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加工輪罩拱的凸緣部的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彎曲汽車車身的輪罩拱的凸緣來加工該凸緣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9所示,例如,期望減小汽車車身1的輪罩拱2與輪胎3之間的間隙,并保持輪罩中的空間。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如圖20所示,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實踐將包括車身1的內板4a與外板4b的焊接縫的凸緣5彎曲到車身1中。
根據在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折邊加工裝置,例如,如圖21所示,以汽車車身側形式的工件W被沿著生產線6傳送,對應于不同車身側的折邊模7a至7f(在兩個位置的每一個中均為三個)布置在生產線6的一側。模供應機器人8布置在折邊模7a至7c與折邊模7c至7f之間。模供應機器人8選擇地保持用于工件W的折邊模7a至7f中的任一個,并用所選擇的折邊模加工工件W。
如圖22所示,例如,折邊模7a由模供應機器人8的腕部9遠端上的手動交換器10可拆卸地保持。折邊模7a具有一對在其上部帶有工件保持件12的保持架11。預彎工具13由支撐軸14可有角度運動地支撐在工件保持件12的附近。預彎工具13具有用于使工件W的凸緣F預彎曲的頂端。
彎曲工具15通過支撐軸16可有角度運動地安裝在保持架11上。彎曲工具15和預彎工具13通過接頭17而彼此連接。致動缸19通過支撐軸18而可有角度運動地支撐在保持架11上,并具有活塞桿19a,該活塞桿19a具有將彎曲工具15可有角度運動地支撐在其上的遠端。
如圖23A所示,在專利文獻2中所公開的用于彎曲輪罩的裝置120具有安裝在框架121上的工件保持件122和可滑動地安裝在框架121上的工件推進器124和工件折彎件123。
工件保持件122被設置在輪罩拱125的凸緣126的內角部上。如圖23B所示,工件推進器124沿著由箭頭1表示的方向滑動,并推動凸緣126抵靠工件保持件122。然后,如圖23C所示,工件折彎件123沿著由箭頭2表示的方向滑動,直到其抵靠凸緣126。如圖23D所示,工件折彎件123沿著由箭頭3表示的方向進一步滑動,從而使凸緣126彎曲。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專利公開No.2000-312935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專利公開No.9-10874
發明內容本發明待解決的問題然而,根據專利文獻1,在每個折邊模7a至7f中均設有致動缸19(參見圖22)。因此,每個折邊模7a至7f均結構復雜且尺寸較大,并且其制造成本較高。
另外,由于模供應機器人8選擇地保持折邊模7a至7f,因此需要將折邊模7a至7f布置在模供應機器人8的可運動范圍內(參見圖21)。因此,在模供應機器人8周圍需要一空間用于在其中放置折邊模7a至7f,從而放置在模供應機器人8的可運動范圍內的折邊模的數量有限。由于折邊模7a至7c和折邊模7d至7f布置在模供應機器人8的兩側,因此,模供應機器人8的可運動范圍的自由度受到限制。
根據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彎曲裝置120,當彎曲裝置120通過機器人而設置在輪罩拱125中時,由于機器人的精度而使輪罩拱125自身的設置位置趨于變化或使彎曲裝置120容易被不同地設置。因此,輪罩拱125和彎曲裝置120可能會沿著由圖23A中的空白箭頭表示的方向發生位置移動。尤其是輪罩拱125自身遭受較大的位置變動。
因此,不能精確地彎曲輪罩拱125,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變形。
如果改進輪罩拱125自身的設置位置或改進機器人的精度,則不僅需要高度復雜的控制技術,而且用于設置彎曲裝置120和輪罩拱125的裝置結構復雜,并且制造成本變得較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做出了本發明。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簡單且緊湊的結構、以優異的通用性在高自由度的操作范圍內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和裝置,用于有效的彎曲操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和裝置,該裝置能夠被容易地設置在輪罩拱中并且能夠精確地彎曲輪罩拱的凸緣。
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和裝置中,在專用模安裝在設在移動機構的通用致動器上的同時,通過移動機構將通用致動器傳送到凸緣的加工位置。啟動該通用致動器以使專用模抵靠凸緣并使該專用模將凸緣彎曲。
優選地,當啟動分別布置在車身兩側的至少一對移動機構時可基本上同時彎曲車身兩側的各輪罩拱的凸緣。
優選地,根據凸緣的形狀選擇專用模并且將所選擇的專用模可拆卸地安裝在通用致動器上。
優選地,用于彎曲凸緣的加工站包括在用于進行與彎曲過程不同的加工過程的加工站中。
