂蓬是由桿件焊接成框架的,其框架前部的兩根豎桿與車靠背的豎桿連接,其框架后端兩根豎桿與車斗后端兩直角處連接,其連接處均可用螺絲連接,使頂棚可拆離。
剎車裝置和現有的普通的人力三輪車的剎車裝置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駕駛者的身體重心,提高穩定性;改進車座形式,使駕駛更加舒適、安全。
圖1是車身側面正視圖圖2是車架底座(局部)俯視圖圖3是車架底座側面正視圖圖4是車頂蓬框架側面正視圖圖1中(1)是車把,(2)是車頭,(3)是前輪,(4)是腳蹬,(5)是車座,(6)是鏈條,(7)是車架底座上層桿件,(8)是車架底座下層桿件,(9)是車座后靠背,(10)是車座后靠背支撐豎桿,(11)是車斗,(12)是后輪。
圖2中((5)是腳蹬,(7)是車架底座上層桿件,(8)是車架底座下層桿件。
圖3中(7)是車架底座上層桿件,(8)是車架底座下層桿件。
具體實施例式首先焊接如圖1中所示的坐椅式車座和車斗,兩者為一整體,如圖3中所示的車架底座,如圖4中所示的車頂蓬框架.然后將車座和車斗整體焊接在底座上層桿件上.再安裝上前后輪和車頭.最后安裝上如圖4中所時示的車頂蓬礦框架及剎車等附屬件。
權利要求1.一種坐椅式人力三輪車,它是在車架底座上安置帶有后靠背的坐椅式車座和車斗,以及在車座和車斗上設置頂蓬,其特征是前輪比后輪小,帶有后靠背的坐椅式車座和車斗是一個整體,車座和車斗上安裝的遮陽頂蓬可拆卸,車架底座由兩層相互焊接的桿件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坐椅式人力三輪車,其特征是車架底座是由兩層桿件組成,上層桿件前端與下層桿件直接焊接,腳蹬主軸后側附近與下層桿件用“T”字或“工”字型構件焊接,上層桿件還直接焊接在車座和車斗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坐椅式人力三輪車,其特征是車座帶有后靠背,靠背上連接一橫桿,并有兩根豎向桿件支撐,豎桿焊接在車斗上。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坐椅式人力三輪車,其特征是車頂蓬框架與車座的支撐豎桿及車斗后端兩直角處用螺絲連接,使其可以自由拆離。
專利摘要一種能夠降低駕駛者身體重心,提高穩定性和舒適度的坐椅式人力三輪車,它是將坐椅式的車座和車斗組成整體安置在車架底座上,車架底座由兩層桿件構成。車身上部安置可拆卸的遮陽頂篷。
文檔編號B62K5/00GK2902864SQ20052012483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2日
發明者田文斌 申請人:田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