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頂蓋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頂蓋固定結構,其中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固定于一個底盤而蓋住底盤。
背景技術:
在常規(guī)的這種形式的頂蓋固定結構中,是把幾個螺釘插進處在凹部的螺釘插入孔,凹部是設置在一個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前部和后部,然后把各螺釘擰入底盤的左和右側壁而把所述頂蓋固定于所述底盤。這需要用一前一后兩個螺釘,存在著零件數(shù)目多的問題,因而用于進行固定工作的工時較多。此外,用一前一后兩個螺釘進行固定,使得外表不大美觀。
圖7表示出已有技術的情況。如圖7所示,為了使由金屬板制成的頂蓋101和底蓋102在VTR(視頻信息磁帶記錄器或磁帶錄像機)的各側面上達到互相導電接觸而產生屏蔽作用,底蓋102上設置有供頂蓋101配合的配合部分,借以達到頂蓋101和底蓋102的互相導電接觸,然后從VTR的后側用各螺釘104把頂蓋101和底蓋102固定于底盤103(見例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Hei8-221970)。
但是,這樣從后側把頂蓋101和底蓋102固定于底盤103有不足之處,所以其橫向定位不夠穩(wěn)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針對常規(guī)結構的上述問題提出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一單個螺釘而不是每一側用一個螺釘就能把一個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固定于一個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頂蓋固定結構,這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因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還能保持頂蓋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以及改善設計外觀。
本發(fā)明的提出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權利要求1提供了一種頂蓋固定結構,其中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固定于一個底盤而蓋住所述底盤,然后把一個前面板固定于底盤的前端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前部的凹部鉆出幾個螺釘插入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蓋住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幾個螺釘插進所述螺釘插入孔里而固定于所述底盤,同時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外表面的后部相接觸,以及,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前端附近的凹部里設置有諸爪部或孔部,并且所述前面板的左和右側壁上設置有可插進所述底盤與所述前面板之間的空間的諸插入塊,所述插入塊上設置有可嚙合于所述底盤上的諸所述爪部或孔部的諸孔部或爪部。
按照權利要求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頂蓋固定結構,其中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固定于一個底盤而蓋住所述底盤,其特征在于,在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前部的凹部鉆出幾個螺釘插入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蓋住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幾個螺釘插進所述螺釘插入孔里而固定于所述底盤,以及,,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為平的形狀或一個可嚙合的形狀,可使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相接觸。
按照權利要求3,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有幾個凹部,這些凹部可與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相嚙合。
按照權利要求4,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有幾個配合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各凹部可配合在這些配合孔里。
按照權利要求5,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凹部的中央設置有向內突的幾個小突部,而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設置有幾個小孔,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幾個小突部可配合在所述幾個小孔里。
按照權利要求6,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凹部的中央設置有幾個嚙合孔,而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設置有幾個高起部分,諸所述高起部分可配合在成形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凹部的諸所述嚙合孔里。
按照權利要求1定義的本發(fā)明,在裝配所述底盤和所述頂蓋時,可使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外表面的后部相接觸,借此,不需要用螺釘固定這兩個接觸的零件。所以,可以用一單個螺釘而不是每一側用一個螺釘把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固定于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這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因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還能保持頂蓋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并改善設計外觀。還有,在設置在所述前面板的左和右側壁上的所述插入塊上的孔部或爪部被構造成可嚙合于設置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前端附近的凹部上的所述爪部或孔部,這允許取消用于固定所述前面板的螺釘,從而減少零件數(shù)目,進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
按照權利要求2定義的本發(fā)明,在裝配所述底盤和所述頂蓋時,可使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接觸或嚙合,借以可用一單個螺釘而不是每一側用一個螺釘把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固定于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這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因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
按照權利要求3定義的本發(fā)明,可把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嚙合于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這有利于所述頂蓋對所述底盤的定位,并且還能阻止所述頂蓋的滑動摩擦。
按照權利要求4定義的本發(fā)明,可把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配合進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配合孔,這有利于所述頂蓋的定位,并且還能阻止所述頂蓋的滑動摩擦。
按照權利要求5定義的本發(fā)明,可把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的所述幾個小突部配合進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幾個小孔,這可阻止所述頂蓋的滑動摩擦,還能保持所述頂蓋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
按照權利要求6定義的本發(fā)明,可把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幾個高起部分配合進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幾個嚙合孔,這有利于所述頂蓋的定位,并且還能阻止所述頂蓋的滑動摩擦。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頂蓋的側壁上的諸凹部與底盤的側壁的外表面相接觸的狀態(tài)的部分放大剖視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7是表示常規(guī)的VTR上的屏蔽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法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頂蓋固定結構的各實施例。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頂蓋的側壁上的諸凹部與底盤的側壁的外表面相接觸的狀態(tài)的部分放大剖視圖。
如圖1所示,在第一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中,螺釘插入孔2e是鉆在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前部的凹部2c處,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分別蓋住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螺釘3插進螺釘插入孔2e而固定于底盤1。并且,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被構造成可與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外表面的后部接觸(見圖2)。