根據本發明,工件引導部件設置在預定位置中并使其與輪罩拱的凸緣的外表面具有預定間隙,并且工件支撐部件設置在預定位置中并使其與輪罩拱的凸緣的內表面具有預定間隙。使工件引導部件和工件支撐部件彼此接近地運動以將工件引導部件布置在凸緣的外表面上并將工件支撐部件布置在凸緣的內表面上。
另外,根據本發明,第一滑動部件可滑動地安裝在基座上并且一工件引導部件可滑動地安裝在該第一滑動部件上,并且第二滑動部件可滑動地安裝在該基座上并且一工件支撐部件和一工件彎曲部件安裝在該第二滑動部件上。相互距離改變部件插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之間,用于使該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彼此接近和遠離地運動。
為了將工件引導部件和工件支撐部件設置在側板的輪罩拱上,通過所述相互距離改變部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彼此間隔開,從而在凸緣的外表面提供間隙以允許將工件引導部件設置在適當位置。從凸緣的內表面提供一間隙以允許將工件支撐部件設置在適當位置處,并且通過所述相互距離改變部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彼此接近,直到使所述工件引導部件保持抵靠在凸緣的外表面上并使工件支撐部件保持抵靠在凸緣的內表面上。
優選地,將一非金屬墊布置在工件引導部件的工件抵靠區域中。
發明的有利效果根據本發明,由于將通用致動器設在移動機構中,因此可將專用部件設置作為專用模。不必在移動機構周圍設置帶有致動器的各種加工機構。因此,操作范圍的自由度較大,并且可以有效地進行該裝置的訓練和維護作業。
由于移動機構布置在車身的兩側,因此可以同時彎曲車身的左、右輪罩拱的凸緣。因此相比于每次加工一個凸緣,可使裝置的周期縮短,從而帶來高效的加工操作。
由于可將專用部件可拆卸地安裝在通用的致動器上,因此可以僅替換重量相對較輕且尺寸較小的專用部件。簡化了替換專用部件的過程,從而容易提高操作效率。僅需要準備多個專用部件,并且可將它們垂直堆疊。因此,極大地減少了用于存儲專用部件的空間,從而可獲得相對較大的空間用于替換專用部件。
因為加工站包括在用于進行與彎曲過程不同的加工過程的加工站中,所以用于焊接過程、密封過程、諸如卷邊過程的機械固定過程等的機器人均可用作所述加工方法中的加工裝置。由于可僅交換焊接機構(焊槍)和加工機構,因此可容易地使機器人經濟地通用。
另外,根據本發明,能夠吸收輪罩拱相對于工件引導部件和工件支撐部件的設置位置的變動。結果,便于輪罩拱的彎曲,并且縮短了彎曲輪罩拱所需的時間。
所述加工裝置能夠被容易地設置在輪罩拱上,并且在該加工裝置被設置之后,所述相互距離改變部件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彼此接近地運動,以精確地彎曲輪罩拱的凸緣。因此,縮短了彎曲輪罩拱所需的時間,并且提高了彎曲的輪罩拱的質量。
布置在工件引導部件的工件抵靠區域中的非金屬墊用于保護和引導側板。因此,在彎曲側板時可防止側板損壞。
圖1為用于實施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加工輪罩拱凸緣的方法的生產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該生產系統的加工裝置的前視圖;圖3為該加工裝置的加工機構的立體圖;圖4為該加工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5為該加工機構的側視圖;圖6為該加工機構的局部剖視圖;圖7為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加工方法中該加工機構相對于輪罩拱布置的視圖;圖8為表示具有被提升的工件引導件的加工機構的視圖;圖9為表示對中工件引導件和工件彎曲模的方式的視圖;圖10為表示工件彎曲模彎曲凸緣的方式的視圖;圖11為表示在凸緣被彎曲之后降低工件引導件和工件彎曲模的方式的視圖;圖12為表示在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加工方法中的初始狀態的視圖;圖13為表示加工機構在凸緣下方運動的方式的視圖;圖14為表示將加工機構設置在預定高度的方式的視圖;圖15為表示提升工件引導件的方式的視圖;圖16為表示對中工件引導件和工件彎曲模的方式的視圖;圖17為表示彎曲凸緣的方式的視圖;圖18為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圖19為車身輪罩拱的立體圖;
圖20為該輪罩拱的凸緣的視圖;圖21為根據專利文獻1的折邊加工裝置的俯視圖;圖22為該折邊加工裝置的折邊模的前視圖;以及圖23A至23D為表示專利文獻2的操作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為用于實施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的生產系統20的示意圖。
生產系統20具有沿著由箭頭A表示的方向延伸的生產線22。沿著生產線22傳送其上放置有車身1的工作平臺24。沿著生產線22布置有各種工作站。例如,加工站S2布置在焊接站S1的下游并與其相鄰。加工站S2可包括在用于進行與根據本實施例的凸緣彎曲過程不同的加工過程的加工站中。例如,加工站S2可用作包括在焊接站S1中的點焊站。
焊接站S1具有多個用于焊接操作的多關節型機器人26a至26d,它們布置在生產線22的兩側,例如每側布置兩個。多關節型機器人26a至26d具有可拆卸地安裝在各腕部27上的焊槍(焊接機構)28a至28d。
