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構件,特別涉及摩托車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摩托車轉向裝置由手把管和方向柱構成,目前通用的連接方式為手把管中部向下伸出手把管座,方向柱上端插入手把管座內,在手把管座及方向柱上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通孔,并通過鎖緊螺栓穿過通孔將它們固定在一起。由于裝配間隙較大,方向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產生軸向及徑向串動,使得方向柱和手把管座之間產生松動,從而影響整個轉向裝置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消除軸向及徑向串動的摩托車轉向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轉向裝置,包括手把管和方向柱,手把管中部向下伸出手把管座,方向柱上端插入手把管座內,其關鍵在于手把管座的上部具有卡銷,方向柱的頂端面設有與卡銷相適應的開口槽,在開口槽下方的柱身上開有弧形凹槽,手把管座管身上對應弧形凹槽的位置設置有缺口,缺口所在圓周的外圍箍有夾緊板,鎖緊螺栓依次穿過夾緊板、缺口及弧形凹槽,將手把管座和方向柱固定在一起。
所述開口槽與弧形凹槽的軸線夾角為45°。
所述夾緊板由半圓板和左、右箍板組成,半圓板的兩端分別與左、右箍板的后部連接,左、右箍板的前端向內彎折,其端面間留有間隙,在左、右箍板的中部開有通孔。
方向柱上端在手把管座內軸向上由卡銷和開口槽配合定位,而徑向上則通過鎖緊螺栓依次穿過夾緊板、手把管座上的缺口及方向柱柱身上的弧形凹槽來限位,從而避免了方向柱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軸向及徑向串動,保障了整個轉向裝置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性能可靠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局部放大旋轉圖。
圖3為圖2的B-B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方向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由手把管1和方向柱2組成,手把管1中部向下伸出手把管座3,方向柱2上端插入手把管座3內,手把管座3的上部具有卡銷4,方向柱2的頂端面設有與卡銷4相適應的開口槽5,在開口槽5下方的柱身上開有弧形凹槽6,手把管座3管身上對應弧形凹槽6的位置設置有缺口7,缺口7所在圓周的外圍箍有夾緊板8,鎖緊螺栓9依次穿過夾緊板8、缺口7及弧形凹槽6,將手把管座3和方向柱2固定在一起。
從圖1至圖4中還可進一步看出開口槽5與弧形凹槽6的軸線夾角為45°;夾緊板8由半圓板8a、左箍板8b和右箍板8c組成,半圓板8a的兩端分別與左、右箍板8b、8c的后部連接,左、右箍板8b、8c的前端向內彎折,其端面間留有間隙,在左、右箍板8b、8c的中部開有供鎖緊螺栓9通過的通孔10。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轉向裝置,包括手把管(1)和方向柱(2),手把管(1)中部向下伸出手把管座(3),方向柱(2)上端插入手把管座(3)內,其特征在于手把管座(3)的上部具有卡銷(4),方向柱(2)的頂端面設有與卡銷(4)相適應的開口槽(5),在開口槽(5)下方的柱身上開有弧形凹槽(6),手把管座(3)管身上對應弧形凹槽(6)的位置設置有缺口(7),缺口(7)所在圓周的外圍箍有夾緊板(8),鎖緊螺栓(9)依次穿過夾緊板(8)、缺口(7)及弧形凹槽(6),將手把管座(3)和方向柱(2)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槽(5)與弧形凹槽(6)的軸線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板(8)由半圓板(8a)和左、右箍板(8b、8c)組成,半圓板(8a)的兩端分別與左、右箍板(8b、8c)的后部連接,左、右箍板(8b、8c)的前端向內彎折,其端面間留有間隙,在左、右箍板(8b、8c)的中部開有通孔(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轉向裝置,包括手把管和方向柱,手把管中部向下伸出手把管座,方向柱上端插入手把管座內,手把管座上部具有卡銷,方向柱的頂端面設有與卡銷相適應的開口槽,在開口槽下方的柱身上開有弧形凹槽,手把管座管身上對應弧形凹槽的位置設置有缺口,缺口所在圓周的外圍箍有夾緊板,鎖緊螺栓依次穿過夾緊板、缺口及弧形凹槽,將手把管座和方向柱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避免方向柱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軸向及徑向串動,保障整個轉向裝置的穩定性,它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實施容易、性能可靠等優點。
文檔編號B62K21/12GK2815852SQ20052000963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8日
發明者尹明善, 張志富, 黃小勇 申請人:重慶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