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配件,尤其是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
二背景技術:
目前,軸傳動摩托車的后齒輪箱限位桿為管狀結構,桿的一端連接在摩托車后齒輪箱外殼體上(鏈傳動或帶傳動的摩托車則連接在后制動器外殼體上),另一端連接在摩托車腳踏附近的車架上,主要對后齒輪箱(或后輪制動器)外殼體起支撐及轉動限位作用,當制動拉桿帶動后輪制動時,后齒輪箱(或制動器)外殼體不至于跟著一起轉動,由于其兩端聯接處都是剛性聯接,在路面的顛簸和發動機工作時的振動下,會使摩托車在行駛時產生震動,使駕乘人員乘座時感覺不舒適。并且,聯接部位磨損快,整個桿件容易斷裂,從而引起安全事故。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解決傳統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因為是剛性聯接,在使用中聯接部位磨損快及桿件易斷裂而發生安全事故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限位桿本體,在限位桿本體的兩端有安裝孔,在其中一端的安裝孔內設置有緩沖套和襯套,緩沖套緊壓在襯套和安裝孔內壁之間,襯套的兩端伸出安裝孔;所述限位桿本體由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構成,并且“U”形槽開口端相對,在U”形槽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中限位桿本體的一端與后輪齒輪箱外殼體聯接,起定位作用,另一端通過緩沖套和襯套聯接在腳踏附近的車架上。緩沖套可吸收來自路面,經后輪齒輪箱傳遞的震動,襯套用以滿足聯接處的強度要求,將限位桿本體做成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可減輕限位桿本體的重量,又可保證其強度要求,加強筋的設置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桿件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有效緩沖了摩托車行駛過程中來自路面,并經后輪齒輪箱傳遞來的震動,提高了駕乘的舒適性,降低了重量,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限位桿本體1、緩沖套3、襯套4及聯接套6組成,在限位桿本體1的兩端有安裝孔2,其中一端的安裝孔2內設置有緩沖套3和襯套4,緩沖套3緊壓在襯套4和安裝孔2內壁之間,緩沖套3可吸收來自路面,經后輪齒輪箱傳遞的震動,襯套4用以滿足聯接處的強度要求,襯套4的兩端伸出安裝孔2,以免安裝孔2端口處的桿件表面被相鄰車架上的其它零件磨傷;所述限位桿本體1由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構成,并且“U”形槽開口端相對,在U”形槽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5,將限位桿本體1做成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可減輕限位桿本體1的重量,又可保證其強度要求,加強筋5的設置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桿件的強度。
從圖1可看出在緩沖套3與限位桿本體1其中一端的安裝孔2內壁之間還設置有聯接套6,限位桿本體1上的力經聯接套6作用在緩沖套3上,可提高該聯接處的整體性和強度。
本實用新型也可應用在鏈傳動的摩托車,使用時,一端連接在摩托車后制動器外殼體上,另一端連接在摩托車腳踏附近的車架上,對后輪制動器外殼體起支撐及轉動限位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包括限位桿本體(1),在限位桿本體(1)的兩端有安裝孔(2),其特征在于A、在其中一端的安裝孔(2)內設置有緩沖套(3)和襯套(4),緩沖套(3)緊壓在襯套(4)和安裝孔(2)內壁之間,襯套(4)的兩端伸出安裝孔(2);B、所述限位桿本體(1)由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構成,并且“U”形槽開口端相對,在U”形槽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其特征在于在緩沖套(3)與限位桿本體(1)的所述安裝孔(2)內壁之間還設置有聯接套(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后齒輪箱限位桿,包括限位桿本體(1),在限位桿本體(1)的兩端有安裝孔(2),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端的安裝孔(2)內設置有緩沖套和襯套(4),緩沖套緊壓在襯套(4)和安裝孔(2)內壁之間,襯套(4)的兩端伸出安裝孔(2),限位桿本體(1)由兩塊橫截面呈“U”形的相同沖壓件構成,并且“U”形槽開口端相對,在U”形槽的底部設置有加強筋。本實用新型有效緩沖了摩托車行駛過程中來自路面,并經后輪齒輪箱傳遞來的震動,提高了駕乘的舒適性,降低了重量,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B62J99/00GK2712774SQ200420060470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6日
發明者尹明善, 伯勇, 滕永賓 申請人:重慶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