加工站S2具有根據本實施例的加工裝置30、32,生產線22的每側均具有一個。如圖1和2所示,加工裝置30、32具有工作機器人,例如多關節型機器人(移動機構)34、36。加工機構42、44通過未示出的自動工具交換器(ATC)而可替換地安裝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36的各腕部38、40上。
下面將詳細描述加工機構42。由于加工機構44在結構上與加工機構42相同,因此下面不詳細描述加工機構44。
如圖3至6所示,加工機構42具有安裝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腕部38上的基座46。基座46支撐布置在其上的、沿著由箭頭B表示的方向延伸的兩根軌道48,并且具有在軌道48之間限定在其中的開口50和釋放孔52(參見圖4)。軌道48通過具有止擋件53a的軌道支撐件53安裝在基座46上,第一滑動部件55或第二滑動部件57被保持抵靠該止擋件53a。
如圖4至6所示,第一滑動部件55和第二滑動部件57具有相應的放置在軌道48上的第一和第二滑動基座54、56。一對與所述對左、右軌道48接合的軌道引導件58、60分別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滑動基座54、56上。向下伸出的支架62、64也分別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滑動基座54、56上。
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的第一缸(通用致動器)66安裝在第二滑動基座56的支架64上。第一缸66具有沿著由箭頭B表示的方向延伸且被插入到第一滑動基座54的支架62中的桿66a。桿66a通過擰在其遠端上的螺母68而緊固到支架62上。第一缸66容納在基座46的釋放孔52中(參見圖5)。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使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55、57彼此接近和遠離地運動。
工件引導架72安裝在第一滑動基座54上。工件引導架72具有限定于其中的中央凹口作為容納空間74,并且引導柱76布置在其兩側上。第二缸(通用致動器)78布置在容納空間74中。第二缸78具有向上(沿著由箭頭C表示的方向)延伸穿過連接件80的桿78a。桿78a通過擰在其遠端上的螺母82而緊固到連接件80上。具有用于抵靠車身1輪罩拱2的非金屬墊84的工件引導件(工件引導部件)85固定地安裝在連接件80上。
非金屬墊84由尼龍、氨基甲酸乙酯、或硬橡膠制成。如果非金屬墊84的材料過于柔軟,則其不能產生用于擠壓凸緣5的足夠的擠壓力。如果工件引導件85的材料過硬,則其可能使車身1的側板損壞或變形。工件引導件85的非金屬墊84用于保護并引導側板的外板4b。結果,可以彎曲凸緣5而不會使側板損壞或變形。
第二滑動基座56具有限定在其中的開口50a,并且工件支撐架86安裝在第二滑動基座56上。工件支撐架86具有限定在其底部中的開口50b。一對沿著由箭頭C表示的方向延伸的導軌90安裝在工件支撐架86的各相對側。
夾具92布置在工件支撐架86的上部上。作為工件支撐部件的工件支撐模(專用模)94通過螺栓(未示出)可替換地安裝在夾具92上。第三缸(通用致動器)96固定在工件支撐架86的底部上。第三缸96插入在開口50、50a、50b中并具有垂直向上延伸且固定在工件升降體98上的桿96a。
與工件支撐架86的各導軌90接合的引導件100以相互面對的關系固定在工件升降體98上。夾具102布置在工件升降體98的上部上。作為工件彎曲部件的工件彎曲模(專用模)104通過螺栓(未示出)可替換地安裝在夾具102上。
如圖5和6所示,氣墊106安裝在工件支撐架86上,而用于支撐氣墊106的氣墊支撐件108固定在連接件80上。
如圖1所示,專用模替換部分112布置在遠離加工站S2的位置處,例如布置在柵欄110的外側(或者布置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操作范圍外)。可以將各種專用模114存儲在專用模替換部分112處。
下面將參照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凸緣加工方法來描述如此構成的生產系統20的操作。
作為白體(white body)的車身1已經被安裝在工作平臺24上。當沿著由箭頭A(參見圖1)表示的方向傳送工作平臺24時,將車身1放置在焊接站S1上。在焊接站S1中,通過安裝在各多關節型機器人26a至26d上的焊槍28a至28d對車身1進行點焊。
被點焊的車身1由工作平臺24傳送到加工站S2中并停止在加工站S2中的給定位置處。在加工站S2中,啟動加工裝置30、32。下面將只描述加工裝置30的操作。
基于用于凸緣5的位置的訓練操作啟動加工裝置30的多關節型機器人34。安裝在腕部38上的加工機構42朝車身1一側上的輪罩拱2運動,并在與輪罩拱2上的加工位置對準時定位并停止(參見圖7)。輪罩拱2的內板4a和外板4b已經通過點焊而彼此相連,并且凸緣5的內側(內板4a)由工件支撐模94支撐。
然后,如圖8所示,啟動第二缸78以使桿78a向上移動。因此,帶有非金屬墊84的工件引導件85與固定到桿78a上的連接件80一起被帶到預定高度。
啟動第一缸66以使桿66a向內移動。第一和第二滑動基座54、56彼此接近地移動,從而使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彎曲模104對中,并使工件引導件85抵靠輪罩拱2的外側(外板4b)(參見圖9)。現在輪罩拱2的凸緣由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保持。