此外,在位于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前端附近的諸凹部1c處設有幾個爪部1d,并且,在前面板4的左和右側壁4a和4b上設置有可插入底盤1與前面板4之間的空間的諸插入塊5。這些插入塊5上設置有可嚙合于底盤1的諸爪部1d的諸孔部5a。并且,頂蓋2的后壁布置成可用四個螺釘3固定于底盤1。
因此,在裝配底盤1和頂蓋2時,可使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與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外表面的后部相接觸,借此,不必用螺釘固定各接觸的部分。所以,可以用一單個螺釘把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分別固定于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而不必每一側用一個螺釘,因而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進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
還可保持頂蓋2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并改善設計外觀。還有,設置在前面板4的左和右側壁4a和4b上的插入塊5上的幾個孔部5a被構造成可嚙合于設置在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前端附近的凹部1c處的各爪部1d,這允許取消用于固定前面板4的各螺釘,因而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進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應能理解可把這些孔部設置在底盤1上,而把那些爪部設置在前面板4的插入塊5上。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在圖3所示的第二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中,可嚙合于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的諸凹部1e是成形在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
因此,可把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嚙合于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的諸凹部1e,這更有利于頂蓋2對底盤1的定位,也能防止頂蓋2的滑動摩擦。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在圖4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中,成形有幾個配合孔1f,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各凹部2d可配合于這些配合孔1f。
因此,可把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各凹部2d配合進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的各配合孔1f里,這更有利于頂蓋2的定位,也能防止頂蓋2的滑動摩擦。
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在圖5所示的第四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中,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的中央設置有向內突的幾個小突部2f,而在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設置有幾個小孔1g,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處的那幾個小突部2f可以配合在這幾個小孔1g里。
因此,可把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處的各小突部2f配合進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的各小孔1g里,這可阻止頂蓋2的滑動摩擦,還可保持頂蓋2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在圖6所示的第五實施例的頂蓋固定結構中,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的中央設置有幾個嚙合孔2g,而在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設置有幾個高起部分1h,各高起部分1h可配合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處的各嚙合孔2g里。
因此,可把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后部的各高起部分1h配合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處的各嚙合孔2g里,這有利于頂蓋2的定位,并且還能阻止頂蓋2的滑動摩擦。
權利要求
1.一種頂蓋固定結構,其中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固定于一個底盤而蓋住所述底盤,然后把一個前面板固定于底盤的前端部分,其中,在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前部的諸凹部鉆出幾個螺釘插入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蓋住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幾個螺釘插進諸所述螺釘插入孔里而固定于所述底盤,而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外表面的后部接觸,其中,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前端附近的諸凹部里設置有諸爪部或孔部,并且所述前面板的左和右側壁上設置有可插進所述底盤與所述前面板之間的空間的諸插入塊,諸所述插入塊上設置有可嚙合于所述底盤上的諸所述爪部或孔部的諸孔部或爪部。
2.一種頂蓋固定結構,其中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固定于一個底盤而蓋住所述底盤,其中,在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前部的諸凹部鉆出幾個螺釘插入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蓋住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幾個螺釘插進諸所述螺釘插入孔里而固定于所述底盤,其中,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為平的形狀或一個可嚙合的形狀,可使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凹部與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相接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頂蓋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有幾個凹部,這些凹部可與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相嚙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頂蓋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成形有幾個配合孔,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所述各凹部可配合在這些配合孔中。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頂蓋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凹部的中央設置有向內突的幾個小突部,而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設置有幾個小孔,設置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的所述幾個小突部可配合在所述幾個小孔里。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頂蓋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的中央設置有幾個嚙合孔,而在所述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設置有幾個高起部分,諸所述高起部分可配合在成形在所述頂蓋的左和右側壁的后部的諸所述凹部的所述嚙合孔里。
全文摘要
一種用一單個螺釘而不是每一側用一個螺釘就能把一個頂蓋的左和右側壁分別固定于一個底盤的左和右側壁的頂蓋固定結構,這可減少零件數(shù)目,因而節(jié)省裝配工時,并且還能保持頂蓋承受外力作用的強度和改善設計外觀。在一種用一個螺釘把一個頂蓋2固定于一個底盤1而蓋住底盤1的頂蓋固定結構中,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前部的諸凹部2c處鉆出幾個螺釘插入孔2e,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分別蓋住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幾個螺釘3插進諸螺釘插入孔2e而固定于底盤1,同時,設置在頂蓋2的左和右側壁2a和2b的后部的諸凹部2d與底盤1的左和右側壁1a和1b的外表面的后部相接觸。
文檔編號B62D33/00GK1707687SQ200510075488
公開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6月2日
發(fā)明者宮本隆史 申請人:船井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