然后,在啟動第三缸96以使桿96a向上運動時,固定在桿96a上的工件升降體98沿著導軌90和引導件100上升。因此,如圖10所示,安裝在工件升降體98上的工件彎曲模104與凸緣5接合并使其向上彎曲。
在凸緣5被彎曲后,啟動第二和第三缸78、96以降低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彎曲模104(參見圖11)。啟動第一缸66以使桿66a向外伸出,從而使第一和第二滑動基座54、56遠離彼此移動以使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彎曲模104遠離彼此移動。啟動多關節型機器人34以使得加工機構42移動離開車身1的輪罩拱2。
如果要在生產線22上傳送不同形狀的車身1,則手動替換加工機構42的專用部件,即工件彎曲模104,并在必要時手動替換工件支撐模94和工件引導件85。
具體地,如圖1所示,加工裝置30的多關節型機器人34使加工機構42從加工站S2運動到專用模替換部分112(參見圖1中的雙點劃線)。專用模替換部分112布置在柵欄110的外側,操作員P松開將工件彎曲模104緊固到夾具102上的緊固部件(例如,螺栓),并用新的工件彎曲模104替換工件彎曲模104。同樣地,操作員P用新的工件引導件85和/或新的工件支撐模94替換工件引導件85和/或工件支撐模94。
根據第一實施例,如上所述,加工機構42的第一至第三缸66、78、96作為通用致動器而安裝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上,而需要替換的專用部件僅限于工件彎曲模104、工件支撐模94和工件引導件85。因此,在加工機構42作為專用機構而可拆卸地安裝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上的情況下,不必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周圍提供多個加工機構42。
因此,加工裝置30的自由度較大,從而能夠容易地訓練和維護加工裝置30。由于沒有大型工件或設備布置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周圍,因此有效地增加了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操作效率。
只有重量相對較輕的工件彎曲模104、工件支撐模94、以及工件引導件85作為需要替換的專用部件而可被拆卸。因此,可容易地替換專用部件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可在專用模替換部分112處存儲若干專用模114,并且用于存儲專用模114的空間相對較小,從而允許可利用相對較大的空間用于替換專用部件。因此,容易有效地利用生產系統20中的空間。
加工裝置30、32布置在生產線22的兩側。因此,車身1的左、右輪罩拱2的凸緣5可分別由加工裝置30、32同時彎曲。因此,與每次加工一個左、右輪罩拱2的凸緣5相比使得生產系統20的周期縮短,從而導致高效的加工操作。
加工站S2鄰近焊接站S1布置。因此,用在焊接過程中的多關節型機器人34可用作加工裝置30。具體地,可僅通過未示出的自動工具交換器將焊槍28a和加工機構42在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腕部38上交換。因此容易使多關節型機器人34經濟地通用。
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凸緣加工方法。
首先,如圖12所示,將加工機構42設置在初始狀態中。具體地,使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55、57沿著由箭頭B表示的方向彼此間隔開最大距離,并且使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彎曲模104沿著由箭頭C1表示的方向降低。這樣構成的加工機構42被定位在輪罩拱2的下方。此時,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使相應的頂端彼此間隔距離L。
如圖13所示,使加工機構42沿著由箭頭B1表示的方向和由箭頭C1表示的方向(垂直向上)運動,直到使加工機構42布置在輪罩拱2的凸緣5的下方。
假設凸緣5在投影到水平面上時具有水平長度H,工件引導件85的頂端與凸緣5的外板4b的外角部116間隔一間隙H1,并且工件支撐模94的頂端與凸緣5的頂端117間隔一間隙H2。距離L等于間隙H1、水平長度H、以及間隙H2的和。
根據由于多關節型機器人34的精度而引起的車身1的設置位置的橫向變動與加工機構42的設置位置的橫向變動來確定間隙H1、H2。
然后,如圖14所示,由多關節型機器人34使加工機構42沿著由箭頭C1表示的方向上升以將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預定高度。如圖15所示,操作第二缸78以使工件85沿著由箭頭C1表示的方向升起以將工件引導件85設置在預定高度。
使工件引導件85大致運動間隙H1,并使工件支撐模94和工件彎曲模104滑動距離M。此時,工件引導件85、工件支撐模94、以及工件彎曲模104被設置在沿著車身1的橫向方向的各預定位置處。
如圖16所示,操作相互距離改變部件(第一缸)65以使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55、57分別沿著由箭頭B1、B2表示的方向運動,從而將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沿著車身1的橫向方向的各預定位置處,并且使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對中。
具體地,為了將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側板輪罩拱2上,通過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使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55、57彼此間隔開。在凸緣5的外板(外表面)4b上提供間隙H1(參見圖4)以允許將工件引導件85設置在適當位置,并且在凸緣5的頂端(端部)117提供間隙H2以允許將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適當位置。
然后,通過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使第一和第二滑動部件55、57彼此接近,直到使工件引導件85保持抵靠在凸緣5的外板(外表面)4b的外角部116上并且使工件支撐模94保持抵靠在凸緣5的內板(內表面)4a的內角部118上,從而完成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的設置(參見圖16)。
如圖17所示,啟動第三缸96以沿著由箭頭C表示的方向升起工件彎曲模104以彎曲凸緣5。設在工件引導件85的工件抵靠區域119中的非金屬墊84能夠保護并引導側板。結果,防止了側板在彎曲時被損壞。
圖18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圖。ST01至ST03表示步驟號。
ST01在輪罩拱2的凸緣5的外表面上設置預定間隙以將作為工件引導部件的工件引導件85設置在預定位置處,并且在輪罩拱2的凸緣5的內表面上設置預定間隙以將作為工件支撐部件的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預定位置處。
ST02使工件引導件85和工件支撐模94彼此接近直到將工件引導件85設置在凸緣5的外表面上并且將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凸緣5的內表面上。
ST03通過作為工件彎曲部件的工件彎曲模106彎曲由工件引導件85引導并被支撐在工件支撐模94中的凸緣5。
具體地,該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步驟在輪罩拱2的凸緣5的外表面上設置預定間隙以將工件引導部件(工件引導件85)設置在預定位置處,并且在輪罩拱2的凸緣5的內表面上設置預定間隙以將工件支撐部件(工件支撐模94)設置在預定位置處;使工件引導部件和工件支撐部件彼此接近直到將工件引導部件設置在凸緣5的外表面上并且將工件支撐部件設置在凸緣5的內表面上。因此,能夠吸收輪罩拱2相對于工件引導部件和工件支撐部件的設置位置的變動。結果,便于輪罩拱2的彎曲,并且縮短了彎曲輪罩拱2所需的時間。
在該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設有單個相互距離改變部件(第一缸)65。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圖示實施例,而是可沿著軌道布置多個相互距離改變部件。
第二缸78被設置用于提升和降低工件引導件85。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圖示實施例,而是可使用例如電動機、液壓缸等的升降裝置。
使用第三液壓缸96來提升和降低工件彎曲模106。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圖示實施例,而是可使用例如電動機、氣缸等的升降部件。
使用作為氣缸的第一缸66作為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圖示實施例,而是可使用例如電動機、液壓缸等滑動致動部件。
在工件引導件85的工件抵靠區域119中設有非金屬墊84。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圖示實施例,而是可擴大該非金屬墊84以引導外板4b的側面。
權利要求
1.一種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用于彎曲車身(1)的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包括以下步驟用移動機構(34)將通用致動器(96)傳送到用于所述凸緣(5)的加工位置,同時將專用模(104)安裝在設于所述移動機構(34)上的所述通用致動器(96)上;以及啟動所述通用致動器(96)以使所述專用模(104)抵靠所述凸緣(5)并致使所述專用模(104)彎曲所述凸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凸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啟動分別布置在所述車身(1)兩側的至少一對所述移動機構(34,36)時,可基本同時彎曲所述車身(1)兩側上的各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凸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凸緣(5)的形狀來選擇所述專用模(104),并且將所選擇的專用模(104)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通用致動器(96)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加工凸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彎曲所述凸緣(5)的加工站(S2)包括在用于進行與彎曲過程不同的加工過程的加工站中。
5.一種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方法,用于彎曲車身(1)的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包括以下步驟布置工件引導部件(85)且使其與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的外表面具有預定間隙,并且布置工件支撐部件(94)且使其與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的內表面具有預定間隙;使所述工件引導部件(85)和所述工件支撐部件(94)彼此接近地運動以在所述凸緣的外表面上布置所述工件引導部件(85)并在所述凸緣的內表面上布置所述工件支撐部件(94);以及在所述工件引導部件(85)保持所述凸緣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工件支撐部件(94)保持所述凸緣的內表面的同時用工件彎曲部件(104)彎曲所述凸緣(5)。
6.一種用于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裝置,用于彎曲車身(1)的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包括移動機構(34),用于將通用致動器(96)傳送到用于所述凸緣(5)的加工位置,并且所述通用致動器(96)設在所述移動機構(34)上;以及可替換地安裝在所述通用致動器(96)上的專用模(104),用于在啟動所述通用致動器(96)時彎曲所述凸緣(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34,36)的至少一個布置在所述車身(1)的兩側,用于基本同時彎曲所述車身(1)兩側上的各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可根據所述凸緣(5)的形狀而選擇的專用模(104)。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彎曲所述凸緣(5)的加工站(S2)包括在用于進行與彎曲過程不同的加工過程的加工站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所述加工站(S2)的操作范圍外的專用模替換部分(112),且可將多個所述專用模(114)存儲在所述專用模替換部分(112)中。
11.一種用于加工輪罩拱的凸緣的裝置,用于彎曲車身(1)的所述輪罩拱(2)的所述凸緣(5),包括基座(46);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基座(46)上的第一滑動部件(55),且工件引導部件(85)布置在所述第一滑動部件(55)上;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基座(46)上的第二滑動部件(57),且工件支撐部件(94)和工件彎曲部件(104)布置在所述第二滑動部件(57)上;以及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用于使所述第一滑動部件(55)和所述第二滑動部件(57)彼此接近和遠離地運動。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引導部件(85)具有布置在其工件抵靠區域中的非金屬墊(84)。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加工凸緣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距離改變部件(65)具有與所述第一滑動部件(55)和所述第二滑動部件(57)接合的缸(66)。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加工輪罩拱的凸緣部的裝置,其中加工機構(42)包括作為通用驅動部件的第一至第三缸(66,78,及96),并且用于彎曲輪罩拱(2)的凸緣部(5)的工件彎曲模(104)、工件接收模(94)、以及加工機構(42)的工件引導件(85)可以用其它類型的模或引導件替換。當根據工件的形狀替換專用模時,不必替換加工機構(42)的全部部件,而可以用其它類型的模或引導件僅僅替換工件彎曲模(104)、工件接收模(94)、以及工件引導件(85)。
文檔編號B62D65/00GK1835814SQ20048002355
公開日2006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9日
發明者本田范之, 橫田勉, 影山善浩, 奧中啟之, 飛田正, 松尾聰, 兒玉彰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